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10|回复: 0

现代儒商精神探微(杨家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2 10: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扬州儒商研究会名誉会长、扬州大学副校长 杨家栋


一、古代儒商的内涵

儒商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明清之际,这种称呼已非常流行。当时,人们谈及徽商时,称之为“亦儒亦贾”,还有人将之分为“儒贾”和“贾儒”两种。儒贾者,贾名而儒行也,即以经商为名而行儒教之事;贾儒者,以儒饰贾也,即以崇儒为名而行经商之事,都是指具有相当文化的商人,或具有经商经验和有才干的文化人,是贾儒结合,文商交融。

现代关于“儒商”概念的讨论也十分热烈,大体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儒商”之“儒”不能简单地规定为孔孟之道,应当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与人格美德。“儒商”之“商”也不仅指商人,还包括商业之道、商业人格。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仁义忠信。仁义是理性精神、价值准则,忠信是人文美德、行为规范,二者都是儒商必备的素质。儒与商,以儒为神,以商为形,形神兼备方可称为儒商。另一种观点指出,儒商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时代有不同内涵,在封建社会中,有道德懂法律的商人即是儒商。而现阶段,儒商不但要有道德守法律,还要懂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一定的西方先进管理方法。还有一种观点主张,“儒商”这一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理解。从广义上说,儒商兼有文人和商人双重身份,或者就是知识分子商人,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善于经营,而且本人就是知识分子一一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和相当丰富的科学知识。从狭义上讲,儒商是专指怀抱儒家观念和价值观的商人或企业家。他必须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高尚的道德、儒家的关怀意识等三个条件。

古代儒商的内涵是什么呢?关键即要了解古代“儒”字的含义。

儒字源于儒家、儒学,意味着有学问、有知识。春秋时期,儒墨即成为“显学”,至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自此成为国学,成为历史封建王朝的文化工具。儒泛指所有学问、知识、文化。称得上儒的人肯定要饱读诗书,有广博的学问。

儒虽然泛指一切知识文化,但它仍有一个独特的文化内核,即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简言之可用仁、义、礼三字归纳。所谓“仁”是友爱、同情之意,“义”为信任、忠贞之意,“礼”,则是举止适宜之意。虽然儒家文化涉及很多知识层面,但它最根本的是谈做人的道理,是一种很典型的道德文化,尤其讲究个人的道德修养,西方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成儒家的基本精神,因此称得上儒的人,必定是品德高尚的贤者。这是儒商之儒的最本质含义。

儒商既然是亦儒亦商,当然要从商。经商者必求利益,其中的核心问题即是“义利”问题。一般认为儒家是道义论,“义以利制”、“重义轻利”、“义而己矣,何必曰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儒家论事的原则是道义标准,但这种观点到后来有极端化的倾向,即绝对的否定利,所谓“正其谊而不谋其利,”、“存天理而灭人欲”,把义和利看成是冰炭不相容的东西,这事实上是有违儒家原义的。毫无疑问,儒家强调的是“仁、义、礼”这个道义核心,因为仁义礼关涉的是国家稳定、天下太平、秩序井然、欣欣向荣的千秋大业,也就是说是一种长远之利,是一种最大的利,或整体之利。但这两者而言的另外的“利”,若与这种至上之“利”发生冲突毫无疑问必须丢卒保车。但这两者也不总是相冲突的,所谓“见利思义”,即是面对利益的时候,首先考察这种利与义是否相冲突,是否有碍大义。若这两者“不相冲突”,或有其一致性的条件下,也未必非一刀切不可。孔子即说过: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可见孔子并不一概排斥利,他反对的只是“为富不仁”、“不以其道得之”。因而儒家并不是一般地反对“利”。那种把义利完全割裂、加以对立的观点既是对儒家思想的曲解,也是十分虚伪、不符合人性的。

儒商的义利观就是以义取利,不损害他人利益;利而思义,反对独富独贵;以利促义,以义来发展企业文化。

儒商的行为方式是儒雅结合。广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是内在的东西,而内在必然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便决定了儒者的举止、风度、情操,也就是他的行为方式必然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气度。从外在形象看,我们常常把“儒”,和“雅”连在一起,叫做“儒雅”,也就是说儒者的气质优雅,用儒家的话说就是“温柔敦厚”、“温、良、恭、俭、让”……儒商之“儒”正包含了这个含义。所谓“和气生财”、“君子好财,取之有道”、“生意不成仁义在”,儒商的求财之道,是一种公平、公正的赚钱方式,是决不欺瞒狡诈的,更不致于横行霸道,强买强卖。儒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因此,在经营者与客户之间,除了生意往来之外,还有一份温和的人情交道。

而从精神风貌来看,儒者更是卓尔不凡,富于进取精神,具有社会贯任意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自强不息,博学而笃行”……具体表现为他们都有治国平天下、经世济民之志,即有为国为民奉献自己力量的志向。主张仁以为己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使实现不了这种抱负也不自暴自弃,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精神是富于道德使命感和富于进取精神的。儒商以商为业,同时以国、以民、以社会为重。不为一己之私利而害天下,而以自己的才华报效国家、民族和社会。儒家历来强调敬业乐群、守信修睦,向往着一种美好现象的大同社会。因而,儒家也是十分注重终级关怀的。


二、儒商内涵的现代意义

跨越历史的隧道,现代儒的含义和现代商的含义都引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儒商已不再仅散见于历史断代的卷页中,而将成为现代经济的主流,成为现代经济的必然选择。在这里商的概念有所放大,商不仅指商业,而是泛指一切经济活动,商人也并非单指经商者,而意味着所有的经济人。

现代儒商是现代经济产物,也是现代文化的产物。当然现代经济与现代文化本身是相互融合、不可分的,是一个机体的两个侧面,因而现代儒商必然是现代经济的先驱,也是现代文化的楷模。儒商在这里被赋予了更丰富、更新异的内涵。

就儒字而言,其含义变得更加广泛,它诠释着一切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成果。现代社会,一切价值都通过金本位制来衡量,人的划分不再以行业评优劣,而以效益论高低。走入商途,经商致富成了实现人格理想的一种途径。举目全球,正有大批优秀人才投身商业,决胜于智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现代市场经济正充分显示、也正充分考验人的知识和智慧。现代经济的思维、手段和方式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互联网络、电子商务等。随着贸易的迅速发展,全球统一市场的出现,竞争会变得异常复杂,它不仅需要市场主体有丰富而灵通的市场信息,最现代的生产流程、有效的营销手段、科学的经营管理、性能优异的产品,而且要求产品有更多的科技、文化附加值,体现出市场主体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华。而要做到这些,若非满腹经纶的儒商,又岂可胜任,而面对硝烟四起的商业战场,唯有这种商界的博学鸿儒,方能称雄于变幻莫测的国内外市场。

现代儒商除了具有现代经济人的特长之外,同时也担当着社会人、道德人的崇商职责。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企业不是私物,而是公器,那么企业家、工商业的领袖就都属于公众人物,他们对社会有更高的责任要求。只有真正的儒商,才能真正深刻领会这些。经济活动本身是一种社会活动,因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同时产生了社会效益,所以,从事活动的人必须考虑经济宣传、广告的文化教育功能,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公众福利、国家税收状况等;他们必须全面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国家法制和社会公众利益范围内活动。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必须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友善互惠的与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文化交往,从而促进各国家、各民族的友好往来,推动世界和平进程,造福全人类。现代儒商还应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己任,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伊始,市场秩序混乱之时,应为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出谋划策,身体力行。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中,如何根据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科学投资经营,为振兴中国的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正是现代儒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现代儒商同时还应具有儒家的终极关怀意识。既要努力投入竞争,也要注重社会福利,既要有先富起来的干劲和勇气,也要认识到中国还有大批穷困地区。在先富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通过先富带后富,让整个中华民族走上共同富裕的大道。可见,现代儒商不仅知识范围扩大了,道德责任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儒商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要求。


三、现代儒商精神的内容

现代儒商精神是什么呢?就是以儒家学说作为自己的经营之道,严格按照精神要素规范自己的言行。具体而言,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经营宗旨

“博施济众、依群利己”,是中国儒家哲学的价值观,也是现代儒商的市场经营宗旨。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圣乎?”孔子赞叹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在儒家看来,广泛地给人民好处,普遍救济群众,是最大的“仁”。因此,儒商精神不仅强调企业经济效益,同时注重社会效益。

所谓“博施济众、依群利己”,具体地说,作为现代企业,要想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应树立为民、为国、服务社会的企业宗旨,把仁爱之德博施于人民大众,真诚友好地对待竞争对手和客户。当别人有难时,卓越的企业家则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其排忧解难。只有这样,必要时才能得到对方的鼎力支持和热心关照,促进本企业的蓬勃发展。

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儒商提倡“爱物”,崇尚节俭也是现代儒商品质的一个方面。企业财富再多,也要节约每一分钱,因为每一分资金都起着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管理理念

“仁”是儒家伦理精神的中心范畴一最高道德准则。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其悠久的历史中,从理论上体现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并强调”仁者爱人”,把人作为一切文化的核心。现代儒商根据“天地之中,人为贵”思想,推行“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要求对职工全方位地关怀与爱护,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在企业员工中塑造一种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的领导形象。同时,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因此,在管理手段上,现代儒商注重以德服人,以情感人,实施各种情感管理和情感策略。

在复杂多变甚至尔虞我诈的商海中,要靠人才、靠超群的智慧和谋略方能制胜。当今世界竞争的焦点已从市场竞争、产品竞争发展到人才竞争。凡是发达国家历来都重视人力资源的投资,实际上是智力投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使企业兴旺发达的先决条件。当今,我们正处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人才资源的管理和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资源,已是当务之急。

3.以义取利 诚信为本的道德观念

“信”“义”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现代儒商的市场经营价值观。在“信义”二字中,“信”,是泛指诚实不欺,讲信用的品德;“义”是指人的思想和行为要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的财产和爱护公共财产。儒家提倡诚实信用,提倡道义经商,反对投机取巧,见利思义,背信弃义。

“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价值观,首先包含行为准则上的“见利思义”,“义然后取”。根据这一原则,现代儒商在市场经营中注意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确立“义利合一”的办企业方针,注意正确处理好企业与职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义利关系,现代企业家选择创立与发展有利于国家、民族利益,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耻于“见利忘义”和靠假冒伪劣产品和不正当竞争手段牟取暴利。

其次,“以义取利,诚信为本”还包括行为准则上的“诚信”。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企业就稳定发展;失信于民,企业就难有立足之地。实践这一原则,现代儒商在市场经营中强调“用户至一,信誉第一”的意识,向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当今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商品日益丰富,同类产品竞争日益激烈,广大消费者也日益挑剔,消费者地位日趋显赫,“顾客是上帝”,稍有不慎,得罪了“上帝”,那等于在砸企业自己的饭碗。

4.以和为贵、协调关系的经营方法

“和”是儒家追求的一人境界,在儒家看来,“人莫贵乎生,莫乐乎和。”在管理方式上,儒家倡导“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协调管理思想。一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企业家,提倡把市场经济中以金钱为代表的价值法则与儒家文化中所蕴含的“人和”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温和的金钱关系。”

现代企业管理中,“和”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内部人与人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企业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和谐;另一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一般说来,企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人们之间难免存在矛盾和冲突,而这些矛盾和冲突对企业凝聚力无疑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就可能缓和,甚至化解企业内部紧张局面,给企业带来光明。另外,企业是外部环境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单元。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企业为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适应外部环境。主要表现在: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开发对路的产品,赢得市场;如何保障企业所需资金、原材料等与企业经营的有机衔接;如何通过有效的外部公关活动,协调企业与政府、新闻媒介、社团等的关系,以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等等。

5.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敬业精神

儒家还有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观点,即主张开拓创新,赞扬自强不息。《礼记·大学》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对于事业和人生,儒家强调积极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宣传积极前进,永不退缩,努力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

要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现代企业必须树立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

开放意识即要求现代企业家不仅要以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为渊源,也要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即“本儒”和“洋儒”的结合,中西方先进文化的结合。

创新意识即要求现代企业家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我,不断革新和创造。在企业形成人人探索、个个创新的机制,把研究开发作为企业的重要任务并用一定的制度保证,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市场意识即要求现代企业家时刻关注瞬息万变的市场。注意社会的需求。一定要让企业围着市场转,而不能不看变化,我行我素。跟着市场,就像滔滔的流水,永不枯竭;就会日日思变,永不掉队;就会时刻警惕,勇于进取,自强不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03:06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