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5|回复: 0

徽商经营理念与商业文化 一 (吴昌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4 1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吴昌期  出处:安徽省企业(家)联合会会长


一、契约观念、诚信精神和社会责任,是商业文化的核心

徽商是中国商业的一次崛起,是商业文化的一次革命;徽商倡导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商业道德;徽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商务理念。研究徽商,弘扬徽商精神,我觉得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徽商的成功之道,一是徽商的创业精神,二是徽商的创新能力。

徽商创业精神表现在徽商的拼搏、勤俭、谦让、诚信等几个方面。徽州有句古今广为流传的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许多著名徽商从小就离乡背井,出外学芑,奋力拼搏。徽州文化重勤俭、重自强自立,提倡“惜衣、惜食、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求已胜求人”。行谦让之德以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是徽商的又一个特点,徽商信奉“世事每逢谦处好,便宜多自吃亏来”,“忍半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因此,徽商的客户关系、同行关系、宾东关系、政商关系特别融洽,为自身发展增强了合力,减弱了阻力。商以诚为本,人无信不立,诚信二字是徽商创基立业的根本,杭州胡雪岩故居第三进中堂挂了幅竖匾,上书“戒欺”两个大字。

徽商的创新能力源自徽商的注重实践、终生学习、日新月异、以人为本等理念。许多徽商都是从小本经营开始,逐步发展,在经商的实践中学,从实践中知难克难,学实用知识,创实在效益,崇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徽州古民居――西递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徽商终生学习,不断创新,“得地还须进一步,知天更上一层楼”。徽商创新源于不断实践,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徽州歙县人,他有一句名言:“实践是父亲,学习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徽商正是沿着实践、学习、创新之路日新月异。创新之本是人,徽州建筑有一个特殊构造――“商”之门,最上一点是个元宝,代表效益,下面两个门框由人进出,代表商字中间的“人”、“口”二字,体现了“人本”思想。

徽商的发展以徽文化为基础。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地狭人稠”,“士、农、工、商”四业中,从事“农”、“工”自然条件较差,剩余劳力多以“士”、“商”为业,“士”可出名、“商”能获利,“儒”“贾”结合,名利双收。一批从“儒”从“贾”的“徽人”,有的“先贾后儒”,有的“先儒后贾”,也有“亦贾亦儒”,文化与经济紧密相连。如果把徽商比喻为中国商业经济的种子,徽文化就是萌发、培育的土壤。

徽文化和齐鲁文化、河洛文化、三晋文化等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区域文化。南宋以后,徽文化逐渐成为中华主流文化的代表。由于徽文化具有丰富性、独特性、典型性等特点,研究徽文化的徽学,已与敦煌学、藏学一起成为现代研究中华文化的三大显学。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徽文化的研究和弘扬,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黄山视察时,对徽州文化作了高度评价,他说:“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它永远立于世界文化之林。”2004年11月李长春同志在安徽视察工作时指出:“徽商崇尚文化,注重信誉,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期要发扬光大徽商这种精神。”2005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来安徽考察徽文化时说:“这次考察有三个目的,一是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二是弘扬徽文化,促进建立和谐社会,三是促进全国政协的港澳台工作,做好港澳台工作,不仅要靠同根同祖的血缘关系和历史,还要靠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合作,可以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国家的认同感,对争取人心的统一、回归,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一词的广义解释应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狭义解释是指其精神成果的结晶,包括信仰、道德、宗教、哲学、知识、艺术、法律等内容。恩格斯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徽州的富商巨贾,多热心于“出巨资办书院”、“延名师课子孙”,促进了“徽文化”的昌盛,又成为振兴“徽商”的强大动力。

“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居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也是徽文化的根基。“儒商”是徽商的主要特征,徽商以“儒学”为指导思想,形成了具有共同的观念信仰、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的“文化特质”,建立了一种以同行公认、自愿遵守的商业行为制度为特征的“文化模式”。如在商业行为中,“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以人为本”;在创业发展中“讲勤俭”、“讲谦让”、“讲和谐”、“讲效益”;在学习修养中提倡“自主自立”、“行而后知”、“学无止境”、“学以致用”等理念。

既然历史徽商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指导其经营思想,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称雄中国商界四百余年的徽商在清未民初却逐渐衰落呢?

二、徽商的兴衰有其历史、地理、文化等多种原因。

徽商兴起的历史背景是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商品流通范围扩大、中国市场经济开始萌芽;徽州虽然是山区,但沿靠新安江,可以达江通海,便于商品运输;从区域文化特征上看,徽州是明清两代主流文化――以儒学为基础的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儒学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一代徽商精英创业、创新的指导思想。

物极必反,盛及易衰。随着清王朝的衰亡,“无徽不成镇”的美誉也成为历史。徽商逐渐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儒学理念的影响。随着我国封建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变革,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徽商”文化未能“与时俱进”,封建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如攀援官府、官商勾结、重宗守礼、光宗耀祖等落后于时代的观点,禁锢了“徽商”的经营活动,许多徽商认为“世间第一等好事唯有读书”,功成名就的徽商最终追求的不是在商界继续做强做大,而衣锦荣归,谭子读书求功名。
二是封建社会官场倾轧的影响。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大“徽商”都是领先官府特许经营的官商,随着官场斗争的成败,靠山倒了,一批依靠的徽商也就跟着垮台。胡雪岩就是靠给左宗棠办兵粮起家的,但以后又由于李鸿章和左宗棠政派之争而受连累,满清衰亡就是使大部分徽派官商失去了依靠。

三是外国资本的影响。晚清时代,列强资本随着兵舰和洋枪洋炮进入中国,势单力弱的徽商在和洋商竞争中失去了市场。胡雪岩就是因为与洋商争夺生丝市场失利而最后破产。

四是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徽商兴盛时,主要经营盐、米、丝、药等大宗货物,靠新安江、长江水运。国际商贸兴起后,海洋运输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徽商未能抓住机遇,由江入海。明未也有个别徽商试图开辟海上市场,终因各种原因被视为海盗,受到时打击。

五是太平天国战乱的影响。一批中小徽商在清政府与太平军的战火中失去了财产和市场。

概而言之,徽商的衰亡是由于不能适应当时正在激烈变化中的政治、社会、伦理、文化和国际商贸环境,没有与时俱进、抓住机遇。

我们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与时俱进,融入全球化、国际化的经济环境。而历史徽商所处的是中国特色封建主义的市场经济萌芽时代,满清政府为了维护腐败统治,不愿也不敢真正地鼎革图新,只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徽商最终走向衰亡的社会制度原因。

三、成也“文化”,败也“文化”,徽商兴衰的历史充分说明了经济文化的互动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浪潮蓬勃兴起。在国际化的游戏规则中,对“契约”、“诚信”的要求更科学、更规范、更严格,“诚信守约”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现代价值观,它反映了现代社会“人本化”、“理性化”的文化精神,它的价值取向是为社会提供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的氛围;提供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实现普遍交往与交流的信任基础;提供以单个利益主体出让部分权利以换取有关主体普遍同意为前提的契约精神。最近,霍英东先生讲了一段话:“我参与国内改革开放事业是义无反顾的,也是不走回头路的,我已年近八十,还有何求?我只是想借此机会提醒一句,市场运作靠法律保证,法律靠信誉支持。”我们在构建现代“商业文化”中既需要吸收和融合优秀的外来文化,更需要弘扬和更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沟通民族文化的血脉,注入新的血液而蓬发生机。

徽商遵循“儒学”、“仁者爱人”的理念,致富之后,修桥、筑路、办学堂、建会馆,扶贫济困,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现代商业文化,也应涵盖“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也就是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提倡和保护企业的市场主体性、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要提倡和促进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一个合理合法、和谐相处的共同体。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和企业家回报社会是多方位的,构建诚信市场、提供就业岗位、尊重劳工人权、保护生态环境、扶助弱质群体,这都是现代商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一位现代的成功商人,应该是一位有造诣的文化人,同时又是一位知名的善人。

文化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是影响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一个主要变量,是一种影响大而持久、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无形资产,它以信仰力、感召力、凝聚力等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无形价值观的作用能够使有形资产间接增值,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就是对各种物质资源和企业文化等无形资源之间进行组织管理、协调融合而产生的。

承上才能启下,继往方可开来,今天,我们举办“国际徽商论坛”,是为了共同探讨徽商成功的奥妙,一起感悟“亦儒亦商”的真谛,齐心搭建“新徽商”交流合作的平台,真正发挥徽商“荣归故里的新和力,同根同祖的吸引力,亦儒亦商的感召力,相辅相成的影响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7 19:57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