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2|回复: 0

广州炮台血与火的记忆(金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 09: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广州日报  撰文:金 叶


广州古炮台

广东海域辽阔,海岸线曲折漫长,自古以来是兵家设防的重地。唐宋以来,在此修筑炮台无数,尤以明清时期为甚。清代,东自汕头,西至湛江,沿着漫长的海岸修筑过大大小小的众多炮台,形成一道稳固的海岸防线,从空中俯视宛如沿海长城,蔚为壮观。
在广州的黄埔和番禺,珠江东线的沿岸,茂密的树丛深处,散落着不少这样的炮台。它们是一个老去朝代发出的最后几声强音,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法抹去的印记。
一百多年的时光过去了,当年那些曾经耀武扬威的铁甲炮身,早已不见踪影。然而,只是那空空荡荡的炮台,残缺的一圈圈铁轨,甚至是那阔大的运送炮弹的阶梯,威风的样子依然震撼了我们。
真的很难想象,庞然大物的它们,就是这样静悄悄地驻守在深深的丛林深处,为世人所遗忘。茂盛的野草覆盖着它们古老的身躯,也覆盖着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
不过,有的时候,忘掉过去,忘掉那些沉重和不堪的岁月,未尝不是件好事。
站在沙路炮台的山冈上,望着山下盛开的玫瑰园;在黄埔的蟹山公园,看游人在炮台边休憩,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呀飞,然后轻轻停驻在斑驳的炮台上;站在长洲岛的山冈上,透过炮台前绿意盈盈的树丛,透过那盛开着的紫薇花,看着平静的珠江,从脚下悠悠而过……不止一次这样想:再次抚摸那敦实炮台的残垣断壁,我们还能感知那些血与火的记忆吗?
乌涌炮台
经历硝烟战火洗礼
广州的炮台多,要说其中最有名的,却是一个已经消失不见的——乌涌炮台。这是广州唯一一个在严格意义上经历了硝烟战火的炮台。
乌涌之战 鲜有人提及
黄埔区政协副主席龙莆尧告诉记者,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关的“虎门之战”,世人耳熟能详。而发生在它第二天的“乌涌之战”却鲜有人提及。那是一场悲壮的战争。驻守在炮台上的广东、广西兵700多人,以及赶来增援的湖南兵900人,还有那一座座的炮台,在两天之间,灰飞烟灭。
1841年,虎门战事爆发。2月26日,虎门炮台陷入英国远征军之手。第二天,英军直逼广州。进入黄埔不久,他们遭到了驻守在乌涌炮台的中国军队的截击。
乌涌炮台是林则徐当时主持广州防务时,在离黄埔港6公里左右的乌涌河附近修筑的防守重地。炮台为临江构筑的长列野战工事。有炮眼44个,架设大炮47门。主航道上,设有由浮水木排和满载沙石的沉船组成的障碍物以封锁江面。江面上还有一条横江铁链,上面系一艘架有10门大炮的沙船。另外,还配置由林则徐经手购买的洋船“甘米力治”号改装的兵船“截杀”号以及40艘水师船。
严密海防 不敌坚船利炮
乌涌炮台原有游击沈占鳌、守备洪达科统帅的广东、广西兵约700人驻守。大战爆发前夕,又增派湖南总兵祥福率领的被认为能征善战的凤凰县兵900人前来支援。但是对比起船坚炮利的英军来说,乌涌炮台无论是装备还是人数都逊色很多。战斗打起之后,炮台守军在祥福的指挥下与强敌展开殊死战斗。三次击退敌人,但最终还是大部分战死,炮台失守。
对于乌涌之战,当时尚留在广州的林则徐在日记里这样记述:“初八日,葵亥。晴。闻昨日英逆破乌涌,此处驻有湖南官兵,阵亡甚多,祥镇军(福)亦被难。……”
圣旨建墓 埋葬殉国官兵
战争结束后不久,道光皇帝为了褒恤乌涌之战壮烈殉国的官兵,下旨于乌涌炮台附近的黄羊山(今日的牛山)腰,建造了一个大坟茔,将牺牲将士礼葬,墓碑碑文曰:“湖南、广东、广西忠勇官兵之墓。”墓前还建造刻有“圣旨”二字的石牌坊一座,以示墓园乃奉旨建造,死难官兵所享受的是最高荣誉。与此同时,在石牌坊下还建造一座“祥镇军祠”,里面安放殉国将士灵牌,供后人祭祀。无论清政府在战争过程中表现如何,这墓、牌坊、祠堂也算是对殉国官兵有了一个交代。
乌涌之战结束45年之后,光绪十二年(1886年),时任钦差大臣的彭玉麟到祥镇军祠凭吊,发觉军祠“颓废荒凉”,便倡议收集捐款对祥镇军祠进行扩建。
时至今日,除了刻有圣旨二字的石牌坊仍旧在萋萋芳草深处之外,忠勇官兵墓和祥镇军祠早已片瓦无存,所幸的是,当时的墓碑至今仍保存在广州越秀山麓的五层楼下。
关于乌涌之战,见诸于典籍的文字褒贬不一。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史教科书对这次战役鲜有提及,因而,它的影响力远远不及虎门之战。
对于这一点,龙莆尧认为,这是黄埔的遗憾,也是中国历史的遗憾。在他看来,乌涌之战是一场反侵略的战斗,无论其过程有多少缺陷,其结果多么悲惨,都不影响其昂然向上的“主旋律”,作为后人,对这样一段浓缩的历史,应该深怀敬仰。
乌涌之战与早一天发生的虎门之战以及迟些发生的三元里抗英斗争,犹如三支燃烧着爱国主义烈火的巨烛,永远光耀着中国的史册。
黄埔炮台群
蔚为壮观却从未打响
乌涌炮台上空的硝烟很快散去,倒卧在炮台上的烈士英魂也在附近的黄羊山麓找到了安息之所,但黄埔却从此不得安宁。它不再只是一个和平的商埠,潮涨潮落的江面上,开始游动着装置着大炮和刺枪的外国兵船。
签订屈辱《黄埔条约》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9月,在中英鸦片战争中一直没有露面的法国人在其特使刺萼尼的率领下,开着阿吉默特等8条兵舰闯进了黄埔。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人趁势而上,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夏条约》。见美国得手,早就跃跃欲试的法国人,也闯入了没有布防的黄埔。他们要求以中英《南京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为范本,签订中法商约。
与英国人打过几仗之后,清政府已经成了一块不经打的“豆腐”。一听同样是“坚船利炮”的法国人也要伸手过来,六神无主的道光只好旨示耆英去和刺萼尼“谈判”。1844年10月24日,耆英和刺萼尼分别代表中法政府,签订了令中国主权进一步沦丧的中法《黄埔条约》。黄埔,作为清政府“腐败无能”的附属物,又一次被钉在了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
中法战争“不败而败”
法国人再一次触动黄埔的神经,是39年后的光绪9年(1883年)。那年,法军进攻安南(今越南),中法军队在安南较上了劲,为防法国趁机进攻中国,清政府下令沿海各省海口戒严,并委任彭玉麟为钦差大臣,到广东主持防务。
彭玉麟到了广州后,会同当时两广总督张树声,除了加固虎门一带的炮台之外,还特意在黄埔港附近的长洲、牛山、鱼珠等地添筑了一批新的炮台,蔚为壮观的黄埔炮台群,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形成。
黄埔的炮台群计有牛山、狮山、狮腰、鱼珠、蟹山、白兔岗、白鹤岗、蝴蝶岗、新西岗、旧西岗、大坡地、四缝等12处,共计炮位近30个。这些炮台,全是光绪九年(1883年)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期间修建。大炮除了部分为国产外,大部分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克虏伯”。
但是,中法战争之火只烧到广西边境的镇南关就熄灭了。法军在镇南关遭到老将军冯子才率领的中国军队的痛击,大败而逃。这场战争以中国政府主动与法国签订和约而宣告结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场被后人称作“不败而败”的战争。但从此之后,法国人再也不敢前来犯境,法国兵舰也没有在黄埔的海面再出现过。黄埔炮台上的炮,始终没有打响。
100多年过去了,黄埔炮台上的大炮有的进了博物馆,更多的被投入了化铁炉。大炮没有了,但是炮台的雄风还在,走近它们,那残留的气势依然会震撼你的心灵。
炮台故事
鱼珠炮台
鱼珠炮台位于黄埔区鱼珠港前路,据说炮台上的山冈当时形似一条鱼,在鱼口前有一块岩石,圆润如珠,所以被称为“鱼珠”。山冈上本来有三处炮台,后因开山筑路,一个炮台被填平,现在只剩一大一小两个炮台。
现存的大炮台形状呈扇形,周长约28.6米,整个炮台向东南方向倾斜,炮口内外都是钢筋水泥结构,台内周围的墙上是一圈藏弹洞,西南方向有个藏兵洞,洞内红砖结构,走道两壁是水泥批荡,地面是水泥地。走道的右边有7个藏兵室,整个藏兵室首尾相连,随山势的起伏而建造,环绕炮台大半圈,保存完好。
距离大炮台13米左右有个小炮台,方向和形状与大炮台基本相同,只是没有藏兵室,也不与大炮台相通,单独有两个一大一小的出口,现在已经封闭。
在鱼珠炮台东北方向有狮山和狮腰炮台两座,西北方向有蟹山炮台一座,鱼珠炮台前临江处还有三座,现在已被拆毁。这些炮台的形状与鱼珠炮台基本相同,但是规模较小,而且保存不如鱼珠炮台完整。蟹山、鱼珠、狮山、狮腰等炮台分别建于三座山冈上,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阵势。它与长洲、沙路炮台一起构成了长洲要塞,是从珠江河道进入广州的第二道门户。
蟹山炮台
蟹山炮台位于鱼珠街港前路蟹山公园内,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夏,是中法战争结束之际,两广总督张树声等人奉旨为加强长洲要塞的防御力量督造而成的。炮台尚存有巷门、巷道、藏兵洞、炮池等。巷门顶部已毁,仅存石门额阴刻“蟹山台”三个大字。
蟹山炮台的炮池呈椭圆形,二十世纪50年代初,配置的德国克虏伯后膛远程炮被运往越秀山广州博物馆展出,今天炮池底部还存有旋转的轨迹及铁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7 01:5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