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76|回复: 0

试论五行八卦原理在明清北京城的体现(佚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7 16: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典建筑的风水美论说之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它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起初周武王封尧的后代于此,当时叫蓟丘,后来成了燕国的国都。辽代以北京为陪都,称燕京或南京。金代于1153年迁都北京,改名为中都,从此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元代以北京为大都,以“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建设北京,奠定了北京城的规模。明初定都应天(即今日之南京),为了杀元代的王气,拆除了元朝的宫殿,把北城墙向南推移。明成祖迁都北京,为了体现皇权的核心地位,把全城的中轴线向东推移了150米,新建的宫殿都在中轴线上,又在中轴线北端堆筑了一座景山,用以镇元代残余的王气,以便明代长治久安。清代仍以北京为都城,增建了地坛、日坛、月坛,用以祭祀。至此,北京城南面有天坛,北面有地坛,东面有日坛,西面有月坛,分别与传统风水中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一一对应。

    一、北京水旱两龙

    在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们将一种实际并不存在的动物,作为图腾去膜拜去敬仰,这种动物就是──龙。

这个图腾,凝聚着他们对完美的追求与渴望。龙是各种具体优秀形象的最佳组合:鹿之角,是雄壮美丽的象征;马之头,是疾驰不疲的象征;蛇之身,是善于变化的象征;鱼龟之鳞甲,是自我保护的象征;鹰之爪,是凶猛飞翔的象征……。

古代的君王皇帝,穿的是龙袍、坐的是龙椅、睡的是龙床,以真龙天子自居。北京作为五朝古都,历代“真龙天子”在建造自己的皇宫内院时,其建筑特征是否与“龙”也有关系呢?

1987年地质矿产部遥感中心研究人员发现,北京城内存在古建筑两龙。一为旱龙,由故宫建筑群组成;一为水龙,由南中等四海组成。

旱龙,从南边的前门到北端的钟鼓楼,长达4.75公里,天安门为龙嘴,金水桥是颌虬,东西长安街为龙髯,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今中山公园)是龙眼,天安门到午门的甬道则为龙鼻骨;作为龙身的故宫,其四个角楼恰似伸向八方的龙爪,太和殿是居中宝座,煤山(今景山公园)为龙后身隆起部,一条脊椎骨,直通龙尾的钟鼓楼;登景山之巅南望,故宫的金色琉璃瓦恰似龙鳞闪烁,正阳门的瓮城(已拆除),正如龙衔的明珠。

水龙,位于旱龙的西侧,半圆形南海为龙头,圆圆的瀛台岛是龙眼;中海与北海连成前窄后宽的龙身,中海中的一座半岛和北海的琼岛分布匀当为双爪部分,而什刹海作为龙尾摆向西北方向;东、西金水河(今已消失)为两条龙髯。

《周易》六十四卦,以乾为首,而乾卦全篇爻辞都在讲“龙”,以龙的生息变化寄喻人生和宇宙哲理。这表明,以《周易》这个大道之源而生发开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地地道道龙的文化。《周易·说卦》讲:“乾为天,为君”,古人将皇城建造成龙的形状,说明我国古建筑与《周易》有着一种特殊的联系。

二、京城外环境是典型的“藏风聚气”格局

古人常常用“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等语言,来形容北京的山河之巩固壮美、地势之险要雄奇。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变化之后,至今当我们在空中俯视这座古城之时,仍能体会到这座“神京”的钟灵毓秀:城西,巍巍太行山山脉蜿蜒逶迤,由南向北奔腾而来;城北,浩浩燕山山脉罗列簇拥,拱卫着京师。两山股脉交会聚结,形成“龙脉”。在青山之间,来自黄土高原的丧干河与来自蒙古高原的洋河汇合为永定河,蜿蜒曲折,正是绝佳的“藏风聚气”的格局。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了皇都风水上的所谓“外局”。

    三、阴阳之理在皇城建筑方面的体现

    阴阳之概念,也许是从日光的向背开始的,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阴阳的内涵逐渐丰富和拓展,凡是积极的事物都属阳,凡是消极的事物都属阴。

    1、内城、外城

    外城在南,为阳;内城在北,为阴。外城呈扁圆形,略宽;内城呈正方形,略窄;外城是内城的屏障。这是天圆地方、阴阳合德的象征。

    2、城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边门。七为少阳之数。

    内城九门:南三门为中正阳(俗称“前门”)门、左崇文门、右宣武;北二门为东安定门、西德胜门;东二门为南朝阳门、北东直门;西二门为南阜城门、北西直门。

    九为老阳之数。天子居“九五”之尊位,所以内主外从,内用九,外用七。

    内城的城门配置,南设三门,南为奇数,为阳;北设二门,北为偶数,为阴。

    内城的主门──正阳门的门高为九尺九寸,正是老阳之数的体现。

    太和门是通向第一座宫殿的大门,它寓意深远地坐落在进水河前。正门有九大廊柱,九象征着福寿参天。整个宫殿群坐落都以吉祥的色调和花纹加以装饰。龙(阳之象征)、珠(阴之象征)、四脚兽与鲜花被雕刻在屋顶和墙上,它们均是鸿运和辉煌的象征。

    3、紫禁城

    像历代宫殿一样,紫禁城建筑群可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即南方,为阳主大,所以用作施政之所;后即北方,为阴主藏,因此用以起居餐寝。

    紫禁城外朝三殿属阳,内廷属阴。因此外朝主殿布局用奇数,称“三朝五门”制;内廷宫殿则用偶数,即通常说的“两宫六寝”。

    4、祭坛

    祭坛有五,即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和社稷坛。

    天坛是天子祭天的地方,它的位置在北京城的南端,在外城的里侧,建筑形状是圆形的,体现了南为天、为乾、为阳的思想。

    地坛是天子祭地的地方,它的位置在北方,在内城的外侧,建筑形状是方形的。体现了北为地、为坤、为阴的思想。

    日坛在东方;月坛在西方;它们都在内城之外;社稷坛在内城的中央;日坛和月坛和社稷坛一样,都是方形的。

    由此可见,五坛的配置和设计,是以阴阳观念为基础的天圆地方学说的具体体现。

    四、皇宫建筑色彩与五行学说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我们在《由沈阳故宫建筑特色谈周易五行学说的应用》曾经论述,五行与五种颜色和方位的对应:木,具有生发特性,其禀性温和向上,而东方正是太阳初升之处,故木属东方、对应绿色;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而南方气候炎热,故火属南方、对应红色;金的特性是清凉萧条,而西方正是太阳落山、荒凉之地,故金属西方、对应白色;水的特性是寒冷向下,而北方正是天寒地冻,故水属北方、对应黑色;土的特性是长养化育,厚实适中,故中央为土所在之地、对应黄色。

    皇宫建筑只取青、黄、赤三色以示大吉大利,此论即源于五行学说。

    青色指绿色,象征勃勃生机,有朝气蓬勃向上之意。因此明朝初建时,紫禁城东部的宫殿,均覆绿色琉璃瓦;到了嘉靖年间,为了表示皇朝的尊贵向四方延伸,才用代表至高无上的黄色琉璃瓦代替了绿色琉璃瓦。青色,从木从春,象征青少年成长的蓬勃向上,所以皇太子的宫殿,叫东宫,用青色琉璃瓦盖宫顶。

    赤色指红色,象征红红火火,有“光明正大”之寓意。故紫禁城宫墙、殿柱都采用红色,是因为红色属火。红色代表火,是藏书楼不宜采用的,故而用来藏书的文渊阁采用黑瓦,不用红墙而改为黑砖墙壁,这是因为黑色代表水,水克火,是希望易燃的图书免于火灾的意思,另外水代表冬季、主收藏。此外,在紫禁城中轴线北端御花园的天一门,其方位即是水位,其墙也用黑色,也是取人工墙与自然方位颜色一致和谐的缘故,此外也许还有水克火(黑色之水克红色之火)之意。

    黄色属土居中央,象征至尊至大,有支配四方之象征。因此黄色就成为皇帝的专用颜色,皇帝的宫殿全以黄色琉璃瓦为房顶,内部装饰也多以黄色或黄金作金箔粘贴于宫内各方。

    另外,白色,属金,为秋,位西,象征日落;黑色,属水,为冬,位北,象征黑夜,均不吉利,故为皇宫所不取。

    五、紫禁城的布局与八卦

    1、内外城形状结构与先天八卦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是对先天八卦方位的描述。

    外城在南,为乾,为天;内城在北,为坤、为地。外城呈扁圆形,内城呈正方形,这是先天八卦“天地定位”的象征。

    外城东南角呈曲折突起状;内城西北角呈洼陷状;东南为兑卦方位,兑为泽;西北为艮卦方位,艮为山,这是先天八卦“山泽通气”的体现。

    2、主轴线布局与洛书九宫

    主轴线布局是依洛书数理设计的:主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鼓楼的南北垂直线。全长十五里。纵贯北京城的中心,将北京城分为东、西两部分。这条线的长度取“15”这个数字,是以洛书纵向配置的中间三个数字9、5、1为依据。

(如今地铁,环行线走的是内城城郭线,北边有积水潭、鼓楼、安定门、雍和宫四站;东边有东直门、东四十条、朝阳门、建国门四站;南边有北京站、崇文门、前门、和平门、宣武门、长春街六站;西边有复兴门、阜城门、车公庄、西直门四站;总计18为“二九”之数。南北合计为10,与洛书“对宫合十”对应。新修穿越天安门广场的一线地铁,从复兴门到建国门恰为五站〈西单、天安门西、天安门东、王府井、东单〉,此“五”与洛书的“中央五”恰好对应。)

    3、皇宫取色与后天八卦

    青属,属木,为震卦,为春,为东,象征万物始生、草木萌芽;黄,属土,为坤卦,为长夏,位中,象征厚德载物;赤,属火,为离卦,为夏,位南,象征明照四方;故此三色均为吉祥色。白色,属金,为兑卦,为秋,位西,象征日落;黑色,属水,为坎卦,为冬,位北,象征深渊、艰险;此两色均为不吉,故为皇宫所不取。

    六、金水河的布局与传统风水原理

    风水的典型模式是要求北有靠山,南有弯环朝抱之水。在传统风水文化里,水又是财源的象征。所以,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尤为重视水的作用,或临水而建城,或引水而入城,总之,有城就必有水。在这方面,明清北京城的规划有突出体现。这种规划布局思想,既符合风水的布局原则,又满足了人们对滚滚财源的向往心理,还在客观上改善了诚实空间布局,为多数城市所遵循。

    紫禁城内金水河的引入路径,是严格遵照风水中的“水格”行事的,即自乾方(西北方──天门)引入,而从巽方(东南──地户)流出;同时,为体现风水所谓“环抱有情”的意象,河水在武英殿、太和殿门前凸成“金城环抱”(冠带形)之势。与此相仿,流经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也向南凸成“金城环抱”之势。

此外,皇宫南北向对称,大门朝南,之所以取朝南座向,很可能是因为来自蒙古的大风常常挟带漫天黄尘,并且严寒奇冷的缘故。人们避免北面开窗,这一做法便沿袭下来。时至今日,北京的许多房宅在北面还无窗户或其它开孔。为了求得良好风水,太和殿、中和殿、宝和殿以及皇宫的其它建筑都备靠一座假山。这种背景方式意味着护卫,也特别有助防风御寒。所有这些,也都体现出古人朴素的风水理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22:47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