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3|回复: 0

弘法大师空海传(唐密祖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5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本文原名《入唐求法沙门弘法大师空海传》,系转载台湾中兴大学林景渊教授的编著,为更加详细,个别之处本人另加以注释说明。

  【缘起】
  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此不可思议……
  根据密乘典籍记载,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未曾专门宣讲密法,因为密乘修行目标是“即生成就”,因缘福德,缺一不可,而有此大根器之人,少之又少;况因缘未到,若说与弟子,恐惊世骇俗。故佛陀在入灭后,入法界,以法身真面目,将密法说与金刚手秘密主(金刚手菩萨)。
  佛陀释迦牟尼入灭后七百年,龙猛菩萨(一说龙树菩萨)从印度的南天铁塔中取出了密乘法典。自此密法传承开始。因密乘最主要的三部经典--《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故密乘在印度的传承渐渐分为以《大日经》为宗旨的“大日经系”和以《金刚顶经》为宗旨的“金刚顶经系”。即胎藏界密法与金刚界密法。
  到了公元七世纪,唐玄宗皇帝时,即著名的开元年间,流传在中印度的密乘“大日经系”传人善无畏大士和流传于南印度的“金刚顶经系”的传人金刚智大士携弟子不空三藏大师一同来到中国。善无畏大师和金刚智大师分别将所传承的密法传授给不空三藏大师,自此,密法胎藏系和金刚系终于融为一体,即“胎金不二”。为延续密宗的法脉传承,不空三藏大师继续留在中国译经、传道,将大法传于得意弟子惠果(中国人)后,鞠躬尽瘁,于公元七七四年离开人间。
  几乎是在同一年,亦即日本宝龟五年,日本香川县一户人家诞生了一个小男婴。此人聪慧不群,博学多闻,但他不求世间的名闻利养,却在二十岁时剃度出家,法号空海。
  空海大师为了追寻平等圆满的密宗大法,不畏艰险,设法远涉重洋至中国求学。空海大师于宝龟二十三年(公元七九二年)奉诏入唐,遇海上飓风。历经艰险,终于来到中国。后屡遇异人,尝从学于梵师般若三藏、牟尼室利三藏,及不空三藏弟子昙贞。又于长安周游诸寺,择访名师,受学于灌顶阿阇梨惠果大师,尽得密教之奥妙。其后返回日本,大力弘扬,倡言密教,创真言宗。于是密教得以传至东土,形成「东密」一支。并奠定日本佛教坚固的基石。
  空海拜惠果为师,短短数月,尽得密宗玄奥,而惠果却即将示寂。
  惠果圆寂前告诉空海:“你我宿缘深厚,多次相约来到人间,弘演密藏佛法,彼此代为师徒。这一世,你在西土接我足迹,我亦东生入你之室……”
  惠果这番话,意味着什么玄机?似乎一切都在冥冥中安排已定!此乃大事因缘,不可说也。
  在浩翰无垠的时空中,由于不空的死,空海的生,出现了两颗前后相随的璀璨明星。他们在中国交会,在惠果身上迸放光芒。这段密宗传承的历史,多么耐人寻味!
  在日本,空海的故事流传甚久。他因何出家?何以到中国求法?又如何为世人振聋启聩?以下就是密宗大师空海的传奇一生。
  【父母心中的「贵物」】
  公元七零五年,不空三藏大师出生于古印度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十四岁在闍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遇见金刚智三藏,随来中国,720年(开元八年)到洛阳(此据《贞元释教录》卷十五。另据赵迁《不空三藏行状》说,他是西域人,幼随舅父来中国,十岁周游武威、太原,十三岁遇金刚智云)。
  开元十二年(724),不空三藏大师时年二十岁,他在洛阳广福寺说一切有部石戒坛受比丘戒。此后十八年中学习律仪和唐梵经论,并随金刚智译语。开元二十九年(741),唐玄宗诏许金刚智和弟子回国。但金刚智从长安到洛阳时就生病,于同年八月三十日圆寂,不空奉金刚智遗命,仍想前往天竺。这时他又奉到朝廷的命令,教他赍送国书往狮子国(斯里兰卡)。他先到广州率弟子含光等僧三十七人,携带国书,于十二月附昆仑舶,经诃陵国(在今爪哇中部),未满一年到狮子国。当时狮子国王因不空是大唐来使,殊礼接待,把他安置在佛牙寺。不空遂依止普贤阿闍黎,请求开坛重受灌顶。他和他的弟子含光同时入坛受学密法,前后三年。他并广事搜求密藏和各种经论,获得陀罗尼教《金刚顶瑜伽经》等八十部,大小乘经论二十部,共计一千二百卷(依不空于774年奏表)。后来,不空要回中国,狮子国王尸罗迷伽(戒云,719—759)请附表,并托献方物。不空遂同使者弥陀携带献物和梵夹等回唐,于天宝五年(746)到达长安。
  最初,他奉敕在净影寺从事翻译和开坛灌顶。天宝九年(750)又奉旨放回本国,但不空到韶州时得病不能前进。天宝十二年(753)因西平郡王哥舒翰的奏请,玄宗又降敕将不空追回。他到长安保寿寺休息月余后,即又奉诏令往河西。不空遂到武威,住开元寺从事灌顶译经。天宝十三年(754),又征安西法月的弟子利言(一称礼言,有《梵语杂名》一书传世)来参加译事。肃宗至德元年(756)征召不空入朝,住兴善寺开坛灌顶。后来长安被安禄山的军队攻陷,不空仍然秘密派人和肃宗通消息。因此至德二年(757)肃宗还都以后,不空备受皇帝的礼遇。乾元元年(758),不空上表请搜访梵文经夹加以修补,并翻译传授,得敕许将中京(长安)慈恩、荐福等寺,东京圣善、长寿等寺,以及各县的寺舍、村坊,凡有旧日大遍觉(玄奘)、义净、善无畏、流支、宝胜等三藏所带来的梵夹,都集中起来,交给不空陆续翻译奏闻。这是唐代梵夹一次大规模的集中(在兴善寺)。后来会昌五年(845)唐武宗灭法,大兴善寺被毁,大批的梵夹也就损失了。
  在肃宗还都以后十七年中,不空得到朝野的倾心崇奉,广译显密经教,灌顶传法,教化颇盛。晚年(766)使弟子含光到五台山造金阁寺,继又造玉华寺,并奏请于金阁寺等五寺各置定额僧二十一人,自后遂成为密教重心。大历九年(774)示寂,世寿七十,僧腊五十。唐代宗敕赠“司空”,更加“大辩正”的谥号。建中二年(781),德宗敕准不空弟子慧朗在大兴善寺为不空立碑。
  根据空海上人在日本所创立的密乘“真言宗”的宗门记载,不空三藏大师圆寂的当年,既公元七七四年的时候,空海上人出生。(但也有一说,是生于七七三年,如今已很难考据。)可确定的是,空海生于日本香川县多度郡(当时是赞岐国多度郡)的一个豪门世家----
  这天,佐伯直田难掩兴奋,他的妻子阿刀玉衣为他生下第三个男孩。瞅着哭声宏亮的小家伙,红通通的小脸,俊眉秀目,气宇非凡。佐伯情不自禁对妻子说:“这一定是个优秀的孩子!我佐伯一门显赫的家世,就靠他发扬光大了。”
  随即作父亲的想到一个好名字,“就叫他‘贵物’吧!”“贵物”即“宝贝”之意,可见父亲如何疼爱空海。
  空海从小温恭谦让,进退有据,的确也未让父母失望。“贵物,来,坐到我身边。”空海知道此刻父亲又要讲故事了。
  “今天要讲先祖大伴建日连的故事。在景行天皇时,先祖平定东国之役有功,受封于赞岐国。你可知‘佐伯’这个姓从何而来?这是天皇所赐,无上的荣耀啊!”同样的故事,父亲不知讲过多少遍了。
  小空海心中了然,父亲的目的是要他效法先祖精神,作个光宗耀祖的人。然而,当他定睛凝眸,瞅着父亲时,入神的并非故事本身,而是想到另外一件事……
  话说空海自小就常作一梦,梦见诸佛菩萨坐于八瓣莲花之上,放大毫光,庄严无比。他无法理解其中玄奥,只觉得梦境美妙,衷心向往。
  虽然当时佛教已是日本国教,即使是儿童,也不免朝夕耳濡目染。但是一再作同样的梦,也的确难以解释。
  “我应该将梦境告诉父亲吗?不,万一他不信,或当成笑话-----”
  小空海骨碌着眼珠,不断冷静观察,用心思惟。为了怕遭人讪笑,亵渎圣境,他还是决定不说。这个秘密多年后终被公开,起因是他的父母也作了同样的梦……
  “什么?如此殊胜的梦境,贵物说他梦过,而且不止一次!”父母不禁愕然:“难道贵物是圣僧投胎?”
  猜测归猜测,空海的童年与别的孩子并无两样,都是在游戏中成长。有一度,日本儿童着迷于斗鸡游戏,他们让公鸡互咬得遍体鳞伤,鲜血淋漓,儿童就跟着亢奋叫好,大呼过瘾。唯独这件事,小空海不跟大伙起哄。
  他灵机一动,发明另外一种「游戏」。他用稻草、木石搭起小佛寺,用泥巴捏出小佛像,敲敲钉钉,发觉乐趣无穷。等到佛寺佛像做好了,他就合掌跪拜,“咚咚”磕起响头……这一切看在大人眼里都啧啧称奇!
  不久又发生一件奇特的事——
  有一天,小空海一人在屋外玩耍,适巧一队监察使的人马打门前经过。突然,监察使二话不说,滚鞍下马,双膝一松,竟然对着小空海的方向大礼参拜。一时之间,侍从如丈二金刚,不知究竟发生何事?
  “啊!天龙护法!你们没看见吗?四大天王撑着伞盖,威风凛凛守謢这座宅院,不用说,里面必住着不凡之人,还不赶快参拜!”
  大家听得一头雾水,其实不只是马夫卫士,连过往的僧侣都毫无所见,哪来的天龙护法?
  但是监察使的确看到了!这又如何解释呢?
  【求学之路】
  空海十四岁,父母开始认真考虑他的求学问题。
  “贵物如此聪颖,必是作学问的好料子。只可惜多度郡地方小,眼光见识有限,学校又不足,这该如何是好?”
  父亲伤透脑筋,母亲却心生一计,她迟疑一下,想到这种事不宜操之过急--“还是等阿刀大足前来,再好好商量吧!”
  阿刀大足是阿刀玉衣的兄弟、空海的舅舅,当时在朝廷当官,是位大学者。由于汉学造诣颇高,阿刀大足有幸担任伊予亲王(桓武天皇之子)侍讲,地位十分崇隆。而他对空海更是疼惜有加,每次来都主动教空海读书,尤其教他汉文。
  “这事不用商量了,就让贵物随我到奈良去吧!”阿刀大足听后,毫不迟疑的说。“奈良是个大都会,贵物既可增长见闻,进大学攻读,我也可从旁指导,将汉文倾囊相授,前程必定大好!”
  “可是,上大学固然好,但汉文真的如此重要,非学不可吗?”作父母的不免质疑。
  “当然重要!如今上层社会的日本人都认得汉字,并研读汉书,这已是风尚,岂能不学!”
  阿刀大足说得没错,自从中国文字及书籍经由百济(属朝鲜民族)传入日本,六世纪时已风行日本上流社会。加上历次日本留学生到中国,目睹汉文化的兴盛,举凡天文、历数、医药、甚至土地制度、生产技术,都值得学习,于是回国后力主输入汉文化,汉学更炙手可热。
  “既然如此……好吧!就让贵物随你到奈良去吧!”话虽如此,对爱儿依然难舍。
  “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阿刀大足拍胸保证。
  就这样,少年空海提着简单的行囊,离开了呵护他的父母,随舅舅负笈他乡。
  初抵奈良,人烟幅辏,热闹异常,大都会特有的政经文化,不断冲击着远地来的游子。  果然如舅舅所言,日本”大化革新”后,积极引进中国的典章文物制度,不仅废除封地,改配俸禄,还仿效大唐租庸调法,实行租税改革。连都市景观都模仿中国,如完成于日本持统八年(公元六八九年)的藤原京,就充满大唐的都会风貌。
  舅舅给他安顿好房间,并特别提醒他:“在我这里,出出进进多是汉文学者,尽量用汉语交谈,可以突破语言的障碍,对你十分有用。”
  舅舅让空海参观他的书房,浩如渊海的汉文书籍,令空海大开眼界,他于是下定决心——
  “既已来此,就该投入书海,一往无悔。”
  空海随即拟定读书计划,除了本国语文,汉学更是攻读的重点。
  一晃四年,他果然成绩惊人,不但汉语大为进步,汉学也一门深入,举凡《论语》、《毛诗》、《左传》、《尚书》、《春秋》……他都研读通晓,甚至可以用汉文赋诗论述。
  阿刀大足欣慰之余,加紧为空海办入学手续。可是,当时日本大学只准贵族就读,空海虽出自豪门,也算贵族,但是地方贵族和中央贵族待遇有别,所以一直等到十八岁,空海才得以进大学就读。
  “以雪萤犹怠,怒绳锥不勤。”空海的大学生涯,正如他这两句诗的写照。意思是说:“古代穷人读书,夜晚靠萤火和雪光用功,我认为还嫌懈怠;用绳锥驱除睡意,好专心读书,我觉得仍欠勤快。”可见他勤学标准之高。
  然而,这样一位好学不倦的青年,竟有一天,倏然萌生抛弃书本离开学校的念头,多么令人讶异!事实上,谁也不知从何时起,空海的内心起了挣扎,不同的价值观如波涛汹涌,肆意摆荡……
  他的心中升起了许多问号……
  空海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颗青春善感、悲天悯人的心,隐然成形。他的目光变得锐利寒邃,飘忽不定……
  “书本上的知识,到底是解决人的疑惑,还是制造更多困惑?”
  “书本不是万能的,人生有许多根本问题,教科书中毫无解答。”
  他想到大学里贵族子弟的骄横,就满脸凛然,义愤填膺……“同样是人,为何他们就可以傲慢骄纵,锦衣玉食?而可怜的庶民竟多病残疾,三餐难继?为何人生而不平等?”
  但纵然如此,对充满深沉宗教情怀的空海而言,不论贵贱皆是可悲可悯的:“当我看到穿着绫罗绸缎、骑著名驹、驾着华丽马车、过着显贵生活的人们时,我便会觉得这些人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久后便会像电光泡影般地烟消云散,人生无常的哀叹不禁涌上心头。”
  “看到因肢体残障而痛苦的人,或是从人间战场上败下阵来、过着贫病悲惨生活的人们时,都会令我想到人生的因果关系,心中的哀悯无奈便无法自抑。”
  他深究起人生最根本的问题——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思想如离弦的箭,飞快越过脑际,想得愈多,痛苦愈深……
  “为何我所见所思,都是别人所不见所不思?为何我不能依俗而走、随波逐流?”
  他不禁对天长叹:”我这颗如风飘泊的心,谁能给我安顿?”
  他决定暂时放下书本,走入俚巷,听听市井小民的声音。他开始接触民间信仰,置身佛学讲坛,探索其中有无玄奥之处?
  “一切众生种种颠倒,无明覆盖……勘破无明,解脱放下……”
  从讲述的经书里,他发现无始的业因,让众生颠倒愚昧。但是不颠倒的真相,又是什么?
  当他开始深入佛教各宗派,才发现潜存的问题不少。原来,佛教传入日本后,信仰者大多是中央贵族或地方豪族,于是渐渐贵族化,不论建寺院、塑佛像、写经典,都只为满足贵族求富贵求福报的心,至于如何深入佛教的理与行,则乏人问津。更有甚者,由于天皇的出家,寺院生活日趋世俗化,有出家人利用免税特权,扩大寺产;有富豪假借施舍土地,避免租调。而无法维生的老百姓,得知僧侣可免调役,于是竞相出家。如此一来,一袭袈裟所代表的,除了宗教的外衣,没有实质教理解行的意义。
  当然,有心深入教理的出家人不是没有,但往往因见解纷歧而互相排斥,或因失望而避居山野,自我摸索,难成气候。空海深入了解后并不死心,他相信在混浊的现状之外,必有清新的伏流存在,也许隐藏在某个角落,让百姓翘首以盼。
  果然,不久他找到这支伏流。那是一次和沙门的讨论中,沙门提到日本民间有一支新兴宗派,颇能新人耳目。这支宗派强调人人都可修持得悟,不限于贵族或出家人才有这个机会,所以带给老百姓无穷的希望。
  “这个宗派是——?”空海急着追问,面容凝肃。
  “密教,佛教里的密教。”
  “密教是什么?”
  “密教是法身佛大日如来所说的内证真言教法,等觉十地亦难入室,所以叫密教。”
  原来,佛教分显、密二教,并非教理有异,而是形式不同。一般信奉的佛教属于”显教”,顾名思义,”显”即显露浅近之意,较易理解;而”密教”则奥密幽远,有特殊的接引众生方法,除非一门深入,实难讲解清楚。所以当空海问到修持方法,沙门也无言以对……
  “很抱歉!我也力有未逮,不能给你解答。事实上,密教传入日本不久,目前只有念诵仪轨,教理体系尚未完备。”
  “可有参悟的书籍?”空海屏息以待。
  沙门想了想,拿出一本书……“这是《金刚顶虚空藏求闻持法》,乃大唐皇帝玄宗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由印度善无畏三藏带到中国。不知何时、何人、将它携来日本。此书我视如珍宝,既然你求法深切,就交给你吧!”
  沙门嘴角掠过一抹微笑,他深深被空海的赤诚感动……“依照密教规矩,未灌顶之人不许传授大法。我看你应是大根器之人,才破例传给你。日后,你只要按照经典所教,老老实实诵念”虚空藏菩萨真言”,一百遍后,记忆力大增,不仅能背诵一切经文,而且过目不忘。如此再谈修持,为时不晚。”
  空海恭举双手接下这本书,当下决定拳拳服膺沙门教诲,日夜持诵,决不懈怠。

  (注:按密乘戒律规定,未得密乘传法灌顶者——即非金刚乘弟子者,不得翻阅密乘经教,不得持颂密乘陀罗尼真言,否则即犯盗法罪。但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在显乘课诵中常见的密乘真言,不在此列,如首楞严咒、往生咒、大悲咒等,具体辨别,需以《禅门日诵》中收录的陀罗尼真言为准。
  另,佛法方便慈悲,利益众生,诸佛因此,特开方便之门,凡翻阅、持颂密乘经教及陀罗尼真言前,得上师传授并诵“大轮金刚陀罗尼”二十一遍,即可免盗法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19 19:37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