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35|回复: 0

民国风云人物的翰墨(李俊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8 11: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俊臣


    古癖斋主程道德先生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墨迹》(主编)、《二十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手迹》(主编)、《康有为牛津剑桥大学游记手稿》(整理点校)、《名人信札的收藏与鉴赏》(合著)等编著出版之后,又一部大制作《民国时期军政要员手迹》问世。程先生将他与老伴汤蕉缓女士二十年来节衣缩食、苦心搜求的名人墨宝倾箱端出,经梳理研究,结集成册,一一展示给藏友和读者。此举尽显一代文化人襟怀开阔、心地坦荡的可贵品格,真令人可敬可贺。

《手迹》选编有141位名人的墨宝。收录的范围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秘书长、各部总长、各省都督以及南京临时参议院议长、副议长等;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大总统、副总统、内阁总理、各部总长、各省省长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1948年行宪后为中华民国总统)、五院院长、各部部长、各省省长以及陆、海、空军将领担任重要职务者。其中有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马国璋、徐世昌、曹锟、蒋介石、李宗仁等民国历史上八位大总统的墨迹;也有阎锡山、冯玉祥、何应钦、陈诚、白崇禧、程潜、陈济棠、张学良、徐永昌、龙云、李烈钧、张发奎、傅作义、张治中、李济深、蔡廷锴等38位国民政府上将以及胡汉民、林森、于右任、居正、戴传贤、宋子文、张群等几十位政要的翰墨。《手迹》的跨度兼及三个时期,达38个春秋。论形式有中堂、楹联、条幅,小者或信函或扇面或便笺;论书体,真草隶篆、馆阁、碑帖,诸体皆备。论内容,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无所不涉,乃至家庭训语、人际往来、婚姻、贺寿无所不有;名言谠论,诗词曲赋,时有采撷,对文学爱好者会有补益。从书道言之,尽显一代风云人物的文化品位和国学底蕴,对民国书法的研究、评估与整理,无疑是个重要补充和参照。总之,对后人近距离了解那一代民国风云人物的风貌会更客观、理智,更加真实、全面。

展开书卷,一股浓浓的翰墨气息扑面而来,时人评论程先生收藏的墨迹书稿,谓之“吉光片语,鲁殿灵光,片言只字,风采宛然。”余对此编亦甚有同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后人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中华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文化传承功不可没。程道德先生将收藏爱好当一项文化事业来做,孜孜以求,乾乾不息,将收藏界的一个小部类(名人信札、墨迹收藏)做成大气候,将“险学”做成一门“显学”。如此有声有色,别开生面,没有胆识和魄力是难成其事的。做为一个奋斗了一辈子的博物馆人的我,与之相比,自愧弗如。我衷心希望此类书卷应列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必修必备的教科书之一,以增强从业人的藏宝鉴宝意识、展陈意识、征集意识,全方位提高博物馆人的素质,方不负时代赋予的义不容辞的文化传承责任。

诚然,有志于收藏者需备“三力”方可为之,即精力、眼力、财力。程道德先生其实并不一开始就具备这三个条件。他虽为北京大学教授,在生活上却是个布衣学者;他治学领域在法学,收藏于他毕竟是业外余事;论精力,程先生腿脚不便,多年来拄着拐杖寒来暑往、东奔西走,我只好用“春风尽在杖履中”的诗句赞佩他上下求索而不知疲倦的身影。收藏之为事业,必须以诸多学问和本领垫底,归根结底,还要靠文化。程先生一反“藏珍深箧,秘不示人”的旧传统,以崭新的开放的收藏观从事文化收藏,为业内人士所重。他边收藏,边研究,边展示,边出版,立意在与藏友沟通,与社会交流。五年来,他在北京、西安、黄山等地举办大小八次个人藏品展,尤其是北大两次校庆时举办的《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墨迹展》令人瞠目,叹为观止。每次展览后,则精选藏品,研究整理,结集出版。人们观后感言:“字字是珍,件件是宝。功德无涯,价值无量。”

      原载《中华读书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3 03:5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