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01|回复: 0

春秋荆楚“第一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8 11: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原文化体系
0位粉丝
1楼


  提起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湖北人没有不知道的。他“观礼周郊,问鼎中原”的豪迈气概引无数荆楚儿女竞折腰。可要是提起楚武王熊通,真正了解的却并不多。但只要你认真翻阅了魏昌写的《楚国史》,他那句令人振耳发聋的“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的话一定会深深地打动你。正是他,远在公元前704年,就发出了与周分廷抗礼的一声大吼:“王不加位,我自尊。”遂自立为楚武王。他以盖世之功在荆楚大地挺起一座丰碑。他是当之无愧的“春秋荆楚第一王”。
    
    弑侄自立 开疆拓土
    
    楚武王熊通出生于公元前760年左右。当时,周王朝因犬戎入侵,镐京残破,已迁都洛邑,历史进入西周时代。周王朝严谨的“礼乐”制度已渐进崩溃,中原列国之间刀剑相伐,争城夺地的事时有发生。熊通的前任楚君(中原称其为楚子)蚡蝐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以武力“启濮地,征陉隰”,不断夯实着楚国的发展根基。
    公元前741年,蚡蝐病逝,本来传位于自己的儿子。但心怀大志,喜招贤纳士的蚡蝐之弟熊通却突然发动了一次宫庭政变,兵不血忍的占领楚都丹阳,捕杀蚡蝐之子,自立为楚君。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以下犯上,弑君自立都是大逆不道的。但从历史的发展角度而言,正是这场宫庭政变改写了楚国的历史。从此,楚国开始迅速崛起于江汉流域,及至后来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熊通自立后,一方面安抚楚国公族,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在赢得国人拥戴,巩固政权后;他利用先君“甚得江汉间民和”的有利形势,开始积极地向周围开拓。他在莫敖屈瑕和大将斗伯比、斗廉的帮助下,他先向濮人大举进攻,“始开濮地而有之”,占有了今川、鄂交界的广大地区。后又引兵北伐鄀国(今湖北宜城县西南),并乘胜越过邓国(今河南省邓州县)远伐地处南阳盆地的申国和吕国。申吕两国与楚相距甚远,就是以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到达那儿也要许多时日,这在两千多年前需要何等的气魄和勇气啊!申吕两国无力抵抗,只有求助于大周天子。面对周王朝派出的联军,为避免损失,熊通审势度势,领兵回撤,但却又顺路攻下了建国于商武丁时代的权国(现湖北荆门马良镇)。这样汉水流域的中下游就基本被楚国囊括殆尽。
    
    僭号称王 会盟诸候
    
    楚国屡次北犯,中原各国甚为惶悾,周桓王也是惴惴不安。身为王朝卿士,俨然春秋初霸,曾上演出“掘地见母”一幕的郑庄公坐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联络了在江淮流域影响力最大的蔡国在一个叫邓的地方相会,商讨共同对付楚国的办法,约定只要楚军再次北犯,就以蔡候为首联络中原各国军队共同御敌。
    郑蔡会盟并没有约束住楚国的手脚。与政治稳定,国势日盛的楚国相比,此时的中原列国一片混乱,晋、卫、陈、鲁、宋等国先后发生弑君自立的内乱和你争我斗的兼并之战,根本无暇顾及楚国的发展。而以春秋初霸自居的郑国与周王朝的关系也日趋紧张,由“周郑交质”到“周郑交恶”进而发展到公元前707年的“周郑交战”:周桓王率陈、卫、虢、蔡等国的军队征讨郑国。但长葛之战,郑国不仅大败王军,且一箭射中周桓王,使周天子威信扫地。一直对中原政局作壁上观的楚君熊通得此消息,异常惊喜,他敏锐地意识到解除“汉阳诸姬”对楚国的束缚,摆脱周王朝对楚国的羁伴的机遇出现了,他摩拳擦掌,准备大干。
    经郑重考虑,熊通决定采取“敲山振虎,求周封号”的策略。他首先将进攻的矛头指向了随国。他说:“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公元前706年,熊通统率大军攻入随国,驻军于瑕(今湖北随州县境内)。熊通以增加两国友谊为名,派出使者请求与随国订立盟约,并打着连结江汉诸候各国以效忠周王朝的旗号,要求随候游说周王为楚国晋升爵号。面对强大的楚军,为免生灵涂炭,随候答应亲赴周朝为之周旋,楚才退兵。可周桓王一听,大怒:“小小楚子,蛮夷之国,屡次北犯,何以加爵!”随候不敢多言,只得回国派使者回复楚国。熊通听说周王朝不但不为其加爵,反斥责他为“蛮夷之国”,气愤填膺,面对满朝文武道:“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之田,今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于是在众臣的拥戴下自立为楚武王。


2006-11-3 15:34 回复  

中原文化体系
0位粉丝
2楼

    在大周王朝一统天下,分封诸候之时,唯有周以“上天之子”称为王,受封的各诸候则分别以公、候、伯、子、男的爵位自称。而楚受封时只不过是地位并不高的“子”爵,现在却敢于一举而称王,没有一定的综合国力和气呑山河的勇气是万万不能的,熊通此举不仅公然打出了与周分廷抗礼的旗号,而且也昭示了楚欲取周而代之的信心和勇气。自此,历代楚王都把北进中原作为楚发展的最高战略目标。熊通的称王之举为楚庄王问“饮马黄河,鼎中原”埋下了坚实的伏笔。
    为了明告诸候,树立国威,熊通称王后,接受莫敖建议,在公元前704年邀请周边列国在沈鹿(今湖北钟祥境内)会盟。接到楚国的邀请,巴、庸、濮、邓、鄾、绞、罗、郧、贰、轸、州、申、江等国都在会盟之日齐聚沈鹿,贺喜熊通,与楚结盟。只有黄、随两国没有到。作为“汉阳诸姬”之首的随国不参加会盟自然是秉呈了周王的旨意。熊通意识到,要取威中原就得先威服随国。于是他在派人赴黄国求问原因的同时,亲率大军第二次直取随国。随候只得拚死抵抗,却怎敌得过来势凶猛的楚军呢?加之随军内部意见不一,随军损兵折将,一败涂地。要是没有大将季梁的拚死保卫,弃车而逃的随候可能早就死于乱军之中了。不得已随候与楚订立了盟约,尊楚为王。
    先会诸候,后败随国,楚国的尊王之举不仅得到了同姓诸候国的支持,而且得到了与周王朝同姓的“姬”姓诸候国的承认,熊通僭号自称的王位也就顺理成章的合法化了。  
    
     讨邓伐郧 计败绞国
    
    沈鹿会盟后,巴国成了楚的属国。公元前703年,巴国派使者到楚国,请求楚允许其与楚的姻亲国邓国(熊通娶邓候女邓曼为妻)订盟通好。楚武王熊通派遣道朔为使节,陪同巴国使者一同前住邓国行聘。但在接近邓国南部边境时,却受到当地鄾国人的袭击,韩服、道朔被杀身忘,财物被抢。由于鄾是邓的属国,所以楚武王令大夫章到邓国问责于邓候,邓不知原委不予接受,楚武王只得令斗廉率军围攻鄾国,以武力讨回公道。邓大夫养甥、聃甥率邓军救鄾,斗廉借着夜色悄然设伏,彻底击溃增援邓军,鄾人闻信不战而退,连夜弃城而逃。这样,楚武王即报了道朔被杀之仇,又占有了鄾地,一举两得。
    前701年,熊通为了实现分化“汉阳诸姬”的战略意图,令莫敖屈瑕率领一支楚军东进,欲与贰、轸(都在今湖北应城)两国订立盟约。但与贰、轸同处一地的郧国(今湖北安陆)得知后,担心楚国势力东扩后会影响到自己在汉东的既得利益,因此想断掉楚国的非份之想。眼见楚孤军深入,只道是天赐良机,便调聚大军驻守在一个叫蒲骚(湖北安陆境内)的地方,同时联络了随、州、绞、蓼等国,打算合攻楚国。消息传至楚国,楚武王熊通令屈瑕乘四国军队没有汇合前先发制人,速击郧军。于是先锋斗廉以精锐之师夜袭郧军并大败之,州、蓼、随、绞见楚轻胜郧国,不战自退。最后,屈瑕与贰、轸两国顺利的订立盟约而返。自此,楚的势力就顺理成章的深入到了古代青发水流域的汉东。
    为了打开北图中原的通道,楚武王以惩罚绞国助郧伐楚为借口,在公元前700年派屈瑕攻入绞国,但绞军闭城坚守,楚军强攻不下。后几经谋划,楚军首创“诱敌”战法,连续三天令军士假伴采樵人,利用绞军多多捕获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3 16:50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