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81|回复: 0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耕技术的创造(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5 14: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文华

《农业考古》考古第二章(8)
  

  

(五)农耕技术的创造

  

至今为止,最早而又最系统、最详细记载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农学专著是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此之前,虽也有些农书,但都很简略,且大多失传,传世的为后人的辑佚。如汉代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有一系列发明创造,但却只有《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两部篇幅不大的农书,且都失传,目前只有后人的辑本,并非全貌,因而对汉代的农业生产技术一直不甚了解。对先秦农业生产技术记载较为完整的是《吕氏春秋·士容论》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文章。再往前只有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只言片语以及《诗经》中的若干章句而已。要了解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只靠文献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更不要说原始社会时期的农业生产了,离开考古完全无能为力。

考古发掘提供给我们大量的实物资料,特别是出土的粮食作物遗存和动物遗骸,让我们得以了解远古先民种植哪些作物和驯养哪些畜禽。而要知道这些作物和畜禽是如何种植和驯养的,就必须研究出土的农业工具、农田遗迹和一些形象材料(如农田模型、画像砖、画像石、壁画等),此外还要参考一些民族学的资料来复原古代(特别是原始社会)农业的生产过程,以探求当时的生产技术。下面我们结合文献简略地介绍一下解放以来有关大田生产技术情况(重点为新石器时代至南北朝时期)的一些考古资料。

  

1.整地技术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对中国原始农业是不大了解的,往往只是以“刀耕火种”、“砍倒烧光”概括之,具体情况知之甚少,以致1959年出版的《中国农学史》专著,完全避开原始农业,只从《诗经》谈起。经过几十年考古资料的积累,人们对原始农业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从原始农具的种类只有整地、收割、加工三类,推测当时的生产过程只有整地、播种、收获、加工四个环节。除了播种可以直接用手以外,整地、收获、加工都要使用工具。从对土地的使用情况看,原始农业可分为火耕(或称刀耕)农业和耜耕(或称锄耕)农业。火耕农业的特点是生产工具只有石斧、石锛和木棍(耒)或竹竿,用石斧、石锛砍倒树木,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在火烧地上点播或撒播种子。耜耕农业的特点是除石斧、石锛之外,还创造了石耜、石锄等翻土工具,与之相适应,生产技术也由砍倒烧光转到平整土地上来。在一些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还出现了原始石犁,这是新出现的整地农具,可能是用来开沟排灌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是90年代在江苏省苏州市草鞋山马家浜文化遗址和湖南省澧县城头山汤家岗文化遗址发现的稻田遗迹,使我们对原始水稻种植情况有了较具体的了解。草鞋山遗址的稻田形状为椭圆形或圆角长方形的浅坑,面积为3~5平方米,个别小的仅有1平方米,最大的达9平方米。稻田东部及北部边缘有“水沟”和“水口”相通,“水沟”尾部有“蓄水井”。城头山遗址的两丘稻田则是长条形,由人工垒筑田埂,田埂问是平整的厚约30厘米的纯净灰色土,表面呈龟裂纹,剖面稻根显露。田边亦有水坑,由水沟连接通向稻田。据原发掘简报报道:“这二丘田均是在比发掘区西部较低的原生土面往下挖出,同时保留田埂部位,待田里耕作土积高到与原生土田埂等齐时,再用人工在原田埂上加高堆垒成新的田埂。”(图四八)[138]

  




  

    这两处稻田遗址的年代都是距今六千多年,表明原始稻作在6000多年前的长江中下游都已比较成熟,已有固定的田块长期种植水稻,除了垦辟田面、修筑田埂之外,还要开挖水井、水塘和水沟,远不是“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了,由此亦可了解当时的整地技术已有一定的水平。

    商周时期已出现了许多整地农具,除了耒耜之外,还有金属农具锸、钁、锄、犁等,说明当时对整地已相当重视。不过《诗经》提到整地时只说:“以我覃耜,俶载南亩。”(《小雅·大田》)“畟畟良耜,俶载南亩。”(《周颂·良耜》)即以耒耜翻地,但未说明要翻耕到什么程度,看来当时尚未提出深耕的要求。商代的甲骨文田字写作圆圈,说明田问已整治得相当规整,沟渠纵横,以防暴雨洪水冲毁农田。古文献谈到夏禹治水的主要措施时总是说他“浚畎浍”(《书·益稷》)、“尽力乎沟洫”(《论语·泰伯》)。修浚沟洫成为当时农田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此外《诗经》经常提到“俶载南亩”、“今适南亩”、“南东其亩”、“衡从其亩”,亩就是垄,可见当时除了在农田周围开挖沟渠外,还要在田中翻土起垄,并且根据地形和水流走向,将垄修成南北向(南亩)或东西向(“南东其亩”的东亩),这已是垄作的萌芽了。因而商周时期出现一系列掘土的金属农具绝非偶然。


2006-12-11 20:55 回复  

晋山楚水
2位粉丝
2楼


    春秋战国时期对整地已明确要求做到“深耕熟耰”。《庄子·则阳篇》:“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孟子·梁惠王上》:“深耕易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即要求深耕之后将土块打得很细,可以减少蒸发,保持土中水分,以达到抗旱保墒、促使增产的目的。深耕的程度要求做到“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吕氏春秋·任地》)。即要耕到有底墒的地方,以保证作物根部能接受到地下水分。因此战国时期整地的劳动强度就十分大,需要有更适用的农具,于是铁农具就应运而生,得到推广。原来的木耒这时也装上铁套刃,提高了翻土的功效。原来的木耜这时也装上金属套刃,变成了铜锸和铁锸。铁钁(特别是多齿钁)的出现更是适应深耕的需要。西周时期的垄作萌芽这时已成为一种较为完备的“甽亩法”。甽就是沟,亩就是垄(司马彪《庄子注》:“垄上曰亩,垄中曰甽。”)。即将田地耕翻成一条条沟垄。据《吕氏春秋·辩土》要求:“亩欲广以平,甽欲小以深,下得阴,上得阳,然后咸生。”即垄面较宽而且平坦,沟要开的小而深,既节约土地又易于排涝。其规格按《吕氏春秋·任地》要求,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即垄宽六尺,甽宽八寸。看来,战国时期盛行的铁锄就适于平整垄面,而铁钁则更适于开挖甽沟。实行垄作,可以加深耕土层,提高地温,便于条播,增加通风透光,利于中耕锄草,增强抗旱防涝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但开沟起垄,劳动量很大,原有的手工农具就较难适应这一客观要求,人们便开始用牛耕来开沟起垄,所谓“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讲的就是当年在宗庙作为祭祀牺牲的牛,现在用来拉犁开畎(即甽)作亩(即起垄)。可见战国时期牛耕的推广和垄作的整地技术是有密切关系的。

    到了汉代,对整地的要求更加严格,除了深耕,还要细锄。西汉农书《氾胜之书》对耕作已明确指出:“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就是要及时耕作,改良土壤,重视肥料和保墒灌溉,及早中耕,及时收获。东汉王充在《论衡·率性》中也提出“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的基本要求。都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而以整地为田问作业的最重要环节。“深耕细锄”是汉代农业生产对整地的技术要求。山东省滕县黄家岭曾出土过一块东汉耕耱画像石,画面左边有三农夫用锄锄地,中间有一农夫驱一牛一马扶犁耕地,右边又有一农夫驱一牛耱地,正是“深耕细锄”的生动写照(图四九)。值得注意的是画像石右边的耱地画面。耕牛后面拖带的是一种新式农具,叫做耱。这是一根圆形粗木棍,中间安一长木辕,用牛拖动,可将已翻耕的土块耱碎。这道工序在战国叫作耰,当时是用一种长柄的木榔头将土块敲碎。汉代也叫作“摩”。《氾胜之书》在谈到耕地时总是强调“辄平摩其块”,“凡麦田常以五月耕……谨摩平以待种时”。如此强调摩碎土块,是因为黄河流域的雨水较少,黄土疏松,地里的水分易于蒸发,将土块摩细,可切断土壤中的毛细管作用,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又可使土壤有良好的结构,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庄稼的生长。这是华北旱地农业中抗旱保墒的最重要的技术措施,在《齐民要术》中有详细的记载,所用的农具就叫做“耱”。因耱是木制的,易于腐朽,因而从未有实物出土,后世无从知道它的具体形象。过去多以为汉代摩地也和战国耰地一样,是用人力敲碎土块。70年代,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墓中出土的画像砖上有耱地图壁画(图五○),耱的形状才首次出现,它的历史也比《齐民要术》的记载提早了100多年。而滕县黄家岭画像石的发现,又将耱的历史再向前推进了100多年。

  




  

  


  

北方旱地农业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整地技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趋于成熟,在汉代的耕耱技术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耕—耙—耱的技术体系。即在耕地之后,要用耙将土块耙碎,再用耱将土耱细。耙地工具的具体形状过去不甚清楚,只能根据王祯《农书》的记载推测为人字耙。但从嘉峪关市魏晋墓壁画上看到的耙却都是丁字耙,即一根长木辕拖一横木,在横木下装一排铁齿或者木齿。使用时人要站在耙上以增加重量好将土耙细。


2006-12-11 20:55 回复  

晋山楚水
2位粉丝
3楼


    当时南方水田生产中的整地技术缺乏文字记载,一直不太清楚,旱地作业的耙耱工具也不适于水田。但从考占资料观察,南方水田也已采用耕耙技术,只是耙的结构和北方不同。广东省连县西晋永嘉六年墓中出土一件陶水田犁耙模型,上面有农夫扶耙耙田形象。耙的形状与元明时期的耖类似,上有横把,下装六齿,是用绳索套在水牛肩上牵引,人以两手按之(图五一)。广西苍梧县倒水乡南朝墓中出土一件耙田模型。此耙为六齿,看来也是用绳索牵引的(图五二)。这种耙适于水田耕作,可将田泥耙得更加软熟平整,以利于水稻的播种和插秧。由此可见南方的水田作业早已脱离“火耕水耨”的原始状态而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

  




  

唐宋以后,我国北方的旱作农业整地技术一直是继承耕—耙—耱的传统,南方则形成耕—耙—耖技术体系,在生产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2.播种技术

  

    原始农业的播种技术比较简单,只有穴播和撒播两种。穴播一般是先用于种植块根、块茎植物,后来才用于播种谷物。撒播则用于播种粮食作物。云南怒江地区的独龙族直到清朝末年还在采用这两种方法来播种谷物:“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若种荞麦、稗、黍之类,则只撒种于地,用竹帚扫匀,听其自生自实,名为刀耕火种,无不成熟。”(夏瑚:《怒俅边隘详情》)海南岛黎族将这种方法称为“砍山栏”。即火耕之后,男子手持尖木棍(木耒)在前面“锥地成眼”,妇女紧跟在后面点种谷物。广西东南部十万大山中的瑶族在山坡上点播时,也是男子在前边打洞,女子跟在后边点种。考古学家在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还发现一种穿孔石器,据宋兆麟、周国兴先生研究就是套在点种棒(木耒)上以增加重量的“重石”,用以“锥地成眼”,进行穴播[139]。

撒播是用手直接抛撒,不可能有考古实物遗留下来。难得的是湖南省澧县城头山古稻田中有迹象可寻:“在第一期城墙和最早的文化层之下、生土之上,露出青灰色纯净的静水沉积,有很强的黏性。参与发掘的村民认为这是稻田土。将这层土表面整平,现出清楚的因一干一湿而形成的龟裂纹。挖取部分土样,从中拣选出稻梗和根须,和现在农田中所拔取的比较,简直没有区别。从局部剖面观察,可以看出一根根往下伸展的根须或留下的痕迹,可辨识出当时采用的是撒播。”[140]这是到目前为止研究原始农业播种技术惟一的考古材料,实在要感谢发掘者的细心观察和详尽记录。

  




  

    商周时期的播种方法还是以撒播为主。但《诗经·大雅·生民》已有“禾役穟穟”诗句,役即列,就是行列之意,穟穟是形容行列整齐通达之词。联系西周时期田中已有“亩”(垄),推测当时可能已出现条播的萌芽。不过真正推行条播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已认识到撒播的缺点:“既种而无行,茎生而不长,则苗相窃也。”而条播则“茎生有行,故遬(速)长;弱不相害,故遬(速)大”(《吕氏春秋·辩土》)。因而垄作法在战国得到推广,在汉代得到普及。汉代在条播方面的突出成就是发明了播种机械耧犁。东汉崔寔《政沦》:“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这是一种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的农业机械。这一发明早于西方1400年,18世纪传到欧洲,对西方农业机械的改革起了推动作用。赵过是汉代推广“代田法”的主将,史书将耧犁也归在他的名下不是偶然的。代田法的要求之一就是将土地开沟起垄,种子播在沟里,也就是实行条播。赵过为了实行代田法,大力推广开沟起垄的整地机械耦犁,提高工效十几倍,自然就要求改变原来徒手播种的落后技术,采用机械播种。能“日种一顷”的耧犁就是适应当时农业生产的客观需要而发明的。历史将这一功绩和赵过连在一起,也是事出有因的。

  




  

汉代在播种技术方面的另一重大成就是水稻的移栽技术。水稻种植一向是采用撒播方式。但至少在东汉就已发明了育秧移栽技术。东汉月令农书《四民月令》中提到:“五月可别稻及蓝。”别稻就是移栽水稻。育秧移栽可以促进稻株分蘖,提高产量,又可节省农田,有利复种,在水稻栽培史上是一重大突破。四川省新津县出土的陶水田模型,田中有行列整齐的秧孔,反映当时已采用移栽技术(图五三)。贵州省兴义市出土的水田模型也刻画出整齐的禾苗形象。广东省佛山市出土的水田附船模型上也有农夫插秧的形象(图五四)。四川省峨眉县出土石刻水田和画像砖上都有农夫耘田的场面,也是采用移栽技术种植水稻以后才能有的景象(图五五)。

  




  

魏晋南北朝时期播种的方法也是撒播、条播和点(穴)播三种。条播多用耧车,撒播和点播则是用手,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墓出土的播种画像砖上就有用手播种的形象。据《齐民要术》记载,当时点播中有一种“逐犁*[禾+奄]种”方法,是在用犁耕过后,随即下种,再盖上土,种麦子常用此法,效果较好。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画像砖中有一幅耕种图(图五六),画面上有两组人在劳动,前面一人扶犁耕地,中间一人下种,后面一人驱牛拖耱盖土,可能就是《齐民要术》所记载的“逐犁*[禾+奄]种”的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3-28 17:5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