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24|回复: 0

费新我(梅墨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7 10: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墨生



  费新我(1903——1992)字千,又号立斋。56岁时右腕关节病废,改为左手书。历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湖州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西分会顾问。副主席。1987年获河南省首届书法龙门奖之“名誉大师奖”。出版有《楷书初阶》、《怎样学书法》、《费新我书法选》、《费新我书法集》等。
  费新我先生的书法崛起于书法的十年空白之后,因社会少的影响很大。先生的书法成就主要体现在行革方面,貌独具,自成一家,得到了一般欣赏层面的喜爱,就艺术的社会能来说,起到了它能够起到的作用。费新我书法作为著名书家书法,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问世,便颇饮时誉,备受重视。
  对于费先生的书法名望,笔者早在学书不久便已耳闻按说浅学如我,本没什么资格对老一辈书家发什么议论。但而一想似也不尽然,就像我从来没穿过上档的衣服,但还是可对流行服饰发点议论的,既然人微言轻,想也无碍于前辈书家的会影响,一思至此,便也自觉释然了。
  费新我先生的书法创作,是属于创新一路的。先生思解放,大胆突破前人的传统,勇于自创新面,体现出一个老年家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由于先生的绘画素养的潜在影响,使他在书法探索上的开始阶段便具有了一种艺术的新感觉。也许这是先生对于相对缺少艺术冲动的“馆阁”体势的一种厌弃心理造成的。
  比如《费新我书法选》中书于 1956年的《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这件作品,便很好地体现了这点,点画自然随意中,含寓一种清健的神气,结字也平易优美。即便是由于众所   下载 (18.25 KB)

2006-3-3 11:05 行书轴       周知的生理原因,自50年代后期改用左手书以后,早期的作品也仍然具有上述朴实清雅的风韵。如1974年书《白居易诗·湖亭晚望》条屏,1962年书《录罗曼罗兰语》斗方等,欹斜之中有平正,变化自然,点曳优美,令人叹服这竟是出于“左笔”书家所为,如沿这种艺术感觉发展下去,费先生的书法艺术可能会真正地踏入一个新天地。但是,很快费先书法在70年代后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80年代初期趋于极致。也许对于先生自己来说,这种路是一种更自如的表现,我们就无法确知了。遗憾的是,从审美接受者来看费先生书法的这一变化并不是很成功,特别是在漫长细书法发展史中去看。
  铁费新我书法的变化主要体现之一:用笔上的“自由化”这种油笔的“自由化”,应该说是相对缺少深厚的传统书法底的一种随意性的挥写过程。《书王维终南山诗》中的“都”字右竖划,“隅”字左“阜”滂,“中”字的中竖划,“壑”字的下横划等等,都接近酸前人批评过的“病笔”。类似的例子在费先生书法中例很大或乎是作为自家面貌的一个特征存在的。还有《饮马鱼……》作品围的“饮马”字的点画线条,“巾京”字的线条,“鱼”的“田”字笔划博。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对于这种变化后的“新笔法”,笔者再思之不敢苟同。诚然,笔误必然难免,甚至任何古今已定评的书贴也难免,都有败笔的地方。但是费先生书法中,这种法比较多,就难免令人怀疑是书家的“笔误”,抑或是一种艺追求?如是后者,显然是缺少传统技巧的理解与把握的一种不怎么优美的“笔法”。在这里,中侧锋的概念化、简单化处理令人没有少视觉上减美感享受。就算有一定力度感存在,但是似乎也太外露和“火气”了点,当然如是前者,作为一个著名的书家似乎就更不应该了。
  体现之二:结体的“生硬感”。费先生书法在晚年的一大特色就是结字上的具有个性。按说“有个性”是副于创造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家门毕生追求的就是艺术风格上的个性化。古诗说:“连林人不知,独树众乃奇”,便是这个意思。但我们也应该承认,艺术的个性化要有丰富的艺术传统为底蕴,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如果没有传统的基础,创造的意义便失去了根本的凭依,这是勿须多言的。我们以次去关照费新我书法,往往容易产生一个感觉,那就是先生的书法似乎既不容易看到碑学的优秀传统,也难以看到多少帖学的优秀传统,先生的书法是一种比较“自我”的艺术,在艺术的创造性方面缺少些锤炼上的必需。具体来说,《烟云冷砚池》的“砚”字,左侧“石”旁从草法,右侧“见”旁却不从法,结合在一起总不免于“生硬”。《阳春布德泽》等作也存在着太大的结体上的欠缺“讲究”。笔者以为,指出这些不足,当不是刻意的“挑剔”,在艺术问题上,我们总要对后人负责。否则现时的“轻松”不严谨,难免于被历史所检验后的失落。也许这不是杞人之忧罢。
  《费新我书法选》中也有一些好作品,比如《书宋邱葵诗》的篆书,《南士简要……》联的隶书等作品,都十分清健雅格调不俗,当为费先生书法的上品。行草书《王文治句》,错落有致,笔意凝练、韵味含蓄,也不失为佳构。但类似的作品比例太少了。
  诚然,对于费新我先生书法给以历史的观照与全面评价,现在或为时尚早,更非笔者能力所及,本文的出发点,只直陈一己管见,供有道参考。艺术现象本来是复杂的。费新我先在书法的复苏阶段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今天的许多书法名家或多少受到过先生书法的鼓舞与启示教诲,这是必须充分的,晚如我也心存敬意。但是我想,敬重一位前辈书家并不在美言过誉,而是应该客观分析其艺术长短,尽量予以公允评价。历史上饮一时之誉的艺术家不少,但能够赏音于千古者不多。能垂久远者非其人格之魅力,必因其艺格之非常——实力是也。
  附记:有友人告知,此篇拙文是费先生谢世前看到的最后一篇评论他的文章。甚至苏州一带传言,是笔者本文气死了费先生。呜呼!夫复何言!晚生罪过,百身何恕。如此恶声乱语,难怪乎批评之维艰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3 00:54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