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04|回复: 3

中国历代名僧诗选十(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9 09: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开悟偈
  法顺
  顶有异峰云冉冉,源无别派水冷冷①。
  游山未到山穷处,终被青山碍眼睛②。
  [作者简介] 法顺(1076-1139),北宋末南宋初江西临川白杨寺诗僧。佛眼清远禅师法嗣。俗姓文,绵州魏城(治所在今四川省绵阳市东)人。承嗣后值其师兄善悟禅师住持云居山,顺公往助,任藏主。主持法堂经教。其时合寺僧众近二千,法席极盛,顺公出力尤多。再于临川白杨寺弘法,法席称盛。顺公上堂,必吟诗偈,指陈大事,诱导人心,大受学僧欢迎。持律精严,修行清苦,尤为同道景仰。示寂后,塔于寺西。
  [说明] 顺公依止清远禅师时,闻师举傅大士《心王铭》,言下有省。其后深入阅藏,顿明大法。乃趋丈室作礼,向清远禅师呈上此偈。清远笑而可之,遂付心印。这首诗偈借形象生动,探讨了佛教特别是禅宗各门各派竞相弘法,百花齐放的现象。认为这是宗教繁荣,佛法深入人心的好现象。同时,也表示自己要坚决探索下去,以期深入禅宗妙义,达到大智般若境界。诗偈借形象说话,写得很生动,因而也很有说服力。
  [注释] ①冉冉:柔弱下垂的样子。三国魏曹植《美女篇》:“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即用此意。此句谓山中有群峰并起,方能生冉冉云气。冷冷:清凉、清冷貌。此句谓一条河流如无众多支流,自然冷冷清清,流不长远。②碍眼睛:蒙住了眼睛,妨碍了视线。借用苏东坡诗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游完了这座山,方能得知山的真正面貌。
  上堂偈
  法顺
  好事堆堆栈叠来,不须造作与安排①。
  落林黄叶水推去,横谷白云风卷回②。
  寒雁一声情念断,霜钟才动我山摧③。
  白杨更有过人处,尽夜寒炉拨死灰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顺公每当上堂说法,必先吟唱诗偈。他的诗偈也作得特别好,很可玩味。大都融情绘景,借以解说相应的佛门道理。或者寓情于景,鞭策众多的后学僧徒。这首诗偈确实做到了情景交融,寓意深刻。诗偈开篇便说好事连连,自然而来。接下六句均言好事。什么是好事?落叶随水流去,白云被风卷来,雁唳情断,钟动山摧,就连夜里在寒炉边拨灰烬也是好事。这当然不是说怪话,发牢骚。得道高僧就有这么豁达的胸怀,就有这种乐观精神。也许这就是处处是佛、处处见性的道理吧!
  [注释] ①堆堆栈叠:连绵不断,极言其多。造作:做作,人工所作。安排:安置,措置。②落林:从林上即从树上落下。水推去:被水推移而去,顺水漂流而去。横谷:横铺在山谷之上。③情念:情感和意念。作情欲解亦通。霜钟:秋天时的钟。一解冰凉寒冷的钟,钟多系铜铁所铸,触之冰冷,故称。二义皆通。动:敲,敲打。山:这里是指各种学道时遇到的重大难关。④白杨:白杨寺。在今江西省临川市,早废。尽夜:整夜。死灰:已死之火,灰烬也。
  尧峰院东斋
  怀深
  禅板蒲团消永日,明窗净几映疏筠①。
  一炉香尽六时过,转觉山家气味真②。
  [作者简介] 怀深(1077-1132),南宋初年东京慧林寺僧。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市)人。北宋灭亡后徙居江南,终老于苏州灵岩尧峰院,宋高宗赐号“慈受禅师”。能诗,诗风清恬淡雅,以绝句为主,多已不传。部分作品散见于《中吴纪闻》、《吴郡志》等地方志书中。
  [说明] 尧峰通称尧山,是江苏省苏州市西灵岩山的一座小山峰。尧峰院这座小庙便坐落在尧山中。宋室南渡后怀深便长居这座小庙中。其时他年过半百,垂垂已老,又因为历尽劫波,心灰意懒,所以终日闭门坐禅或读书,不问世事。诗中详细地记录了他在小庙中的生活情况,说来却又简单。虽然作者心胸豁达,襟怀开朗,能够乐在其中,其实,这种生活是非常寂寞、空虚的。深公有组诗名《尧峰院山居十咏》,实际上仅存六咏,为六首七言绝句。本诗歌即其中之一。
  [注释] ①禅板:又叫“云板”,佛寺中专用的法器。铁铸成长扁形,两端作云头状,用以击之报时。蒲团:僧人或道士在打坐或跪拜时所用的一种以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具。永日:漫长的白天。疏筠:疏落的竹丛,筠即竹。②六时:六个时辰,半天,即整个白天。转觉:反而觉得。山家:山里的居民,这里是指僧人,作者自己。气味真:情趣或意趣真实自然。
  中秋赏月寄高峰璝老
  怀深
  灵岫高峰咫尺间,青松长伴白云闲①。
  今宵共赏中秋月,莫道山家不往还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中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一年三节之一,称中秋节。其时多有赏月、品尝月饼、吃团圆饭等应时活动。这种时候,深公作此诗寄给同道好友璝老,大概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词语)的意思吧!其实璝老与深公二人所住的寺庙相距并不很远。惟其值此中秋佳节,家人团圆之际,沐浴着皎洁的月光,出家人固然无家,朋友却是有的,邀朋友共赏中秋圆月,不亦乐乎!诗写得平淡朴实,很有人情味。高峰系苏州城外一处小山峰,具体位置今已失考。
  [注释] ①灵岫:指灵岩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吴县西,又名研石山。吴王夫差置馆娃宫于此,以储美女西施。今仍有灵岩寺于其地。另山下有石室,相传为吴王囚范蠡处。深公所居之尧峰即此灵岩山的一座小山峰,故以灵岫(灵岩山)代指自己住处。咫尺:八寸为咫,咫尺比喻距离很近。②山家:山里人,指住在山里的出家人。往还:来往,你来我往,指交朋友。
  槿花
  绍隆
  朱槿移栽释梦中,老僧非是爱花红①。
  朝开暮落关何事?只要人知色是空②!
  [作者简介] 绍隆(1077-1136),南宋初年江苏平江虎丘寺僧。字号俗姓不详,和州含山(今安徽省含山县)人。隆公九岁出家,居本邑佛慧院,十五岁受戒。年二十以后,出外参学,先后拜谒长芦崇信禅师、宝峰湛堂禅师、黄龙死心禅师,次诣建昌云居山依圆悟克勤,得印可,为勤公嫡嗣。南宋高宗绍兴年间的初期(公元1131-1136年),隆公奉师命东归,先住开圣寺,继主彰教寺,其后担任虎丘寺的住持。所至之处,大张法筵,传灯弘教,僧俗钦从,英衲云集。示寂后塔全躯于寺之西南隅。隆公能言善辩,口吐珠玑,开示偈语,荦荦可观,散见于《嘉泰录》、《五灯会元》、《指月录》等各种著作。
  [说明] 槿花是木槿(中国和印度特产的一种锦葵科落叶灌木)开的花,紫红或淡白色,颇美艳,可供观赏。这是一首宣扬佛家“性空”观点的禅理诗歌,七言四句,可作一首偈颂来看。花开花落本是自然界新陈代谢的客观现象,自有其一定的辨证关系。绍隆于此认识到一切皆空,花开了也还是要雕谢的!全诗通俗明了,朴素自然,借形象说话,有它的可取之处。
  [注释] ①朱槿:开紫红色花的木槿。朱为大红。释梦:僧人的梦。因为佛教为释迦牟尼所创,所以佛教亦称“释教”,且与佛教有关的名称事物多冠以释字。②色:本意为颜色。此处使用佛教中的意义,指一切能变坏并且有质碍的事物。空:本意为没有。此处使用佛教中的意义,指事物之虚幻不实。
  上堂偈
  绍隆
  百鸟不来春又暄,凭栏溢目水连天①。
  无心还似今宵月,照见三千与大千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隆公上堂开示与偈颂大有可观。因其广参博学,综领禅宗各派风格,久依长芦崇信、宝峰湛堂、黄龙悟新、云居圆悟等宗师大德,故其禅风时而绵密细腻,时而痛快凌厉,时而温和平实,时而突兀刚猛。这首上堂偈语与前面所选《槿花》风格就截然不同。同样是为了说明万事皆空的佛理,这里使用的却是温和的解说,平缓的叙述,寓教于谆谆说服之中。
  [注释] ①百鸟句:谓即使百鸟不飞回来,只要是春天到了,天气也就温暖了。暄为温、暖之意。一本作喧,嘈杂喧闹之意,亦通。溢目:犹言满目。②无心:佛家指解脱妄念的真心。《宗镜录》四五:“所为无心,何者,若有心则不安,无心则自乐。故先德偈云:莫与心为伴,无心心自安,若与心作伴,动即被心谩。”三千:即三千大千世界。佛教语。谓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是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合起来就是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起来就是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起来就是大千世界;总称三千大千世界。大千:指大千世界。佛教语。指广大无边的世界。
  寒食野步
  文坦
  寒食出重堙,郊原忽怆神①。
  人悲新旧冢,花落古今春②。
  名位空标史,贤愚尽委尘③。
  斜阳回首处,垄木噪鸦频④。
  [作者简介] 文坦,南宋初期江南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107年前后在世。诗负时名。诗风清丽委婉,含蓄深沉。作品多不传,少量散见于《宋艺圃录》、《宋诗纪事》等著作中。
  [说明] 寒食为一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国介子推辅佐公子重耳回国登基称晋文公后,隐于山中。重耳要封其官爵,屡诏不应,遂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抱树而死。晋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生火煮食,只准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节。寒食节值清明前夕,正是春光烂漫的季节,人们多趋户外或扫墓祭祖,或踏青郊游。坦公此诗即记寒食节时在郊野漫步时的观感。诗歌写得很沉郁,哀惋而又凄清,正是坦公诗的主体风格。
  [注释] ①重堙(yīn):一重又一重的城门。堙即城门。郊原:郊外的原野上。怆神:精神悲伤。②冢(zhǒng):坟墓。③名位:名声和地位,喻尘俗世间的种种权势富贵。标:书题,记载。贤愚:贤明者和愚昧者,泛指各种各样的人。委尘:托付于尘土,化为尘土。④垄木:坟边的树木。垄即坟墓也。噪鸦:叫唤的乌鸦。旧时认鸦噪为不祥之兆,人多厌之。
  寄云水禅师
  文兴
  百丈传衣后,栖心近沃洲①。
  道高归毳侣,名重达凝旒②。
  对话千峰雪,安禅万木秋③。
  仍闻有新偈,时向四方流④。
  [作者简介] 文兴,南宋初年广东曲江云门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107年前后在世。能诗,诗风清新潇洒,颇有情致。作品多已不传。
  [说明] 云水禅师不详何人,从诗文中约略可知,是一位得法于江西奉新百丈山,曾栖止于浙江新昌沃洲山的名僧。亦可推知这位云水禅师阅历广泛,道名高崇,且以擅长诗偈著名。兴公本人即为一名造诣深湛的诗僧,其与云水禅师相识相交,诗文往返,倒也自然。这首诗写得很精炼,比喻贴切,对仗工稳,很有概括力。
  [注释] ①百丈:山名,在今江西省奉新县极西境。唐代马祖道一禅师法嗣大智怀海禅师于此立寺,始创禅门规式,使天下丛林遵从,称百丈清规。百丈寺亦是名声大着。此句意谓云水禅师系出奉新百丈寺门下。栖心:将心栖息于某处,或曰于某处安心地修行。沃洲: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原为东晋高僧支遁栖隐之地,多古遗迹。此句谓云水禅师曾长时间隐居于沃洲山附近。②毳(cuì)侣:犹言众侣。毳为鸟兽的细毛,此处则喻为像鸟兽细毛一般多的佛门道侣。凝旒(liú):犹言旒扆,代指皇帝。旒为皇帝冕;扆为宝座之屏风。此句意谓云水禅师名声极大,连皇帝也听说过他。③安禅:佛教语。谓安静地打坐,犹言入定。隋江总《明庆寺》诗:“金河知证果,石室乃安禅。”即指此。④流:流布,流传。
  上堂偈
  道震
  石人问枯柱,何时汝发华①?
  枯柱怒石人,何得口吧吧②?
  石人呵呵笑,枯桩吐异葩③。
  红霞辉玉象,白玉碾金沙④。
  借问道玄士,何人不到家⑤?
  [作者简介] 道震(1079-1161),北宋末南宋初江西义宁黄龙山僧。泐潭善清禅师法嗣。俗姓赵,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少依觉印英禅师为童子,适宋哲宗淑妃择度童行,震公得以圆具。再谒丹霞德淳禅师,颇见器重。继参草堂善清禅师,一见契合,得印可。初住曹山,次迁抚州广寿寺,后迁黄龙宗祖寺。遂终于此。事见《五灯会元》卷十八。
  [说明] 震公为人庄重,为文严谨,从不轻易认可自己。而他所作这首诗偈,却写得形象活泼,妙趣横生,嘻笑诙谐,随缘说法,殊为难得。这首诗用拟人的手法,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石是死的,木桩亦枯,何得石问木答,而且石笑木花。想象奇特,匪夷所思。道力所至,行空天马也。震公要告诉我们,只要精诚所致,世上什么事都能办到,只要热心向道,何人不到家!
  [注释] ①石人:石制人像,称翁仲,多置于墓道旁。枯柱:干枯的木桩。发华:开花。华同花。②怒:此处为怒骂、责怪之意。吧吧:多言多嘴的样子。也作巴巴。③异葩(pā):艳丽的花朵。④辉:作动词,照耀也。碾:研磨,碾压。⑤道玄士:学佛求道之人。到家:指达到目的,到达预定的目的地,即佛学最高的境界。
  浯溪图
  德止
  夷途勿抛控,抛控马多失①。
  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②。
  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③。
  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④。
  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⑤。
  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⑥。
  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⑦。
  巉绝半岩间,仿佛见鸟迹⑧。
  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⑨
  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⑩。
  向来文武才,坐筹或操笔⑾。
  种种皆可称,俯仰重叹息⑿。
  愿君宝此图,置之丹粉壁⒀。
  昔人如可作,想象壮胸臆⒁。
  [作者简介] 德止(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江州圆通寺僧。字青谷,俗姓徐,信州(治所为今江西省上饶市)人,世居历阳(今安徽和县)。仕宦世家,少习儒业,登进士第,授平州教授,旋弃官而出家。未数载,名振京师。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御赐“真际禅师”称号,诏住江州圆通寺。曾师事著名画家李公麟,所作山水、松石、人物,皆俱清绝臻妙。能诗善文,诗风古朴雄健,惜其作品多已失传。示寂后,塔于司空山。
  [说明] 浯溪源于湖南省祁阳县松山,东北流入湘江。唐诗人元结爱其清澈,筑舍溪畔隐居,并为命名浯溪。这是一首笔力雄健,内蕴深刻的五言古风。诗歌从中唐天宝年间的政治形势、安史之乱以及浯溪居士的文武全才逐步转到《浯溪图》。其实,本诗中对《浯溪图》的介绍和评价所占比例并不很大,主要篇幅用于抒发作者因观《浯溪图》而产生的感慨。《浯溪图》为宋代无名画家所绘,反映元结隐居浯溪生活的山水国画。
  [注释] ①夷途:平坦的道路。抛控:放弃控制。失:失蹄,跌倒。②挹:舀,汲取。溢:溢出,淌出。③安史:安禄山和史思明,均为唐朝叛将。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率部将史思明等叛唐,攻城略地,建元称帝。安禄山为其子庆绪所杀,安庆绪继领叛军。史思明杀安庆绪,复称帝。史思明为其子朝义所杀,叛军均由史朝义统率。后因唐军围攻,部属降亡,史朝义穷途末路,自杀而死。“安史之乱”持续八、九年,对唐王朝打击极大,大唐帝国从此走下坡路。天宝系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十四年即公元742-755年,安史之乱发生于天宝末年。奔北:公元762年,史朝义在唐军攻击下,败走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县),次年自缢死。北本身亦有败亡、败北之意。④辞臣:文臣,擅长辞赋之臣。垂:流传下去。万世则:世世代代的榜样。⑤一字句:谓写作时一个字也要极其慎重,认真推敲,以至辛苦地白了头发。大书句:谓著述记叙历史这样的大文章,特别要深刻正确,不可草率。⑥咫尺:比喻距离很近。⑦湍:水势很急的样子。声:指水流声。旁汇:犹言旁流、分流。层碧:一片片的青草。层碧或作层岩,因岩上有苔藓,作绿色。⑧巉:山势高峻貌。鸟迹:同鸟道,指峻险狭窄的山路。⑨磨:抚摸。真恐:谓怀疑上面真的有苔藓,谓其画之逼真也。⑩国姓:朝代。封建王朝以帝王之姓为国姓,故可以国姓代指朝代。异:变换。天运:天命。或作天体运行的规律。⑾坐筹:安坐着进行筹划,即运筹帷幄之意。操笔:持笔写文章。⑿称:称道,称许。⒀宝:珍惜意。丹粉:红粉。⒁胸臆:心胸,胸怀。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9: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句春日
  法具
  烧灯过了客思家,独立衡门数暝鸦①。
  燕子未归梅落尽,小窗明日属梨花②。
  [作者简介] 法具,南宋初年浙江吴兴诗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1110年前后在世。宇圆复,号化庵。逝葬于毗陵之马迹山。工诗,长于七言,七绝尤精粹警策。诗集名《化庵湖海集》,今不传。其作品今散见于《宋高僧诗选》、《容斋三笔》、《攻丑集》、《咸淳临安志》等著作中。
  [说明] 怀念故乡的游子,凄凄孤孤,倚门伫立,眼前这一片春意阑珊的景象,岂不是使他更觉得思绪忧郁,情怀迷惘吗?不过,虽然燕子尚未归来,梅花已经落尽,梨花不是马上就要怒放了吗?于是,他又固执地怀抱着自己的希望。这首诗写得清新流利,平易质朴,娓娓情深,令人读了倍感亲切。难怪千百年来,人称抒情短章,每每提起此诗。
  [注释] ①烧灯:又作放灯。旧历正月十五日称“元宵节”或“上元节”,官私均竞相燃点花灯,让人通夜观看。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暝鸦:黄昏时的乌鸦。②小窗句:意谓小窗之外的院子里,明日将开满了梨花。属为归属之意。
  送僧
  法具
  滩声嘈嘈杂雨声,舍北舍南春水平①。
  拄杖穿花出门去。五湖风浪白鸥轻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这又是一首千古传诵的七绝佳作。是春天,江河的潮起潮落声,春雨的淅沥连绵声,这些声音各个不同,又合鸣在一起,这无异于天地之妙乐。春水弥漫,房舍南北一片茫茫水光,水是万物的生命源泉。花开得那么多,那么盛,花团锦簇,五彩缤纷。不要去寻找花,花就在你脚下。你如果开门外出,就得穿过花,跨过花。这是一幅多么生动可爱的江南美景啊!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去送人,送一位同道僧友。我说这不是愁肠百结的离情送别,这是兴高采烈的郊游踏青。诗写得轻盈,灵动,飘飘然全是僊风道味。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礼赞,对生活的真爱。
  [注释] ①滩声:河滩上潮汐声。嘈嘈:喧声,形容声音杂多而急迫。白居易《琵琶行》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舍:房舍,房屋。平:铺满,到处充溢。②轻:轻盈地飞翔。
  客中会友
  法具
  愁中有句可消除,客里无人问所须①。
  竹屋青灯雨声冷,白头相对话江湖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本身便是寄身为客,更有客人来访,其乐可知!自然是老朋友,相交多年的朋友,彼此白发的朋友。住在寺庙之中,惟有相对而语,如法具在其另外一首诗《送翁士特》中所言“寒烛烧残语未休”。谁知道呢,古佛青灯,细雨淋漓,作促膝长夜之谈,也是一种莫大的乐趣呢!
  [注释] ①愁中句:谓写出了好的诗句,便可消除了愁闷。句:诗句、文句。客里句:谓客居于他人寺中,谁也不问你需要什么。事实上,谁也不知道你需要什么。②青灯:谓油灯,其光青荧。寺庙中多点油灯以奉佛甚至照明。陆游《雨夜》诗:“幽人听尽芭蕉雨,独与青灯话此心。”则谓古时民间亦皆以油灯照明也。
  游废圃
  惠严
  亭榭基犹壮,笙歌迹已陈①。
  竹分通别径,花发属南邻②。
  云散望尘友,冰销炙手人③。
  只因忘宠辱,到此不伤神④。
  [作者简介] 惠严,南宋初年南方诗僧。生卒年及字号不详,大约公元1110年前后在世。俗姓彭,金靻(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出家本邑宝应寺,四方参学,遍游名山。以其道名戒行之著,曾受“文惠大师”尊号。曾从江西诗派著名诗人韩驹学习做诗,受到很大的启发和一定的影响。其诗清俊潇洒,不落俗套,人称有晋人骨骼、唐人风神。诗入《宋高僧诗选》。
  [说明] 废圃指荒废的、无人管理、无人问津的旧园林。多为断垣残壁,一片废墟,见之令人生盛衰兴亡之感,兴沧海桑田之叹,自是伤神之地。严公此诗,极其凝炼。由残存之迹,联想到其繁华旺盛之时,特别是联想到那些业已云散冰销的望尘友、炙手人。一通议论,倒也深刻。只是这些残垣断壁,无法触伤惠严情思。身在尘世外,荣辱不关心,已是另外的一层境界了。
  [注释] ①亭榭:亭本指有顶无墙的建筑,榭乃台上建的高屋。合称亭榭则泛指亭台楼阁等各类古典建筑。基:墙基、地基。壮:此处意谓明显,完整,显示出以前壮伟的规模。笙歌:乐器伴奏的歌舞。笙为一种管乐器名。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诗经•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此处用以代指各种乐器。陈:陈旧,这里更有久远得已经消失之意。②竹分句:谓竹林分开通往另一条路。径,路径,道路也。花发句:谓花开了,但这花已属于南面的邻居所有。指废圃的部分产权已另有归属。发:指花开。③云散句:谓那些期望尘俗名利的人都像云一样飘散了。冰销句:谓那些当年权势显赫的人都像冰一样消融了(指亡逝了)。炙手意为火焰灼手,比喻权势和气焰极盛。④宠辱:宠为荣耀,辱为羞辱,合称宠辱则泛指或好或坏的各种遭遇或处境。伤神:指因感慨而引起忧伤。
  正觉寺
  惠严
  野水痕俱落,挐舟日未西①。
  断沟横略约,支径入招提②。
  方广原深似,竹林境可跻③。
  徘徊未能返,瞑色起前溪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正觉寺为始建于宋前的一座占寺庙。在今江西省临川市近郊。该寺屡经兴废,至今犹存,现已修葺整理,成为一座省级重点开放寺庙。这首诗写了严公拜访瞻礼正觉古寺经过全程,对寺外风景的描写很有独到之处。据《抚州府志》载:有一位严公的同乡名叫李浩,职任侍郎,在京城为官。有同朝官员问到“断沟横略约,支径入招提”可是临川惠严上人的诗句,李浩自然回答称是,却又加了一句,意思说那不过是惠严上人诗作中的虎豹一斑而已!可见惠严的诗在当时何等受人推崇。细读本诗全文,方信名实相符,断非浪得虚名。
  [注释] ①痕:指水浸过后的渍痕,水退方得显现出来。挐(ná):牵行。此句谓日尚未西时(刚过中午)乘船而来。②略彴(lüè zhuó):小木桥。彴为独木桥。支径:犹言支路,岔道。招提:梵语拓斗提奢,意译为四方。后省作拓提,误作招提。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招提僧房。北魏太武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作为寺院的别称。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此则以招提直名寺僧,这种称呼并不常见。③方广:唐宋时原江西省境内一座古寺庙,具体位置今已无考。深似:很相像。竹林:唐宋时江西庐山一座名寺,位于佛手岩西面林丛中,早废。跻:本意为攀登,此处作相比,比美解。④暝色:夜色。
  啸猿亭
  仲皎
  放意在林表,飘然更自由①。
  挂烟群木冷。啼月一山秋②。
  袅袅清风里,凄凄碧涧头③。
  三声融妙听,行客若为愁④。
  [作者简介] 仲皎,南宋初年浙江剡县明心寺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1110年前后在世。他儒佛兼修,工于诗文,与当时文士名流广泛交游,尤与王性之友善。曾于本寺外结庐名“闲闲庵”,隐居参禅作诗。著有《梅花赋》及其他许多诗篇,大多不传。部分作品散见于《宋高僧诗选》、《剡录》、《越咏》中。
  [说明] 南齐初年,钱塘有位名叫褚伯玉的高士,摒嗜寡欲,不婚不仕,隐居于剡县瀑布山三十余年,人皆慕其高洁。齐高帝屡次征聘他,他拒不出山,所以齐高帝便在褚伯玉隐庐附近的白石山建了一座“太平馆”请他居住。馆中有一小亭名叫“啸猿亭”,褚伯玉常常伫立亭中听山间猿猴啸啼。六百余年之后仲皎来此地游览,他见到的自然是数度重修或重建的啸猿亭了,而且此亭已经颓败,显出一片荒凉凄冷的景象。这种景象使仲皎能够更深切地体会月夜听猿的情趣。全诗写得淡雅凄冷,婉转缠绵,带着一种深浓沉郁的情调。
  [注释] ①放意:放任意向和情怀。林表:树梢。②挂烟:烟雾弥漫笼罩在树林的上空,仿佛悬挂在树梢。啼月:指猿猴对月而啼。③袅(niǎo):形容微风吹拂。④融:融合,融入。妙听:美妙的声音。
  山居
  仲皎
  无地卓锥生计难,且空双手到林间①。
  猥随碧水瞻明月,坚订白云赊好山②。
  岩石空边依草舍,藤萝低处着松关③。
  年来老去知何许,合向人间占断闲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皎公所隐之处为古会稽郡,境内尽多名山大寺,如若耶山、沃洲山皆是。皎公于此择地而居,所住山岭亦属这些山系,风光秀丽,古迹无数。在追缅古贤,继承古德的基础上,自己加强修养,自然收获不小。这首诗便是记录皎公于剡溪山中修性学佛的情形,用极为凝炼的词句,介绍其周围环境,介绍其日常生活。信手写来,轻松自在,看得出,皎公对自己的隐居生活是非常满意的。人们曾经不断地追求“又得浮生半日闲”的境遇,何况皎公能占断人间之闲呢!
  [注释] ①卓锥:本意为形容对象向上而形状尖锐貌。此据以卓和锥两字先分后合而解。卓为立、插、植之意。锥是尖形钻子,比钻还小。则卓锥为插锥、立锥。俗语“贫无立锥之地”,此用其意也。生计即生活。此句极言生活之贫困。林间:指皎公所选择隐居的山林,即剡县山中,在今浙江省嵊县与新昌县之间。②猥(wěi):苟且。此句谓暂且马虎点在水边赏月吧。坚订句:谓权且赊下这片山林以期和白云订约相会。③依:此处有建立、搭盖之意。谓草舍小而简陋,依傍着山岩而立。松关:松门,指院门。④何许:本意为何处,什么地方。这里仅作如何解。合:只合,只是。占断:全部占有,占领。
  疏山轩
  仲皎
  竹外泉声急,松心夜色寒①。
  人间推旷绝,只自倚阑干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疏山轩为皎公所住剡溪明心寺中一座专门用来参禅修静的小禅室。皎公入明心寺后,不久便有了长住终老之意。于是在寺中建倚阁,以便临流观景。再建疏山轩,以便闭关修习。在寺外星子峰前建白塔,以存纪念。于白塔旁再结一茅屋,取名闲闲庵,在个人独自修行时居住,即前诗所写《山居》“合向人间占断闲”之处也。凡此种种均为长远之计。于是,皎公便在这些地方研经学佛,打坐参禅,吟诗作文,交朋会友,不亦乐乎。一代高僧优游林泉的生涯原也有如此之多的妙处,实在令人羡叹!
  [注释] ①松心:松里,指松林里。与竹外相对仗。②旷绝:极度的开朗豪放。又旷绝亦可作旷世解,为极其特殊,举世无双之意。二义皆通。
  庵居
  仲皎
  啼切孤猿晓更哀,柴门半掩白云来①。
  山童问我归何晚?昨夜梅花一半开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此庵者,皎公亲自兴建之闲闲庵也。在明心寺外,星子峰前白塔之下,乃皎公独居之处。皎公住此,主要是推敲诗句,吟写篇章,不欲为明心寺中杂务所纠缠,图个自在而已。山居是大题目,综合性地描写皎公住山情况,为七言律诗。庵居是小题目,仅记载皎公在闲闲庵中部分行止,为七言绝句。看来,皎公写诗自己是有一把尺子的。轻重大小,主次前后,尽皆有规有矩,一丝不苟。其实这首庵居诗,只写了一桩小事:深夜探梅。在孤猿的哀啼声中,在白云的陪伴之下,诗人兴致盎然,远离闲闲庵,前去赏梅。以至留连忘返,几乎通宵达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啊!只有对大自然爱到了极致,对生活爱到了极致,对人生的真谛领悟到了极致,对宗教信仰理解到了极致,方有如此境界,方有如此举止行为。矫揉造作是不行的,附庸风雅也难长久。于是,我们也从而阅读了仲皎——这位高僧、诗僧的内心世界。
  [注释] ①啼切:急啼,很急促很悲切地啼叫。②昨夜句:谓梅花已开一半,夜中前去观赏也。此乃回答山童侍者之言。
  答郡守
  如庵主
  三十年来住此山,郡符何事到林间①?
  休将琐琐尘寰事,换我一生闲又闲②。
  [作者简介] 如庵主,南宋初年浙江天台山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1lO年前后在世。在天台山国清寺外立一小庵,不问外事,精进修持,数十年如一日,时负重名。郡县各级主官征聘他去主持大寺,均辞。此诗加载《五灯会元》。
  [说明] 此郡守当为时任台州知府的某人,具体所指待考。不管这位郡守是谁,只要他能赏识人才,愿意量才用人,大概也能算是个可以的地方官了。只是如庵主数十年来自甘淡泊,不预外事,怎么会应其之召去出任僧官或主持大庙呢?枉费了郡守的一片好意,这是无法勉强的。诗写得很简洁,明朗,断然绝然,干脆痛快。大彻大悟者自当如此。想必,那位爱才如渴的郡守大人,对如庵主只会更加敬重、钦佩了。参见明瓒《辞召诗》。
  [注释] ①郡符:指郡府征聘的公文、文件,类似现在通行的聘书。林间:指如庵主所隐居的山林间。②琐琐:琐碎细小。尘寰事:既言尘世、俗世之事,也泛指本庵之外一切事务。
  安上坐所作墨梅
  士珪
  道人色心净,了见造物根①。
  笔端开此花,胸中有丘园②。
  清香凝暗夜,疏枝卧黄昏③。
  撞钟西湖寺,见月罗浮村④。
  老眼隔烟雾,一笑作篱藩⑤。
  [作者简介] 士珪(1083-1146),北宋末南宋初浙江温州江心龙翔寺僧。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省)人。龙门清远禅师法嗣,为临济宗高僧。年少时即从本邑大慈宗雅禅师披剃,苦研《楞严经》,历时五载,颇有心得,乃受戒。遵师命出峡游学。遍历名山大刹。遍参高僧大德,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广参博采,知识愈广。终至和州龙门,参清远大师,受心印,纳为法嗣。北宋徽宗政和末年(公元1111年),珪公未满三十岁,出任和州天宁寺住持。其后屡主名刹大寺,道名播扬天下。南宋绍兴初(公元1136年前后)奉诏主持雁荡能仁寺。继兴温州江心龙翔寺。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珪公与大慧宗杲结厦于云居山云门庵,编《颂古篇》、《禅林宝训》二书。二书为天下丛林所宝。卒葬福州鼓山涌泉寺侧。
  [说明] 安上坐不知何许人。上坐为一种僧职,寺院中三纲之一即全寺之长。有时也尊称有德行的僧人为上坐。这位安上坐是名画家,作者为他作的《墨梅图》题了这首诗。诗中一方面赞赏安上坐道心彻悟,绘艺精湛;另一方面则感叹自己年老体衰,生活枯寂,为能见到这么精妙的绘画艺术品而感到由衷的欣慰。诗写得很凝炼,潇洒从容。
  [注释] ①色心:指留意或眷恋客观事物之心。了:了然,明白。造物:此处指造化,命运。根:根源。②丘园:即田园。③凝:凝结。④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增城、博罗、河源等市县间,长达百余公里,峰峦四百余座,风景秀丽,为粤中名山。相传罗山之西有浮山,为僊山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称罗浮。山中多佛寺,为佛教圣地。传葛洪于此修炼得道,故道教亦列为洞天福地。西湖、罗浮皆多梅,故以此二地入诗。⑤篱藩:本意为篱笆,篱墙。此处有界限,境界之意。
  新月
  显彬
  微光已成魄,隐隐夕阳间①。
  六幕无人卷,一钩长自闲②。
  轮随蟾影长,香逐桂枝还③。
  三五相将近,分明照竹关④。
  [作者简介] 显彬,字守中,北宋末南宋初浙江湖州宝梵寺僧。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114年前后在世。俗姓周,安吉(今属浙江省)人。能诗,诗风清雅淡泊,很有意境。作品惜多不传。《湖州府志》有传。
  [说明] 这首诗写农历上旬新月的景况,写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既有层次,又显规模,非观察入微,想象丰富者不可为。由此,亦可窥见彬公之热爱生活,寄情山水之磊落胸怀也。
  [注释] ①魄:亦作霸,月亮初上或将落时发出的微光,此处自指前者。隐隐句:谓日还未落,月之微光已现,彼此皆光芒微弱,相映成趣。是谓夕阳之余晖,新月之淡魄也。②六幕:六幅帐幕,指帐幕之上下前后左右六面。这里是一种极形象的比喻,将天宇比作帐幕。一个其大无比的帐幕,自然无人也无法将之收卷。一钩:指新月,其形如钩,故名。渐至月中,月渐圆满。③轮:指月亮,其圆满移动时如车轮滚转,故称。蟾影:传说月亮中有神蟾蜍,其当为月中宫殿(广寒宫)之守护者,故常称月为玉蟾,月光为蟾光,称月宫为蟾宫,皆源于此。蟾即蟾蜍,也作蟾诸,俗称癞蛤蟆。桂枝:传说月中有一株桂树,蔚然葱龙,永不雕枯。南朝张正见《薄帷鉴明月》诗:“长河上月桂,澄影照高楼。”则又以月桂代指月亮也。④三五:犹十五,农历每月十五日,月至圆满,分外光明。相将近犹言将近,将临近。相为衬字助词。竹关:竹门,或可作竹篱栅。
  次韵苏坚老秋日登拟岘台
  正宗
  秋容淡薄晚烟孤,千里谁开水墨图①?
  欲借扁舟乘兴去,卧看月影弄风蒲②。
  [作者简介] 正宗,号愚丘,南宋初年江西崇仁梅山僧。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115年前后在世。俗姓陈,抚州崇仁(今属江西省)人。能诗善文,与同代名士吕本中、曾吉甫、韩驹等交游,其诗受江西诗派影响。诗风豪阔清逸,时评甚高。原有《愚丘诗集》,已佚。部分作品收入《宋高僧诗选》、《抚州府志》等书中。
  [说明] 苏坚老名字不详,坚老其号,为正宗本邑崇仁一乡绅也。有登拟岘台诗赠正宗,正宗次韵答之。拟岘台为崇仁境内一小山,山顶有亭楼之胜,邑中著名古迹也。正宗曾与苏坚老等人同登拟岘台,遂有诗歌唱和。苏坚老之诗今不得见,正宗此诗流传久远,盛名不衰。综观此诗,虽简短,却精炼,虽略写,却深微。结尾一句,千古绝唱,曾引起多少人品评与效仿。而这也正是宗公性灵与情怀的展现。
  [注释] ①秋容:犹言秋光,秋景。澹薄:本为恬淡寡欲之意,此径取字面意思,乃清淡,淡雅意也。晚烟:傍晚时民户家的炊烟。孤:直立,指炊烟直立向上飘升。暗指秋日天高云淡,平静无风。借用古诗“大漠孤烟直”之典,用得甚切,甚巧。水墨图:山水画。谓一马平川的千里风光,犹如美丽的山水画,这一问极有意思。②卧看句:谓卧在船舱中,看月光照耀着(摆弄着)水边蒲草。也就是,看蒲草在月光之下轻盈摇摆舞蹈的样子,极生动细腻。
  书云居寺壁
  宗振
  住在千峰最上层,年将耳顺任腾腾①。
  免教名字挂人齿,甘作今朝百拙僧②。
  [作者简介] 宗振,北宋末南宋初江西建昌云居山僧。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生卒年、字号籍贯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118年前后在世。丹丘(今河北省曲阳县)人。振公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赴云居山参圆悟克勤,随侍日久,倏然有悟。克勤遂附心法,纳为法嗣。先后辅佐其师克勤、师兄宗杲主持云居真如寺寺务,职任首座。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左右亲任云居山真如寺住持。振公道德文章兼而有之,道行高洁,声望日隆。然不慕虚名,自甘淡泊,僧俗共敬仰爱戴。
  [说明] 云居寺即云居山真如禅寺,在今江西省永修县西。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由道容禅师肇基开山,即苏东坡所称“冠世绝境,大士所庐,四百州天上云居”也。素以梵宇壮伟、戒律精严、古迹众多,风景优美著称。历代名僧道膺、道简、道齐、晓舜、了元、海印、元佑、善悟、克勤、宗杲、法如、德升、普庄、方念、洪断、观衡、戒显、了尘、虚云、性福、海灯等均曾主持该寺。从谂、文偃、晓聪、承古、洪英、宗本、克文、法秀、惟清、慧勤、惠洪、绍隆、士珪、腤宏、真可、德清、圆信、读彻、道盛、侠虚、巨赞皆曾于此过化。现已作为全国重点开放佛寺,成为全国丛林典范。又,此诗在《宋诗纪事》卷九十二中作“题壁”。
  [注释] ①千峰:指云居山诸峰。云居山方圆约三百平方公里,群峰耸峙,主峰称五脑峰,亦称五老峰,海拔一千一百四十三米。耳顺:六十岁。据先圣孔子自述,他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耳顺谓人至六十岁,阅历已多,见识已广,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腾腾:本意为奋起或迅疾刚建貌。罗隐《途中寄怀》诗:“不知何处是前程,合掌腾腾信马行。”此处却转义喧腾,嘈杂动乱之意。②人齿:犹言人口。百拙:事事皆拙,笨拙至极。
  寄无垢居士
  宗杲
  上苑玉池方解冻,人间杨柳又垂青①。
  山堂尽日焚香坐,当忆毗邪杜口人②。
  [作者简介] 宗杲(1089-1163),南宋浙江临安径山僧。字昙晦,号妙喜,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省宁国县)人。十二岁入本邑东山慧云禅院出家,十七岁受戒。初参曹洞宗诸名僧,遵江西宝峰禅寺住持湛堂文准禅师之命,往汴京天宁寺参临济宗高僧克勤,深受克勤器重。精研佛典,博学雄辩,成为临济宗杨岐派代表人物。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受赐紫衣及“佛日”称号。南宋高宗建炎初年(公元1127年),圆悟克勤禅师奉敕主江西云居山真如寺。次年杲公登山省觐,留山任首座,继主云居山,山寺颇有中兴景象。因受前辈大臣张商英赏识,又与名臣张九成友善,为此开罪秦桧,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被夺衣牒,充军衡州,转徙梅州。十五年后遇赦,得还僧服,定居径山。宋孝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赐号“大慧禅师”,卒谥“普觉禅师”。卒时,宋孝宗亲制赞文,丞相率百官入山致祭。弟子塔师全身于明月堂侧,诏改明月堂为妙喜庵。他能诗善文,多著作。主要有《语录》、《法语》、《普说》、《宗门武库》等,合编为全集八十卷。
  [说明] 无垢居士系张九成的别号。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南宋名臣与学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侍郎、刑部侍郎等职。因反对秦桧议和,被贬职并谪居,秦桧死后才得复起。谪居时研思经学,多有训解,成为知名学者。宗杲与张九成志同道合,感情深厚,即使因为秦桧专权,两人都受到打击,友谊仍持之如恒。这首绝句就写于这种受压抑的情形之下。作者看到冰雪解冻,杨柳报春,因而深情地怀念朋友。诗写得平易朴实,亲切感人。
  [注释] ①上苑:皇家园林。玉池:池塘的美称。垂青:本意为青眼相看,得到重视,受到优待。这里仅取字面意义,为显露出青绿色,指柳树发芽现出青绿了。②山堂:山中的房屋,指寺庙。毗邪:又作毗耶。地名,即古印度毗耶离城,维摩菩萨居处。今译作毗萨尔,在今印度恒河北岸干达克河东岸。杜口:闭口不言。意谓法之玄妙,不可言传,只好杜其口而止。杜口人指杲公自己。杲公在怀念无垢居士并寄此诗时,亦望无垢居士也忆念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九华山题天台高处
宗杲
  踏遍天台不作声,清钟一杵万山鸣①。
  五钗松拥僊坛盖,九朵莲开佛国城②。
  南戒俯窥江影白,东岩坐待夕阳明③。
  名山笑我生天晚,一首唐诗早擅名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九华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今安徽省青阳县南。详见地藏《送童子下山》注①。天台即天台峰,九华山主峰之一,仅低于十王峰。杲公游览九华山,登临天台峰极顶。纵览群山连绵,梵寺遍布,山苍树翠,长江如带,不由诗兴大发,作此七律,以抒情怀。这首诗用辞精炼,对仗工整,格调高昂,热情充沛,很能表现杲公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乐观的精神面貌。
  [注释] ①杵:舂米、捶衣、筑土等使用的棒槌。此处专指用来撞钟的木槌。②五钗松:《九华山志》有“钗本双股,松叶皆双,故名松钗。而此松有五叶,如钗有五股,因名五钗松耳。”此松早已不存。九朵莲:指九华山的九峰。佛国城:指九华山,一指化城,化城为九华山寺庙集中地。③南戒:即南界,戒界通。江:长江,九华山在其正南,是为南之界也。东岩:岩名,在化城寺东。④生天晚:出生太晚。一首唐诗:指李白颂九华山的诗。题名为《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
  太湖
  慧梵
  黄芦一股水,翠竹两三家①。
  落日闻鸡犬,荆榛一径斜②。
  [作者简介] 慧梵,字竺卿,北宋末南宋初浙江崇德澄寂院僧。生卒年、俗姓不详,大约公元1120年前后在世。崇德县(今浙江省桐乡县)人。能诗,诗风萧散清淡,简洁质朴,有名于诗。原有集名《蓬居集》,不传。少量诗收入《宋高僧诗选》。
  [说明] 太湖又名具区、笠泽、五湖,为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周回三万六千顷,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跨江苏、浙江二省。湖中多小岛,以东西二洞庭山最为著名。太湖本为一极大自然景观,自可作成极大块文章。梵公于此,却仅取一个小分支,即太湖一个小支流;取一个小景点,即湖畔一个小村庄;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这种命题立意,的确出人意外。而诗却实在写得好,寥寥几笔,一个山环水绕、鸡犬相闻的江南小村,已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自然是一个极平凡、极简朴的村庄,却无处不透现出一种原始的、天然的美丽,令人神往。
  [注释] ①黄芦:黄芦水,为汇入太湖的一条小河。②荆榛:荆棘与灌木丛。泛指乱草杂树。
  普和寺
  晞颜
  朱楼绀殿半江村,石壁深藏佛影昏①。
  最好夜深潮水满,橹声摇月到柴门②。
  [作者简介] 晞颜,字圣徒,号雪溪,北宋末南宋初浙江奉化雪窦山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120年前后在世。颜公少年出家,勤奋研习,遂至文藻高妙,颇为后辈敬重。平生戒律精严,晚住桃源厉氏庵,专志念佛。其事迹与诗文加载《补续高僧传》、《宋高僧诗选》、《乐邦文类》。
  [说明] 普和寺在浙江奉化雪窦山中,为颜公初住之寺。唐宋时亦一大丛林,早废。本诗描绘了普和寺壮伟建筑和周围的山光水色,以及居住在普和寺夜深时听潮声橹声的乐趣。写的是一派江南水乡特有的夜景,很朦胧,很幽雅,有一种难以言传的神秘的美感。这一定是颜公所追求的极乐境界,否则,颜公为什么要称之为“最好”呢?
  [注释] ①朱楼:华丽的红色楼房。此处系指普和寺的寺庙建筑。朱为红色。绀(gàn)殿:天青色,或深青透红之色的殿堂,亦指普和寺中的佛殿。半江村:谓庙宇宏大,占据了江畔村庄的一半面积。石壁句:谓佛像隐藏在石龛洞窟中,显得幽暗不清。②橹声句:谓夜中乘着月光摇船,小船直抵达村屋的门口。这是十足的江浙水乡景观。
  忆佛轩
  晞颜
  三椽老屋许安贫,佳处无如忆佛真①。
  万事了知犹堕甑,百年唯此可书绅②。
  岩间静寄蒲团夜,松下聊供茗碗春③。
  闭户不忘常忆佛,愿常终似影随身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颜公作有忆佛轩诗二首,此选其一。诗题后并附有序文一段,兹录于后:“自古有言:人生百岁,七十岁稀。予年十六祝发,叨预僧列,今幸七十,处世非久,朝夕人耳。平居非不诵经称佛,恨未精专,遂取《首楞严•势至》章。若人忆佛,念佛见前,当来必定见佛之语,命小轩曰‘忆佛’,庶几以为临终见佛先容耳。且作偈以系于左。”序中明白地介绍了颜公于七十岁之晚年,立“忆佛轩”之来由,并表示坚定念佛,至终不渝的决心。诗承序后,不仅描绘了颜公在忆佛轩中的日常生活,更记叙了常居忆佛轩时的思想动态。我们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位净土宗高僧的坚定信仰和乐观精神。
  [注释] ①椽(chuán):即椽子,放在檩子上架屋瓦的木条。引申作房屋的间数,三椽即指三间。安贫:自甘于贫穷。《后汉书•蔡邕传》有“安贫乐贱,与世无营。”真:这里指好。②可知:尽知,全知。堕甑:典出《后汉书》载孟敏故事。盂敏客居太原,甚贫。有一天,挑着一担瓦罐去卖,被人冲撞,瓦罐全落地打碎。孟敏也不回头收拾,自顾而去。有人问他,他说瓦罐打破了,看了又有什么用?以后就用“堕甑”来比喻事已过去,不必置意。甑(zèng):陶制煮食用具,今称瓦罐、瓦煲等。百年:犹言终生,毕生。书绅: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绅带指大腰带。以后便称记住别人的话为书绅。③岩间句:谓在山岩中坐着蒲团静度漫漫长夜。松下句:谓在松树下供放茶碗,饮茶赏春。④愿常句:谓念佛忆佛之信念不会忘记,就像影子和身体一样,总是相伴不去。
  题奉化西峰院
  正觉
  水流百折山苍苍,古寺秋容横野航①。
  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②。
  道人心已老松石,学子胆须磨雪霜③。
  默默澄源坐兀兀,游鱼沙鸟静相忘④。
  [作者简介] 正觉(1091-1157),南宋初期浙江明州天童寺僧。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省隰县)人。少习儒业,粗通五经。十一岁出家,弱冠具戒。遵师嘱游方邓州,得丹霞子淳禅师印可,纳为法嗣。曾历主泗州普照、舒州太平、江州能仁、庐山圆通、沧州长芦诸大刹,晚主浙东明州天童寺。他道风高洁,学养精深,循循善诱,接引学人以万数。年六十七,驰函大慧宗杲交待后事,乃逝。谥“宏智禅师”。诗也写得很好。
  [说明] 奉化为今浙江省东部一县,佛教禅宗著名“十大古刹”之一的雪窦寺即在此县境内。西峰院为一座小寺庙。这里离正觉的本寺并不很远,正觉游览至此,题诗于壁。这首七律的前半部分写尽了奉化西峰院附近美不胜收的仲秋景象,后半部分则描绘了西峰院僧人们修行求学的禅隐生涯。全诗语言精炼,节奏明快,意境优美,韵味深长,的确是一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佳作。
  [注释] ①苍:青色。秋容:秋貌,秋景。野航:无人管理的小船。②濡:沾湿。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十月八日前后开始。此时天清气爽,秋意最浓。篱花:篱笆旁的花。此处专指菊花,暗用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之典。趁:乘便,乘机。重阳:节令名。农历九月初九日叫重阳,又称“重九”。③老松石:像松石一般老。学子:读书人。此处指年轻求学的僧人。磨雪霜:经历雨雪风霜的磨炼。④澄源:思索事物的根源起源。兀(wù)兀:同矻矻,集中精力思考的样子。沙鸟:指沙洲上的鸟儿。忘:即忘情,不为情感所动。
  绝句
  有规
  读书已觉眉棱重,就枕方欣骨节和①。
  睡起不知天早晚,西窗残日已无多②。
  [作者简介] 有规,南宋初年江苏吴中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121年前后在世。为人性格坦率,其门人皆称之为“规外方”。诗淡泊质直,平易通俗,却饶有情趣,甚为叶梦得、徐度等名士所推赏。作品惜多不传。
  [说明] 一个老僧人,年纪很老很老了。读书就想打瞌睡,睡觉才觉得舒服,睡起来又不知时间早晚。有人会说:这是人生的悲哀。规公并不这样认为,至少他不觉得悲哀。人之学佛问道,首先便是了生死大事。规公的诗,平淡而又明晓地叙述自己的老境,而且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他来日无多了。这便是一种境界,一种超脱,一种出凡入圣的解脱。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注释] ①眉棱:眉骨,眉毛所依附的突出的头骨。眉棱重谓想合眼睡觉。骨节:指身体各部位特别是四肢的关节。骨节和犹言浑身舒适。②西窗句:太阳西斜,就要落山。以落日比喻人之垂暮,时日不多。
  题东明寺
  蜀僧
  三十年前镇益州,紫泥丹诏凤池游①。
  大钧播物心难一。六印悬腰老未休②。
  佐主不能如傅说,知几那得似留侯③。
  功名富贵今何在?寂寂招提土一丘④。
  [作者简介] 蜀僧,北宋末南宋初蜀中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121年前后在世。此诗载《梁溪漫志》,又著录于《宋诗纪事》卷九十二。
  [说明] 东明寺在今湖南省长沙市城南五里,为唐宋时一大古刹,早废。北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大奸臣蔡京携全家南逃。钦宗贬其往岭南。行至长沙,蔡京卒于东明寺,草殡于寺之观音殿。有蜀僧游方,挂单东明寺,慨然题此诗于寺壁。蔡京(1047-1126),北宋末大臣,“六贼”之首。字符长,兴化军僊游(今福建省僊游县)人。进士出身,历任知府、尚书,四度入相,独擅朝政。在任时交通宦官,打击异己,挑起边衅,搜刮天下。且又朝三暮四,时而追从变法派,时而迎合元佑党,时而贬逐变法臣僚,时而打击元佑旧臣。专权时大兴工役,挥霍浪费,窃弄权柄,恣为奸利。他的行为加速了金兵入侵和北宋灭亡。
  [注释] ①益州:益州路。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分西川路南布置,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省成都市)。辖境相当于今四川省邛崃山与大渡河以东,龙门山西南,犍为县以北岷江中游一带。蔡京曾任官益州。紫泥:古人书信用泥封,泥上盖印;皇帝的诏书则用紫泥。后称皇帝诏书为紫泥诏,或简称紫泥。丹诏:皇帝的敕命。凤池:凤凰池之省略。唐以前指中书省,唐以后指宰相之职。凤池游即入朝属相。②大钧:指天,大自然。钧,古代作陶器用的转轮。自然界形成万物好像钧能制造各种陶器,故称大钧。播物:执掌。含有颠倒是非、胡作非为的意思。心难一:存心不公平,不能一视同仁。六印悬腰:泛指兼任多种高级职务。印指官印。休:完,止,停。③佐:辅佐,支持。傅说(yuè):商王武丁时重臣。与伊尹齐名。出身微贱,在傅险(即傅岩,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从事版筑劳动。武丁夜梦得圣人,名说。武丁初从群臣百吏中遍求,不得。后命百工按梦中所见,至野外访得。举以为相。傅说辅佐武丁扩大领土疆域和政治影响,使商朝达到极盛时期。世称傅说为古代最著名的贤臣。知几:预知事之几微。亦作知机,即洞悉形势机运。留侯:即张良(?-约192),字子房,西汉韩(今山西省)人。家五世相韩,秦灭韩,良结纳刺客,椎击秦始皇于博浪沙,未遂,逃匿下邳。秦末,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刘邦乘机起兵,良为最重要的谋士,佐刘邦灭秦灭楚,建立汉朝。张良因功封留侯。世称张良为古代最智能的谋臣。④招提:寺院的别称。土一丘:一堆土,指坟墓。丘为小土山,小土堆。
  绝句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①。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②。
  [作者简介] 志南:南宋初期南方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不详,大约公元1121年前后在世。其诗清新雅丽,当时甚为有名。原有集,不传。
  [说明] 《娱书堂诗话》中谈到: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云云,余深爱之。”于此可知南公之诗曾经结集,且由朱熹朱文公为之作跋,大加赞赏。这首七言绝句确也当值朱子赞道。清新自然,委婉温藉,诗中始终荡漾着一种轻灵潇洒、恬淡平和的气息。值得反复吟诵,细细回味。 
  [注释] ①短篷:代指有篷的小船。②沾衣句:谓微微细雨,洒在身上,使衣服也微微沾湿。吹面句:谓杨柳开花吐絮,风吹到脸上,不觉寒意。此联极为生动形象,细腻真实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遂成为千古名句。
  九日入院作
  可观
  胸中一寸灰已冷,头上千茎雪未消①。
  老去只宜平地坐。不知何事又登高②
  [作者简介] 可观(1092-1182),南宋初期浙江当湖德藏寺僧。字宜翁,号竹庵,俗姓戚,一作姓傅,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区)人。得法于车溪择卿法师。出道后,历主当湖德藏寺、姑苏北禅院,法席称盛,声誉甚着。观公性格恬淡,风神修雅,喜好山水,善作偈颂,同代文人名士争相趋从,以九十一岁高龄无疾而终,塔葬本寺。
  [说明] 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丞相魏杞出守苏州,闻观公盛名,遂坚聘观公主持姑苏古刹北禅院。力辞不可,观公只好从命。入院之日,正值农历重九(俗称重阳节),观公于是作此诗偈以抒感想。魏杞对此诗击节赞叹,称赏不已。这首诗看似平易浅显,其实很耐咀嚼。观公觉得自己已是八十高龄之人,对人生世事早就心灰意冷,只想平平静静地安度晚年,实在不宜挑起一院之主的重担。重阳节天高气爽,人们特别是老年人都趁此大好时光登高眺远,观赏敞朗的自然景观。诗里也就写了登高,却有二意,一是重阳登高,习俗也;一是上任寺主,命令也。时序不由人意而变,地方长官的命令也得遵从。诗中,似乎透露出几分无奈。
  [注释] ①一寸:寸本为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引申为微少,微量。灰:心灰。佛教语。指心中的尘埃,喻世俗杂念。亦谓心如死灰,不复再燃。茎:根,支。雪:此指白发。②登高: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由退居休养之位重任寺主亦系登高。
  西阁
  志文
  杨柳蒹葭覆水滨,徘徊南望倚栏频①。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②。
  岚积远山秋气象,月生高阁夜精神③。
  惊飞一阵凫鹥起,莲叶舟中把钓人④。
  [作者简介] 志文,北宋末南宋初浙江杭州西湖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不详。大约公元1123年前后在世。能诗,诗风潇洒蕴藉,风味清雅,当时有名。作品散见于《咸淳临安志》、《宋诗纪事》等著作。
  [说明] 西阁在今杭州市西湖孤山上,为一古建楼阁,屡经兴废。现作为浙江省图书馆古籍善本部的藏书楼。这首诗并不是写西阁,而是写作者登西阁眺望西湖及湖边群山。以“西阁”为题而不作“登西阁”或“西阁远眺”,是作者开个小玩笑,省字而已。这首诗写得很优雅,从容大度。从其谋篇布局、层次衔接的文章大处直到词语对仗、韵律和谐等写作细节,作者都很费了功夫。远远突破了禅门佛子说佛谈禅的拘束,堪与一流诗人的传世作品相匹比。
  [注释] ①扬柳蒹葭:杨柳树与芦苇,泛指湖滨生长的各种树木水草。徘徊:往返回旋貌。南望:孤山位于西湖北部,南望始可观赏大部西湖景色。②年光句:时光似鸟飞一般地过去。年光即指岁月,时光。翩翩指鸟飞轻捷貌。棋:围棋。走棋以局计,走完一盘即算一局。棋式千变万化,从古至今,还没有过两盘完全相同的棋。③岚积句:雾气积在山头,显出秋天的景象。月生句:月亮挂在高阁之上,黑夜显得很有精神。此联甚佳,曾多时多处为人传诵引用。④凫鹥(fú yī):凫为野鸭,鹥为水鸥,合用泛指湖中各种水鸟。莲叶舟:形容船小,像一片莲叶浮荡水面。把钓:垂钓也。这一联前后句倒装,是垂钓人惊飞了水鸟,而不是水鸟飞走了才有垂钓人。
  上堂偈
  道颜
  客舍久留连,家乡夕照边①。
  檐悬三月雨,水没两湖莲②。
  镬漏烧灯盏,柴生满灶烟③。
  已忘南北念,入望尽平川④。
  [作者简介] 道颜(1094-1164),北宋末南宋初江西庐山东林寺僧。号庵,俗姓鲜于,潼川飞鸟(今四川省中江县)人。初从圆悟克勤于建昌云居山。克勤还蜀后,遵嘱依大慧宗杲。宗杲住云居山云门庵及洋屿,道颜皆从,朝夕质疑,得悟。后住庐山东林寺和圆通寺,弘法诲众。度僧无算。《五灯会元》、《庐山志》均有其传。
  [说明] 这是颜公在庐山东林寺上堂说法时吟的一首诗偈。就诗的字面来看,完全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就其措辞用韵的表现来看,与诗坛的文人诗似亦无异。然而结合颜公本人的身世和身份,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中还蕴藏着很多十分深刻的含义。它既暗示出学佛求道之路的漫长,也明写出隐居修行生活的艰苦。但它指出的仍是前程无限宽广。事实上,诗眼在此。颜公是勉励大家努力修持,力争早日修成正果。
  [注释] ①客舍:旅舍。一解此身是客,由川入赣,在寺院中度过生命的全部,远离家乡。二解此心是客,还没有摆脱七情六欲的诱惑,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留连:阻滞,迟留。也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夕照边:西边。川蜀对赣庐而言,正在西边。②檐悬句:农历三月为梅雨季节,雨水从屋檐上滴下来。水没句:谓春夏之交,湖水漫涨,把莲荷亦尽淹没。两湖或指东林寺西七里湖、赛城湖。③镬(huò):釜一类的煮食用具,比普通锅大。柴生:柴湿,指刚从树上砍下的树枝。④南北念:指地方的、位置的概念。入望:进入眼睛,进入视线。平川:广阔平坦的陆地。此处亦喻指宽广的道路。
  晓发山店
  显万
  蓐食小人家,寒灯碎落花①。
  鸡鸣窗半晓,路暗月西斜②。
  世故欺怀抱,风霜迫岁华③。
  剧怜诗思苦,凄恻向长沙④。
  [作者简介] 显万,北宋末南宋初湖南浯溪诗僧。字致一。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不详。大约公元1124年前后在世。曾向吕本中求教。其诗明快清朗,时有豪气。诗结集成《浯溪集》,不传。部分作品散见于《宋高僧诗选》、《郴州文志》等书中。
  [说明] 山店即山区乡村小旅店。作为一个云游四方的行脚僧,往往并不是那么幸运,能随时找到寺庙挂单,那就只有在这种乡村小客店对付一天、两天。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或途中生病,或旅途疲顿,有可能要停留多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人们对旅途奔波的艰辛作出的形象概括。万公在从湘南祁阳的浯溪前往省城长沙途中,便有这种夜宿小店的遭遇。出家人在这种乡僻小店中,所遇到的饮食不便且不要说,就连打坐参禅,做日常功课也往往被打扰。想到这一切的旅途艰辛和生活不便,万公写了这首五言律诗。诗很沉郁、伤感,写得也细腻、真实,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感慨。
  [注释] ①蓐(rù)食:早晨未起在寝席上进食。形容小店饮食条件很差,设备不全,简单草率。蓐指床垫,床席。寒灯句:谓油灯照明,灯花碎落,显得很凄凉。②鸡鸣句:谓鸡啼鸣时,窗外透进一点微光,天还不太亮。路暗句:谓月亮正在向西斜落,道路显得很暗黑。③世故:本指待人接物的处世经验。此处指店主过于世故,如嫌贫爱富,敷衍了事,漫天要价等等,是个典型的贬辞。怀抱:心意,胸襟。此处扩大为襟怀坦白,没有戒心的人,指万公自己。岁华:岁月,年华。④剧怜:极其怜惜,指怜惜自己。凄恻:悲伤。南朝梁江淹《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即此意。长沙:郡府名。秦置郡,因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汉为长沙国,其地域皆包括湖南全省。东汉复为长沙郡,晋因之。明洪武五年改置长沙府,地仅湘江下游而已,清因之。公元1913年废府。1933年设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帝陵
  显万
  祖龙智昏日月蚀,南公力欲麒麟斗①。
  楚虽三户必亡秦,盛德宜然有其后②。
  鲁公背约火咸阳,咄嗟声出群雄右③。
  豆分瓜剖听指颐,忍使黥徒贼孤幼④。
  籍也狐埋狐搰之,项伯宁不为家寇⑤。
  真人如龙翔灞上,缟袒长风起襟袖⑥。
  终据黄图岂力为,雅张赤帜皆天授⑦。
  可怜郴北东上坟,恨碧凄红春不茂⑧。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义帝(?-前205),名熊心,秦末农民起义起时项梁拥立的楚王,战国时楚怀王熊槐之孙。公元前296年,熊槐入秦被扣,国势渐衰。楚亡后,熊心流落民间,为人牧羊。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起义受挫,项梁采纳范增计谋,立他为王,仍称楚怀王,建都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项梁战死后,他迁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归并刘邦、吕臣等各路军马,夺取了指挥权。不久,任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后项羽击杀宋义,夺回兵权。公元前206年,秦亡。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尊他为义帝,徙居于长沙郴县(今湖南省郴州市)。次年,又命九江王英布将他杀死于郴江中。死后,即葬于郴州东北郊,其墓人称为义帝陵。万公隐修之处的祁阳浯溪去郴州不远,因事过郴,顺便去瞻仰了这座义帝陵。这首诗对秦末暴政,刘项相争的历史事件进行了精炼的概括,对项羽的残暴,义帝的不幸表示了愤慨和惋叹。诗写得气势恢宏,慷慨激昂,很有感染力。
  [注释] ①祖龙:指秦始皇。祖者,始也,龙者,人君也,合而称祖龙。晋潘岳《西征赋》有句“忆江使之返璧,告亡期于祖龙。”即用此意。日月蚀:日蚀和月蚀,日月被侵蚀(遮掩)而不放光芒。借天文现象以喻秦始皇朝政无道,国体即将崩溃。日蚀亦称日食,月亮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成一直线,太阳被月亮遮掩而成日蚀。古人常以日食附会人事的变化。月蚀也称月食,月亮所需的太阳光照被地球所遮掩。南公:战国末隐士。有些史料认为南公只是泛指南方某老人,未有确人。麒麟:传说中的仁兽、祥兽。借喻杰出的人物。此句承上句谓在秦皇暴虐的统治下,南公希望杰出人士起来斗争,将秦朝推翻。②三户:三户人家,三家人。《史记•项羽本纪》有“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意谓秦朝暴政太不得人心,人们肯定要起来斗争。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也要把他推翻。盛德:指战国时楚国所施行的仁政。此处当系溢美之辞,事实并不尽然。当楚怀王在位时,业已信用奸佞,贬逐屈原于汉北。顷襄王登位,更是亲近群小,不思振作,再将屈原流放江南。其后数王,越来越差,终至亡国。后:后代,后裔。指楚怀王熊槐之孙熊心。③鲁公:项羽。熊心被项梁等推戴为楚怀王后,最初封项羽为鲁公。西楚霸王乃项羽自封。及项羽死,人以鲁公之礼葬之于项王谷城。背约:刘邦、项羽在西进灭秦时曾有约言,谓谁先攻下秦都咸阳,谁有天下。刘邦先入咸阳,约法三章,出榜安民。因忌项羽兵势,退居灞上。项羽继入咸阳,放火烧杀,大施威虐。且不再提拥先至咸阳者为王之事,故谓其背约。背约,违背诺言也。火,此处作动词为烧,放火,纵火。咄嗟(duō juē):犹呼吸之间,意谓顷刻,很快地。声出:声势超出于。群雄:指率领各路反秦义军的将领。右:上。古时以右为上。④豆分瓜剖:亦作豆削瓜分。谓国土分裂,支离破碎。像分豆子切西瓜一般地把国土分割。指颐:即颐指。以面颊表情示意指使人。谓大家都得看项羽的脸色行事。黥(qíng)徒:即英布,他曾因犯法被黥面,故称黥布,亦称黥徒。英布(?-前195),六(今安徽省六安县)人。秦末率骊山刑徒起事,归附项羽,封九江王。奉项羽命令,使将追杀义帝于湖南郴县。刘项相争时,随何说之归刘,封淮南王,从刘邦击灭项羽于垓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韩信、彭越被杀,英布不自安,遂发兵反。高祖亲征,破其军于蕲西,英布败走长沙,为番阳人所杀。黥为古代一种肉刑,称墨刑,以刀刺人面额后用墨染之。贼:伤害,杀害。孤幼:指义帝及其家属。义帝遭贬徙可称孤,其子女未成年可称幼。⑤籍:项羽之名,羽乃其字。狐埋狐搰(hú):成语。传说狐狸多疑,埋物于地下,很快又挖出来看看。比喻疑心过度,作事难成。搰,谓掘出,挖出。项伯:即项缠(?-前192年),项羽叔父。字伯,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人。楚国贵族出身。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军四十万进驻鸿门(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与范增定计击刘邦。他因素善刘邦谋士张良。乃夜驰至刘邦军营,私见张良,俱以告之。后又在项羽面前尽力为刘邦开脱。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欲杀刘邦,项伯亦舞剑,以身掩蔽,刘邦赖以得免。汉朝建立后,受赐姓刘,封射阳侯。家寇:家贼,家中的败类。此句谓项伯不愿与项羽同流合污,不愿残暴狡猾行事,以免成为项氏家族的耻辱。⑥真人:谓帝王,此处称刘邦。汉张衡《南都赋》有“方今天地之睢刺,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取意于此。龙为善变化,施云雨,普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以喻皇帝。此指刘邦。灞上:亦作霸上,又作霸头。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白鹿原北首。秦末刘邦率军入关中,由此西入秦都咸阳。及破咸阳复回军于此。本诗将此地作为刘邦开创帝业的基地看待。缟(gǎo):喻清白俭朴。袒(tǎn):本意为解开上衣露出右肩。此处以喻袒露自己的胸怀,指胸襟坦荡,光明磊落。长(zhǎng)风:长者之风。喻刘邦豁达大度。襟袖:衣襟衣袖。代指全身。⑦黄图:帝都。骆宾王《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诗有句“白云乡思远,黄图归路难。”即此意。此处代指创建王朝的帝业。力为:人力所为。雅张:合法地光明正大的张起、扬起。赤帜:刘邦军用赤色旗帜,及建立汉朝,亦尚赤帜。天授:谓天之所授予,非人力可致。此乃谓刘邦乃是受命于天,得天之助,方能成就帝业。⑧郴(chēn):春秋楚地。秦置县,属长沙郡。汉为桂阳郡,属荆州。隋唐皆为郴州,五代晋改为敦州,不久复旧,宋仍为郴州,元为路,明初为府,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为州,后废。清为直隶州,属湖南。公元1913年改县,属湖南省。现为湖南省郴州市。恨碧凄红:喻绿草红花尽皆含恨悲凄。茂:繁荣。此句谓有一义帝陵在此,这里的春天,这里的花草林木也显得怨恨难申,悲哀凄凉,了无春意。
  晚春
  守璋
  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①。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②。
  [作者简介] 守璋,南宋初期浙江临安天申万寿圆觉寺僧。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129年前后在世。俗姓王,盐官(今浙江省海宁县西南盐官镇)人。宋高宗绍兴中年(大约公元1146年前后)住持圆觉寺,因道誉高隆,赐号“文慧大师”。璋公由儒入佛,工诗能文,当时即享诗名。其诗清新淡雅,意境悠远。原有集,名《柿园集》,不传。
  [说明] 这是一首描写晚春郊野景致的精致小诗,完完全全的风景描写,完完全全的工笔山水画。当然不是中堂巨制,而是小巧的册页。不只一幅,而是一套四幅。草中烟,林中晖,花之落,絮之飞,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说它是四幅珠联璧合而不可分割的精美工笔册页画,当不过誉。诗的每句每字,写的全是风景,作者完全躲在诗外,也可以说是超脱于诗外。并不能因此而说,作者就没有了自己的意见,自己的感情。恰恰相反,作者在诗中不言及自己的意见和情感,纯粹写景,这本身便是一种意见和情感。能如此从容不迫地、细腻生动地描绘出这样美丽的景致和意境,一定对生活,对山水风光充满着热爱,怀抱着赞叹和赏识的态度。这就是作者的情感和意见。据说南宋高宗赵构便极喜爱这首诗,不仅击节赞叹,还亲笔书写出来,赐给百官欣赏。
  [注释] ①草深句:草长得又长又密,烟雾笼罩其上,其色彩显得凝重而深浓。林茂句:林木茂盛而又浓密,夕阳的余晖穿射不透,显得微弱。②不雨句:时到晚春,花自然该雕谢了,自然不必担心因雨打芭蕉众芳落了。絮:指杨花柳絮。杨柳轻扬亦是晚春的典型景观。
  栽松作
  天石
  偃盖覆岩石,岁寒傲霜雪①。
  深根蟠茯苓,千古饱风月②。
  [作者简介] 天石,南宋初年福建侯官水西石松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130年前后在世。石公道誉甚着,当时颇为享名。部分事迹加载《补续高僧传》。
  [说明] 据《补续高僧传》所载: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石公于其寺前岩石山上栽松三棵,并刻石道:“一与寺门作名实;二与山林作标致;三与游人作阴凉。”此诗亦一并刻上。原此寺名石嵩寺,从此以后改名石松寺。这首诗是石公于栽松时所作,而诗中写的却是松树已完全长成参天大树时的情况。这需要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力,也是石公栽松时的愿望吧!诗写得极锤炼,简捷有力,掷地有声,不愧为千古名句。
  [注释] ①偃盖:俯盖,覆盖。偃本意为卧倒,倒伏,引申为遮覆。岁寒:指严冬时节。傲:傲视。②蟠:蟠踞,盘伏。茯苓:菌类植物。别名松根,寄生于松根下,状如球块,入药。
  洞霄宫
  宝印
  窈窕门前九锁山,琮琤石角千寻水①。
  白云影里阅群僊,风断木犀香未已②。
  我从青城大面来,羽衣驾鹤欣相陪③。
  五峰去此在咫尺。肯惜杖履时徘徊④。
  [作者简介] 宝印(1109-1190年),南宋初期浙江余杭径山僧。字坦叔,俗姓李,龙游(今浙江省衢州市龙游镇)人。于四川峨眉山出家,为中峰密印禅师法嗣。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5-1189年)奉敕住持径山。逝于径山别峰庵,赐谥“慈辩禅师”。印公儒释兼通。工诗善文,尤长开堂说法,诗文语录,荦荦大观。作品惜多不传。少量诗文散见于《成都文类》、《洞霄诗集》等各种著作中。
  [说明] 洞霄宫又名天柱宫,为我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在今浙江省余杭县南大涤、天柱两山之间。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始建,初名天柱观,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始改今名。宋代宰相大臣乞退或免官,常以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系衔。元末毁,明初重建。因岩壑深秀,名胜古迹甚多,道教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称大涤洞天福地。宋人邓攸撰有《洞霄图志》六卷,记载当地宫观、山水、洞府、古迹、人物、碑记等甚详。印公奉敕住持径山佛寺,时间长达十年,而洞霄宫与印公之寺近在咫尺,自然会拨冗前住观瞻。这一点在诗文中说得非常清楚。本诗用极为简练的语句概括了洞霄宫周围的山水胜景,表明自己愿与近邻道流共同隐修,共同徜徉在这一片美好的山水之中。论说,佛道两家是各不相干的宗教门派,历史上甚至有过相当惨烈的争斗。作为有相当道行的高僧宝印来说,却不会囿于那种浅陋见识,以门户为死戒条,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胸襟和气度,却又是他人所远远不及的。诗也写得从容雍雅,确然雅人深致,余味无穷。
  [注释] ①窈窕:深邃而又美好貌。多用于形容女性体态的美丽姣好,此处则用于形容洞霄宫旁的山光水色之清秀。九锁山:洞霄宫大门所对峙的一座小山峰。琮琤:玉石碰击之声。此处用以形容瀑布水流冲击其下岩石发出的声音。石角:突出而尖锐之石。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一诗句“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即指此。千寻水:极言瀑布之高。水流之长。寻为古代长度单位。一寻合八尺。②白云句:谓洞霄宫地势极高,耸立在白云中。立于洞霄宫中可看到白云之中僊人往来。这也是一种极夸张的形象描写。阅:观看,如阅兵,阅操,检阅,均此意。风断句:谓风吹过来,带来一阵阵的桂花香味。木犀(xī):桂花的别称。又称丹桂、菌桂、岩桂、九里香等。以木材纹理如犀牛之皮革紧密坚韧而得名。花有浓香,可作香料。白花者称银桂,黄花者称金桂,红花者称丹桂。宋范成大《岩桂》诗句“病着幽窗知几日,瓶花两见木犀开。”即指此。未已:未完,未了。③青城:青城山。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道教圣地。大面:不详所指。疑为青城山某道观或某山峰之名,与青城山有隶属关系,当为无疑。羽衣:用羽毛编织成的衣服。习惯常称道士或神僊所穿的衣服为羽衣。亦可借以指道士或僊人,此处即借羽衣称身穿羽衣的道士。驾鹤:骑鹤。据说僊人出行常常是乘龙、乘凤、乘鹤,在云雾中飞翔。此句谓印公自言在四川青城山时,自己就曾与道家人物交朋友,密切往来。④五峰:浙江余杭径山中一组山峰名,上有五峰寺。印公即住持此寺。咫尺:极近之距。八寸为一咫。肯:怎肯。杖履:杖为手杖,履为鞋。合成杖履指步行,走路。时:时常,不时地。
  住天台山
  惟茂
  四面峰峦翠入云,一溪流水漱山根①。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午先教掩寺门②。
  [作者简介] 惟茂,南宋初期江苏吴门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能诗,诗风清新淡雅,作品惜多不传。此诗加载《容斋随笔》。
  [说明] 天台山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详见丰干《壁上诗》注①。六百年前,智者大师曾在天台山创立佛教天台宗。四百年前,丰干、寒山、拾得等诸位高僧曾隐修于天台山。天台山实在是一座人才辈出,风范卓著的佛教名山。茂公得住天台,自认为万幸之事。这首诗,极为简要而生动地描述了天台山的水色山光,而主要是记叙作者本人的老年生活。写得活泼有趣,令人耳目一新。
  [注释] ①翠入云:谓天台山峰上树木苍翠,而山峰又极其高峻,耸立云中,故亦翠入云中。漱山根:洗刷山脚下的岩石。山根指山脚。②老僧句:因为云会飘动,水会流动,老僧深怕山也会移动。云飘走了,水流走了,老僧深怕山也会移走了。爱天台山至极,方有此奇想,有此妙句。日午句:把庙门关上,便看不到云飘水流或山之移动。掩耳盗铃,自然于事无补。若山要移走,关门又有何用。游戏笔法写尽老僧童稚心态。
  送道友
  道谦
  二三尺雪山藏路,一两点花春到梅①。
  将此赠君持不去,请君收拾早归来②。
  [作者简介] 道谦,南宋初期福建崇安僊洲山僧。俗姓游,崇安(今属福建省)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142年前后在世。此诗存《诗林万选》中。
  [说明] 所谓道友,系指佛学同门、佛门兄弟,也指志同道合,亲密朋友。以理揆情,当这样一位好朋友将离我远去,作为诗人,我应当写诗送行。就要看这诗是怎么写了。哀伤、感叹、缠绵、勉励、期望、叮咛……不外乎是诸如此类儿女情长的情感流露吧!谦公不是这样想的,他也没有这样写。无论是谋篇立意,还是措辞用字,这首诗都显然与众不同,风格迥异。我们都说这首诗好,好就好在这里。好在与众不同的构思。谦公对道友说:我们这里这么好,这些好东西你又带不走,你既要去,就早点回来吧!这是一种平淡心境的流露,一种返朴归真的召唤,一种物我相融的陶醉。做谦公的道友,实在是幸福的。
  [注释] ①二三句:雪落二三尺,掩藏山中路。一两句:梅开一两点,报知春到来。②此:指雪中路、春之梅等优美景致。
  南昌道中
  晓莹
  东游心渺渺,趼足步迟迟①。
  马驿黄茅路,人家白竹篱②。
  归云横断岭,落日映荒陂③。
  何处可容足,长哦招隐诗④。
  [作者简介] 晓莹,字仲温,号云卧庵主,南宋初期江西丰城感山海慧寺僧。江西(今江西省)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149年前后在世。莹公为大意宗杲禅师法嗣。宗杲禅师被秦桧流放衡州、梅州时,莹公始终随侍左右,相伴十余年。离师后居江西丰城感山,住云卧庵。先著《云卧纪谈》,再撰《罗湖野录》。二书记录莹公诗文见解及随师见闻,很有价值。莹公居丰城感山三十余年,一心修寺著书,少与外界交往,故其事迹亦鲜为人知。
  [说明] 莹公是在伴随宗杲大师于颠沛流离、管制歧视的环境中成长的,所以他的心情始终难以开朗。莹公后半生几十年里,隐居在一个小县分偏僻的小山里埋头写书,不与外界接触,更养成孤僻冷漠的性格。人难免被环境所牵系,所制约,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出家人其实也并不能真正地脱离人生现实,这又何等矛盾。读莹公这首五言律诗,我们不由自主地感到了淡淡的哀愁,深深的迷惘,感到沉重,感到压抑。这没有什么不好。诗写真情,诗抒性灵。这里抒写的正是莹公的真实情感,我们自然会真诚地读下去。就像莹公所撰那部《罗湖野绿》,自宋至今,人们一直还在称赞着,引用着。真实的东西,生命是永恒的。
  [注释] ①渺渺:本意为遥远,此处作感到渺茫,无所适从解。趼(yán):胝,足上生的硬皮。脚板因长期长途行路,起水泡破皮而结出的厚茧。②马驿:传递官方文书的车和马。黄茅路:枯黄茅草所覆盖的路,极言其路之简陋、荒僻。③横:遮掩、蒙住。荒陂:荒芜的池塘。④容足:这里作容身解。招隐诗:召唤人去归隐的诗。
  舟泊括苍溪口
  惟谨
  茅店在山下,舣舟茅店边①。
  钟鸣何处寺,日落满溪船②。
  倚枕雁初到,离家月又圆。
  向来曾过此,夜泊石门前③。
  [作者简介] 惟谨,南宋初期江南僧。号雪庵,永嘉(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俗姓均不详。大约公元1157年前后在世。当时享有诗名。此诗加载《东瓯诗集》。
  [说明] 括苍山为浙江省东南部名山,因山上多括木,山色苍翠,故有此名。其主峰在僊居县东南,又名苍岭或称天鼻山,唐天宝中改名真隐山。道家将括苍山列为十大洞天福地之一。僊居括苍山离谨公故乡与隐修处不远。谨公乘船出行,舟泊于括苍山溪流的溪口处,远望苍山,耳闻寺钟,遂写此五律以抒情怀。诗写得很温婉,很深情,很有感染力。
  [注释] ①茅店:茅草盖顶的乡村小店,多指客店或酒店。山:此山即指括苍山。舣(yǐ):船靠岸。②寺:指括苍山中的寺观。事实上括苍山虽为道家著名洞天福地,历来却是佛道同居。溪船:指谨公自己所乘之船。③向来:以前、从前。石门:似指溪河码头边石柱门。
  手影戏
  惠明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①。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②。
  [作者简介] 惠明(?-1199),一作慧明,号晦庵,南宋初期江南华亭普照寺僧。俗姓赵,盐官(今浙江省海宁县盐官镇)人。尝住杭州西湖上天竺寺。为人潦倒狂放,不拘细节。好谈灾福凶吉,每言则验,人莫能测。与济癫同时,人称明癫。
  [说明] 明癫济癫,游戏人生,在杭州西子湖畔,其趣闻异事久传不衰。人多以其为罗汉行化于世。明癫所留意者,乃民间手影戏(亦称皮影戏)和木偶戏(亦称傀儡戏),同样是游戏诙谐,影射和演绎人生的现实。明癫看到三尺小戏台上,那些纸折的、布裹的、木刻的小小人儿扮演着红尘俗世的悲欢离合,扮演着才子佳人、英雄豪杰,他没有嘲笑。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人生不也是在演戏吗?明癫向我们指出,世人凭着十个手指掌握,导演出一幕幕喜剧和悲剧,笑剧和闹剧,纯粹是欺骗自己。明颠一点也不疯癫,他清醒得很。
  [注释] ①生绡:没有漂煮过的绢。这里泛指各种制作戏台和布幕的丝绸乃至布帛。诙谐:戏谑,有风趣。②一笑句:谓用手指掌握丝绳,牵引傀儡小人动作。博取观者一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3 16:21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