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97|回复: 2

中国历代名僧诗选九(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9 10: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睡起

  昙莹
  蕙帐烟凝昼掩关,落花时节雨阑珊①。
  客来惊起还乡梦,绕屋春风绿树寒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睡起之所以能成为诗歌题,是因为睡起之后有所睹,有所闻,有所思。所见闻的乃春意阑珊,流水落花。所思者则是故乡旧隐,亲朋好友。有因方有果,因果自相承。凄迷的景色自然也衬托出作者凄凉的心境。诗写得萧散淡雅,饶有情致。
  [注释] ①蕙帐:用香草熏染过的帐帷。蕙乃香草名,有佩兰、蕙兰等多种,均有香味。古人习惯烧蕙草以熏除灾邪,故蕙又名熏草。蕙草以产于今湖南省零陵县者最著名,故蕙草又有零陵香之别名。掩关:此处指关闭门户。阑珊:衰落,将尽。白居易《咏怀》诗歌:“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即取此意。②客来句:谓昼睡(午睡)时正做着返乡之梦,因客人来访,惊醒了睡眠,也惊走了美梦。
  赠思净律师
  克勤
  百万斋才了正因,大缘倏举只逡巡①。
  凿将玛瑙一方石,镌作龙华百尺身②。
  天竺江山增秀丽,西湖风月逾清新③。
  色声不动操能事,可是僧中英特人④。
  [作者简介] 克勤(1063-1135),南宋初东京天宁寺僧。字无着,俗姓骆,彭州崇宁(今四川省郫县)人。出家于本邑成都昭觉寺,后遍游大江南北,曾任建昌云居山真如寺住持。他精研佛典,严谨操行,弘扬禅宗法系,颇负盛名。宋高宗建炎(公元1127-1130年)初,赐号“圆悟”,卒谥“真觉禅师”。克勤毕生从事弘法传教事务,于诗文未耗精力,禅暇之余,偶尔为之,亦有可观者。
  [说明] 思净与克勤同时,是南宋初律宗高僧。详见本书思净《答或问》作者简介。本诗正文前原有序,历述思净的平生作为,因文字较长且多为佛家术语,故予略去。这首诗着重记叙了思净律师在杭州西湖多宝山凿刻大型如来佛像及其他众佛造像的事迹,热烈地歌颂了思净刻苦勤奋,热心佛教事业的献身精神。诗写得很精炼,流利,充满激情。
  [注释] ①百万斋:思净曾于杭州西湖边赁屋设斋,计划接待天下三百万僧人。斋即施舍饮食于僧。了:了结,完成。正因:系佛教因明用语。指具有“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这“三相”的因,即正确可靠的理由和根据。缘:佛教用语。指事物生成或坏灭的种种辅助条件。倏(shū):忽然,疾速。举:举行,办理。逡(qūn)巡:亦作“逡循”、“逡遁”。欲进不进,欲退不退,迟疑不决的样子。②玛瑙:玛瑙山。在杭州西湖西北,系多宝山支脉,是一座石灰石山岩,山中多佛教雕刻造像。思净即于此凿刻佛像。镌(juān):凿,刻。龙华:龙华树。古印度乔木名称,梵名“奔那伽”。释迦牟尼尝静坐龙华树下,默思人生真谛,终于修行成佛。这里即以释迦牟尼所坐其下的龙华树代指释迦牟尼本身。百尺身:指高大雄伟的石刻佛像(佛祖像)。③天竺:天竺山。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西面,有上、中、下三座天竺寺,为佛教名山。西湖:见本书《酬苏屯田西湖韵》说明。逾:更加。声色:说话的声音和脸色。能事:原意为所能做到的事,犹言本事。此处指大事,了不起的事。④英特:优秀的,特出的。
  绝句
  克勤
  赐得云居养病身,半千衲子倍相亲①。
  攀萝直到青天上,投老依栖安乐神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南宋刚刚建立的时候,勤公住在镇江金山寺。其时勤公已名播天下:北宋徽宗曾御赐紫袈裟,名臣张商英、郭天信亦奉以师礼。南宋高宗久闻其名,遂趁巡视扬州之便,召勤公入对,称旨。高宗立赐“圆悟禅师”称号,敕住江西建昌云居山。这时,现任云居山住持善悟禅师,以及惠洪禅师等驰函敦请勤公。勤公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底上云居山。始入云居方丈,即盛赞云居为锻炼佛祖宗师大洪炉,作七绝诗偈数首以谢宋高宗赐号并诏住云居之恩。此为其一。勤公亦与著名诗僧惠洪一样,有终老云居之愿,诗中写得十分明白。在金兵南侵,南宋始立的动乱之际,云居山得勤公主持,佛法大盛,天下钦从。
  [注释] ①病身:勤公上云居山时,年已六十又四,故称。半千:五百。衲子:僧众。时当乱局,缁俗奔波避难,能容留五百僧众,即大幸事。②攀萝句:谓云居山高峻,与青天相接。安乐神:传为云居山的保护神,极灵验。
  示若乎禅人住云门庵
  克勤 
  赞弼住山功已立,荷担长久志弥坚①。
  云门庵创压欧阜,天上高天更有天②。
  追复古来清净刹,他时会见美声传③。
  宾主相投胶漆合,相与弘持临济禅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若乎不详何人,当系勤公晚辈弟子。禅人系学禅之人,长辈称晚辈时用之。云门庵又名小云门寺,以名次于广东曲江云门宗祖庭云门寺,故称。在云居山北。距真如寺常住约二十五公里。时废时兴,灯火断续。勤公之后宗杲禅师稍作修复,又称妙喜庵(杲号妙喜)。宗杲并与士珪禅师于此共编《颂古编》、《禅林宝训》。此庵现已修复,称云门禅寺,为永修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勤公的晚辈弟子若乎师要去云门庵隐居修行时,勤公特作此诗,加以勉励。一方面鼓励若乎要持之以恒地进取,同时不忘记叮咛若乎与云门庵同道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厚望所寄,语重心长。
  [注释] ①赞弼:赞助与辅弼。指若乎支持与辅佐勤公主持云居山大刹。荷担:挑担,指挑着行李担子出门去,这里指移住云门庵。弥:更。②云门庵:见说明。欧阜:云居山又名欧山,为纪念战国末期楚将欧岌曾隐于此。③追复:不仅追从,而且兴复。希望若乎去云门庵能弘大发展这个古寺。④宾主:指若乎与原云门庵中的诸道友。先入者为主,后入者为宾。胶漆:像胶与漆一般紧密结合,喻团结。弘持:弘扬、坚持。
  落叶
  正勤
  萧索下疏林,翩翩动客心①。
  带烟浮远水,和露逐飞禽②。
  近砌雕将尽,前村叠更深③。
  年年见衰谢,看即二毛侵④。
  [作者简介] 正勤,北宋南方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094年前后在世。工诗善文,尤长五言,当时颇为享名。作品大多不传,少量收入《宋高僧诗选》,此诗选自《宋诗纪事》卷九十二。
  [说明] 这是一首专门描写落叶的诗歌。从树叶刚刚落下,到随水漂浮,逐禽飞舞,撒满台阶,层叠外村,一层层推进,一层层深入,将暮秋季节落叶的千姿万态及不同归宿描绘殆尽。构思布局极见匠心,语言文字相当锤炼。当然,作者不是为了落叶而写落叶,到头来,他写的还是自己,自己的深思和感慨:垂垂老矣,自己也要像秋叶一般雕落了。纯粹的一首写景咏物之诗,寓意是很深沉的。
  [注释] ①萧索:稀少,萧条。翩翩:本意是指鸟飞翔时轻盈快捷状,引申指其他对象飘动时轻盈生动的样子。②烟:指山林中的雾气。逐:追随。③砌:台阶。深:这里是厚的意思。④衰谢:指树叶的衰败与雕谢。二毛:人老头发斑白。头发中有白有黑两种颜色,故称二毛,并以此代称老年人。
  次韵答吕居仁
  如璧
  向来相许济时功,大似频伽饷远空①。
  我已定交木上座,君犹求旧管城公②。
  文章不疗百年老,世事能排双颊红③。
  好贷夜窗三十刻,胡床趺坐究幡风④。
  [作者简介] 如璧(1065-1129),宋代湖北谷城香严寺僧。俗姓饶,名节,字德操,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市)人。本事儒业,为曾布幕僚,与布辩论新法意不合求去。复听名僧智海说法有悟,遂祝发,自号倚松道人。璧公尝久住杭州灵隐寺,晚年住持襄阳天宁寺,在襄汉间颇具声望。璧公博学多才,出家前已享诗名,善作古文铭赞,诗风萧散轻逸,颇受同代名家陈师道、吴曾、吕本中等辈推崇,陆游谓其诗为“近代僧中之冠”。诗入“江西派”,受黄山谷、陈后山影响,与祖可、善权合称江西诗派中“三诗僧”。作品结为《倚松道人集》,收诗二卷三百七十四首。
  [说明] 此诗虽系劝人摈弃世事、专意学道,写法却颇新颖,亦谐亦庄,诙谐生动,其用典故轶事、禅言佛语,皆自然贴切,毫无枯燥牵强之感,故最为吕居仁所赏识,谓其“高妙殆不可及”云云。吕居仁(1084——1145),名本中,号紫微,人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省凤台县)人。绍兴进士,官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推崇山谷、后山诗风,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很有影响,又有《东莱先生诗集》、《童蒙训》、《紫微诗话》等。
  [注释] ①济时:救世匡时。频伽:频伽瓶,形如佛经中所言一头两身之频伽鸟。此两句谓老友向以济世功业期望我,这就像用频伽瓶盛着虚空赠送人一般虚妄。《楞严经》:“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用饷他国。”②木上座:手杖。详见惠洪《崇胜寺后有竹千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因赋诗》之注③。又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诗:“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管城公:亦称管城子,指毛笔。韩愈《毛颖传》:“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毫,载颖而归。秦始皇使(蒙)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毛颖传》以笔拟人,后人遂以管城、管城子、管城公为笔的别称。③文章句:谓纵然写得出无数的好文章,也医治不了人生之中无法避免的衰老。世事句:谓碌碌匆忙的世间俗事,却会把人们面颊上的青春红润消除殆尽。两句用生动的语句来阐述哲理,正是江西诗派以俗为雅、由俗入雅的作风。④贷:借。三十刻:古代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三十刻约合七八个小时,此处泛指大半夜甚至整夜。胡床:指座椅。趺坐:出家人打坐时双脚交盘的姿势。究幡风:探讨幡(旗)、风飘动的问题。典出《景德传灯绿》:禅宗六祖慧能至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听印宗法师宣讲《涅盘经》。寺外风吹幡动,诸僧互相辩难。或曰幡乃无情之物,因风而动;或曰幡并未动,实乃风动;或曰幡、风皆无情识,如何能动;或曰因缘和合,幡、风皆动。六祖抗声曰:既非风动,亦非幡动,贤者心自动耳!印宗法师闻言大惊,询知乃禅宗法嗣,即转拜慧能为师。
  偶成 
  如璧
  松下柴门昼不开,只有蝴蝶双飞来①。
  蜜蜂两脾大如茧,应是山前花又开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一位足不出户、闭门读书的老僧,凭借远处飞来的蝴蝶和蜜蜂而得知春的讯息。蝴蝶翩翩飞舞,蜜蜂脾大如茧,足以说明阳光绚丽、百花齐放的盎然春意。这首绝句构思新颖、形象生动、比喻贴切、语言流畅,堪称上乘精品。张邦基《墨庄漫录》著录此诗歌,称其佳句可喜,不愧前人。后二句语颇奇特,直是道前人所未道也。璧公长七言,七绝尤妙。
  [注释] ①柴门:木制之门,指门户简陋。②脾:本指牛胃,这里借指蜂胃,蜜蜂吮吸花粉以制蜜,蜜蜡贮于蜂胃,经再消化酿造,方始有蜜。
  眠石
  如璧
  静中与世不相关,草木无情亦自闲①。
  挽石枕头眠落叶,更无魂梦到人间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静则能思、能悟,寂静乃佛徒追求的境界。无情则无嗔、无欲,摆脱世情乃佛徒既定的目标。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大自然,枕石而眠,不就进入了寂静无情的天地么?于是,就连魂魄、梦思都不会到人间(尘世间),不会与人间有何关系了!平易自然、质朴清新的语言,如相对口语,内涵却无比深邃。这便是千年不朽的佳作,难怪连江西诗派的掌门宗师山谷老人也要击节赞叹了!
  [注释] ①草木无情:佛家语。佛教称一切有情识意念者为有情众生,而草木土石则为无情之物。②人间:人世间,此指红尘俗世。
  天台山中偶题
  祖可
  伛步入萝径,绵延趣弥深①。
  僧居不知处,仿佛清盘音②。
  石梁邀屡度,始见青松林③。
  谷口未斜日,数峰生夕阴④。
  凄风薄乔木,万窍作龙吟⑤。
  摩挲绿苔石,书此慰幽寻⑥。
  [作者简介] 祖可,北宋末年江西庐山僧。字正平,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095年前后在世。俗姓苏,名序,诗人苏庠之弟,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人。因身被痼疾(皮肤病),人称“癞可”或“病可”。诗入江西派,与善权、如璧合称“三诗僧”,受同代名家陈后山、李商老、葛立方等推崇,时誉甚高。唯因读书无多,游踪未广,故思路题材均有局限,以描写匡庐景物为主。诗风明爽雄劲,高雅精粹,讲究意境与韵味。诗集名《瀑泉集》、《东溪集》,均佚。作品散见于魏庆之《诗人玉屑》等书中仅十余首。
  [说明] 天台山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城北,为僊霞岭支脉,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因其山势雄伟,风景优美,向称神僊所居。山中多有佛寺,其中最著名者为隋代创建的国清寺,即名僧丰干、寒山、拾得原居处。乃天台宗祖庭,智觊大师道场。现存寺中主要建筑物系清初重建。天台山其他名胜古迹尚有:唐高僧一行遗迹、高僧寒山、拾得遗迹、智者大师塔院、高明寺、石梁飞瀑、赤城烟霞、华顶秀色、琼台夜月、桃源春晓等,为浙江省著名的游览胜地。这首诗语言精炼,韵律柔和,形象生动,意境幽远,细腻生动地描绘了天台山给作者的印象:绵延、幽深、葱茂、恬静。
  [注释] ①伛步:弯腰曲背地步行。萝径:藤萝纠缠覆盖的小路。弥:更。②僧居:指寺庙。③石梁:天台山中一座数十丈长的天然石桥,为著名胜迹。④斜日:日斜,日之将落。⑤薄:迫近、靠近。窍:孔穴,此处指石洞或山洞。⑥摩挲:抚摩、抚弄。幽寻:隐秘的探索寻找。
  绝句
  祖可
  坐见茅斋一叶秋,小山丛桂鸟声幽①。
  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花乱流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其实如可公这般隐居深山,不知外间时序流转、人事代谢,却也有自己的乐趣。且看:鸟语山幽,雨急花流,好一幅精致的山水画。诗写得生动活泼、清新流丽,很有意境和情趣。宋人每言可公诗太清,谓清瘦、清峻而又冷清、凄清也,然观此诗,亦不尽然。此诗《诗人玉屑》著录。
  [注释] ①一叶秋:见一叶飘落,知秋季到来。《淮南子•说山》:“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②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岭。石楠:即石南,植物名。高至七、八尺。正二月间开花,花甚细碎,聚集成球,淡白绿色,秋结实。旧时江南地区常植于墓地。叶入药。
  秋屏阁
  祖可
  袖手章江净渺然,倚风残叶舞翩翩①。
  霜鸥睡渚白胜雪,雾雨含沙轻若烟②。
  杨柳一番南陌上,梅花三弄远云边③。
  匣鸣双剑忽生兴,我欲因从东去船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人云可公诗过于萧散冷隽,太清,又云可公诗无非庐山景物,太窄,余不以为然。兹选可公《天台山中偶题》与《秋屏阁》二诗,尽皆轻灵柔曼,娴雅从容,何来凄冷之感?而天台、南昌,亦与匡庐无关也。可公长七言,古律绝皆得诗中三昧,不仅无蔬笋气,且往往精妙。徐师川以七言赞可公七言有云“即今老旧无新语,尚有庐山祖可师”。秋屏阁古楼阁也,故址在南昌德胜门外,俯瞰赣江,与西山遥遥相对,其建年不详,宋时为登眺之所,南宋后废。清康熙中即其旧址建北兰寺,寺内重建秋屏阁。可公北宋南宋间人,自得登临秋屏阁,饱览赣水之水光、西山之山色也。
  [注释] ①章江:即章水,此处代指赣江。按赣江由章水、贡水两大支流及众多小支流汇合而成,故章贡二字合而成赣。古代相沿以章水为赣江正源,故常以章水代指赣江,未见以贡水代指赣江者。净:指赣江之水澄净清澈。残叶:秋末冬初秋屏阁下树叶凋零飘舞。②霜鸥:鸥鸟羽翼上披有冬霜,再次交代时令。渚:小洲。《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③杨柳:杨柳枝,曲调名,多抒写民情世事、男欢女恋;又有竹枝词,简称竹枝,与杨柳意同,实七言绝句也。梅花:曲名,全称“梅花三弄”,送行赠别或忆怀故人之曲。④匣鸣:传云好的剑遇有不平之事或处于险恶之境,会在剑匣中发出铮鸣之声,借以警示主人。从:跟从,此处指乘船远行。
  庐山白莲社
  怀悟
  晋室陵迟帝纪侵,群英晦迹匡山阴①。
  楼烦大士麾尘尾,十七高贤争扣几②。
  才高孰为文中龙,返使伊人思谢公③。
  烟飞露滴玉池空,雪莲蘸影摇秋风④。
  [作者简介] 怀悟,字瑞竹,北宋江南诗僧。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107年前后在世。俗姓崔,御溪人。擅长诗文,诗风清健刚劲,很有气魄,其古风作品为人传诵。作品惜多不传,散见于地方志及其他杂著中。
  [说明] 庐山白莲社为一个佛教净土宗社团,系东晋末年庐山东林寺住持高僧慧远大师所倡建。其时集结了隐居在庐山和其周边地区僧俗两界隐士高人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学佛,专修净业。其中以慧远为首十八人,称十八高贤。此为中国佛教特别是净土宗的重要事件及佳话美谈,影响极为深远。怀悟去慧远大师七八百年,追忆昔日高贤大德的道德风范,嘉言懿行,遂有无限感慨,作此七言古风,以抒情怀。诗写得气势磅礴,雄健有力,颇能激动人心。
  [注释] ①晋室:此指东晋王朝。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为晋,都于洛阳,仅传四帝共五十年,为前赵所灭。晋室南渡,司马睿即位于建康,保有江南之地。传十一帝共一百零四年,复为刘裕所灭。陵迟:衰落。帝纪侵:指皇室的纲纪制度受到侵犯和损害。群英:指庐山白莲社结社诸公,如慧远、慧永、慧持、雷次宗、宗炳、刘遗民等辈。晦迹:隐藏踪迹即隐居。晦之本意为昏暗、暗昧,此处引申为隐藏,藏匿。阴:山之北面。白莲社社址在庐山东林寺内,位于庐山之西北山麓,故称庐山阴。②楼烦大士:指慧远大师。慧远籍贯为山西楼烦县,即今山西省神池、五寨两县部分地区,此以慧远之籍贯相称。麾:挥动。尘尾:古时以驼鹿之尾为拂尘,因此称拂尘为尘尾,简称尘。十七高贤:指除慧远大师以外的另外十七位高僧和隐士;他们合慧远大师共称白莲社十八高贤,现庐山东林寺内尚有十八高贤堂建筑。扣几:敲击桌几。意谓十七高贤争相响应慧远大师建立白莲社的倡议,激动地敲打桌子。③孰:谁。文中龙:以龙喻人,意为文坛上最有才华的人。返:同还。伊人:他们,指高贤们。谢公:指谢灵运,当时极负盛名的大诗人。事实上谢灵运并未参加白莲社。传说因其世缘太重,慧远不允其加入。实则白莲社缔结之时,谢灵运尚在年少,还未到过庐山。④玉池:指东林寺中的白莲池。池上所植之莲开白花,称白莲,慧远诸人结社即以之为名。雪莲:犹言白莲。蘸影:谓白莲摇动时蘸着池水。这里说是白莲的影子蘸水,系形象比喻的说法。摇秋风指在秋风中摇摆。
  答或问
  思净
  平生只解念弥陀,不解参禅可奈何①。
  但得五湖风月在,太平何用动干戈②?
  [作者简介] 思净(1068-1135),南宋末年浙江钱塘北关妙行寺僧。俗姓喻,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少年时出家,专研律宗,勤苦操行,广作佛事,名传遐迩。因为他开口则念“阿弥陀佛”,且又擅画阿弥陀佛造像,故时人皆称之为“喻弥陀”。他曾在杭州城北关租屋设灶,立誓斋僧三百万,又曾在西湖之滨的多宝山中镌刻大型石雕佛像。关于他广行善事的故事,杭州地区至今还在流传。
  [说明] 或作有解,本题意为答有的人问。从诗中内容来考察,这个“人”当为禅僧。思净是专持戒律的律宗和尚,他平生所坚持的便是口念弥陀,戒除诸恶,广行善事,广结善缘,一切都落实于身体力行的实践中,与禅宗僧人坐禅求悟有很大的不同。诗中,思净首先承认自己不会参禅。然而,各有各修成正果的途径,并不矛盾,何必互相争执?绝句的后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说明求同存异、殊途同归的道理。诗写得通俗生动,形象明朗,表现了作者豁达的境界和磊落的胸怀。
  [注释] ①解:懂得。弥陀:全称阿弥陀佛,佛教中主佛之一。据说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者往生“西方净土”,故亦称“接引佛”,尤为净土宗所崇拜。参禅:佛教禅宗的修持方法,即参究禅宗修行之道以求“明心见性”。②五湖:指全国各地。见本书恒超《辞郡守李公恩命》注④。风月:清风明月,泛指各种美好的景色。干戈:干和戈是古代作战时常用的两种武器,故亦常用作兵器的通称。此处引申为战争或争论。
  山中秋夜怀王性之
  善权
  风雨一叶秋,北窗夜初永①。
  候虫鸣空阶,蝙蝠挂藻井②。
  龛灯照痴坐,苔壁印孤影③。
  试观鼻端白,粗了虚幻境④。
  万事皆浮休,百年正俄顷⑤。
  学诗寒山子,造语少机警⑥。
  故人王文度,襟韵独秀整⑦。
  间蒙吐佳句,惠好灼衰冷⑧。
  何当翳华芝,飞步越林岭⑨?
  携手剁荆薪,欢言馔汤饼⑩。
  长啸凌紫烟,同升妙峰顶⑾。
  [作者简介] 善权,宋代江西筠州僧。字巽中,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098年前后在世。俗姓高,靖安(今属江西省)人。因体貌清癯,人称“瘦权”,诗名与匡庐祖可齐,称“瘦权病可”,合如璧称“三诗僧”。他性格落拓不羁,饮酒无度,而又极富才华。诗入江西派,受同代名家黄山谷、陈后山、徐俯等赞赏,惠洪谓“巽中下笔,豪特之气凌跨前辈,有坡、谷之渊源”。诗风清俊淡雅,确近山谷之格。著《真隐集》三卷,已佚,《宋高僧诗选》、《声画集》收其诗不足十首。
  [说明] 王性之名著,又名文度,性之其字也,为权公方外至交,与可公亦善,是一个诗人兼学者。权公这首五言古风以过半篇幅描述山中秋夜的凄凉景象和自己枯坐苦吟的孤寂,也高度评价了王性之的风韵和才华。当此寂寞秋夜,作者更想念自己的朋友,希望朋友能来和自己共度长夜,一同欢聚饮宴,一同登高长啸。诗写得精炼生动,富有热情。
  [注释] ①一叶秋:见祖可《绝句》诗注①。永:漫长。②候虫:随季节而生灭并发出鸣声的昆虫,如夏之蝉、秋之蟋蟀等。藻井:我国传统建筑中顶棚上的一种装饰处,一般为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上有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画。③龛(kān):供奉佛像或神像的石室或木柜。痴坐:默默无声地坐,形如痴呆状。④观鼻:僧人打坐时要求做到眼观鼻、鼻观心,六根清净,心无杂念。或言此句暗用“郢匠运斤成风”之典,比喻权公与王性之的深厚交情,亦通。关于郢匠之典,详见本寂《辞南平钟王召》之注②。了:明白。⑤浮休:空虚不实已到尽头。百年:指人的一生。俄顷:一刹那,一会儿。⑥寒山子:唐代高僧,详见本书寒山《三言诗一首》之作者简介。少:稍稍,略微。⑦故人:老朋友。王文度:即王性之。襟韵:襟怀与风韵(风度)。秀整:优秀、完美无缺。⑧间蒙:不时地、不断地。惠好:赠送美物或美意。灼:烧,此处喻指温暖。衰冷:颓衰而又凄冷的心境。⑨翳:遮蔽,此处引申为披戴。华芝:光彩美丽的灵芝僊草。⑩剁(duò):割取。荆薪:荆棘一类的柴木。馔:食。汤饼:汤煮的面食。⑾凌紫烟:超越天空,升上天空。紫烟意同紫虚,即天空或高空。升:登上,攀上。
  洪井
  善权
  水发香城源,度涧随曲折①。
  奔流两岸腹,汹涌双石阙②。
  恐翻银汉浪,冷下太古雪③。
  跳波落丹冰,势尽声自歇④。
  散漫归平川,与世濯烦热⑤。
  飞梁瞰虚碧,洞视竦毛发⑥。
  连峰翳层阴,老木森羽节⑦。
  洪崖古僊子,炼秀捣残月⑧。
  丹成已蝉蜕,药臼见遗烈⑨。
  我亦辞道山,浮杯爱清绝⑩。
  攀松一舒啸,灵风披林樾⑾。
  尚想骑雪精,重来饮芳洁⑿。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这是权公最著名的一首览胜怀古诗,既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洪井古迹的形势风貌,歌颂了僊人洪崖勤苦修炼的高行美名,同时表达出自己要追踪古贤、精进持修的意愿。诗写得潇洒飘逸、凝炼挺拔,颇有感染力。洪井又名洪井洞、洪崖洞,系传说中上古僊人洪崖修道炼丹之处,在今南昌市湾里区翠岩路北侧山谷中。井侧有洪崖瀑布,状若玉帘。洪井之水清冽芳甜,被欧阳修品定为“天下第八泉”。洪井两侧岩壁尚存题刻颇多。现该地区已全面修复,与翠岩古寺连成一片,成为南昌市郊的重要旅游景点。又“洪崖丹井”旧称“豫章十景”之一。参见圆玑《答张无尽因续成诗》注②。
  [注释] ①香城源:溪水名,发源于香城山。曲折流注于洪崖鸾陂,其旁古有香城寺,已废。②石阙:石之门阙。阙本系宫廷门外对称建筑物,此处借喻洪井上源香城溪两岸的山石岩壁。③银汉:银河、天河。太古:远古时代。④丹冰:形容溪流飞溅的水珠如丹丸冰粒。《宋诗纪事》中此处作丹青,丹青画也。⑤平川:平缓的溪流、河流。濯(zhuó):洗去。烦热:闷热。⑥飞梁:此处指架于两山之间的桥梁。虚碧:虚空碧落,天空、空间。一本“虚碧”’作“灵磨”,灵磨指洪崖僊子磨药合丹的工具,亦通。洞视:透视。古代方士自称能见到常人见不到的东西,如隔墙见人、远距离辨物等。此处又有细看、凝望之意。竦:挺立。竦毛发,毛发竦立,极喻惊恐之状也。⑦翳(yì):遮蔽、覆盖。森:森然,犹言多也。羽节:枝桠树节。大树枝叶伸展如鹏鸟张开羽翼。节亦同结,树结。⑧洪崖:又名伶伧,一作冷伧(此恐传抄之误),传说中的上古僊人。据称至尧帝时已三千岁,尝任黄帝的乐官,为黄帝制定乐律,还曾取竹制黄钟之管,琢石为磬,后人推戴他为乐祖、乐师之祖。史传他在南昌西山修炼得道,乘鸾飞升,遂留下洪井、灵磨、鸾冈、鸾陂等古迹。西山古称洪崖,江西又称洪郡、洪州,南昌别名洪城、洪都,均与之有关。炼秀:秀指秀眉,眉特长而披至两颊,长寿征也。炼秀指道家炼丹合药,以求长生。⑨蝉蜕:蝉脱去旧壳,喻超脱尘世,得道成僊。臼:捣药工具。遗烈:遗芳、美名。⑩道山:图书聚藏之所或文人荟萃之地,此处指后者。浮杯:《高僧传》载刘宋时有诗僧乘木杯渡河,后因称僧人出行为杯渡、浮杯。⑾樾:树荫。⑿雪精:指白骡,传为洪崖平素出行时的坐骑。元诗人张羽有“洪崖借乘雪精骡”,明胡俨诗歌有“不知千载后,还骑雪精无?”均指此。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奉题性之所藏李伯时画渊明:采菊
  善权
  南山崔嵬在眼,古木参差拂云①。
  不负手中篱菊,白衣送酒相醺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权公题李公麟画渊明诗共二首,一为采菊,一为泛舟。今选其一。宋人好作六言绝句,且多用以题画。江西诗派中“三诗僧”(祖可、善权、如璧)均有此类作品,颇多佳作。权公此诗采用极为平易淡雅、朴实自然的笔法,描绘出渊明先生萧散飘逸的风貌气韵,平平淡淡,却很传神。性之即王文度,字性之,详见权公前诗《山中秋夜怀王性之》说明。李伯时即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州舒城(今安徽省舒城县)人。进士出身,官至朝议郎。初画马,后专攻人物,多画佛道尊宿与前贤名达。其所画《渊明归去来图》今已失传,殊可憾也。采菊典出陶渊明《饮酒》诗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注释] ①崔嵬:山高峻雄伟貌。参差:长短高低不齐。两句以南山、古木比喻渊明先生的崇高形象,明为写景,实则写人,且借用渊明本人诗语,自然贴切。②篱菊:篱边之菊。白衣:白衣使者。相醺:醺为醉酒,相醺意为使之得醉,使之尽醉也。典出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渊明好酒而不能常得。时当重阳高秋(农历九月初九日),渊明先生于宅外篱栅边采得盛开之菊大束,双手握持,坐于篱侧。未几,江州刺史王弘命白衣人送酒至,渊明即于篱旁就饮,尽醉而归。两句写有美酒相伴,方不负东篱好菊,而渊明先生之亮节高风,亦不负美酒,亦不负好菊,此诗之言外意也。
  秋夕
  昭符
  又是听猿吟,如何恨更深①。
  每因多病日,减却少年心②。
  冻鹤连岩雪,愁人半夜砧③。
  故园阻兵革,消息遣谁寻④?
  [作者简介] 昭符,北宋末年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098年前后在世。能诗,长于五言,当时有名。诗风沉郁委婉,含蓄深情。诗入《宋高僧诗选》。
  [说明] 在诗人的心目中,秋天总是伴随着愁闷而来。因为秋天有叶枯花落,北雁南飞,气温渐寒,砧声不断,这自然就引起诗人的关注和感慨。这首诗描写深秋之夜的情景和情绪,笔力凝炼简洁,把一个旅居异乡的老僧人的无奈心境析露无遗,令读者为之感动,为之惋叹。
  [注释] ①又是联:谓听到猿的啼叫,引起更大的悲思。吟指叫唤,啼叫。②少年心:指年轻时的雄心壮志。③冻鹤句:谓在雪岩之下,僊鹤也冻得很难受。愁人句:谓怀有愁思的人更怕听到砧声。砧为古时妇女捣洗衣物的石礅。④故园:故乡,故居。兵革:兵本意指刀、矛、弓、箭等武器;革指甲胄盔甲等护身物。引申为战事,战争。遣:派遣,指使。
  过曹娥庙
  觉先
  纵步青萝嶂,吟边景更宽①。
  沙纹潮落现,山色雨余看②。
  汀草含清韵,江猿啼暮寒③。
  娥祠重致敬,忍读汉碑残④。
  [作者简介] 觉先(1069-1146),南宋初年浙东剡中诗僧。字澄照,俗姓陈,慈溪(今属浙江省)人。能诗。其余事迹不详。
  [说明] 曹娥为东汉女子,浙江上虞人。其父溺死江中,未得尸,她沿江号泣十余日,投江死。官府作诔辞刻石以表彰她的孝道,并立祠建庙祭祀她。历代都奉她为孝女典型。今上虞县城郊曹娥故乡仍称曹娥村,曹娥殉父的那条江称曹娥江。觉先路过曹娥庙,领略了祠庙周围的山光水色,向曹娥致敬礼赞后方离去。诗中用大量的笔墨进行风景的描述,其实都是衬笔,意在表现曹娥的优秀品质,所以诗中全然一字不提曹娥的事迹。听凭读者去捉摸、体味。诗写得很深沉,很真挚,很有感情。
  [注释] ①青萝嶂:青萝山。在今浙江省浦江县东。此处泛指曹娥江上游诸山。嶂:高峻的、屏障一般的山峰。吟边:吟诗作诗之时。宽:广阔丰富。②沙纹:江边沙滩上被波浪冲刷而成的纹理。雨余:即雨后。③汀草:江岸边的草。汀指水中或水边的平地。清韵:清淡澄澈的韵味。④汉碑:东汉的碑石,此处指极为著名的曹娥纪念碑,简称曹娥碑。碑上刻有邯郸淳所作的诔词,东汉文学家蔡邕读后,在碑侧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实隐“绝妙好辞”四字评语。三国时,曹操与杨修经过此地,曾比赛猜测这八字隐语。现存的曹娥碑已非原石,乃系晋代书法大师王羲之重书。
  题李愬画像
  惠洪
  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①!
  君得李佑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②。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③。
  公方沉鸷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④。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⑤。
  远人信宿犹未知,大类西平击朱泚⑥。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⑦。
  君看齁橐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⑧。
  [作者简介] 惠洪(1071-1128),北宋末南宋初江西筠州清凉寺僧。亦称慧洪、德洪,字觉范,号寂音尊者。俗姓喻,筠州新昌(今江西省宜丰县)人。少孤,尝为县衙小吏,黄庭坚喜其聪颖,教其读书并令出家。及长,学问渊博,工诗能文,所制小词情思婉约,极受时人推重。亦能医,禅余悬壶,与人视疾。久住洪州泐潭寺(今江西省靖安县宝峰寺),马祖道场也。张商英慕其名,请主峡州天宁寺,遂依张商英、郭天信诸名臣。政和初年(公元1111年),张、郭以“元佑党案”被贬,洪公亦牵连决配朱崖(今海南省琼山市),久乃北归,终老于潭州小南台寺。著作甚丰,主要有《冷斋夜话》、《天厨禁脔》、《石门文字禅》、《筠溪集》、《僧宝传》、《临济正宗》等。《石门文字禅》共三十卷,其中诗集十六卷,收诗一千一百四十二首。
  [说明] 此诗气势恢宏,语词铺张,大有山谷诗风。洪公虽未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内,人皆视其为江西诗社中人,良有以也。全诗简洁精炼,沉着雄辩,突出地表现出李愬足智多谋、忠君爱国的大将风度。李愬(773-821),唐代著名将领,洮州临潭(今属甘肃省)人。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任唐、随、邓州节度使,与叛将吴元济(时任申、光、蔡三州节度使)相邻。他表面松弛军备,以麻痹叛敌,暗中整顿军伍,善待降人。次年冬,乘雪夜突袭蔡州,生擒吴元济,成为中国古代战史上奇袭之范例。他亦因此进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封凉国公,时人为立祠塑像、题诗绘图。洪公把李愬与西汉开国元勋韩信相提并论,甚至认为李愬的功绩超过了韩信,不无道理。
  [注释] ①淮阴:指韩信,韩为淮阴人,后又封淮阴侯。广武:指李左车,汉初名将兼谋士,曾受封广武君。李左车初仕于赵,韩信率兵攻赵。李左车为赵献计拒韩,未见纳。韩用背水阵破赵,擒赵王、斩陈余、生俘李左车。韩亲为李释缚,奉为师,执弟子礼甚恭。受李指点。迅速攻破燕齐。凭韩信这种威势和气量,项羽岂是对手。②李佑:叛首吴元济的勇将,李愬设计擒之,厚待,佑感恩献计,助李愬破蔡州。元济: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父死,自领其军,据申、光、蔡三州而叛。李愬破蔡州,生擒之,押送长安受诛。掌股:掌握之中。③羊公:指羊祜。晋大将羊祜守荆州十年,行仁政,惠士民,图攻灭东吴。此处再提李愬感化李佑事。羊祜偃旗息鼓,隐蔽灭吴意图,李愬效之,麻痹吴元济戒心。④鸷:勇猛兼且深沉。无头颅:吴元济被囚至京师,斩于独柳,其夜,即失其首。⑤雪中联:两句写雪夜突袭蔡州之况。袖底喻军事计划之隐秘也。⑥远人:指蔡州吴元济等人。信宿:此次奇袭雪中行军连续两日夜。西平:李愬父李晟,以击破朱泚功封西平郡王。朱泚:唐卢龙节度使,率兵叛唐,建元称帝,自号汉元天皇,据有长安,唐德宗逃奔。李晟回师夜袭,破之。⑦锦袍玉带:李晟、李愬父子待将士甚厚,皆尝解锦袍玉带赠部将,激励忠义。拄颐长剑:佩剑耸起,碰及面颊,喻大将威仪风度。大梁公:大凉公,李愬以功封凉国公,食邑三千户。⑧鞬(jiàn)橐:古代盛弓箭之具。丞相:指裴度,实为平叛破蔡最高统帅。李慑破蔡后,按兵等待裴度。度至,戎装礼谒,足见李愬知礼识度,顾全大局。天:皇帝、皇朝也。指李愬忠于朝廷之志始终不渝。
  夏日  
  惠洪
  山县萧条半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①。
  三岔路口炊烟起,白瓦青旗一两家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洪公短篇小诗一反其古风巨制那种排奡(ào)张扬风格,往往清淡萧疏,质朴自然,别有一种情趣。本诗描述山乡僻县之荒凉景象,野路荒村之凄清风况,语言极为简练。纯系白描手法,似乎完全客观,而作诗者洪公本人之孤寂情怀,凄凉心境亦跃然纸上矣。
  [注释] ①山县:指山区僻远之处的小县份。放衙:衙门中放例假,免除衙中吏员早晚排班参见。②青旗:指酒旗,酒店悬于店外以昭示顾客的一种标志,往往白底黑字或黑底白字,字即“酒”一字而已。青,黑也。
  崇胜寺后有竹千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因赋诗
  惠洪
  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①。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②。
  未见同参木上座,空余听法石于菟③。
  戏将秋色分斋钵,抹月批风得饱无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黄庭坚对此诗极为赞赏,亲为手书,极力赞誉,洪公之名遂亦得显,见吴曾《能改斋漫录》。据实而论,此诗风格亦颇肖山谷,风骨清峻,措辞锤炼,风格挺拔而无纤微烟火气息。诗中间杂禅言佛语,亦自贴切自然,决无生硬之感,诚洪公七律作品中之精品也。崇胜寺系古寺,在宜春(今属江西省)。秀出,谓特别秀劲挺拔,超出于其他者也。尊者,佛家词语,指释子中德行高尚而为人们所尊崇者。
  [注释] ①清癯:清瘦挺拔,常以喻人,此处指题中称“竹尊者”之老竹。两句诗虽以“尊者”写老竹,自然贴切,亦系诗人洪公之自况。又黄庭坚诗《题竹尊者轩》有句云:“平生脊骨硬如铁。”其意亦同。②大夫:典出《史记•秦始皇本纪》:“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两句谓老竹宁为山寺中之尊者,不作秦始皇所封之大夫,诚高节隆德也。③参:释子称拜师为参,参见也,求其教诲也。上座:或作首座,寺中职位崇高之和尚。木上座则戏称手杖也。於菟(wū tù):虎。听法石于菟系用生公说法故事。据《高僧传》载:竺道生尝于苏州虎丘寺讲《涅盘经》,人不信,遂聚石为徒,讲至精处,顽石尽皆点头。此句谓竹旁有虎状岩石,如听尊者说法。④抹月批风:指用风花雪月作菜肴,借以戏称文人贫穷无物待客。细切谓之抹,薄切谓之批。又见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有:“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
  余自并州还故里,馆延福寺。
  寺前有小溪,风物类斜川,儿童时戏剧之地也。
  尝春深独行溪上,因作小诗
  惠洪
  小溪倚春涨,攘我钓月湾①。
  新晴为不平,约束晚见还②。
  银梭时拨剌,破碎波中山③。
  整钩背落日,一叶嫩红间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此诗描绘小溪黄昏景象,词语精炼劲拔,形象灵活生动,仿佛一幅精美的山水图卷。因其为洪公之故乡,儿时游戏之地,引发洪公诸多缅怀,而记忆是美好的,故诗亦轻盈美妙。洪公对此诗甚为得意,特收载于《冷斋夜话》之中,且引黄山谷之语“观君诗,说烟波缥缈处,如陆忠州论国政,字字坦夷,前身非篙师沙户类耶?”等句,作为评价。写出如此有声有色、兼景兼情的妙篇,而获前人“有宋一代诗僧之冠”的评语,是很有理由的。并(bīng)州即太原府,今山西省太原市。小溪指筠溪,源于八叠山,流入赣江支流锦江。斜川乃地名,其地有溪流亦名斜川,在今江西省都昌县,陶渊明曾写《游斜川》诗并序。
  [注释] ①倚:凭借、依靠。攘:侵夺。钓月:月下垂钓。两句以拟人手法戏谓此小溪凭借春雨后涨水的汹涌气势。竟把我月下垂钓的水湾给侵占了。倚、攘很有力。②约束:管制。两句谓晴朗的天气为我不平,限令溪水今晚把垂钓的水湾还给我。③银梭:鱼也。鱼形似梭,其体白,故称银梭。李后主《游后湖赏莲花》诗有句云“水鸟惊鱼银梭没”,亦此喻也。拨剌:同泼剌,鱼跃之声。波中山:波中呈现的山之倒影。④整钩:整理鱼钩、准备垂钓。两句呼应前部,谓黄昏时,携渔具,乘一叶扁舟,伴着初春翠绿嫩红的花草,去溪湾垂钓也。
  山居
  法成
  雪压乔林同一色,清光上下含虚碧①。
  采樵人立渡头寒,极目圆蟾为谁白②?
  [作者简介] 法成(1071—1128),北宋末南宋初江南镇江焦山僧。字普证,俗姓潘,秀州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能诗,当时享诗名,作品大多不传。
  [说明] 万里长江,滚滚东流。当江水流到江苏省镇江市时,江面已经十分宽阔。江流中,兀立着一座林木葱茏的小岛。这是一座小山,名为焦山。焦山与金山相对峙,与北固山相呼应,历来是江防军事重地,也是佛教名山。成公就隐居在焦山寺中。他不时地会攀上高高的焦山峰顶,或伫立在山麓的水边。大雪压乔林,清光含虚碧,是严寒冬天的月夜,我们也感到了寒意。望着滔滔江水不舍昼夜地奔向大海,他在想些什么呢?除了思索像长江与东海这样亘古不变、浩瀚无比的人生课题外,他还关心着什么呢?成公毕竟还是生活在天地之间。他关心那些为生活奔波、受生活煎熬的贫苦众生。博大宽广的胸怀与善良仁慈的精神,充溢着这首短短的七言绝句。
  [注释] ①乔林:乔木之林。木之高而上曲者曰乔。今通称枝干高大长达二三丈以上者为乔木。此句谓大雪盖满了满山的乔林,形成清一色的洁白。清光:指月光的清明澄澈。虚碧:虚空与碧落。指天空。②渡头:指长江边人马过江的码头。圆蟾:圆圆的月亮。传说月中桂花树下栖有神蟾蜍,故以蟾、玉蟾、圆蟾、蟾宫等以称月亮。
  遗众偈
  齐禅师
  昨夜三更过急滩,滩头云雾黑漫漫①。
  一条拄杖为知己,击碎千关与万关②。
  [作者简介] 齐禅师,北宋末期江西吉安青原山僧。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省)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103年前后在世,享年当在六十岁以上。年二十八,始从云盖守智禅师出家。受具后,遍参诸方。至襄州石门,参元易禅师,蒙印可,纳为法嗣。为青原下十三世。晚住青原山净居寺,弘扬曹洞宗法,为时一纪(十二年)。逝葬青原山。《五灯会元》、《指月录》、《江西通志》均有传。
  [说明] 齐禅师行将示寂,说偈遗众。这首诗偈在写法上有很大的特点。七言四句分为两联。首联就开门见山地讲到自己正面临着生死关头。死亡对任何人都是非同寻常的考验,齐禅师又何尝能够例外?诗中对此,略而不谈。我们却用不着猜疑迷惑,还有下联呢!尾联极其形象地总结了自己的一生:用一条拄杖,击碎千万个难关。试想,有此丰硕的成就,有此豪迈的精神,死亡对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全诗皆由比喻组成,生动的比喻更增加了这首诗偈的说服力、感染力。齐公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自然也就更为雄伟、更为崇高。
  [注释] ①急滩:喻生死关头。滩头句:比喻死亡是很严重很可怕的事。②知己:这里不光作知心朋友解,且可认识为得力助手,左膀右臂。千关、万关:指平生所遇到的种种难关。
  上堂偈语
  善悟
  山巍巍而砥掌平,水昏昏而常自清①。
  华非艳而结空果,风不摇而片叶零②。
  人无法而得咨问,佛无心而更可成③。
  野蔬淡饭延时日,任运随缘道自灵④。
  [作者简介] 善悟(1074-1132),北宋末南宋初江西建昌云居山僧。俗姓李,洋州兴道(今陕西省洋县)人。年十一,于本邑披剃出家。闭门苦读,研习经典,二十受戒。参冲禅师,许为法器,令南下。朝舒州(治所即今安徽省潜山县)龙门,得佛眼清远禅师器重,纳为法嗣。宋徽宗末年(公元1124年)前后上云居山,任真如寺住持。大行禅法,名声大振,天下缁纳追从,寺中集僧常逾千人。南宋高宗建炎初年(公元1127年),邀当代宗师圆悟克勤自代。悟公自赴浙江天台,留驻国清寺。后五年示灭于天台。事迹详载《五灯会元》。
  [说明] 佛教称讲经说法而上法堂为上堂。上堂讲经说法者为本寺住持、长老、首座等尊长大德或从他山邀请来的同等地位的名宿。这是悟公自己在其所主持的云居山真如寺中上堂说法。在讲解了一段经文之后,悟公唱出这首偈语,也就是即兴吟诗了。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思维的七言诗,很形象地概括了世上万物的生灭因果。同时敦促同道们要上进求学,要甘于贫苦,以期学道有成。
  [注释] ①巍巍:高大貌,多用以形容山峰。砥(dǐ):磨石。砥掌平谓像磨刀石和手掌一般平整。水昏昏句:谓水再浑浊到头来也会澄清。②华:同花。风不摇句:谓即使不去摇,时候到了,树叶也还是要雕零的。③法:指佛法学问。得:这里是须,要的意思。咨问:咨询求教。佛无心句:谓不能执着地学佛求道,佛性本是自在的。④任运句:谓任从时运机缘,不要执着强求,自然可以学得佛法,成就功德。
  韬光庵访渊公不值
  如琳
  紫蕨伸拳笋破梢,杨花飞尽绿阴交①。
  道人开户不知处,黄栗留鸣鹊在巢②。
  [作者简介] 如琳,北宋末南宋初浙江杭州西湖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1105年前后在世。原为士人饶节之仆,与主人同聆白崖长老智海大师说法。先有悟,欲出家,禀告饶节,节亦自悟,遂一同披剃。饶节法讳如璧,仆法讳如琳。璧、琳二公一同遍参诸山,求教诸老。至浙,乐意西湖灵隐山水,作长住计。琳公疾剧,如璧亲侍。卒葬灵隐。琳公示寂后,璧公西游荆襄,参见如璧《次韵答吕居仁》作者简介。如琳随侍如璧多年,亦学文作诗,初有所成。其诗附如璧《倚松道人集》中。
  [说明] 韬光庵为西湖灵隐寺不远处一个小庵堂,唐代著名高僧韬光禅师隐居之所。详见韬光《谢白乐天招》作者简介。曾有多位名宿大德在此隐居过,当时非常著名。渊公不详何人,自为当时隐居于韬光庵中的一位高僧。琳公往访而不遇,遂有此诗之作。诗中主要的笔墨都用于描绘韬光庵周遭极其秀美绮丽的风光景致。有意来访朋友,即使见不到朋友的面,得以观赏这一片绮美风景,其实也不虚此行了。诗写得非常细腻,生动形象,很有韵味。不值即不遇也。
  [注释] ①蕨(jué):野菜名,嫩叶可食,茎多淀粉。伸拳:长出来,伸展开来。这里是一种极为夸张形象的比喻方法。笋破梢:笋子在生长过程中,突破笋衣,直往上长,便成了竹。杨花句:谓杨花开完了,飞尽了,杨树叶就特别茂密葱绿,形成了树阴。②道人:指渊公。古时佛子也称道人。如璧别号即倚松道人。黄栗:一种结果称栗子的乔本果树。留鸣:留住鸟儿在其树枝上鸣啼。喻指栗树也长得很茂盛。鹊在巢:承前指喜鹊结巢于黄栗,黄栗树长得很好,留住喜鹊在巢中啼鸣。这种倒装的句式很是新颖,也极生动。
  夜归
  梵崇
  暮策返溪寺,松风遵路长①。
  水幽声断续,山暝色苍茫②。
  钟隐空岩响,露滋群草香③。
  归来人已久,华月半虚廊④。
  [作者简介] 梵崇,字宝之,北宋末南宋初南方著名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无考。大约公元1105年前后在世。曾长住江西庐山西林寺,但主要寄居江浙地区。其诗清新委婉,情辞兼佳,当时很负重名。《宋高僧诗选》、《声画集》、《合璧事类前集》皆收录其诗。
  [说明] 一个老年僧人,走了很长的路,夜暮之中回到自己的山寺,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山色水声,钟响草香,处处透露出自己非常熟稔的气息。这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温馨。只有温馨二字,差可稍喻其意。看来,人还是必得依存于自己身边所熟悉的环境,它给人一种认同感、安全感、舒适感。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概莫能外。于是,这首诗给我们的印象,也就是最大的特点,应该就是温馨。
  [注释] ①策:策杖,拄着拐杖。溪寺:溪畔的小寺庙。遵:沿着,顺着。②幽:昏暗,隐蔽;或沉静,安闲,二义皆通。暝:昏暗。苍茫:旷远无边貌。李白《关山月》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即此意。③钟隐:谓钟声停止了,在空旷的岩壁间还留下持续不断的回声。露滋句:谓由于露水的滋润,野草生长葱茂,散发出清香。④华月:美丽的月亮。半虚廊:(映照着)空旷长廊的一半。
  寓居西林
  梵崇
  一身虽复懒,百念勤扫除①。
  众人自纷扰,我心常晏如②。
  寄兹西林寺,适与静者俱③。
  流水响环佩,芳林列扶疏④。
  时开南面窗,烟中认香炉⑤。
  夜梵出远壑,朝云生坐隅⑥。
  高眠谢俯仰,一食随钟鱼⑦。
  须知天宇间,所在皆我庐⑧。
  何必支上人,买山才隐居⑨。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寓居为寄居。西林即西林寺,原在今江西省庐山之西北麓。宋陈舜俞《庐山记》三:“东林之西百余步,至远公塔,塔西百余步至西林乾明寺。”指此。崇公寄寓西林寺颇久,对此间环境是很满意的。一者这里尽多前代高贤的古迹遗踪,颇能发人深省。再者四周的水光山色绮丽动人,亦可怡心赏目。这首诗很详尽地介绍了这一切。读之,我们可对崇公禅隐生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注释] ①百念:实指心目中诸多不利佛学修行的私心杂念。②纷扰:混乱,动乱不安。晏如:安然。《汉书•诸侯王表》:“高后女主摄位,而海内晏如。”意即此。③寄:寄身,寄寓。适:正好,恰恰。俱:同在,一同。⑤环佩:佩玉也,多指妇女所佩的玉器饰物。扶疏:多指树木繁茂分披貌。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正用此意。香炉:指香炉峰。庐山香炉峰共有四座:东林寺南之北香炉峰;秀峰寺后之南香炉峰;吴障岭东之小香炉峰;凌霄峰西南香炉峰。此处系指北香炉峰,正当西林寺之南。⑥梵:本为梵语音译词梵摩的略音,意为寂静、清净。此处却指梵呗,即佛教作功课或作法事时的赞叹歌咏之声。坐隅:座位旁。隅为一旁,角落。⑦高眠:高枕而卧也。谢:谢绝,推辞。俯仰:意谓应付,周旋。一食:有二义。一为衍自百丈怀海禅师所立丛林清规,中有规定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二为僧人可视自己的情况,每日进食一次,过午不食。此处二义皆通。钟鱼:指钟鼓与木鱼之声。此句谓随着钟鼓木鱼的敲打,按照规定的时间进食。⑧天宇:本指天空,此处衍申为天地。庐:居住之所。⑨支上人:指东晋高僧支遁。详见支遁《咏利城山居》之作者简介。买山:传支遁用大笔钱买下一处山地,用以隐居并养马。此处即用此典故。
  春晚
  梵崇
  春光过眼只须臾,榆荚杨花扫地无①。
  却忆菩提湖上寺,绿荷擎雨看跳珠②。
  [说明]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短小绝句。春天很快就过去了,想到的是当夏天来临时,满塘池荷撑着大大的荷叶。雨水来了,雨珠在荷叶上跳动着,有如一串串珍珠。对美妙景致的生动而又形象的描述倒在其次,这种描述是恰到好处的,自当赞赏。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心态。不是伤春、慨叹,而是对夏季的热情憧憬。这种生活态度是正确而可取的。诗也写得轻灵飘洒,不染纤尘,令人赏心悦目。
  [注释] ①须臾:片刻,一会儿。榆荚:榆树的果实。榆树未生叶之前先生荚,形似钱而小,联缀成串,也称榆钱。可食。②菩提湖上寺:指佛寺,具体所在待考。绿荷:碧绿的荷叶。擎(qíng):举,向上托。
  翠微山居
  冲邈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①。
  却被世人知去处,更移茅屋作深居②。
  [作者简介] 冲邈,北宋末年江苏昆山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106年前后在世。其诗萧散冲淡,平易质直,当时颇负重名。原有集,名《翠微集》,不传。部分作品散见于《玉峰诗纂》等各家著作中。
  [说明] 翠微山未详所指,从诗文中大致可以认定,为南方江浙地区一处小山。或说指浙江杭州市灵隐山中某一小峰。待考。这首绝句用极为简练的笔法,描写了作者的隐居生活,字里行间更显现出作者的人格个性。诗写得很有味,可堪咀嚼。
  [注释] ①一池句:谓以荷叶代布而衣,衣之不尽。数树句:谓以松子当饭而食,食之有余。②却被联:谓被人知道了自己住处,又将茅屋移入更幽深隐蔽处。去处指所在之处。茅屋不可移,当可在更偏僻地方另建茅屋。总而言之,衣荷而食松。不愿与尘俗众人打交道。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363),为晋代江苏句容人,字稚川,号抱朴子,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家贫好学,始以儒术知名,后好神僊导引之法。其从祖葛玄为著名炼丹士,传说从左慈得《九丹金液僊经》,已修炼成僊。葛洪从葛玄弟子郑隐求学,亦事炼丹之术。著有《抱朴子》一书,为道家重要经典。书中论及神僊事迹,主要是介绍炼丹(实为无机化学)奥秘。又著《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关于葛洪炼丹的古迹,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尤以南方江浙赣鄂为多。此题所谓丹灶,具体地址待考。
  [注释] ①羽客:即道士,因道士修炼的目的是脱去凡胎,羽化成僊,故名。眷:本意留恋,眷顾。此处仅指居住,停留过。炼液:把金属矿物烧炼成液态。化功:指造化之功即大自然的创造之力。②至今句:谓炼丹熬药产生浓重的烟气,染黑了天上的云,至今不散。挂树句:谓炼丹灶中的烟雾还挂在树上,还凝结空中。
  上法智大师
  遇昌
  雨霁遥空木落时,危亭南望倍依依①。
  白莲旧社人离久,丹阙经年信去稀②。
  入观夜堂江月满,挥松秋殿昼灯微③。
  林中自有吾庐在,请益终期海上归④。
  [作者简介] 遇昌,北宋时南方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无考。大约公元1071年前后在世。诗颇有名,但作品大多不传。诗风幽雅恬淡,饶有韵味。其诗选入《宋高僧诗选》。
  [说明] 法智大师不详所指,从诗中内容来看,当系作者的师长或同道前辈。写此诗时,昌公正云游在外。身虽在外,心中却还挂念着自己隐居的旧庐,特别是挂念着要向法智大师去请益求教,拳拳之心如此。
  [注释] ①霁:雨晴天开。木:树叶。危亭:高亭。②白莲旧社:原指东晋高僧慧远倡立之净土宗社团——白莲社,这里引申为作者自己与法智大师等多人聚集在一起念经学佛的团体。丹阙:本意为赤色的宫门,指宫禁内廷。这里引申指法智大师所居止的庙宇。经年:多年。③入观句:谓夜里佛堂中洒满月光。挥松句:谓松树围着殿堂,白天灯光也显得暗淡。挥为摇动,摇舞,指松树枝叶摇摆不定。④请益:向人讨教。此句谓待我从外面归来,还要去向你请教。
  北固山
  法平
  不负南徐约,来看北固云①。
  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②。
  雨意生苍壁,潮声起夕曛③。
  半生流落恨,此日重殷勤④。
  [作者简介] 法平,北宋时著名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072年前后在世。诗学王维、孟浩然,清俊潇洒,确有唐人笔意,当时颇享诗名。惜其作品大多不传,少量收入《宋高僧诗选》、《宋诗纪事》等著作中。
  [说明]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为一半岛式山岭,三面突入长江,为旧京口城之屏障。南朝梁武帝亲登此山,谓其可为京口壮观,故称为北顾,俗称北固。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韩世忠、梁红玉曾在此伏击金兀术。由此看来,北固山亦一名胜古迹。法平登临此山,极目远眺,遂有诸多联想和感慨,并不奇怪。诗写得很飘逸挺拔,颇有超然出世之感,洵名笔之作。
  [注释] ①南徐:古州名。晋室南渡后,侨置徐州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称南徐州。隋初废。此处以代镇江。可见法平乃赴镇江之约会而来登临北固山的。②金焦:金山、焦山,均镇江市郊山名。金山在镇江市西北,旧在长江中,后沙涨成陆,与南岸相连。古名氐父山、伏牛山、浮王山等。唐时裴头陀于江边获金,改名金山。山上之金山寺,为中国著名古刹,兼有白蛇娘子与法海水漫金山之传说。焦山在镇江市东北,屹立长江中,与金山相对峙,并称金焦,向为江防要塞。古名樵山,相传汉末处士焦先隐于此,因名焦山。南宋时岳飞与韩世忠皆曾于此驻扎重兵,以抗击金兵。山上有定慧寺,亦著名大刹。吴楚句:谓长江流至北固山附近,多有曲折转弯处,主河道作西北——东南流向。其东面为古吴地区,即今江苏、浙江及安徽部分。其西边为古楚地区,即今湖北、江西、湖南等省。③雨意句:谓山岩峭壁上的苍苔湿润,显出雨意,空气潮湿也。潮声句:谓将临日落之时,涌起了潮水声。曛(xūn):指日落时的微光。④殷勤:此处意谓感到亲切,可亲。
  佛印元公自京师还,过金陵,作诗赠之
  可遵
  上国归来路几千,浑身犹带御炉烟①。
  凤凰山下敲篷咏,惊起山翁白昼眠②。
  [作者简介] 可遵,北宋时福建福州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无考。大约公元1072年前后在世。曾长期居止江浙地区,与著名诗僧佛印了元颇有交往。能诗,诗风简淡清朗,语言亦精炼。作品惜多失传。
  [说明] 佛印为宋神宗赐给著名诗僧了元的称号,详见了元《游云门》之作者简介。某次,了元应宋神宗召请赴京,离京返回自己所住持的杭州圣水寺时,路过金陵,可遵遂作此诗以赠。了元亦有诗覆之,见本书了元《答可遵》。可遵在这首赠诗中赞颂了佛印了元道德高尚,才华过人,因此得到皇帝的宠信,从此以后,一定能写出更多的好诗了。
  [注释] ①上国:犹言京城,这里指北宋的都城开封:御炉句:谓了元亲近宋神宗,身上还存留着皇宫御炉中散发的香气,这是一句比喻。比喻了元沐浴浩荡皇恩,荣幸无比。②凤凰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南郊,岩壑曲折,左瞰钱塘江,形如凤凰展翅欲飞,故名。佛印了元所住之圣水寺即在此近。敲篷:敲击船篷。谓坐在船上,敲击船篷以作节拍。吟咏诗歌。山翁:山中老人。
  题汤泉
  可遵
  禅庭谁作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①。
  直待众生尘垢尽,我方清冷混常流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汤泉,今一般称温泉,指水温较当地一年平均气温为高,且冬夏温度保持不变的泉水。多由靠近火山或泉中矿物质所放出热量而形成。我国南北各地皆有温泉分布。著名者江西庐山温泉,当年陶渊明居此曾沐浴。又如陕西西安骊山温泉,唐玄宗时杨贵妃洗浴之华清池也。此诗中所题汤泉,未详所指,但它地近佛寺,且当为佛寺所有,则可无疑问。这首诗的写法也较新颖:前联以作者的目光来记叙描写温泉,后联则以温泉的口吻来介绍自己的功能。叙述地位的忽然转换,别有一番情趣。诗中且另有深意,说它是一首寓言诗,寓深刻之意于平淡叙述之中,亦无不可。
  [注释] ①禅庭:指佛寺。石龙头:用石头雕凿出龙头的形状,安放在温泉出水处,于是从龙口中流出温泉水。沸:这里既有水热而沸腾的意思,也有水多而奔泻的意思。②常流:普通的溪流。
  口占绝句
  道潜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①。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②。
  [作者简介] 道潜(1043-?),北宋浙江杭州智果院僧。卒年不详,享寿当在六十岁以上。本名昙潜,字参寥,俗姓何,于潜(今浙江省临安县)人。出家后,遍览内外经典,历游名山大川,交游既广,学问亦进。他与苏轼为莫逆之交,与同代诗人秦观、黄庭坚等人过从密切。苏轼守杭州时,为其改名道潜,筑“智果精舍”以居之。他性格偏激,恃才傲物,曾因语涉讥刺和与苏轼等人异于寻常的关系而除出僧籍,流徙兖州。后宋徽宗下诏为其复籍,赐号“妙总禅师”。他极富才华,擅长诗文,是当时享名最高的诗僧。作诗立意学陶渊明,七绝尤佳。著作有《参寥子集》等。
  [说明] 苏轼任徐州太守时,道潜由杭州前往探访。苏轼设盛宴为之接风。酒席桌上,一个年少貌美的艺妓向道潜求诗,且不断地挑逗撩拨。道潜笑着即兴吟出这首绝句,满座皆惊叹赞赏,道潜也因之名闻海内。这首诗通俗平易,清新明快,借用人们熟知的典故和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僧与妓有不同的身份,应当各行其是,从而也表现出作者光明磊落的高尚情怀。
  [注释] 东山:各地称东山者甚多,不详何指,此处当为艺妓的籍贯或居处。窈窕(yǎo tiǎo):美好貌。幽梦:隐秘的梦幻。恼:撩拨,使人烦恼。襄王:战国时楚国的国君。宋玉《高唐赋•序》中载楚襄王游高唐,倦而昼寝,梦见一美貌妇人自称为“巫山神女”,前来陪伴他。禅心:从佛修行之心。絮:柳絮。逐:追逐,追随。狂:疯狂地飘舞飞扬。
  经临平作
  道潜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①。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此诗题又作“临平道上作”。临平,即临平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北。唐置临平监于山下。潜公是杭州人,又在杭州出家为僧。对杭州及其附近各地风光胜迹,潜公自是耳熟能详,而且有过多次观赏领略的经历。潜公笔下,抒写这方面的观感的诗文自然特别多,而且写得特别好。这首路经临平有感而作的七言绝句,一经写出,立刻传到杭州知府苏东坡处。东坡大为赞赏,立刻命人刻石树碑纪念。时有仕宦家室名曹夫人者,善作山水画,亦绘出《临平藕花图》。一时引得无数人观赏摹画,传为美谈。其实,类似这种白描写意,意境清新明丽的七言绝句,潜公作品中比比皆是。潜公不愧是七绝高手,绘景传神的大方家。
  [注释] ①风蒲:风中的蒲草。蒲为草木之名,有香蒲、菖蒲或蒲柳。猎猎:象风声。鲍照《浔阳还都道中》诗:“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也指风吹动旌旗(或其他竖立之物)所发出的声音。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三:“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浔阳。”弄:显示,显得。欲立句:谓在猎猎风中,蜻蜓想停立在蒲草上很不容易,很不稳定。②临平山:见说明。藕花:荷花。
  东园
  道潜
  曲渚回塘孰与期,杖藜终日自忘机①。
  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水西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东园当系杭州西子湖畔一处园林,具体所在不详。这首七绝写潜公杖藜游览东园的观感。诗写得似乎极淡雅自然,朴实平易,却制造出一个令人思索、引人入胜的朦胧美妙的意境。苏轼贬谪黄州,当个有职无权的团练副使。其时潜公亦往黄州,与东坡交游。东坡得到一封外埠朋友的来信,信中道听说他与一位写诗的和尚来往,问是不是写“隔林仿佛闻机杼”的人,并说那诗倒真是写得好。东坡把朋友来信给潜公观看,并赞叹这七个字(隔林仿佛闻机杼)当可作为潜公的诗号。可见,潜公的七言绝句在当时是很受推崇,很得好评的。
  [注释] ①曲渚:形状不规则的小洲,或隐秘的小洲,两义皆通。回塘:坡岸回环曲折的池塘。孰:怎么。期:约定。杖藜:拄着藜杖。忘机:忘却计较或巧诈之心。指自甘恬淡,与世无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②机杼(zhù):织布机。机以转轴,杼以持纬。水西:溪水的西面。
  访方子通
  仲殊
  多年不见玉川翁,今日相逢小榭东①。
  依旧清凉无长物,只余松桧养秋风②。
  [作者简介] 仲殊,北宋江苏苏州承天寺僧。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字师利,俗姓张,名挥,安州(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本为士人,曾中进士并入仕途。因其妻以药毒之,遂灰心弃家为僧。出家后时时食蜜解毒,以致嗜蜜成瘾,时人皆称之为“蜜殊”。他能诗善文,尤长于词。诗风浓艳华丽,词风和婉清逸。与苏东坡等名士均有交往。终葬于杭州吴山宝月寺。其诗集名《宝月集》,今不传,有今人赵万里辑本。
  [说明] 方子通即方唯深,字子通,号玉川翁,福建莆田人,系学者方龟年之子。他是仲殊的知己朋友,很有才华但仕途坎坷。王安石极爱其诗的精炼警绝,不时为之延誉。仲殊探望了这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之后,把自己的感慨和赞叹写成这首七言绝句:原来老友方子通依然是两袖清风,身无长物,多么廉洁清高啊!这首诗写得通俗明了,清新流利,在仲殊词藻华美的诗风中显得很突出,今特选入。
  [注释] ①玉川翁:方唯深字子通,号玉川翁。榭:建在高土台上的敞屋。②清凉:形容清廉或贫寒。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世说新语•德行》中载东晋王恭虽然历任大官却清廉节俭,除了一身必不可少的东西外,没有多余之物。后来便用“身无长物”、“别无长物”、“一无长物”、“家无长物”来形容人的节俭或贫穷。松桧:松树和桧树均系冬夏长青、岁寒不凋的乔木,历来被用作为忠贞高洁的品德的象征。
  润洲
  仲殊
  北固楼前一笛风,断云飞出建康宫①。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润州为古地名,系春秋吴地。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以蒋州之延陵、永年,常州之曲阿共三县,置润州,取州东润浦为名。唐因之,宋改为镇江军,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升为府。旧治即今江苏省镇江市。这首诗可称作为殊公的代表作品。当时便已广泛流传,其下联且有多处刻石纪念。本诗属于纯粹的写景白描套路,而于景物描写的背后,蕴含着一种悠远凄迷的感时伤怀之情。一切都表现得迷蒙缠绵,在意境的渲染上很见功力。
  [注释] ①北固楼:为古润州即今镇江市北北固山上的一座楼台建筑,作观赏长江景物使用,早废。关于北固山,详见法平《北固山》之说明。一笛风:意谓乘风吹笛,风中吹笛。建康宫:泛指建康城的皇家宫殿。建康为古县名,即汉秣陵县。三国吴改为建业。晋初仍称秣陵,太康三年(公元280年)分秣陵水北之地为建业,且改业为邺。晋愍帝司马邺即位,以避讳改为建康,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均建都于此。其地为今江苏省南京市。
  京口怀古
  仲殊
  一昨丹阳王气销,尽将豪侈谢尘嚣①。
  衣冠不复宗唐代,父老犹能道晋朝②。
  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③。
  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京口为古城名。地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详见子熙《飐京口古台夜望》之说明。仲殊为苏州承天寺僧,在苏南地区(包括今江苏省之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等地)有过相当长时间的逗留,对此地区的风物人情和名胜古迹多有了解。其所作诗篇,亦有大量是反映这一地区的情况。这首七律,便是殊公登临镇江郊外京口古城时有感而作。曾几何时,京口城作为三国东吴的首都,历来又是江防重镇,其雄伟壮观之貌,宋人是记忆犹新的。这首诗忠实地纪录了京口盛衰兴废的数百年历史。面对眼前这片荒凉衰败景象,殊公不由自主地抚今追昔,生出沧桑之感。诗写得十分凝重,沉郁而又悲壮,有很强烈的感染力。
  [注释] ①一昨:前些日子。王羲之《淳化阁帖》:“多日不知君问,得一昨书,知君安善为慰。”意即此。丹阳:旧县名。秦为云阳,属会稽郡,后改曲阿。汉属扬州。唐天宝间以京口为丹阳郡,改曲阿为丹阳县。王气:旧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唐许浑《金陵怀古》诗:“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即指此。豪侈:豪华奢侈。谢:告辞、离开之意。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陶渊明《桃花源记》诗:“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即用此意。②衣冠:泛指各种服饰。宗:学,仿效。父老:一般为年长者的敬称。③万岁楼:京口旧城一座楼台古迹,早废。千秋桥:京口旧城一座古建桥梁,亦废。④不与:与之无关,不参与,不干预。海潮:此处指京口城北长江之潮涨潮落。
  上堂偈二首之一
  从悦
  耳目一何清,端居幽谷里①。
  秋风入古松,秋月生寒水。
  [作者简介] 从悦(1044-1091),北宋时期江西义宁龙安山兜率寺僧。俗姓熊,赣州(今属江西省)人。黄龙宗二世真净克文禅师法嗣。先后参谒法昌倚遇、云盖守智诸大德。依守智指示,往投克文禅师,遂承其法。与楚圆慈明禅师侍者清素大师交久,亦承其法。于是学问大进,道誉日着。先住长沙麓山寺,继主义宁龙安山兜率禅院。传徒有疏山了常、兜率慧照、张商英居士等。示寂后塔于龙安山之乳峰。宋哲宗赐谥“真寂禅师”。事迹俱载《五灯会元》、《江西通志》。
  [说明] 悦公于龙安山兜率禅寺上堂说法。有学僧问道:“如何是兜率境?”悦公即吟此偈作答。以偈答问,佛家常事。重要的是此答偈须针对所问,言之有物。如明灯大烛,直指人心。如玉液琼浆,醍醐灌顶。这样方使学道者有得受用。悦公这首诗偈,清平雅淡,本身便是一个瑶台僊境。你说什么是兜率境?这就是。那么,你还不全心学道,自策自励,又更待何时?这是一首意境极美的诗,自然,也是出于一个境界极高的名僧。
  [注释] ①幽谷:僻静的山谷。此处指义宁州龙安山,兜率古寺之所在地。
  上堂偈二首之二
  从悦
  常居物外度清时,牛上横将竹笛吹①。
  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悦公于上堂开示时常教导僧众,要直须努力,别着精神,耕取自己田园,莫犯他人苗稼。于是,便有了这首田园诗偈。耕取自己田园者,作出田园诗,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个田园,当有另解,断非大地之阡陌,乃是心田之畛畦。这首七言诗偈,给我们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春意春景,描绘出牧童骑牛吹笛的生动形象,描绘出山青水绿,白云浮空。这些清新明丽的景致,自当陶冶人的心灵。学佛向道之人,有此境遇,自然应该是直须努力,别着精神了。
  [注释] ①物外:指世外,超脱于世事之外。清时:太平盛世。横将:横持着,横拿着,指吹笛的姿势。②幽:指笛声悠扬妙曼。幽通悠。此情句:谓这种乐趣且不告诉白云知道,不让白云得知。白云高浮天上,山水人牛尽在其下,焉得不知。形象而又生动。
  送东坡居士
  泉禅师
  脚下曹溪去路通,登登无复问幡风①。
  好将钟阜临歧句,说似当年踏碓翁②。
  [作者简介] 泉禅师,号佛慧,北宋时江苏金陵蒋山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1075年前后在世。泉公博览群籍,知识渊贯。人皆称之为“泉万卷”,可想而知其读书之多。亦能诗,诗风简淡,不尚修饰。作品多已失传。
  [说明] 东坡居士指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进士及第,历任推官、通判、团练副使、礼部郎中、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州等职,卒于常州。参加诗文革新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雄健豪迈,独具风格。长于行楷,为“宋四家”之一。善绘竹,喜作枯木怪石,有《竹石图》传世。诗文结集为《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泉公与苏东坡为方外之交,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东坡贬谪岭南,舟过金陵,阻风不前。泉公迎到江边,相见语道。东坡有诗以纪其事,泉公说此偈以送行。
  [注释] ①曹溪:水名。在今广东省曲江县东南双峰山下。唐仪凤中(公元676-679年),邑人曹叔良舍宅建宝林寺,故名曹溪,因禅宗六祖慧能在曹溪宝林寺演法而更著名,为禅宗祖庭、大道场。登登:像脚步声。幡风:佛教典故。慧能初入光孝寺,见众僧议寺外旗杆上的旗幡,是时幡在风中飘摇。或曰风动,或曰幡动。慧能却说风与幡皆未尝动,是诸位贤者的心在动。寺主闻之,知为得法大知识,优礼崇之。幡即旗也。②钟阜:即钟山,代指金陵。临歧:到歧路之处,指分道惜别。踏碓翁:指慧能。慧能参五祖弘忍于湖北黄梅东山,派入后院任舂米杂役,直至弘忍传法(衣钵)于他。碓(duì):舂米谷的工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17:12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