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4|回复: 1

中国历代名僧诗选八(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9 10: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葛洪丹灶
  清外
  羽客昔眷此,炼液夺化功①。
  至今寒云色,挂树复凝空②。
  [作者简介] 清外,北宋时南方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不详。大约公元1070年前后在世。诗很精炼,时享盛名,可惜作品大多不传。此诗收入《宋高僧诗选》。
  [说明] 葛洪(约283-363),为晋代江苏句容人,字稚川,号抱朴子,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家贫好学,始以儒术知名,后好神僊导引之法。其从祖葛玄为著名炼丹士,传说从左慈得《九丹金液僊经》,已修炼成僊。葛洪从葛玄弟子郑隐求学,亦事炼丹之术。著有《抱朴子》一书,为道家重要经典。书中论及神僊事迹,主要是介绍炼丹(实为无机化学)奥秘。又著《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关于葛洪炼丹的古迹,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尤以南方江浙赣鄂为多。此题所谓丹灶,具体地址待考。
  [注释] ①羽客:即道士,因道士修炼的目的是脱去凡胎,羽化成僊,故名。眷:本意留恋,眷顾。此处仅指居住,停留过。炼液:把金属矿物烧炼成液态。化功:指造化之功即大自然的创造之力。②至今句:谓炼丹熬药产生浓重的烟气,染黑了天上的云,至今不散。挂树句:谓炼丹灶中的烟雾还挂在树上,还凝结空中。
  上法智大师
  遇昌
  雨霁遥空木落时,危亭南望倍依依①。
  白莲旧社人离久,丹阙经年信去稀②。
  入观夜堂江月满,挥松秋殿昼灯微③。
  林中自有吾庐在,请益终期海上归④。
  [作者简介] 遇昌,北宋时南方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无考。大约公元1071年前后在世。诗颇有名,但作品大多不传。诗风幽雅恬淡,饶有韵味。其诗选入《宋高僧诗选》。
  [说明] 法智大师不详所指,从诗中内容来看,当系作者的师长或同道前辈。写此诗时,昌公正云游在外。身虽在外,心中却还挂念着自己隐居的旧庐,特别是挂念着要向法智大师去请益求教,拳拳之心如此。
  [注释] ①霁:雨晴天开。木:树叶。危亭:高亭。②白莲旧社:原指东晋高僧慧远倡立之净土宗社团——白莲社,这里引申为作者自己与法智大师等多人聚集在一起念经学佛的团体。丹阙:本意为赤色的宫门,指宫禁内廷。这里引申指法智大师所居止的庙宇。经年:多年。③入观句:谓夜里佛堂中洒满月光。挥松句:谓松树围着殿堂,白天灯光也显得暗淡。挥为摇动,摇舞,指松树枝叶摇摆不定。④请益:向人讨教。此句谓待我从外面归来,还要去向你请教。
  北固山
  法平
  不负南徐约,来看北固云①。
  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②。
  雨意生苍壁,潮声起夕曛③。
  半生流落恨,此日重殷勤④。
  [作者简介] 法平,北宋时著名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072年前后在世。诗学王维、孟浩然,清俊潇洒,确有唐人笔意,当时颇享诗名。惜其作品大多不传,少量收入《宋高僧诗选》、《宋诗纪事》等著作中。
  [说明]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为一半岛式山岭,三面突入长江,为旧京口城之屏障。南朝梁武帝亲登此山,谓其可为京口壮观,故称为北顾,俗称北固。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韩世忠、梁红玉曾在此伏击金兀术。由此看来,北固山亦一名胜古迹。法平登临此山,极目远眺,遂有诸多联想和感慨,并不奇怪。诗写得很飘逸挺拔,颇有超然出世之感,洵名笔之作。
  [注释] ①南徐:古州名。晋室南渡后,侨置徐州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称南徐州。隋初废。此处以代镇江。可见法平乃赴镇江之约会而来登临北固山的。②金焦:金山、焦山,均镇江市郊山名。金山在镇江市西北,旧在长江中,后沙涨成陆,与南岸相连。古名氐父山、伏牛山、浮王山等。唐时裴头陀于江边获金,改名金山。山上之金山寺,为中国著名古刹,兼有白蛇娘子与法海水漫金山之传说。焦山在镇江市东北,屹立长江中,与金山相对峙,并称金焦,向为江防要塞。古名樵山,相传汉末处士焦先隐于此,因名焦山。南宋时岳飞与韩世忠皆曾于此驻扎重兵,以抗击金兵。山上有定慧寺,亦著名大刹。吴楚句:谓长江流至北固山附近,多有曲折转弯处,主河道作西北——东南流向。其东面为古吴地区,即今江苏、浙江及安徽部分。其西边为古楚地区,即今湖北、江西、湖南等省。③雨意句:谓山岩峭壁上的苍苔湿润,显出雨意,空气潮湿也。潮声句:谓将临日落之时,涌起了潮水声。曛(xūn):指日落时的微光。④殷勤:此处意谓感到亲切,可亲。
  佛印元公自京师还,过金陵,作诗赠之
  可遵
  上国归来路几千,浑身犹带御炉烟①。
  凤凰山下敲篷咏,惊起山翁白昼眠②。
  [作者简介] 可遵,北宋时福建福州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无考。大约公元1072年前后在世。曾长期居止江浙地区,与著名诗僧佛印了元颇有交往。能诗,诗风简淡清朗,语言亦精炼。作品惜多失传。
  [说明] 佛印为宋神宗赐给著名诗僧了元的称号,详见了元《游云门》之作者简介。某次,了元应宋神宗召请赴京,离京返回自己所住持的杭州圣水寺时,路过金陵,可遵遂作此诗以赠。了元亦有诗覆之,见本书了元《答可遵》。可遵在这首赠诗中赞颂了佛印了元道德高尚,才华过人,因此得到皇帝的宠信,从此以后,一定能写出更多的好诗了。
  [注释] ①上国:犹言京城,这里指北宋的都城开封:御炉句:谓了元亲近宋神宗,身上还存留着皇宫御炉中散发的香气,这是一句比喻。比喻了元沐浴浩荡皇恩,荣幸无比。②凤凰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南郊,岩壑曲折,左瞰钱塘江,形如凤凰展翅欲飞,故名。佛印了元所住之圣水寺即在此近。敲篷:敲击船篷。谓坐在船上,敲击船篷以作节拍。吟咏诗歌。山翁:山中老人。
  题汤泉
  可遵
  禅庭谁作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①。
  直待众生尘垢尽,我方清冷混常流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汤泉,今一般称温泉,指水温较当地一年平均气温为高,且冬夏温度保持不变的泉水。多由靠近火山或泉中矿物质所放出热量而形成。我国南北各地皆有温泉分布。著名者江西庐山温泉,当年陶渊明居此曾沐浴。又如陕西西安骊山温泉,唐玄宗时杨贵妃洗浴之华清池也。此诗中所题汤泉,未详所指,但它地近佛寺,且当为佛寺所有,则可无疑问。这首诗的写法也较新颖:前联以作者的目光来记叙描写温泉,后联则以温泉的口吻来介绍自己的功能。叙述地位的忽然转换,别有一番情趣。诗中且另有深意,说它是一首寓言诗,寓深刻之意于平淡叙述之中,亦无不可。
  [注释] ①禅庭:指佛寺。石龙头:用石头雕凿出龙头的形状,安放在温泉出水处,于是从龙口中流出温泉水。沸:这里既有水热而沸腾的意思,也有水多而奔泻的意思。②常流:普通的溪流。
  口占绝句
  道潜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①。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②。
  [作者简介] 道潜(1043-?),北宋浙江杭州智果院僧。卒年不详,享寿当在六十岁以上。本名昙潜,字参寥,俗姓何,于潜(今浙江省临安县)人。出家后,遍览内外经典,历游名山大川,交游既广,学问亦进。他与苏轼为莫逆之交,与同代诗人秦观、黄庭坚等人过从密切。苏轼守杭州时,为其改名道潜,筑“智果精舍”以居之。他性格偏激,恃才傲物,曾因语涉讥刺和与苏轼等人异于寻常的关系而除出僧籍,流徙兖州。后宋徽宗下诏为其复籍,赐号“妙总禅师”。他极富才华,擅长诗文,是当时享名最高的诗僧。作诗立意学陶渊明,七绝尤佳。著作有《参寥子集》等。
  [说明] 苏轼任徐州太守时,道潜由杭州前往探访。苏轼设盛宴为之接风。酒席桌上,一个年少貌美的艺妓向道潜求诗,且不断地挑逗撩拨。道潜笑着即兴吟出这首绝句,满座皆惊叹赞赏,道潜也因之名闻海内。这首诗通俗平易,清新明快,借用人们熟知的典故和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僧与妓有不同的身份,应当各行其是,从而也表现出作者光明磊落的高尚情怀。
  [注释] 东山:各地称东山者甚多,不详何指,此处当为艺妓的籍贯或居处。窈窕(yǎo tiǎo):美好貌。幽梦:隐秘的梦幻。恼:撩拨,使人烦恼。襄王:战国时楚国的国君。宋玉《高唐赋•序》中载楚襄王游高唐,倦而昼寝,梦见一美貌妇人自称为“巫山神女”,前来陪伴他。禅心:从佛修行之心。絮:柳絮。逐:追逐,追随。狂:疯狂地飘舞飞扬。
  经临平作
  道潜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①。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此诗题又作“临平道上作”。临平,即临平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北。唐置临平监于山下。潜公是杭州人,又在杭州出家为僧。对杭州及其附近各地风光胜迹,潜公自是耳熟能详,而且有过多次观赏领略的经历。潜公笔下,抒写这方面的观感的诗文自然特别多,而且写得特别好。这首路经临平有感而作的七言绝句,一经写出,立刻传到杭州知府苏东坡处。东坡大为赞赏,立刻命人刻石树碑纪念。时有仕宦家室名曹夫人者,善作山水画,亦绘出《临平藕花图》。一时引得无数人观赏摹画,传为美谈。其实,类似这种白描写意,意境清新明丽的七言绝句,潜公作品中比比皆是。潜公不愧是七绝高手,绘景传神的大方家。
  [注释] ①风蒲:风中的蒲草。蒲为草木之名,有香蒲、菖蒲或蒲柳。猎猎:象风声。鲍照《浔阳还都道中》诗:“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也指风吹动旌旗(或其他竖立之物)所发出的声音。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三:“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浔阳。”弄:显示,显得。欲立句:谓在猎猎风中,蜻蜓想停立在蒲草上很不容易,很不稳定。②临平山:见说明。藕花:荷花。
  东园
  道潜
  曲渚回塘孰与期,杖藜终日自忘机①。
  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水西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东园当系杭州西子湖畔一处园林,具体所在不详。这首七绝写潜公杖藜游览东园的观感。诗写得似乎极淡雅自然,朴实平易,却制造出一个令人思索、引人入胜的朦胧美妙的意境。苏轼贬谪黄州,当个有职无权的团练副使。其时潜公亦往黄州,与东坡交游。东坡得到一封外埠朋友的来信,信中道听说他与一位写诗的和尚来往,问是不是写“隔林仿佛闻机杼”的人,并说那诗倒真是写得好。东坡把朋友来信给潜公观看,并赞叹这七个字(隔林仿佛闻机杼)当可作为潜公的诗号。可见,潜公的七言绝句在当时是很受推崇,很得好评的。
  [注释] ①曲渚:形状不规则的小洲,或隐秘的小洲,两义皆通。回塘:坡岸回环曲折的池塘。孰:怎么。期:约定。杖藜:拄着藜杖。忘机:忘却计较或巧诈之心。指自甘恬淡,与世无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②机杼(zhù):织布机。机以转轴,杼以持纬。水西:溪水的西面。
  访方子通
  仲殊
  多年不见玉川翁,今日相逢小榭东①。
  依旧清凉无长物,只余松桧养秋风②。
  [作者简介] 仲殊,北宋江苏苏州承天寺僧。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字师利,俗姓张,名挥,安州(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本为士人,曾中进士并入仕途。因其妻以药毒之,遂灰心弃家为僧。出家后时时食蜜解毒,以致嗜蜜成瘾,时人皆称之为“蜜殊”。他能诗善文,尤长于词。诗风浓艳华丽,词风和婉清逸。与苏东坡等名士均有交往。终葬于杭州吴山宝月寺。其诗集名《宝月集》,今不传,有今人赵万里辑本。
  [说明] 方子通即方唯深,字子通,号玉川翁,福建莆田人,系学者方龟年之子。他是仲殊的知己朋友,很有才华但仕途坎坷。王安石极爱其诗的精炼警绝,不时为之延誉。仲殊探望了这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之后,把自己的感慨和赞叹写成这首七言绝句:原来老友方子通依然是两袖清风,身无长物,多么廉洁清高啊!这首诗写得通俗明了,清新流利,在仲殊词藻华美的诗风中显得很突出,今特选入。
  [注释] ①玉川翁:方唯深字子通,号玉川翁。榭:建在高土台上的敞屋。②清凉:形容清廉或贫寒。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世说新语•德行》中载东晋王恭虽然历任大官却清廉节俭,除了一身必不可少的东西外,没有多余之物。后来便用“身无长物”、“别无长物”、“一无长物”、“家无长物”来形容人的节俭或贫穷。松桧:松树和桧树均系冬夏长青、岁寒不凋的乔木,历来被用作为忠贞高洁的品德的象征。
  润洲
  仲殊
  北固楼前一笛风,断云飞出建康宫①。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润州为古地名,系春秋吴地。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以蒋州之延陵、永年,常州之曲阿共三县,置润州,取州东润浦为名。唐因之,宋改为镇江军,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升为府。旧治即今江苏省镇江市。这首诗可称作为殊公的代表作品。当时便已广泛流传,其下联且有多处刻石纪念。本诗属于纯粹的写景白描套路,而于景物描写的背后,蕴含着一种悠远凄迷的感时伤怀之情。一切都表现得迷蒙缠绵,在意境的渲染上很见功力。
  [注释] ①北固楼:为古润州即今镇江市北北固山上的一座楼台建筑,作观赏长江景物使用,早废。关于北固山,详见法平《北固山》之说明。一笛风:意谓乘风吹笛,风中吹笛。建康宫:泛指建康城的皇家宫殿。建康为古县名,即汉秣陵县。三国吴改为建业。晋初仍称秣陵,太康三年(公元280年)分秣陵水北之地为建业,且改业为邺。晋愍帝司马邺即位,以避讳改为建康,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均建都于此。其地为今江苏省南京市。
  京口怀古
  仲殊
  一昨丹阳王气销,尽将豪侈谢尘嚣①。
  衣冠不复宗唐代,父老犹能道晋朝②。
  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③。
  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京口为古城名。地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详见子熙《飐京口古台夜望》之说明。仲殊为苏州承天寺僧,在苏南地区(包括今江苏省之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等地)有过相当长时间的逗留,对此地区的风物人情和名胜古迹多有了解。其所作诗篇,亦有大量是反映这一地区的情况。这首七律,便是殊公登临镇江郊外京口古城时有感而作。曾几何时,京口城作为三国东吴的首都,历来又是江防重镇,其雄伟壮观之貌,宋人是记忆犹新的。这首诗忠实地纪录了京口盛衰兴废的数百年历史。面对眼前这片荒凉衰败景象,殊公不由自主地抚今追昔,生出沧桑之感。诗写得十分凝重,沉郁而又悲壮,有很强烈的感染力。
  [注释] ①一昨:前些日子。王羲之《淳化阁帖》:“多日不知君问,得一昨书,知君安善为慰。”意即此。丹阳:旧县名。秦为云阳,属会稽郡,后改曲阿。汉属扬州。唐天宝间以京口为丹阳郡,改曲阿为丹阳县。王气:旧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唐许浑《金陵怀古》诗:“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即指此。豪侈:豪华奢侈。谢:告辞、离开之意。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陶渊明《桃花源记》诗:“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即用此意。②衣冠:泛指各种服饰。宗:学,仿效。父老:一般为年长者的敬称。③万岁楼:京口旧城一座楼台古迹,早废。千秋桥:京口旧城一座古建桥梁,亦废。④不与:与之无关,不参与,不干预。海潮:此处指京口城北长江之潮涨潮落。
  上堂偈二首之一
  从悦
  耳目一何清,端居幽谷里①。
  秋风入古松,秋月生寒水。
  [作者简介] 从悦(1044-1091),北宋时期江西义宁龙安山兜率寺僧。俗姓熊,赣州(今属江西省)人。黄龙宗二世真净克文禅师法嗣。先后参谒法昌倚遇、云盖守智诸大德。依守智指示,往投克文禅师,遂承其法。与楚圆慈明禅师侍者清素大师交久,亦承其法。于是学问大进,道誉日着。先住长沙麓山寺,继主义宁龙安山兜率禅院。传徒有疏山了常、兜率慧照、张商英居士等。示寂后塔于龙安山之乳峰。宋哲宗赐谥“真寂禅师”。事迹俱载《五灯会元》、《江西通志》。
  [说明] 悦公于龙安山兜率禅寺上堂说法。有学僧问道:“如何是兜率境?”悦公即吟此偈作答。以偈答问,佛家常事。重要的是此答偈须针对所问,言之有物。如明灯大烛,直指人心。如玉液琼浆,醍醐灌顶。这样方使学道者有得受用。悦公这首诗偈,清平雅淡,本身便是一个瑶台僊境。你说什么是兜率境?这就是。那么,你还不全心学道,自策自励,又更待何时?这是一首意境极美的诗,自然,也是出于一个境界极高的名僧。
  [注释] ①幽谷:僻静的山谷。此处指义宁州龙安山,兜率古寺之所在地。
  上堂偈二首之二
  从悦
  常居物外度清时,牛上横将竹笛吹①。
  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悦公于上堂开示时常教导僧众,要直须努力,别着精神,耕取自己田园,莫犯他人苗稼。于是,便有了这首田园诗偈。耕取自己田园者,作出田园诗,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个田园,当有另解,断非大地之阡陌,乃是心田之畛畦。这首七言诗偈,给我们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春意春景,描绘出牧童骑牛吹笛的生动形象,描绘出山青水绿,白云浮空。这些清新明丽的景致,自当陶冶人的心灵。学佛向道之人,有此境遇,自然应该是直须努力,别着精神了。
  [注释] ①物外:指世外,超脱于世事之外。清时:太平盛世。横将:横持着,横拿着,指吹笛的姿势。②幽:指笛声悠扬妙曼。幽通悠。此情句:谓这种乐趣且不告诉白云知道,不让白云得知。白云高浮天上,山水人牛尽在其下,焉得不知。形象而又生动。
  送东坡居士
  泉禅师
  脚下曹溪去路通,登登无复问幡风①。
  好将钟阜临歧句,说似当年踏碓翁②。
  [作者简介] 泉禅师,号佛慧,北宋时江苏金陵蒋山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1075年前后在世。泉公博览群籍,知识渊贯。人皆称之为“泉万卷”,可想而知其读书之多。亦能诗,诗风简淡,不尚修饰。作品多已失传。
  [说明] 东坡居士指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进士及第,历任推官、通判、团练副使、礼部郎中、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州等职,卒于常州。参加诗文革新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雄健豪迈,独具风格。长于行楷,为“宋四家”之一。善绘竹,喜作枯木怪石,有《竹石图》传世。诗文结集为《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泉公与苏东坡为方外之交,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东坡贬谪岭南,舟过金陵,阻风不前。泉公迎到江边,相见语道。东坡有诗以纪其事,泉公说此偈以送行。
  [注释] ①曹溪:水名。在今广东省曲江县东南双峰山下。唐仪凤中(公元676-679年),邑人曹叔良舍宅建宝林寺,故名曹溪,因禅宗六祖慧能在曹溪宝林寺演法而更著名,为禅宗祖庭、大道场。登登:像脚步声。幡风:佛教典故。慧能初入光孝寺,见众僧议寺外旗杆上的旗幡,是时幡在风中飘摇。或曰风动,或曰幡动。慧能却说风与幡皆未尝动,是诸位贤者的心在动。寺主闻之,知为得法大知识,优礼崇之。幡即旗也。②钟阜:即钟山,代指金陵。临歧:到歧路之处,指分道惜别。踏碓翁:指慧能。慧能参五祖弘忍于湖北黄梅东山,派入后院任舂米杂役,直至弘忍传法(衣钵)于他。碓(duì):舂米谷的工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送空上人
  蕴常
  过了梨花春亦归,小窗新绿正相宜①。
  白头更作西州梦,细雨青灯话别离②。
  [作者简介] 蕴常,字不轻,北宋南方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无考。大约公元1076年前后在世。工诗善文,诗风清雅蕴藉,柔婉深沉,当时颇享盛名。作品大多不传,少量收入《宋高僧诗选》。
  [说明] 空上人未详所指,应为蕴常同道好友。时值春意阑珊季节,空上人即将远行,常公于是作此七绝,为朋友送行。诗写得极为细腻温馨,淡淡的离情别绪为朋友间的深情厚意所掩盖,读来让人倍觉亲切,倍觉温暖。
  [注释] ①小窗句:谓花谢了,树叶长得更茂盛,碧绿一片,亦颇可观。②西州:本意为我国西北地区如甘肃中部,此处泛指位于江南西部的广大地域,未有确指。由此可大致推断,常公的故乡当在今江浙两省西面的某地。
  别苏养直
  蕴常
  老去难为别,愁边更着秋①。
  碧芦围野水,落日满行舟②。
  雁断西风急,天寒古寺幽③。
  两乡无百里,能寄短书不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苏养直即苏庠,北宋著名隐士、诗人。字养直,号后湖,澧州(治所在今湖南省澧县东南)人。工诗,甚受苏东坡器重。隐居江西庐山,与诗人徐俯(黄庭坚之甥)同召不起,卒年八十余。作品结为《后湖集》。苏庠为常公方外好友,隐修同道,时有诗歌唱和,相处甚洽。今苏庠行将离去,常公作此诗送行。诗写的大都为时令风景,却准确贴切地衬托出作者的情绪和心境。诗写得很有感情。
  [注释] ①愁边句:谓正为离愁而苦,更加上暮秋凄凉风景。②落日句:谓朋友黄昏时乘船远去,船上满载着夕阳的余晖。③雁断句:因西风一阵阵紧吹,把雁唳之声也切断了。幽:这里指凄凉,僻静。④两乡:犹言两地,指苏庠与蕴常两人之住地。不:同否。
  白云庵
  元照
  道人倦逢迎,结庵就岩穴①。
  静爱山头云,空蒙如积雪②。
  随风亦卷舒,触石更明灭③。
  却忆古人诗,只可自怡悦④。
  [作者简介] 元照(1048-1116),北宋浙江钱塘灵芝寺僧。字湛然,自号安忍子,俗姓唐,余杭(今属浙江省)人。出家后,博究佛教各宗派,以律为本。住钱塘灵芝寺凡三十年,不问尘事,潜心著述。他是宋代律宗著名高僧,所撰《资持》、《济缘》、《行宗》、《应法》、《住法》、《报恩》诸记,风行于世。又作《十六观小弥陀义疏》并删定律仪。亦长于诗文,诗文合为《芝园集》若干卷,不传。逝世后赐谥“大智律师”。
  [说明] 白云庵是宋代杭州灵芝寺下属的一个小“子孙庙”,系元照律师修行著书之处。元照这首诗用精炼的文辞,清新雅洁的笔调,生动细腻地描述艘桓隼仙?嗽谏钌叫∶碇械囊?萆?睿河朐粕窖已ㄎ?椋?敕缢?暄┪?椋?唤龈视卺?牛??夷茏缘闷淅帧4釉?兆约旱纳?骄??纯矗?夂芟袷亲髡弑救说纳?钚凑眨?瓜殖隼吹囊舱?亲髡弑救四浅尉磺迕鞯男亟蠛陀胧牢掴璧男愿瘛?
  [注释] ①道人:和尚的旧称。逢迎:迎接,接待,有时也作迎合,趋奉解。结庵:做一座庵(小茅屋或小寺庙)。就:随,靠着。②空蒙:细雨迷茫貌。③卷舒:卷曲与舒展,多用于形容云彩。触石句:意谓山头的云碰上岩石后又分开散去,有如电光石火般时明时灭。④怡悦:安适,喜悦。
  石佛寺
  南越
  松竹行才尽,香城绝世尘①。
  倚岩开半殿,凿石见全身②。
  钟鼓中天晓,烟花上界春③。
  出门重稽首,愿值下生晨④。
  [作者简介] 南越,北宋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078年前后在世。诗学晋唐,所作五言,颇具唐人风味。作品多不传。
  [说明] 国内有石佛之寺颇多,此处未详所指。从诗文中反映的情况来看,当在江南地区。作者在参拜了这所佛寺后,用精炼简洁的笔墨记录了寺庙周边的风光美景,表达了自己对这座佛寺崇敬和依恋之情。诗写得很质朴,很流畅。
  [注释] ①香城:指石佛寺,以其在繁花锦簇之中,故称。②倚岩句:谓石佛寺借用山洞的自然条件,以山洞为佛殿,于洞口加接建筑,故称半殿。全身:指全身的石佛雕像。③中天:天空之中。晓:意谓传播,告知。烟花:泛指春天美景。上界:天界,天上。④稽首:旧时所行的跪拜礼。愿值句:谓下辈子愿来石佛寺值晨守护门户。值晨指清晨于门外值日守卫,犹如打更、守更一般。
  题松
  维琳
  大夫去作栋梁材,无复清阴护绿苔①。
  只恐夜深明月下,误他千里鹤飞来②。
  [作者简介] 维琳(?-1119),北宋浙江杭州径山万寿寺僧。生年不详,号无畏,俗姓沈,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苏轼任杭州太守,慕其名声,请他担任径山万寿寺住持。他性格博大峻洁,文辞清新雅丽,好学能诗,负有盛名。相传宋徽宗宣和初年(公元1119年)崇尚道教,诏命僧徒尽皆着道冠。维琳不从,某日聚众说偈后,安然而逝。
  [说明] 维琳住在铜山院时,院中有一棵古松,粗可合抱,参天而立,成为这座山中小庙的一大景观。然而,这棵巨松却被县太爷看中了,准备伐去修治官署。维琳听到这个消息,便叫弟子削去一块树皮,亲笔题上此诗。不久,县尉带人来砍树,读了这首诗,就此作罢,古松遂得以保全。一个小庙里的和尚是无法抗拒一县的“父母官”的,所以这首诗写得极其委婉、诚恳,用“护苔”、“留鹤”来打动那些也喜欢趋文赴雅的官老爷的心。诗很流畅,从容,很有韵味。
  [注释] ①大夫:指松树。据说秦始皇东至泰山,亲封泰山上一棵古松为“大夫”,后遂以“大夫”或“大夫松”来代指松树。②鹤飞来:传说鹤性高洁,专择参天古松而栖。兼借用汉人丁令威乘鹤归来之典。
  青城山观
  楚峦
  静见门庭紫气生,前山岚霭入楼青①。
  玉坛醮罢鬼神喜,金鼎药成鸡犬灵②。
  岩下水光分五色,壶中人寿过千龄③。
  何当一日抛凡骨,骑取苍龙上杳冥④。
  [作者简介] 楚峦,北宋时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无考。大约公元1079年前后在世。诗入《宋高僧诗选》。其诗骨力雄劲,雅健可喜,时有盛名,惜多不传。
  [说明] 青城山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之西南,又名赤城山,为道教中第五洞天。山上有青泉,谓之潮泉。岷山连岫千里,青城山为第一峰。山中有天师洞,传为汉张道陵修炼处。今经修葺,成为道教全国重点道观。诗题中所谓观,疑即指此,待考。楚峦以一释子而写出如此生动形象、准确鲜明的有关道观的诗,良不易也。
  [注释] ①紫气:祥瑞的光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暗用紫气东来之典。汉刘向《列僊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岚霭:丰盛而弥漫的雾气。②玉坛:对道士祭祀所用祭坛的美称。醮(jiào):道士设坛祭祀祈祷。金鼎:对道士炼丹所用容器药鼎之美称。药:指化学合成的丹药。鸡犬灵:谓炼出的丹药非常有效,连鸡犬食之亦可长生不老、不死。暗用“鸡犬升天”之典。谓晋许逊于江西南昌西山修炼成僊,其家所饲鸡犬亦一同升天。又有汉淮南王学道成僊,举家升天,家中畜产亦得成僊,于是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灵即指得道成僊。③五色:青黄赤白黑五色,旧时把这五种颜色作为主要的颜色,也代指各种颜色。壶中:壶中天之缩语,指道家所称的僊境。千龄:千年,千岁。④何当:犹言何时,何日。凡骨:凡人的躯体、气质,与所谓僊风道骨相对称。苍龙:有多解,一般指东方七宿之合称。又解为青色大马。再解指苍劲的松柏。这几种与诗文意义均不符。不妨作青色之龙解更简捷。杳冥:极其高远目力见不到的地方。
  田横墓
  懒云
  荒冢临歧尚隐然,春风吹绿草芊芊①。
  牧儿乱唱黄昏后,犹似悲歌薤露篇②。
  [作者简介] 懒云,北宋僧。懒云为其字号,其法讳、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无考。大约公元1079年前后在世。
  [说明] 田横之墓原在今山东境内,有多处,今皆废圯。田横为战国时齐国田氏后代。秦末,其从兄田儋自立为齐王,不久战死。儋弟荣及荣子广相继为齐王,田横任相国。韩信破齐,横自立为齐王,率从属五百人逃往海岛。刘邦称帝,遣使招降。横与客二人往赴洛阳,未二十里,羞为汉臣,自杀。其部属五百壮士亦皆自杀。后人悲其壮烈,于多处为其立墓祭悼。这是懒云在云游途中,经过一座田横墓时,感怀伤时,触景生情所作的一首绝句。诗写得很深沉,很有韵味。
  [注释] ①临歧:临近分岔路口。隐然:隐约可辨。芊芊(qiān):草木茂盛貌。②薤(xiè)露篇:古挽歌名。详见文偃《北邙行》之注②。又见晋崔豹《古今注•音乐》:“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故有二章。”
  绝句二首
  景淳
  夜色中旬后,虚堂坐几更①。
  临溪猿不叫,当槛月初生②。
  后夜客来稀,幽斋独掩扉③。
  月中无事立,草际一萤飞④。
  [作者简介] 景淳,北宋广西桂林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1080年前后在世。曾寄寓于豫章乾明寺,终日闭门读书,二十年如一日。喜欢写诗,诗风恬淡自然,于意境、修辞各方面都有相当造诣。
  [说明] 景淳的诗以五言为佳。他是个白描高手,往往只须寥寥数笔便塑造出一个极其优美的意境,完成一个十分鲜明的形象。夜已过半,独立中庭,皓月当头,一萤轻飞等,在这具体事物的描写之外,其实蕴含着更多的意思:作者的心绪、情怀、思念、希望等等。意在言外,颇堪咀嚼和深味。
  [注释] ①中旬:每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为中旬。此处仅指月中,当为农历每月十五日,此后月渐缺渐小,以至成钩。虚堂:空堂。②当槛:对着门坎。③幽斋:寂静的斋房。④草际:草之中。
  绝句
  道英
  南北东西住险巘,古岩寒桂冷依依①。
  无人到我经行地,明月清风拟付谁②?
  [作者简介] 道英,北宋福建高僧。觉罩子琦禅师法嗣。俗姓胡,泉州(今属福建省)人。曾住持江西鄱阳荐福寺。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080年前后在世。《五灯会元》、《饶州府志》与《补续高僧传》皆有传。
  [说明] 题目直接用绝句二字,标示的只是诗的形式,而非诗的主旨内容。这类诗多抒发感慨,寄寓情绪,非某些具体名称可包涵者也。英公此诗,也没有具体描写什么事物或人物。只是简略地谈到自己修行处所,简略之极,主要是抒发自己一腔孤寂、散淡、无法排遣的忧思。说得乐观些,诗写得很超脱,说得客观些,诗写得有点凄清。
  [注释] ①险巘(xī):险峻,险峻的山岭。古岩句:谓其环境清冷孤寂,山岩古老,桂树凄寒,处处泛出一种寒意。②经行:佛教徒因养身散除郁闷,旋回往返于一定之地叫经行。法显《佛国记》载“佛在世时有剪发爪作塔及过去三佛并释迦文佛生处,经行处及作诸佛形像处,尽有塔。”
  题胜业寺
  文政
  山鸟无凡音,山云无俗状①。
  引得白头僧,时时倚藜杖②。
  [作者简介] 文政(1045-1113),北宋时湖南衡阳南岳僧。俗姓令狐,东鲁须城(治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人。出家于本邑大谷山,后至衡阳南岳。历主大刹,道名高隆。终于南岳胜业寺,刘歧为撰塔铭。能诗,不多作,亦少流传。诗风简淡,直抒胸臆。此诗原载《南岳总胜集》,后收入《宋诗纪事》卷九十一。
  [说明] 胜业寺为南岳衡山第一大丛林。始建于初唐,又名弥勒台、般若台、洞霄宫等。至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改今名,即今之祝圣寺。寺在南岳镇东街,寺周古木苍翠,寺宇建筑雄伟。寺中有石雕五百罗汉、悦亭、禹柏庵、开云堂等古迹。现南岳佛教协会设于此。北宋中期,胜业寺已是禅宗大道场。政公主持寺务,刻苦经营,香火亦空前鼎盛。政公于寺务及禅修余暇,写下此诗,并题于寺壁,记叙自己在胜业寺的生活状况。其时政公已年逾花甲,退居后堂,生活是颇为优游自在的。这一点,诗中有所反映。
  [注释] ①山鸟句:谓鸟鸣声美妙动听,不像普通的鸟雀叽叽喳喳。山云句:谓天上的云变幻形态,状极高雅,没有丝毫俗气。②时时句:谓作者自己,时时倚杖听山中鸟鸣,看天上云飞。
  浮槎山
  用孙
  山为浮来海莫沈,萧梁曾此布黄金①。
  梵僧亲指耆懒窟,帝女归传达摩心②。
  地控好峰排万仞,涧余流水落千寻③。
  灵踪断处人何在,日夕云霞望转深④。
  [作者简介] 用孙,北宋时江南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082年前后在世。能诗,有诗选入《禅藻集》,此诗选自《宋诗纪事》卷九十一。
  [说明] 浮槎山在庐州(治所即今安徽省合肥市)。传说系从海上飘浮而来,故有此名。有梵僧过此,说这是印度王舍城东北释迦牟尼当年说法度众处耆懒崛山的一座山峰,怎么浮到中土来了?南朝梁武帝之女于此山中建道林寺,削发为尼,出家修道。宋人欧阳修曾著文记叙此事。用孙此诗详尽地记叙了浮槎山的来历故实,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既缅怀前辈先贤的遗迹、轶事,更感叹眼前的世事沧桑。诗写得苍凉沉郁,深沉有力。槎(chā)为竹木之筏。
  [注释] ①萧梁:指历史上南北朝时南朝梁王朝。为萧衍所建立,系萧氏世袭王朝,故称萧梁。公元502-557年有国,历七帝五十六年,为陈霸先所灭。布黄金:用王舍城祗园精舍地布黄金之典。②耆懒(dǔ)窟:即耆懒崛山。梵文音译,意译为鹫头山。详见义净《在西国怀王舍城》注②。帝女:指梁武帝之女,出家为尼者。达摩心:指菩提达摩弘扬佛教禅宗的决心。菩提达摩(?-约535),南天竺人,南朝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抵南海,入魏,上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决心弘扬禅宗。以楞伽四卷授弟子慧可,示寂前且将袈裟亦付慧可。禅宗称菩提达摩为东土始祖,慧可为二祖。菩提达摩抵广东南海后,曾至梁王朝京都金陵传法。又菩提达摩通常可简称达摩。③地控句:谓浮槎山山峰秀美而且高峻,高达万仞。涧余句:谓山涧溪水湍急而且陡直,泻落千寻。寻为古代长度单位,一般以八尺为一寻。④灵踪:本意指僊人的过往踪迹,这里泛指前代高贤名流们留下的遗迹。转:更。
  贻老僧
  信禅师
  俗腊知多少,庞眉拥毳袍①。
  看经嫌字小,问事爱声高。
  曝日终无厌,登阶渐觉劳②。
  自言曾少壮,游岳两三遭③。
  [作者简介] 信禅师,北宋时江南姑苏定慧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085年前后在世。信公博览群经,度众无数,为当时一代高德。偶作诗,亦有情致。
  [说明] 宋人笔记《罗湖野录》中专门谈到信禅师,说他是一位明眼宗匠,名盛于时。其作诗,不过是游戏而已,却也写得很有意思。从上面这首诗来看,确乎如此。似乎信公随手拈来,如与人面语,丝毫不用修饰雕凿,自然就丝毫也不费力。而其层次排比,词语对仗,自自然然就做到了。这首诗可看作是信公晚年生活的具体写照。贻者给也,赠也。
  [注释] ①俗腊:俗世的年龄,指出生以来的总年龄。出家僧人的年龄称腊,腊有多种。出生年数为俗腊亦称世寿;出家年数为僧腊;受戒年数为戒腊;继法年数为法腊;以此类推。此句意为不知道自己到底多少岁了,很老很老了。庞眉:既多又长而且杂乱的眉毛,指老年人的寿眉。毳(cuì)袍:极为粗糙的鸟毛或兽毛织成的衣袍。②曝日:亦称负暄,指晒太阳。③游岳:指游览著名山岳。此处之岳未有具体所指,但必系极有名的山岳,否则不会提起。
  过郑居士斋
  道举
  竹里蓬茅掩棘扉,主人诗瘦带宽围①。
  种成苜蓿先生饭,制就芙蓉隐者衣②。
  柳絮春江鱼婢至,荻花秋渚雁奴归③。
  小溪短艇能容我,先向溪隈筑钓矶④?
  [作者简介] 道举,北宋时江南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086年前后在世。能诗,尤长七律,作品惜多不传。此诗载《吴郡志》。
  [说明] 郑居士未详何人。从本诗正文来看,当为一位隐居山林、善于作诗的高士。郑居士斋亦未知何处。从诗句反映的情况分析,当在江浙一带水乡。这种不图荣利,不预外事的隐居读书人,正是作者所喜欢、愿结识的人。所以作者很诚恳地向郑居士提出了一个请求:在你隐居的斋室外面,让我在溪流边筑个钓鱼台,让我常常在此垂钓吧!诗写得温柔敦厚,不失雅人深致,形象的描绘,典故的使用,都具有相当的特色。
  [注释] ①蓬茅:茅屋。棘扉:荆棘杂木编成的门户。诗瘦:因苦吟作诗而劳瘁,而消瘦。此句谓郑居士作诗很苦很累,以至消瘦得腰围减小,腰带显得宽松。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②苜蓿:植物名。又称木粟、连枝草等。原产西域,汉武时从大宛传入。为马牛的饲料及绿肥作物,也可入药。其嫩茎叶可作蔬菜。此句谓郑居士以苜蓿为菜以就饭。芙蓉:荷花。此处指荷叶。此句谓郑居士以荷叶制成衣服来穿。二句均比喻夸张说法,形容郑居士生活简朴,不事奢华。③鱼婢:即妾鱼,又称婢妾鱼,一种细长的鲫类鱼。有时泛指一般小鱼、幼鱼。此句谓春天柳絮飞扬时,小鱼儿都游来了。雁奴:相传雁宿时千百成群,周围有警戒之雁,谓之雁奴。此处即指大雁。此句谓秋季江边小洲的芦苇丛中,雁儿从北方回归这里。④艇:轻便小船。溪隈:溪水弯曲处。钓矶:钓鱼台。矶本意为水边突出的大石。
  四皓
  智孜
  忠义合时难,云林共掩关①。
  因秦生白发,为汉出青山②。
  不顾金章贵,常披鹤氅还③。
  如今圣明代,高躅更难攀④!
  [作者简介] 智孜,南宋初年福建长汀僧。生卒年及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1090年前后在世。号禅鉴,俗姓萧。能诗善文,诗风俊爽飘逸,颇受诗人洪刍(黄庭坚之甥)的赞赏。作品大多不传。
  [说明] 四皓系指西汉初年居住于陕西商洛山中的四位高年隐士,通称为“商山四皓”。一为东园公,姓唐,佚其名,字宣明,因居于东园,故称为“东园公”。一为甪里先生,姓周,名术,字符道,因居于甪里,故称为“甪里先生”。一为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因居于夏,故称为“夏黄公”。一为绮里季,姓朱,名晖,字季,因居于绮里,故称为“绮里季”。他们德才兼备,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名望。曾应汉高祖后吕雉的邀请,设计阻止了汉高祖刘邦废黜太子的计划,但对吕后和汉惠帝的礼聘重赏却拒绝接受。智孜这首诗简洁地介绍了这四位高士的事迹,抒发了作者对古代先贤高风亮节的赞慕,同时也委婉地斥责了同代人们趋名赴利的不良风气。诗写得节奏明朗,语言流畅,富有激情和韵味。
  [注释] ①忠义:忠义者,指四皓。合时:适应或迎合时势潮流。云林:山林。掩关:又称闭关,意为闭门不出,一心修行,现已成为佛道界、武术界专用术语。②秦: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由秦王嬴政创建于公元前221年,共历二世十五年。汉:朝代名,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由刘邦灭秦后于公元前206年建立,包括西汉和东汉,共历二十四帝四百零六年。③金章:钱财地位。金为金钱,章指章服,即古代官员所穿的绣有等级标志的礼服。鹤氅:道士或隐士所用之服,详见本书《赠林逋处士》注①。④圣明代:政治英明国家富强的时代,这里完全是反话正说,另有所指。高躅:高尚的行为,指类似“商山四皓”不慕名利的行为。高即高尚,清高。躅本意为足迹,引申而为举止行为。攀:本意为攀越,攀附,引申为攀比,企及。
  天开岩
  有朋
  栖霞山后峰,天开一岩秀①。
  中有坐禅人,形容竹柏瘦②。
  饥餐岩上松,渴饮岩下溜③。
  爱步岩室前,白云起孤岫④。
  [作者简介] 有朋,北宋福建诗僧,号囷(qūn)山禅师。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090年前后在世。俗姓陈,唐末福建观察使陈岩后裔,建宁(今属福建省)人。出家后曾遍游江南各地,长期驻锡于杭州、金陵附近名山。诗有大名,诗风秀劲挺拔,笔调简洁凝炼。原有诗集,名《螺江集》,不传。
  [说明] 天开岩为杭州市葛岭西栖霞岭上一座山岩。群峰之中,两岩高耸,相互对峙,中空大道,天境豁然开朗,故有此名。又名剑门关,栖霞岭亦因此有剑门岭之别名。山岩附近有栖霞洞,山岭下有岳飞墓等著名古迹。朋公曾在此有过很长时间的居留修行,所写这首五言律诗,实为朋公生活写照。诗写得生动形象,很有意境和韵味。
  [注释] ①栖霞山:即栖霞岭,参见本诗说明。天开:即天开岩,见本诗说明。秀:指山岩的秀伟挺拔。②坐禅人:打坐参禅者。形容句:谓形状容貌像竹子和柏枝一样清瘦刚劲。③松:指松子。溜:本意为小股水流,此指顺着岩壁流淌的小股泉水。④岩室:山洞。孤岫:孤峰。
  绝句
  普闻
  水阔天长雁影孤,眠沙鸥鹭倚黄芦①。
  半收小雨西风冷,藜杖相将入画图②。
  [作者简介] 普闻,北宋时南方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090年前后在世。能诗,时有名。又对诗歌理论多所探索,著《诗论》,已佚。
  [说明] 写的是一派萧瑟的深秋景象:雁影孤单、芦苇枯黄、西风凄冷等等。诗人往往是伤春的,伤春却是爱春,为春天大唱赞歌。诗人往往是悲秋的,悲秋却真的伤感、惋叹,为秋天只能唱哀歌或挽歌了。闻公的诗,写的就是这些,可这首诗并非悲秋之作。因为闻公正要拄着藜杖,把自己融入这一片景致中去。闻公称这片景致为画图,可见他是怜之爱之,在为之唱赞歌了。
  [注释] ①水阔句:谓水面宽广,天地空阔,雁儿在天宇中飞行显得特别渺小而孤单。并非一只孤雁,即使是一群雁,一队雁,在无边无际的深秋的天空飞行,也会显得孤单。黄芦:枯黄的芦苇。②半收句:小小的雨,将停未停,风是湿的。何能不冷。将:共。画图:指所描述的上述风景。
  别众一绝
  普首座
  船子当年返故乡,没踪迹处妙难量①。
  真风偏寄知音者,铁笛横吹作散场②。
  [作者简介] 普首座,自号性空庵主,北宋时蜀中高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1091年前后在世。曾参拜黄龙派大师死心悟新禅师,后长住华亭(今上海松江区西)。他爱好吹奏铁笛,放旷自乐,时人莫测其高深。又爱随口吟唱偈句,不讲修饰,但求开导时人。晚年为追仿船子和尚行事,乃于青龙江上置一大木盆,自乘之。张帆吹笛,泛流而去,不知所终。
  [说明] 这是一首告别诗,说穿了便是一首诀别诗。当普首座乘上大木盆,扬帆吹笛而去时,留给我们的也就是这么一首七言绝句了。普公一生狂放不羁,放任自乐,当时就有圣凡莫测之誉。最后,留给人们的也仍然是一种神秘的悬念。青龙江直通吴淞江,吴淞江直通东海。普公是否浮盆入海?入海后又去了哪里?是否找到了海上三神山:方丈、蓬莱、瀛洲?谁也不知道。这首诗只对我们说,他乃是去追踪前辈知音,大家就此散场吧!
  [注释] ①船子:船子和尚,法讳德诚,为唐代高僧。据说他行事甚怪诞,人莫能测。后自言返乡,乘木盆离道友,泛流而没。难量:指难以测量、度量。②散场:谓收场结尾。也指命终永别。
  送崇觉空禅师
  怀清
  十年聚首龙峰寺,一悟真空万境闲①。
  此去随缘且高隐,莫将名字落人间②。
  [作者简介] 怀清,号草堂,北宋江西隆兴泐潭宝峰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092年前后在世。能诗,诗风清隽潇洒。作品大多亡佚,少量散见《罗湖野录》等杂著中。
  [说明] 崇觉空禅师未详何人,但从诗文中得知,其当为与清公同修长达十年的同道好友。一旦离去,清公作此诗以赠。诗中勉励空禅师随缘高隐,莫图世名,其实这何尝不是清公的自勉呢?“莫将名字落人间”,已成为历代寺庙丛林传诵的箴言,历代释子遵崇的座右铭。
  [注释] ①龙峰寺:待考。真空:佛教指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真实世界。众生由迷真空而受幻色,菩萨因修般若慧观,照了幻色,即是真空。境:境界,亦指地方,处所。闲:安闲,闲散,没有负担和牵挂。②莫将句:指不要去追求世俗的名声。
  姚江
  昙莹
  沙尾鳞鳞水退潮,柳行出没见渔樵①。
  客船自载钟声去,落日残僧立寺桥②。
  [作者简介] 昙莹,南宋初年浙江嘉禾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1093年前后在世。号萝月。善言易,时称“易僧”。他学问精博,擅长诗文,诗风清新淡雅。著作有《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等。
  [说明] 姚江在浙江省余姚县,为浙东甬江的一大支流。这首七绝记述的便是作者在姚江之畔看到的景象。本诗最大的特点是精炼,字词句都经过了细致的推敲和锤炼,音韵旋律也十分和缓协调。沙尾、江潮、渔樵出没、船载钟声、落日、残僧。意境显然是美的,但于此美丽之中也使人觉得有点惆怅和凄凉。而这,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
  [注释] ①沙尾:江河中沙洲尖端突出的部分。鳞鳞:指沙滩被江水冲刷成鱼鳞状的纹理。渔樵:渔人和樵夫。②残僧:风烛残年的老僧人。作孤单寂寞的僧人解亦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22:36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