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75|回复: 2

中国历代名僧诗选六(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9 10: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堂开示

  晓舜
  云居不会禅,洗脚上床眠。
  冬瓜直笼统,瓠子曲弯弯①。
  [作者简介] 晓舜,北宋初期江西建昌云居山僧。洞山晓聪禅师法嗣。生年与俗姓均不详,卒于宋英宗治平中(公元1065年前后),享年在六十岁以上,人称老夫舜。瑞州(治所为今江西省高安市)人。少时粗猛,不务正业。后悟,于本邑削发出家。参晓聪禅师,命游方参学,益自知浅薄。复还洞山,侍晓聪日久,得悟。约于宋仁宗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任云居山真如禅寺住持。于此大弘洞宗教义,极受僧俗爱戴,影响甚大。
  [说明] 上堂开示指住持、首座等寺中高僧上法堂讲演经法,对听众各僧所作的启发性训示。一般皆为富于禅理含有机锋的话语,亦常常夹以韵语偈句。老夫舜这首诗偈用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凡事都要任其自然,不得矫揉造作,方可达到禅定修行的至高境界。倘得如此,则不会禅乃是会禅;否则,会禅实是不会禅。短短四句,却已充分反映出晓舜禅师平易质朴的思想风格。
  [注释] ①笼统:浑然粗笨貌。宋郑清之《冬瓜》诗:“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生。生来笼统君休笑,腹内能容数百人。”亦为此意,瓠(hú)子:藤本蔬类植物,也名葫芦、扁蒲。
  游天竺寺
  惟晤
  天寒雨细日将暮,泥滑难禁策马还①。
  砂穴吐泉鸣决决,竹丛归鸟语关关②。
  聊希谢客须穿屐,莫羡支公独买山③。
  方外论交情未浅,愿陪投老白云间④。
  [作者简介] 惟晤,字冲晦,北宋浙江杭州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事迹未详。大约公元1034年前后在世。能诗善文,与同代名士高僧唱和,与高僧佛日、契嵩尤相交契。诗尚精炼,喜用典故。其诗作附载于契嵩作品《镡津集》中。
  [说明] 天竺寺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西南山中,毗邻灵隐寺。有三寺:上天竺创自五代晋天福年间(公元937-947年)。中天竺创自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下天竺创自隋开皇中(公元581-600年)。三寺以下天竺寺最古,规模亦最大。李白《送崔十二游天竺寺》诗:“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指的便是下天竺寺。晤公此诗亦似指此。此诗节奏明快,朗然可诵。
  [注释] ①策马:赶马,鞭马。策意为鞭策。②砂穴:下天竺寺旁沙地上有一穴,出泉水。决决:水流貌。唐韦应物《县斋》诗:“决决水泉动,忻忻众鸟鸣。”关关:鸟鸣声。《诗·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③谢客:南朝宋谢灵运小名客儿,时人称之为谢客。屐:木鞋。此处指谢公屐,一种底有钉的木鞋。谢灵运**山水,每登山时,常着有齿木屐,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支公:指东晋吴中高僧支遁,详见支遁《咏利城山居》之作者简介。买山:相传支遁曾出钱购买新昌沃洲山一大片山林供自己隐居并养马(支公擅养马、相马)。④方外:世俗之外,指出家而脱离于尘俗。从这句诗的意思可以看出,游天竺寺一行人中有僧有俗,人数不少。投老:至老,临老。此句意谓愿陪伴大家优游于青山白云间,直至终老。
  上堂偈
  倚遇
  春山青,春水绿,一觉南柯梦初足①。
  携筇纵步出松门,是处桃英香馥郁②。
  [作者简介] 倚遇(1005-1081),北宋时江西洪州义宁法昌禅院僧。北禅智贤禅师法嗣,青原下十世,云门宗五世。俗姓林,漳州(今属福建省)人。自幼出家,依漳州崇福得度。出外游学,先依浮山远和尚,继参北禅智贤,留最久,得印可。晚住新建西山双岭崇胜院三年。复应义宁法昌禅院之请,任住持,开法传经,造材度僧。时与黄龙慧南、灵源唯清诸大德切磋。逝葬法昌寺侧。遇公上堂开示,每作偈颂诗语,珠玑锦绣,蔚为可观。
  [说明] 从字面来看,这似乎是一首写景诗、抒情诗,写新春之景,抒春游之情。即便作写景抒情诗观,这亦不失为一首好诗。水绿山青,睡梦初醒,携杖出门,桃花缤纷。这本来就是人间大好美景。孰知遇公之意全不在此。上堂开示吟偈,乃为一堂经法纲领。遇公要告诫后生学子,切莫辜负大好春光,切莫沉浸于南柯美梦,走出自己狭小的圈子,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诗用的是暗喻,有如寓言,隽永含蓄。诗风潇洒灵逸,一尘不染,禅味固重,诗味更足。
  [注释] ①南柯梦:喻不切实际的空虚梦幻。详见护国《题醴陵玉僊观歌》注之⑥。②松门:松木所制的粗糙房门或院门。是处:到处,处处。桃英:桃花。馥(fù)郁:香气浓烈蒙密貌。宋寇准《惜花》诗:“深谢暖风传馥郁,长忧夜雨暗摧残。”即为此意。
  题宪师壁
  法辉
  远浸溪光碧,寒生松桧阴①。
  渔舟惊暮雨,高吹入秋林②。
  [作者简介] 法辉,北宋福建晋江广福院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均不详。禅余以诗自娱,尤长五言,诗风潇洒飘逸,酷肖唐人风味。与同代名士吕缙叔、陈原道、石声叔等辈结社唱和,享名于时。原有集,不传。其作品散见于各家杂著或地方志书中。
  [说明] 宪师未详何人,应系与辉公同时之出家僧人。法辉往访宪师,题诗于其壁。所写的不是宪师,亦非辉公,而是宪师隐居之处的水光山色。语言极为简练,却制造出一个非常悠远迷茫的意境,令人读后有深长的回味。
  [注释] ①远:远山。浸:淹没。此句谓远方的山峦倒映在溪水中,使溪水也泛出青翠的光艳。松桧(guì):松为常绿乔木,桧为常绿灌木,合用泛指山中的松柏等常绿树木。②高吹:此处指风。
  书南山六和寺
  契嵩
  青葱玉树接溪岑,台阁凌虚地布金①。
  行到白云重叠处,水声松韵淡人心②。
  [作者简介] 契嵩(1007-1072),北宋浙江杭州佛日山僧。字仲灵,俗姓李,藤洲镡津(今广西藤县)人。庆历间(公元1041-1048年)居杭州灵隐寺,皇佑中(公元1049-1053年)入京师。先后作《辅教编》、《原教孝论》呈送给宋仁宗,并与辟佛者抗辩,甚得仁宗赏识,赐号“明教禅师”。后退归灵隐以终老。他性格严厉,不苟言笑,为文雄健,说理流畅,且又博通经典,擅长诗词,与文豪苏轼亦有交往。诗文结为《镡津集》,收入《四库全书》。
  [说明] 南山泛指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以南诸山,今杭州市尚有南山路。一般包括夕照山、大慈山、玉皇山、五云山、南屏山等山峰。六和寺原在此地区的月轮山上,面对钱塘江,为一著名古刹。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又在该寺旁建塔镇钱塘潮,取名六和塔。今寺废塔存。本诗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描写了六和寺一带优美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即游览者喜悦陶醉的心情。诗写得清新流利,淡雅清俊,把读者引入了一个极其美丽的境界。
  [注释] ①玉树:槐树的别名。溪岑:小溪和小山。凌虚:高入云空。布金: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舍卫国有位“给孤独长者”,是个大富翁,又是大善人。他欲请释迦牟尼来舍卫国传道,选中太子祗多的花园以便供佛和弟子们居住。但太子不肯出卖花园,说:“你若能在我的园地上布满黄金,我便把花园卖给你。”给孤独长者立即照办,太子很感动,便以极便宜的价钱把花园卖给孤独长者。这便是有名的“祗树给孤独园”。以后多把佛教圣地或高僧所居之寺称为“布金之地”。此处兼指阳光普照,遍地金碧辉煌。②松韵:松树的气韵,或作松涛的和谐音响。淡:动词,淡化,使人心情淡泊而清净。
  古意
  契嵩
  风吹一点云,散漫为春雨①。
  洒予松柏林,青葱枝可取②。
  持此岁寒操,手中空楚楚③。
  幽谷无人来,日暮意谁与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古意即仿照古人的意思作诗,仿古诗也。《古诗十九诗》及魏晋时代先贤们的诗歌,大多朴实自然,清新流丽,这种风格延续至唐代。唐以后尤其宋代,诗风大变,诗人刻意营求,尽心雕饰,在用词遣句方面下足功夫,实是与古人作诗背道而驰的。嵩公这首诗,便力反人为雕凿之举,这首诗也的确有古人如陶渊明、谢灵运、王维辈的风味,读来很有点意思。
  [注释] ①散漫:任意,随便,无拘无束。朱熹《朱子语类》十一:“人做功课,若不专一,东看西看,到此心已散漫了,如何看得道理出?”②予:我。③岁寒操:寒冬时节的品操。岁寒固指一岁之寒即冬季,亦可比喻红尘浊世,操为品行操守。手中句:意谓两手空空,无所求取。楚楚:本为凄苦、可怜的意思。此处作为空的助词,强调空的意义。④幽谷:僻静的山谷。与:给予,意谓与谁去交流这种心意或心情。
  湖上晚归
  契嵩
  人间薄游罢,归兴寻旧隐①。
  春崖行未穷,夕阳看欲尽②。
  岚光山际淡,天影水边近③。
  自怜幽趣真,清吟更长引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诗题中之湖指杭州西湖,为中国著名的名胜风景区。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详见遵式《酬苏屯田西湖韵》之说明。嵩公久居杭州西湖西畔之佛日山,虽然性格内向沉静,不喜外务,偶尔亦当有游湖之举,遂作此诗纪之。而这首纪游诗写得颇清新流利,也很有意境。人言嵩公性格严厉,不苟言笑。其实,如此性格之人内心更多思索,对人生、事物有更多更深刻的看法。一旦泄而为诗,更有其深沉委婉、含蓄明丽的一面。所选这首和前面一首,两首五律便很能说明问题。
  [注释] ①薄游:稍稍游览。薄:轻微、少许意。旧隐:过去的隐修处、②穷:尽,完。尽:指日落。③岚光:山中的云雾蒸气和落日的余晖。怜:爱。④幽趣:沉静安适之趣。引:谓引吭高歌、高啸。
  咏杜鹃花
  择璘
  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①。
  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②。
  三叹鹤林成梦寐,前生阆苑觅神僊③。
  小山拄颐愁无奈,又怕声声聒夜眠④。
  [作者简介] 择璘,北宋时江南剡中宝积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事迹不详。大约公元1037年前后在世。长于诗,诗风沉雄雅健,很有情致,惜多失传。所存作品散见于《宋高僧诗选》、《剡录》等著作中。
  [说明] 杜鹃既是一种鸟,亦是一种花。其鸟又名子规、子隽、催归。其花又名映山红,春季开放,多为红色。择公此诗既写杜鹃花,亦写杜鹃鸟,是一曲春天的赞歌。历来描写杜鹃的诗文甚多,兹举两联诗句为例。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此写杜鹃鸟也。择璘《咏杜鹃花》:“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此写杜鹃花也。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此写杜鹃鸟又写杜鹃花也。并皆为千古名句,一并介绍。
  [注释] ①啼鹃:叫唤的杜鹃鸟。②断崖、照水二句:极言杜鹃花之鲜红艳丽,红似火燃。然同燃。③三叹:再三惋叹。鹤林:佛家语。佛祖入灭之处。佛祖于婆罗双树间入灭时,其树一时花开,林色变白,如鹤之群栖。梦寐:此处意为梦想、幻想。阆苑:阆风之苑。僊人所居之处。李商隐《碧城》诗:“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不栖鸾。”④拄颐:以手托着下巴。聒(guā):喧扰,声音嘈杂。王安石《和惠思岁二日二绝》诗有“为嫌归舍儿童聒,故就僧房借榻眠。”
  书木牌诗
  无梦
  身为车兮心为轼,车动轼随无计息①。
  交梨火枣是谁无,自是不除荆与棘②。
  [作者简介] 无梦,北宋湖北鄂州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不详。大约公元1038年前后在世。性诙谐,好歌诗,行化城乡,随遇而安。洵有道高僧。不知所终。
  [说明] 梦公通常在城乡各处化缘时,手中持一木牌,上书七绝二首,此其一也。实以木牌之诗,以诱导教化众生,其用心良苦也。其诗形象生动,比喻贴切,节奏明朗,颇便于讴歌传诵。
  [注释] ①轼:车箱前扶手之横木。计息:犹言计较。②交梨火枣:道教称神僊所食的两种果品。陶弘景《真诰》有“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此句谓人人都有善根福植,都有修成正果的机会。自是句:谓人们大多自以为是,不除去荆棘,自然其路难行。自然交梨火枣亦于事无补。
  上仁宗皇帝乞还山
  怀琏
  千簇云山万壑流,闲身归老此峰头①。
  殷勤愿祝如天寿,一炷清香满石楼②。
  [作者简介] 怀琏(1009-1090),北宋浙江明州育王山僧。俗姓陈,龙溪(今福建省漳州市)人。他精通禅理,享名极高。皇佑中(公元1049-1053年),宋仁宗召对称旨,诏住东京之净园禅院并赐号为“大觉禅师”,与宋仁宗结为佛友,诗词唱和亦多。他性格沉稳含蓄,才华横溢,学外工诗,诗作除应制者外,平时作品皆极有文采,颇受苏轼、欧阳修等文豪的推崇。六十岁起退归四明本寺以终老。
  [说明] 仁宗名赵祯(10lO-1063),是北宋王朝第四代皇帝,公元1022-1063年在位。曾支持富弼、范仲淹等人进行改革,为宋代较有作为的统治者之一。他好佛且喜文,与怀琏相交甚久,对怀琏亦颇器重,留之京城,时备咨询,诗词唱和,相处甚得。嘉佑末年(公元1063年),怀琏年逾五旬,上此诗请求回到故山本寺去。宋仁宗应允并通知当地郡守建阁安置。怀琏此诗的确情文并茂:他首先回忆了故乡(指四明育王山)山水优美,坚执着要归去,接着又说回到育王山后仍要为宋仁宗焚香祈祷,永远不忘皇帝的知遇之恩,说的都是真心话。
  [注释] ①簇:丛。壑:深沟,山谷。归老:年老归乡,回到故乡养老。②殷勤:情意恳切深厚。炷(zhù):原意为灯中之火炷、灯心。《旧唐书•皇甫无逸传》有“夜宿人家,遇灯炷尽,无逸抽佩刀断衣带以为炷。”一炷谓一支。
  宝积寺小雨
  文莹
  老木垂绀发,野花翻曲尘①。
  明霞送孤鹜,僻路少双鳞②。
  天近易得雨,洞深无早春③。
  山祗认来客,曾是洞中真④。
  [作者简介] 文莹,北宋中叶浙江钱塘僧。生卒年及俗姓不详,大约公元1040年前后在世。字道温,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工诗善文,亦喜藏书,留心当世之务。与大诗人苏舜钦极友善,苏欲携之拜谒欧阳修,傲然不往。终老于荆州金銮寺。著作极富,主要有《湘山野录》、《玉壶野史》、《玉壶诗话》、《渚宫集》等。此诗载《宋诗纪事》卷九十一。
  [说明] 宝积寺不详所指,疑在江苏省盱眙县。盱眙县西三里许有宝积山,山麓有古迹。文莹这首五言律诗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把从宝积寺看到的山中小雨的景致描述得极为细腻生动,清新优美。诗篇固然充满了情思和文彩,却也透露出山中老僧一种孤寂落寞的情绪。
  [注释] ①老木:老树。绀发:喻指天青色的枝叶。绀是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曲尘:酒曲所生的细菌色微黄而如尘,因此称淡黄色为曲尘。②明霞:晚霞。鹜(wù):本意为家鸭,古时亦泛指野鸭。这句诗借用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成句“落霞与孤鹜齐飞。”鳞:本为鱼类等动物皮肤表层的一种薄片状保护物,因此也可作为鱼的代称。此处更从鱼进一步而以双鳞代指书信。典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③天近:天低。因阴云密布,使天空显得低垂。④山祗:山神,泛指山中各种精灵。祗本意为地神。洞中真:在山洞中修炼的真人(和尚或道士)。
  送王山人归千峰
  思雅
  旧居千万岭,归去独携琴①。
  物外情难遏,云中路再寻②。
  花繁溪圃合,柳暗野桥深③。
  想到垂纶处,和苔扫竹阴④。
  [作者简介] 思雅,北宋时北方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大约公元1040年前后在世。能诗,有名于时。诗学陶谢(陶渊明、谢灵运),风格俊逸温婉,清新流丽。惜多不传。
  [说明] 王山人未详所指。山人指隐居于山中的隐士。千峰,小山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南。这首送别诗用大量笔墨描绘了王山人所归隐的千峰。山重云复,花明柳暗,的确是个值得隐遁终生的桃源僊境。诗的情绪是昂扬的,充满了羡叹和赞美,似乎在作者的想象中已领略到隐居千峰的个中乐趣了。
  [注释] ①旧居:指王山人在千峰山中的隐居之地。②物外,指世外,超脱于世事之外。遏(è):断绝。③溪圃:溪畔的园地。此句谓花团锦簇,无数鲜花把整个园地盖满。④垂纶:垂钓。纶为钓鱼用的丝线。和苔句:谓在竹林中扫除落叶。连苔藓也被扫动。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送王山人归隐
  惠涣
  山人唯委命,岂恋世尘间①。
  干禄不得志,移家住远山②。
  醉眠溪石静,吟倚草堂闲。
  到想无余事,林僧日往还③。
  [作者简介] 惠涣,北宋时北方诗僧,与思雅大致同时,亦有交往。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大约公元1040年前后在世。诗风清隽散朗,很有韵味。
  [说明] 王山人既是思雅的方外之交,也是惠涣的朋友。当王山人怀才不遇,欲回归千峰旧隐时,惠涣和思雅一起送行,一同赠诗。这首诗告诉王山人,你之所以不能得志,皆命运所定。回到草堂旧隐,诗友唱和,不是很好么?都是替别人设想。诗也写得很飘逸轻灵,的确是林泉风味。
  [注释] ①委命:听任命运的支配。②干禄:营求功名利禄,即求官。干意为求取。禄指官员的俸禄。远山指千峰,参见思雅《送王山人归千峰》之说明。③到想:反复地想,想来想去。到同倒,颠倒反复之意。
  次韵参寥,怀秦少游学士
  元净
  岩栖木食已皤然,交旧何人慰眼前①?
  素与昼公心印合,每思秦子意珠圆②。
  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③。
  台阁山林本无异,故因文字未离禅④。
  [作者简介] 元净(1011-1091),北宋浙江杭州天竺山僧。字无象,俗姓徐,于潜(今浙江省临安县)人。曾担任上、下二天竺寺的住持,门徒逾万人。因精通佛典经论,道行高洁,御赐紫袈裟及“辨才大师”称号。与赵抃、苏轼、秦观等名士文豪交往唱和,颇负诗名。后退居西湖龙井圣寿院,高寿无疾而终。
  [说明] 参寥是道潜的字号,是与元净同时的著名诗僧,且与元净同乡,详见本书道潜《口占绝句》作者简介。秦少游即秦观(1049-1100),北宋著名词人。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省)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甚得苏轼赏识。工诗词,词属婉约派,作品传世者有《淮海集》。他与道潜、元净均为方外至交,经常与他们诗词唱和。元净的这首七言律诗乃和道潜诗(步其原韵)兼以怀念秦观而作。苏轼对元净的诗向来非常推崇,在元净这首诗后题词曰:“辨才作此诗年八十一矣,平生不学作诗,如风吹水,自成纹理,而参寥与吾辈诗,乃如巧人织绣耳。”不执着于作诗的规则和成法,作诗不有意雕琢,如风吹水,自成纹理,平易自然,感情真挚,正是这首诗的特点。
  [注释] ①岩栖:栖息于深山岩谷之中。木食:吃树上的野果。皤然:白发貌。这句意谓作者自己出家修道已至垂暮之年。本诗即系作者逝世那年所作,作者时年八十一了。交旧:旧日的交往者,老朋友。②昼公:疑为希昼。希昼是宋初有名的“九诗僧”之一,比元净等人年长,此处以此代指道潜。心印合:心心相印,彼此心中所思所想互相符合。秦子:即秦观。“子”作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意珠圆:谓意趣相投,彼此的情趣爱好融洽一致。意珠本系佛教徒用的如意珠,常用来比喻智能。③步月:谓在月光下漫步,行走。④台阁:原意本为尚书,后泛称一般的大官或大官府。此处指出仕做官,在官府中任职。山林:此处指在山林之中出家隐居者。文字:指诗文。道潜与秦观都是著名诗人,故有此说。禅:梵文音译“禅那”之略,佛教名词,意为“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即心注一境,正审思虑。
  山居
  灵澄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山居不记年①。
  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②。
  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常流上涧泉。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作者简介] 灵澄,北宋中期南方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不可考。大约公元1041年前后在世。能诗,诗风清新平易,朴实无华。作品大多不传。
  [说明] 这是一首介绍自己住山隐居情况的诗。有人问澄公,你为什么住在深山老林里,山林里有什么好处。澄公乃作此七律以答。可以是表白自己,也可以是诱导别人。总而言之,澄公的山居生活是清贫简朴的,却也是恬淡安乐的。只要灵澄自己觉得满意,那就行了。并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去住山,诗中亦有此意。
  [注释] ①西来意:佛教语。谓达摩祖师自天竺西来的本意。此处代指澄公本人住山隐居的本意。话:回答。②草履句:一双草鞋有四耳,少一只耳也罢,将就穿吧。
  登阁
  清晦
  小阁称幽隐,登临眺晚晴①。
  暮云埋落日,寒树夹孤城②。
  鸟道穿山色,人烟隔水声③。
  自怜疏散意,多不计浮名④。
  [作者简介] 清晦,北宋时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不可考。大约公元1042年前后在世。能诗善文,颇享时名。诗风简淡飘逸,清隽灵秀,对意境的追求亦下功夫。此诗载《宋高僧诗选》。
  [说明] 阁在何处,阁以何名,今皆不详。黄昏之际而登临高阁,于暮色中极目远眺,山水一色,飘渺迷朦,又是一番风味,能生出多少感慨。所想到的、所要说的,晦公都为我们写下来了。而且,写下的还有晦公高雅的情趣和淡泊的心境。
  [注释] ①眺:远望。晚晴:晴朗的夜色。②寒树:指秋冬季节落叶之树。③鸟道:谓险绝的山路,只通飞鸟。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岩佛龛铭》:“鸟道乍穷,羊肠或断。”人烟:住户的炊烟,泛指人家。④疏散:本意为分离,散开。此处转义为狂放散漫之意。浮名:犹虚名。李白《留别西河刘少府》诗:“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
  上堂偈二首之一
  洪英
  宝峰高士罕曾到,岩前雪压枯松倒①。
  岭前岭后野猿啼,一条古路清风扫②。
  [作者简介] 洪英(1012-1070),北宋时期江西靖安泐潭宝峰寺僧。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法嗣。俗姓陈,邵武(今属福建省)人。幼颖悟,喜读书。成年弃儒出家。历游曹山、云居、西山、石门,遍参大德。依宜丰黄檗山慧南禅师,得印可。后开法靖安石门山泐潭宝峰寺,法席鼎盛。英公儒佛兼通,锦心绣口,上堂每作偈颂,殊为可观。英公从慧南禅师前,居建昌云居山,眷其胜地,有终老之意。后受慧南命,扬黄龙宗风,乃多处开法主寺。终葬宝峰。示寂前,叙《行脚始末》。
  [说明] 英公为赵宋时泐潭宝峰的一代宗师。其开堂说法,往往即以宝峰为主题,融情绘景,妙语连珠。一则是景取眼前,信手拈来,倍觉方便,以利学人看住话头。二则宝峰马祖道场,源远流长,本也值得大书特书。这首诗偈便是如此。宝峰古寺在人迹罕到之地,不见人影,但闻猿鸣,大雪压松,清风扫路。这等幽静天然处所,岂不是最佳学道修行的境地吗?诗写得很清新,很流畅,诗味甚浓。
  [注释] ①宝峰:江西靖安县石门山泐潭寺后山峰连绵。南天八祖马祖道一示寂后,塔葬寺后山麓,名此山为宝珠峰,简称宝峰。其后寺名亦由泐潭改为宝峰,源于此。高士:高人达士,泛指有名气有地位的人物。②古路:指通往宝峰禅寺的路径。
  上堂偈二首之二
  洪英
  石门巘险铁关牢,举目重重万仞高①。
  无角铁牛冲得破,毗卢海内作波涛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这是一首诗味十足的诗,又是一首禅味十足的诗。于此,亦可见知英公学养精湛,儒道兼通的深厚功底。写景抒情是为了后面的说理谈禅,禅言佛语也照应着前面的融情绘景。前面有石门铁关,后面有无角铁牛,前面有万仞高山,后面有大海波涛。呼应得多么好,衬托得多么好,对比得多么好!当然,绝不单纯地盲目地写景、抒情、谈禅、说理,而是为了莘莘学僧们个个都如铁牛,冲破石门铁关,纵身大海,掀起波涛。高僧大德们对后辈的期望是何等殷切,何等重大!
  [注释] ①石门:山名。在今江西省靖安县东北五十里处,地名大樟都。其地山岩对峙,有若门户,故名。泐潭古寺即宝峰禅寺即在山麓。巘险:险峻貌。多以形容山岩、山峰。铁关:喻指石门如极其坚固的关隘。亦喻指学佛修道的重重难关。二义皆通。万仞高:指石门山群峰连绵高耸。②无角铁牛:本指面壁九年终破壁的禅宗东土初祖菩提达摩禅师。达摩开悟破壁,神力如铁牛,人而无牛角,故称无角铁牛。此处喻指参学诸僧子,亦英公之期望也。毗卢:佛名。毗卢舍那的略称,也译作毗卢遮那,即密宗所奉之大日如来。又作法身佛的通称。毗卢舍那意译为日。世间之日,能除一切冥暗,生长一切万物,成就一切事业。故此处以毗卢海代指天地日月,代指无限宇宙。作波涛:掀起波涛,意谓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自题诗集
  宗美
  新集刍荛六百篇,冥搜疑到不还天①。
  多惭未得骚人旨,虚役身心五十年②。
  [作者简介] 宗美,北宋中期福建晋江延福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大约公元1043年前后在世。诗有盛名,作品结集为《晋江集》,今不传。
  [说明] 所谓诗集乃指作者的《晋江集》,内选收作者数十年间诗作六百余篇。诗集编成付印之前,作者写下这首题诗,简洁地记叙了自己呕心沥血的艰辛,也算是一个纪念。
  [注释] ①刍荛(chú raó):割草叫刍,打柴叫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引申为草野之人。亦常以刍荛之言作为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词,以刍荛之辞作为自己诗文的谦称。冥搜:搜访及于很幽远的地方。不还天:不得回来的地方,极言其远。天指地方。②骚人:指诗人。自屈原代表作《离骚》出来之后,作诗者多仿效之,故称诗人为骚人。旨:意见,主张,犹言宗旨。役:劳役,使之辛劳也。虚役句:谓徒然地使身体和心灵都受到劳役,长达五十年。
  咏月
  樟(niè)
  月轮端似古人心,皎洁高深处处临①。
  纵在波涛圆不定,照尘尘亦不能侵②。
  [作者简介] 樟(niè):北宋中叶江南僧。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045年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去世。俗姓李,名实,字介福,淝水(今安徽省合肥市附近)人。幼习儒,从其祖李彻宦游各地。后出家,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至南丰(今属江西省)山中结庵修道。传说坐化时端坐于一棵樟(niè)上,故人们称其为“樟(niè)禅师”。(树木砍伐后所留根株称墩,即今所称树桩、树蔸。)
  [说明] 佛教认为众生固有的对佛教“真理”的觉悟,如同月亮从初起日逐渐增加,至十五日圆满光明那样,也是由浅至深,由少加多,直至最终大彻大悟的。《心地观经》云:“凡夫所观菩提心相,犹如清净圆满月轮,于胸臆上明朗而住。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樟(niè)的这首七绝便是一首佛理诗,反映的正是佛教的这一观念。
  [注释] ①月轮:月圆如同车轮,为满月之状,故名。端似:真似。②纵在句:意谓虽然月亮映在水中。因水面波动而月之圆形被摇动破坏。
  周侯祠
  僧印
  将军手持三尺剑,奋身直入蛟龙穴①。
  至今鱼鳖不敢游,溪流上下皆腥血②。
  千年庙食未足酬,问之父老何其忧③?
  害人白额犹未尽,纷纷不独南山头④!
  [作者简介] 僧印(?-1077),北宋浙江温州瑞安寿圣寺僧。字月江。生年、姓氏籍贯及其他事迹均不详。此诗载清人厉鹗《宋诗纪事》卷九十二。
  [说明] 周侯系周处的尊称。周处(240-299),西晋名将,义兴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县)人。少时横行乡里,时人把他和南山虎、长桥蛟合称为“三害”。后翻然改过,传说他奋身杀虎斩蛟,立功赎罪。入仕后曾任太守、内史、御史中丞,为官刚正,因功封“建威将军”。他去世后,乡人立祠祭祀。本诗系作者瞻仰周侯祠这一著名古迹时有感而作。诗的前半部分用极其形象,极其夸张的手法表彰了周处的巨大功绩,后半部分却笔锋陡转,指出害人之虎依然极多,却再也没有像周处这样的英雄来为民除害了(利用与乡人父老对话的形式来表现)。诗写得很雄健刚劲,形象生动,也写得很深沉含蓄,充满激情。全诗充满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人民疾苦的关注,洋溢着对前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赞慕之情。
  [注释] ①将军:指周处,周处曾官封建威将军。蛟龙:传说中龙的一种,据说能掀起洪水,酿成灾害。一说为无角母龙。腥血:指蛟龙被杀时流出的血。②鳖:又称“甲鱼”,爬行纲水生动物。③庙食:旧称死后受人奉祀,在庙中享受祭飨。酬:报答。何其:为何。④白额:指虎。老虎额头有白纹。纷纷:众多貌。南山头:指周处杀死猛虎的地方。《晋书•周处传》有句“南山白额,长桥下蛟,并子为三(害)矣。”
  悼赵清献
  法泉
  仕也邦为宪,归欤世作程①。
  人间金粟去,天上玉楼成②。
  慧剑无纤缺,冰壶彻底清③。
  春风毣水路,孤月照云明④。
  [作者简介] 法泉,北宋江苏建康蒋山僧。生卒年及生平履历均已无考,大约公元1048年前后在世。俗姓时,湖广随州(今湖北省随州市)人。因戒行严谨,道誉高着,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御赐紫袈裟。能诗,皆佚,此诗载厉鹗《宋诗纪事》卷九十一。
  [说明] 赵清献指北宋名臣赵抃(biàn),清献为其谥号。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人。景佑进士,任殿中侍御史时,弹劾不避权贵,人称“铁面御史”。后历知睦州、虔州、成都。神宗初升参知政事(丞相)。反对王安石变法,改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等。有《赵清献集》。法泉这首悼诗从佛家因果轮回的角度,总结赵抃的一生,认为赵氏事业有成,不愧此生,一定能得无上正果,生极乐世界。
  [注释] ①仕:入仕,做官。邦:国家,江山社稷。宪:本意为法令规章,引申为宗旨、原则。归欤:归去吧,归隐吧。世作程:把人世生活看做一段旅程?意为无须过于羁恋。②金粟:佛名,即维摩诘大士。南朝梁王简栖《头陀寺碑》文有“金粟来仪,文殊戾止。”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此处借称赵,因赵抃为护法居士。玉楼:相传为僊人住处。尊称人之逝世为玉楼赴召,意为去做神僊了。③慧剑:佛教喻智能如利剑,能斩断一切烦恼。纤缺:丝毫的缺损。纤:意为细小,细微。冰壶:盛冰的玉壶,比喻洁白。此处喻指赵抃人品的高洁。④毣(hú):绉纱。今谓之轻纱,其薄如雾。此处用作动词,使之绉起。此句意为春风吹起,使水面产生皱纹。孤月句:一轮孤洁的月亮,照破云层,使云之下面,有了一些光明。云的下面是什么,作者隐而不言,应该是坟茔,赵抃之墓地。含蓄愈见悲伤,愈见深沉。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0: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鼓峰
  宗本
  造化功成难可测,不论劫数莫穷年①。
  如今横在孤峰上,解听希声遍大千②。
  [作者简介] 宗本(1020-1099),北宋河南东京慧林寺僧。字圆照,俗姓管,常州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年十九入苏州承天寺出家。十年后受戒。后游学四方,遍参高宿。谒天衣义怀禅师,日久开悟,承嗣其法。以机锋敏捷,悟性透彻,精通经义而名播环宇。先后开法姑苏瑞光寺、杭州净慈寺、京师慧林寺等著名大刹。宋神宗召对称旨,备极宠信,天下丛林以宗师领袖目之。宗本体貌魁硕,天资纯诚,秉性自然,不缘修饰。研经持修极是精进严谨,是以道行高岸,威仪凛然,宋神宗于朝中赞其为“真福慧僧也!”
  [说明] 大约宋仁宗至和年间(公元1054-l055年),宗本禅师初游江西建昌云居山。由北山路上经石鼓峰,同道相率赋诗。师素不事笔砚。道友乃强其为诗,辞之不获,乃即兴口占此偈。此诗高度赞扬石鼓峰夺造化之天工,历沧桑之穷年,实为天然美景。诗之末句“解听希声遍大千”,气势尤为雄劲挺拔,道友皆为搁笔惊叹。石鼓本自无声,因其为鼓,自该有声。此句即赞石鼓之声将传遍宇内,震响大千。后本公深蒙宋仁宗、神宗两代君王赏识,名播天下,或以为此云居山石鼓峰绝句为其先兆也。石鼓峰乃云居山上天然巨石,其形似鼓,当北山道上。上镌“阿弥陀佛”四字,云为佛印了元禅师所书。其石其字至今尚存。
  [注释] ①造化:指自然的创造化育。见《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劫数:谓劫的次数。佛经言天地的形成到毁灭为一劫。如清曹雪芹《红楼梦》一:“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穷:寻根究源,此处谓查寻石鼓之年代。②希声:少有、罕见的声音。此处指佛教的音义。大千:即大千世界,指广大无边的世界。
  十竹轩
  清顺
  城中寸土如寸金,幽轩种竹只十个①。
  春风慎勿长儿孙,穿我阶前绿苔破②。
  [作者简介] 清顺,北宋中叶浙江杭州西湖北山垂云庵僧。字怡然。生卒年及姓氏籍贯均不详,与苏轼同时,大约公元1050年前后在世。他是宋代著名的诗僧,诗风古朴凝炼,颇重形象的塑造和意境的追求,诗文负一时重名。王安石极爱其诗,苏轼晚年也与之唱和。原有集,不传。诗作大致散见于《诗人玉屑》、《宋高僧诗选》、《瀛奎律髓》、《宋诗纪事》等著作中。
  [说明] 十竹轩是杭州西湖北山清顺本寺中的一个小室,是作者平日吟诗养性的地方,因轩前种有十棵竹而得名。诗中写到:作者一方面要在轩前植竹以求雅趣,另外呢,却又担心雨后的春笋刺穿绸缎一般平滑光鲜的绿苔,破坏阶前的整洁。诗写得生动活泼,鲜明风趣,充满了生活气息。
  [注释] ①城中:北山在西湖边,濒临杭州城,故言。②儿孙:喻竹之后代即笋,此处指春笋。
  题西湖僧舍壁
  清顺
  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①。
  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②。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西湖,著名风景名胜地。详见遵式《酬苏屯田西湖韵》之说明。顺公亦系久隐西湖之畔的名僧。这首诗不写西湖,写的是西湖北山某僧寺,写后并题僧舍之壁。苏东坡被贬为杭州太守时,游览西湖。见寺壁这首题诗,大为赞赏。问是谁所作,人告以西湖僧清顺。东坡当天就去求访,相见甚喜。经大诗人苏东坡推荐赞赏,清顺名声更着。而这首短小的五言绝句的确写得好。笔下无人,全系写景,又是纯自然的客观的叙述,描写的是自然风景:日、泉、风、雨、桃、李等等。不着痕迹,有如天籁,令人想起王维写于辋川的那些五言绝句如“明月松间照”、“深山不见人”等等。难怪东坡会如此推许!
  [注释] ①竹暗:竹子长得特别茂密,阳光穿射不进来。于是位于竹林之中的僧舍显得格外幽暗宁静。泉声句:谓僧舍旁的溪泉形成了瀑布,飞溅如雨。②期:约定。坞:本意为土堡、小城。转义为四面高中间低的谷地,如山坳就叫山坞。唐羊士谔《山阁闻笛》诗:“临风玉管吹参差,山坞春深日又迟。”便是此意。另外,四面如屏的花木深处,或四面挡风的建筑物也叫坞,如花坞、竹坞等。此处自然是用后者之意。
  北山垂云庵
  清顺
  久从林下游,颇识林下趣①。
  纵然绿阴繁,不碍清风度②。
  闲于石上眠,落叶不知数。
  一鸟忽飞来,啼破幽绝处③。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北山垂云庵系顺公隐修之所,原在杭州西湖西北方向,早废。这首诗着重描写了顺公在垂云庵修持学佛、游览吟诗的日常生活。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很有独到之处。文辞极是简洁,布局从容大度。末一句尤为神来之笔:把垂云庵最大的特点——幽静点出来了。
  [注释] ①林下:树林之下,幽静之地。有二解,一解乃形容闲稚、超脱。《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二解指退隐之所。灵澈《酬韦丹刺史》诗:“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此处系用二解。趣:指好处。②纵然句:尽管枝叶繁茂,绿阴重重。不碍句:不妨碍清风穿过树林,徐徐而来。度,指穿越。③幽绝:极其幽静。
  退黄龙院作
  祖心
  不住唐朝寺,闲为宋地僧①。
  生涯三事衲,故旧一支藤②。
  乞食随缘过,逢山任意登③。
  相逢莫相笑,不是岭南能④。
  [作者简介] 祖心(1025-1100),北宋江西隆兴黄龙寺僧。号晦堂,俗姓邬,一作郭,南雄始兴(今属广东省)人。少习儒,为诸生。出家后,参黄龙派祖师慧南,尽得要领,遂继其法席。其后游历京都,遍求名师,南还。先住庐山,复归黄龙寺,任住持,悉心传播黄龙教派,弘扬禅法。诗人黄庭坚尝师事之。他秉性颖悟,学识渊博,擅长诗文,其诗尤受《彦周诗话》作者许彦周的推崇。死后赐号为“宝觉禅师”。
  [说明] 黄龙院即黄龙寺,南禅临济宗黄龙派祖庭,在江西隆兴府修水县西部湘鄂赣三省交界的黄龙山麓。祖心南还后,长居黄龙寺,并作此诗以言志。诗中用最大篇幅表示了自己今后一定要摒弃交游,悉心向佛,寄情山水,随缘度日,谦虚地承认自己不是慧能那样的高僧,不能开一大宗派,立一代风范,还不如我行我素的好。诗写得平易朴实,读来更亲切有味。
  [注释] ①唐时寺:黄龙寺始建于唐末,称永安寺,入宋未久改名黄龙寺。宋地僧:祖心作此诗时,黄龙寺所在属隆兴府分宁县(今江西省修水县),是北宋境地。②三事衲:三件衲衣,僧衣。详见本书僧孚《仲殊喜作艳词,以诗箴之》注⑦。藤:藤条制成的拐杖。③缘:缘分,机缘。佛教把事物生灭的各种辅助条件均称为“缘”。④岭南能:禅宗六祖慧能是广东人,嗣法后长期隐居广东,并在广东曹溪宝林寺开创禅宗南宗教派。广东别名岭南。故称慧能为“南能”或“岭南能”。详见本书慧能《得法偈》作者简介。
  蝇子透窗偈
  守端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①。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作者简介] 守端(1025-1072),北宋江西袁州杨岐山普明禅院僧。字白云,号新圆通,俗姓葛,衡阳(今属湖南省)人。幼习儒业,稔悉翰墨,成年后始从茶陵郁禅师披剃,得法于南禅临济宗杨岐派祖师方会。游庐山时,经圆通寺主居讷禅师推荐,往任江州承天寺住持。后复回庐山圆通寺,隐此甚久,故得“新圆能”之别号。还曾居浙江余杭法华山龙门寺、安徽舒州白云山海会寺等处。他在佛学上颇有造诣,在佛教界名望极高,善于讲经,门徒如云。
  [说明] 蝇子即苍蝇,透指穿过。这首偈子通过苍蝇在窗纸上乱碰乱撞,始终无法通过,忽然间又找到了出路的故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禅宗南宗的“顿悟”学说。这是一首寓言诗,写得充满哲理且又别有风味。
  [注释] ①纸:窗纸。旧时因无玻璃,窗户用薄而半透明的纸糊贴。
  云鹤
  克文
  旦过晚应宿,山堂任去留①。
  孤云能自在,只鹤更优游②。
  榔栗开青眼,袈裟伴白头③。
  未明西祖意,萍迹漫悠悠④。
  [作者简介] 克文(1025-1102),北宋江西靖安宝峰寺僧。字云庵,俗姓郑,阌乡(今河南省灵宝县)人。本习儒业,年二十五始出家,参黄龙慧南,继为法嗣,颇受慧南信任赞赏。其后历主南宁报宁寺。庐山归宗寺等名刹。元丰间(公元1078-1085年)宋神宗赐号“真净禅师”。他博学多才,儒佛兼通,既精禅理,亦擅诗文,甚得诗人黄庭坚等辈的推崇。著作有《云庵语录》及诗文《禅藻集》。
  [说明] 这是一首寓言诗,诗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比喻。作者把自己比作孤云野鹤,愿去追求优游自在的生活,充分地表现了作者淡薄名利,超尘脱俗的高尚情怀和崇尚自由、彻底隐遁的坚定决心。诗写得通俗明了,亲切柔和,富于真情实感。
  [注释] ①旦:本意指早晨,天亮。此处指白天。山堂: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转义为山上寺庙的正中大堂。②自在:安闲舒适貌。只鹤:单独的一只鹤。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③榔栗:槟榔和板栗。均为树上结的果实,富有营养,为隐居僧人常食之物。青眼:喜悦时眼睛向前正视,黑眼珠在中间,与“白眼”相对。青指黑色。《晋书•阮籍传》载“籍又能为青白眼”。后常因此用“青眼”表示对人的尊重和喜爱。袈裟:梵文音译,意为“不正色”、“坏色”。僧人所穿法衣规定不许用青、黄、绿、白、黑“五正色”和绯、红、紫、绿、碧“五间色”制作,只许用铜青、皂泥、木兰三种“不正色”(亦即“坏色”)制作,故此便用袈裟(即“不正色”、“坏色”)称佛教徒的法衣。④西祖:指佛祖释迦牟尼。因其家乡古印度北部在我国的西面,故中国的佛教徒常称其为“西祖”。萍迹:亦作萍踪。浮萍生长水中,漂泊无定,无根无系,因此称无定的行踪为萍迹或萍踪。
  吊黄龙和尚塔
  克文
  示灭师何速,空遗塔此中①。
  僧闲四海锡,谁复九年风②。
  鸟外千峰绕,人间一径通③。
  寥寥朝与暮,唯有白云同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黄龙和尚指开创临济宗黄龙派的祖师慧南禅师,即作者的授法师。慧南(1002-1069),俗姓章,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省)人。十一岁出家,年十九受具足戒,先依宝峰怀澄,继从云峰文悦,后嗣法于石霜楚圆。先后住持永修同安、宜丰黄檗、庐山归宗诸大刹。终至修水黄龙山崇恩禅院,开创黄龙派。著名弟子有黄龙祖心、东林常总、宝峰克文、云居元佑、雪峰道圆、泐潭洪英等数十人。南公圆寂后,葬于黄龙山,塔号“宝觉禅师”。克文重返黄龙山,在瞻礼了恩师的塔葬之后,又作这首追悼诗。诗写得很深挚、沉痛,寄寓了很深的情感。
  [注释] ①示灭:佛家语,佛菩萨及高僧之死称示灭。唐李华《华都圣善寺无畏三藏碑》:“山王高妙,海月圆深,因于示灭,空悲鹤林。”②僧闲句:意谓没有谁能像黄龙和尚一般四海云游,不辞艰辛地参师问道。九年风:慧南禅师为黄龙山崇恩寺第四代住持,主寺九年,开创黄龙派。其禅风以严厉痛快著称,自成一格,在日本很受欢迎。③鸟外:倒装句式,即鸟绕千山外。④寥寥:空虚,空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23:43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