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63|回复: 0

高校美术教育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9 13: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美术”这一概念是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才开始出现,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有“绘事”“绘缋之事”等术语。蔡元培先生早期运用“美术”这个名词时,也包括诗歌和音乐。按今天的学科划分,“美术”就是创造美的“术”,从古至今的一些现象说明:一、创造“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二、人类创造“美”是为了实验“美术的生活”;三、人类的“美”的意识(美感)是从人最直接的生存需要的开始。
    我国美术教育教学一直没能形成实质、科学、完整的体系,面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我深感必须做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摆脱过去的脱离艺术范畴,一味地政治说教、功利主义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对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改革与发展的思考被忽视了。西方美术院校的教育思想中,常常把“个性展现”“创造精神的培养”摆在主导的地位,而我们在教学方法上照搬西方,自然有问题。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当代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绝对不应把西方美术教育思想简单地拿来作为我们的教育思想。中国与西方艺术在渊源上、特征和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中国艺术教育与西方美术教育观念上、指导思想上及发展前景上有明显的不同。直接照搬既抹杀了学生个性、优秀素质、创造才能,又否定了教师教学特色。
    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世界接轨的提法推出一些专家和青年教师又有一批崇洋媚外,自觉接受文化殖民的感觉;盲目跟随西方,惟恐紧跟不上,不顾中国国情,认为中国不懂设计、不懂建筑、不懂绘画……完全照搬西方教育教学模式。从艺术的本质上讲,艺术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它只能是生活的反映,源于生活。艺术家的“人品”与其“画品”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构体,我们能否把人的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是艺术教育能否自觉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的关键。
    四、加强实践深入生活,力图在实践上摸索。从理论上寻求对社会实践的新认识,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和审美水平,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投身于新的实践基础上。
    五、西方教育教学中把“个人的展现”“创造精神的培养”放在主导位置,我们也应当有此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备扩展、联系、变通的思维方式,具有立体角度、全方位的关照能力,学会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使学生能在欣赏、解读艺术现象的时候,不仅关注作品的内容、精神、形式,而且也知道认识材料、技巧科技与作品的关系。科技在发展进步,艺术的发展进步就不可避免。科技的发明延伸,改造着人的感官,也丰富着人的感受力,改造着人类的审美惯性,荡涤着人们的审美惰性。
    六、编写全新的美术教材(还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填充新的内容)。
    美术教育教学应立足并根植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把发展民族传统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主导性工作。注入中华民族美术教育意识,思考中国美术发展战略,提高和强化全国民族艺术素质培养的前瞻性。奠定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行为规范,树立民族情感、国家意识。为传承国家传统文化精华,保障社会团结统一、进步发展而开展实质性有意义的工作,这是当今乃至今后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方向。
    同时,应当关注与周边学科知识的联系,这是培养学生素质关键所在。如:知识与心理的互动;兴趣与爱好的引导;课内与课外的互补;历史与当下的比较;现实与未来的关心;脑的意识与思考;眼的扩展与深入;手的灵活与熟练;并加强国际国内广泛交流,注意教育教学的资源共享,注意互补互动的联系与深化,以求师生扩大眼界,注意经验的不断总结,教训的不断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革、完善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方法,提供现代的教学观念,改革过去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方法是体现教师对知识资源的使用,对学生思想空间、眼界的关注。应当注意时代特点不同,改变教材一体化,教学传统化,考试一统化,注意现代的艺术教育教法己扩展氛围教育、环境教育、情感教育等教育模式,教师应在艺术理念上清醒判断,教学思想上开放、宽容。通过对现代科技、材料、手段的借鉴,来改造、开发、研制、创造新的教具,为建设中国当代成熟美术教育而努力。
------作者姓名:李子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14:26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