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48|回复: 0

[原创] 调侃秦问的《近代文人印象之苏、王、章、刘、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3 09: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有人说我OUT,我得承认。的确,到现在才“触网”,即便在很多并不赶时髦的人的思维里也会觉得太落伍了,简直是21世纪的恐龙!
                 
  小城里,书店的书是有限的,且站着看很累人,但这对于囊中羞涩的小职员来说,也只有如此。去年因为要打破垄断而做成电话入网费大降,我经不住“触网”的诱惑,一咬牙,把我的那台586向外界伸去,享受一把网上冲浪的快活。但总觉得还是不很习惯,于是每每徘徊于书店里。
                 
  偶尔在一篇关于网络文学的论文里看到“榕树下”这个名字,于是急急的回家打开电脑,冲进网里去,发觉尽是些奇怪而陌生的名字,于是又急急的向下翻页,总算发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秦问。一行足有五个!
                 
  到底在哪儿看过秦问的文章,我已记不起来了。此时只知道把他的大作一篇一篇的全选——复制——粘帖,接着,我又将他网上的五篇文章总之为《近代文人印象之苏(曼殊)、王(国维)、章(太炎)、刘(师培)、黄(侃)》。
                 
  在省钱的情况下,是特别看得舒心的。我也总被老秦的调侃所逗乐。从他哄同学买《苏曼殊文集》、直击章太炎的迂腐到黄侃提牛酒拜刘师培为师及其自怨生得不够帅而泡妞不够多,无不体现了“秦式”幽默的特点。
                 
  不是吗?当时同样囊中羞涩的秦问为了能欣赏到一套四本的《苏曼殊文集》,不惜费尽唇舌夸他的同学有苏曼殊的风骨、样貌和才情,继而把那位同学买来的四册文集轻而易举地攫在手里。这样的才能确实让人神往,倘若我能学到他的一半,亦不至于频频往书店里跑了。
                 
  黄侃拜刘师培为师,确实有点可笑。章太炎曾惊谔过:“季刚(黄侃)文辞小学殆过申叔(刘师培),何故北面事之?”也就是说,黄侃在文辞小学方面不让刘师培,何故自低身份?这也足以说明黄侃的玩世不恭。这不打紧,最令黄侃难堪的是,有人竟“抱着孩子追到章太炎堂上哭诉”,可见黄侃风流之后的窘态。于是老秦不失时机地打趣:“'讶瘦杨如我,难招莺燕',大约是怨自己不够帅,泡的妞还不够多吧。他到底想招多少莺燕呢?”从文学的深度上挖掘黄侃的玩世不恭,更见入木三分。
                 
  老秦在谈论王国维时说:“对于学者,我一向是很崇敬的,而再了不起的文人我也只是佩服”。原因只不过是“学者们工夫下得深”罢。在老秦的思维里,对身兼文人与学者双重省份者,老秦是只会看重他们的学识的。那么,老秦是否真的崇敬这五人的学识?
                 
  先看苏曼殊。苏学者味薄,于是无从崇敬。相反,老秦对苏的文才从“好感”到“兴味索然”再斥之为“模仿”,足以说明其在远在“佩服”之下。
                 
  再看章、刘及黄。之所以把三人合在一起评论,是因为老秦并不怎样看重他们的文才:章太炎是“很缺乏文人气息的”,主要是因为他的诗“虽古朴,却难以让人动情”;而刘师培即便“有文人的性格,冲动、敏感、神经质,以及体弱多病”、“对文学的体验很深,有自己强硬的文学观点”,但他写的诗“有的很长,足见其驾御汉语的能力。可是陈年了一点,好多都是古人的唾余”,可见其文学成就不高;至于黄侃,虽“与章太炎、刘师培相比,黄侃才是一个地道的文人”,但他没有文人的胸襟与抱负,更没有文人的品格,就算有点“魏晋风度”又抵得些什么呢?况且,他的文章又“不及章太炎”。
                 
  那么,他们三人的学识如何?答案是肯定的。他认为章太炎的学术文章“如果他不是可笑地爱用古字,那简直就是十全十美了”;而他认为黄侃与刘师培的学识也是差不了多少的。但是他们三人有着相同的缺点:好用古字、冷僻字,“存心不让人看”、“真不知收信的人烦不烦”、“时时摆出一副不让咱老百姓读的架势”。
                 
  最后要说的是王国维。在五人中,王是最完美的一个:学识高、重感情、诗词也写得好。老秦亦一生追寻他前进的道路——“原来有经学、有小学、有乾嘉大师、有甲骨金文……,再接着,我就可笑地生活在现在的位置上,以研究楚国简牍为务了。”可见王在老秦一生中位置了。但是,当老秦一提起王国维这位大名鼎鼎的学者“给我的却更多是文人的印象”时,有人不觉会犯糊涂了:他应该对王的学识表示更多的崇敬才是,为何“舍近求远”去刻画最多也只会表示佩服的文人的一面?我想,这或许是“不写之写”,他的文人的一面已足以让其表示佩服了,更何况那表示崇敬的学者的一面?
                 
  梁山泊108条好汉都有其在水泊梁山中的座次。写到这里,我也想给着这五人排列一个座次:王国维当是第一条好汉,次之为刘师培、章太炎、黄侃、苏曼殊。
                 
但是,这个以学识为标准的座次排列是否科学呢?这回,该轮到我有点糊涂了。
                 
  曹植以文章著世,但他并不重视文学而一心想建功立业;曹丕文才不及其弟,但极之注重文学。可见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而老秦是“以研究楚国简牍为务”的学者,那么,他该注重哪一面?而他是不是有点自恋?
                 
  的确,文才是天生的,而学识可以后天补救。天生的并不值得景仰,勤奋才值得崇敬。这个道理相信很多人明白。但是,正义文人所承载的多是现实,又多是时代的鼓手且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屈原、司马迁(我认为司马迁首先是文人)、李白、杜甫、苏轼、元好问、关汉卿、龚自珍、鲁迅,他们都烙印着时代的痕迹。而学者同样重要,没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也不会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如此看来,一个是决战千里的闯将,一个是运筹帷幄的军师。那么到底谁更值得崇敬?我想,很多“食脑者”可能会偏向于后者,它更容易实现知识分子的人生价值。但是,学者们每每沉溺于故纸堆里逃避现实,于是王国维投湖了,黄侃泡妞了,刘师培竟拥护袁世凯恢复帝制去了,唯剩下一个章太炎,虽然能骂,但诘屈嗷牙,“存心不让人看”,老百姓又怎会去买他的账?而本应给人以正确指导思想的反而迷失了方向,这又为何?!
                 
  秦老是学者,我本没有资格去评论他的学术水平。但文字学家唐兰在西南联大开《宋词选读》课时,他可以捧着一本词集边读边单大叫“好”,而秦老也可以对苏曼殊的绝句叫好。我想,粗通文墨的我也可以班门弄斧评论一下秦老的小学。
                 
  秦老虽然被刘师培的博学所“灼伤”,但他批评刘的小学亦有不及黄侃的地方。且看刘的一阕词:
                 
  过彭城、看江山如此,我辈又登临。
  系马台空,斩蛇剑杳,霸业都付消沉。
  试重向、黄楼纵目,指东南半壁控淮阴。
  衰草平芜,大河南北,天险谁凭?
                 
  千劫兴亡弹指,剩砀山云起,泗水波深。
  宋国雄都,楚王宫阙,千秋故垒谁寻?
  溯当日、中原逐鹿,笑项刘、何事启纷争。
  空叹英雄不作,竖子成名。
                 
  秦老称词中竟有三字出韵。于是我先查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据王力的《古代汉语》)(注),发现:“临”、“沉”、“阴”、“深”、“寻”属“侵寻”韵部:“凭”、“争”、“名”属“庚青”韵部。也就是说,秦老认为出韵的三字该是:“凭”、“争”、“名”。若按《中原音韵》,这是对的,因为王力在《古代汉语》里介绍的就是这本词韵,影响很大。
                 
  但是,清朝人编了一本《学宋斋词韵》。它主要是按北宋朱敦儒及南宋张炎等人的词集编订的。曹德辉在《诗词声律修辞解说》里做过统计,发现周帮彦、朱敦儒等词人有不少词作的用韵要《学宋斋词韵》才合适。于是我查了《学宋斋词韵》(据曹德辉《诗词声律修辞解说》),发现,这八个韵脚都属第六部平韵。这说明若按《学宋斋词韵》,则刘师培的这首词并没有出韵。
                 
  我很羡慕秦老能掌握大量的资料,可以高瞻远瞩,而我只能到书店里逛逛。我想,倘若他老肯接受我的牛酒,我亦当会立即辞职拜在其门下去过一把学者瘾,正如乡巴佬出身的我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义无返顾地报考理工科一样无须思索。但是,我是一个“气死风灯”,不知秦老讲学时会否备下几瓶“保心丹”?况且,即便一个硕士学位也要花上五万八万,穷人能消受得起吗?唉,“船到桥头自然直”,理它呗!

注:应该是戈载的《词林正韵》。“临”、“沉”、“阴”、“深”、“寻”,属十三部“侵”韵;“凭”、“争”、“名”,属十一部“庚青蒸”韵。
                                                  
  2002年 曾在松树下发表

[ 本帖最后由 北江 于 2008-8-26 20:1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4 07:32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