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花雨

建筑文化论(续2) (尹明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1: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以歌颂君主英明、伟大、光荣为主要任务的古典主义宫廷文化已经衰落,贵族们也离开了凡尔赛宫,回到了自己的府第。其中有些府第的沙龙便成为了名人、显贵聚会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思想、文化潮流的中心。虽然他们的高谈阔论导致了启蒙运动,同时也促成了洛可可艺术的诞生,因为他们不仅追求时尚,而且追求典雅的、精致的、高贵的、纯粹的美,于是洛可可作为一种装饰的艺术便出现了,它表现在家具、寝具、餐具、灯具、文具等等一切生活起居的用品上。由于这种风格与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的提倡有关,因而这种风格也被称为蓬巴杜风格。
洛可可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的装饰上,它既排斥古典主义的严肃和理性,也拒绝巴洛克风格的怪诞和强悍。它所追求的是温雅和细腻,而且通常以出人意表的方式表现出来。它不用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风格惯用的柱式构件,而用纤细柔和的线脚、壁板画框等等来划分墙面。它不用有体积感的圆雕、高浮雕、壁龛等等,而用细巧的璎珞、卷草和很薄的浅浮雕等等,它们的边缘悄悄地融入壁板的平面里,不留痕迹,以避免造成硬性的光影变化。它的墙面装饰不用寓意深刻的宗教题材或战争题材的大型壁画,而用小幅的爱情和享乐题材的绘画,或者用画着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情景的壁纸。它不用大理石做墙面、地面和壁炉,而在墙面上用花纸、纺织品和粉刷,地面铺木地板,窗前挂绸廉,壁炉则用青花瓷砖贴面。纺织品和粉刷在色彩的选择和搭配上有很大的自由度,玫瑰红、苹果绿、象牙白、和绛紫是最喜欢用的颜色,再点缀一些金黄色,则更增加了它的艳丽。墙面上爱用玻璃镜子,镜台上点着蜡烛,摇曳的烛光反照在镜子里,把绅士淑女们的倩影纷扰得迷离恍惚。烛光也闪烁在晶体珠子编织成的吊灯上,晃若千万颗流星在跃动,明灭变幻的光影,造成一种非常轻柔又非常妖娆的氛围。
1713年由柯特设计的巴黎的图卢斯府邸黄金殿就是这种风格的最早的代表作之一。它那长方形的空间四角都被做成柔和的曲面;较长的一侧墙面上有合理的绘画;划分墙面的半露柱柱身都装饰有浅浮雕;短边墙檐上有花草和少女雕像的豪华装饰,这样的壁面和装饰与天花板形成有机的过渡,营造出亲切的、又有几分妩媚的动人气息。
巴黎另一座建于1735年的苏俾士府邸二楼的客厅,它的平面呈椭圆形,周围有八个拱洞形的门窗,曲形的壁面与天花板之间用千变万化般舒展的草叶雕纹和壁画形成流畅的过渡,创造出甜美的、令人心醉的室内空间效果。洛可可艺术在法国流行的时间不长,大约在1750年以后,严谨、平和的古典主义风格在法国又得到了提倡。但是,在欧洲其他国家,特别是德意志地区,其发展竟然达到了极致。
美因河畔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虽然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但是,这座教堂的内部没有其他教堂常见的中心穹顶,主要的祭坛位于中部的椭圆形的中央。墙壁和天花板的设计则是洛可可风格的,在白色的基调上音乐般地跳动着、闪烁着金光的纤细缠卷的花叶团,使整个教堂沐浴在喜庆欢乐的气氛中。
位于巴伐利亚南部的威斯朝圣大教堂,建于1745—1754年,则是洛可可风格教堂的杰作。主殿呈椭圆形,长轴为主轴,前端为半圆形入口,后端是长方形的司祭席。教堂内部、特别是墙体上部和天花板交汇处布满了藤蔓涡纹,以及许多嬉戏的小天使,恰与朴素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祭坛部分装饰尤为精美布道者在这里布道,仿佛天堂就在面前,怎能不令信徒们心动神摇呢?
在德意志除了教堂有许多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而宫殿的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则更多。诸如德累斯顿的尊阁宫、波茨坦的无忧宫、慕尼黑纽芬堡的阿马林堡厅等等都是洛可可风格的杰作。
此外,这种建筑风格也传到了俄国。圣彼得堡的夏宫和冬宫都是洛可可风格的精品。
诚然,洛可可风格有失纤巧,但作为一种艺术品,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确不能不令人佩服,而且也的确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4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建筑

1642年的英国清教革命、177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是近代历史上的三件大事。在世界已经处于动荡不安的情势之下,不管是君主立宪还是共和立宪,都意味着国王、贵族的天下已经日薄西山了,因而在建筑形式和风格上自然不能不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所要求的就是平民化一些,大众化一些,少一些贵族气势和派头。于是,开始于英国的帕拉迪奥主义随即兴起。
巴洛克和洛可可所表现出的那种肆意夸张、无视构件的结构逻辑,以及过分矫饰的做法,已经令人越来越难以接受了。文艺复兴所开创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则日益受到中产阶级的爱好。18世纪上半叶,以伯林顿为代表的英国中产阶级和新贵们试图回到他们所认为的“真正的”古典主义道路上去,由此而确立了帕拉迪奥主义。
1725年,在建筑师肯特的协助下,由伯林顿为自己所设计的奇兹威克府邸,就是一座典型的以帕拉迪奥圆厅别墅为范本而建造的帕拉迪奥主义建筑物。后来,建筑师约翰·伍德父子更将这种风格引入了城市街道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由小约翰·伍德设计的一幢连排住宅——皇家新月大厦,连续的帕拉迪奥式立面沿着巨大的椭圆弧形街道展开,营造出一种优雅的、富于节奏感和充满理性的氛围。
这种建筑形式和风格传到法国以后,便以新古典主义名之。1755年建筑师苏夫洛在巴黎建造的一座完全由柱子支撑的建筑物——圣吉纳维夫教堂,即拉开了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帷幕。
弗兰姆普敦指出:“新古典主义建筑看来是从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两种不同而又有联系的进程中产生的。首先是人们驾御自然的能力的迅速增长,到17世纪中叶这种能力已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技术范畴。其次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社会的变化导致一种新的文化结构的诞生,反映了衰落贵族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生活方式。技术进步导致崭新的基础结构的产生和对生产力发展的开拓,而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则产生了新的知识范畴和质疑其自身存在的历史主义的反省思想。”{4}正是出于这种反省意识,因而才摒弃了洛可可、巴洛克这些建筑样式。
圣吉纳维夫教堂采用中央为大穹顶的希腊十字式平面,整个建筑由206根柱子支撑,柱子之间完全敞开,没有墙壁,更没有壁柱,其轻巧与开敞堪与伟大的哥特式建筑媲美。尽管后来人们出于安全和加固的考虑,支撑穹顶的12根柱子被改成四个L形柱墩,外墙的柱间窗子也完全被墙体封上,但其高度纯净的设计意图还是得以保存。大革命以后这里被改为“先贤祠”,法国许多伟人都安葬在这里。
在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建筑中最值得提及的莫过于布雷设计的牛顿纪念堂了。这是一座光滑完整的球形建筑,高150米,放在一个两层高的圆台和由绿化带构成的台基上。它的内部空无一物,仰望着穹顶四周的空洞透进的天光,令人莫不感到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
此外,1806年拿破仑下令建造的巴黎凯旋门也是新古典主义的杰作。这座凯旋门由沙尔格兰设计,高49·4米,宽44·8米,厚22·3米,这座巨大的建筑物,采用了新古典主义高度纯净的几何构图,除了表现不可战胜的法国军队英雄形象的浮雕以外,几乎完全没有多余的装饰,这便更显示出了它所具有的超凡脱俗的雄伟气势。
弗兰姆普敦说:“革命以后,新古典主义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与适应资产阶级社会对新机构的需要紧密相关,它代表了新兴共和国的崛起。最初在君主立宪政体下达成妥协的这些力量不足以贬低新古典主义在形成资产阶级帝国的风格中所起的作用。”{5}因此,新古典主义才得以盛行。
英国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是亚当,因而这种建筑也就被称为亚当式。建于1760—1775年的西昂府邸是亚当式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入口门厅仿若一个古罗马浴场,地面铺着具有精美的几何形图案的大理石,厅的一端是罗马式的半圆形的凹室,壁面和天花板上装饰着白色的灰浆线条,整体感极具典雅气息。
18世纪末有19世纪初,在英国兴起了模仿古希腊建筑的潮流。因为1751年英国人司徒亚特和瑞威特进入处于土耳其控制的希腊地区进行考察,并于1762 年发表了有关古希腊建筑的测绘图。这些测绘图中所表现出的希腊柱式看上去,与文艺复兴以来所知道的五柱式有很多不同,因而激发了许多建筑师模仿古希腊建筑的兴趣。
1825年由汉密尔顿建造的苏格兰爱丁堡皇家中学,就是一座典型的复古主义建筑。它完全采用了典型的六柱式古希腊多立克神庙形式,以至看不出它是学校的任何特征。这显然是把新古典主义推到了极端,而完全忽视了建筑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也忽略了任何建筑物都必须根据其功能而具有自己的特征。
德国柏林的国家剧院同样也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不过,它好在毕竟没有神庙的样式,而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了。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也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显得庄严与雄伟,正好与这座建筑物的性质相称,而不失为建筑艺术的精品。
或许由于新古典主义太端庄、太严谨了,因而并不是人人都喜欢这种建筑。所以,与新古典主义运动同时兴起、交错并行的还有浪漫主义运动。不过,这种浪漫主义建筑主要表现在英国的所谓“风景庄园”上。这种“风景庄园”一反理性主义的模式,没有园林的图案式的布局,树木花草自然点缀,尽量避免人工修剪的痕迹。诸如奇兹威克庄园、斯托海克庄园、伦布海姆庄园等等都是“风景庄园”的精品,这些建筑的确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6}
总之,自文艺复兴以来,在建筑上,不仅形式、风格的变化越来越快,而且也越来越具有了多样性,使人们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爱好而有所选择。这无疑表明,一个自由的时代、民主的时代即将来临。



注 释

{1}里德《艺术的真谛》第106—108页。
{2}同上,第109页。
{3}同上,第105—106、109—110、112页。
{4}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2页
{5}同上,第7页
{6}参阅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和陈文捷《世界建筑艺术史》有关论
述。

--------------------------------------------------------------------------------


发表人:1
发表人邮件:1
    第十八章 现代西方建筑

在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的西方先后通过立宪共和制或立宪君主制的形式而实现了民主。虽然政治的民主化并不就意味着已经实现了法国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也并不就意味着已经实现了社会正义。但是,这种政治体制毕竟使人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自由度,使人越来越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生活;它虽然未必就能够给人增加些什么,但毕竟给了人以各种可能性,使人有了充分选择的自由,充分创新的自由,从而使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们也就有了一个可以自由地驰骋于想象世界的机会,可以进行自由的创造。因此,自19世纪后期以来,在西方世界的建筑领域才有了那么多伟大的建筑家,产生了那么多全新的建筑理念,形成了那么多不同的建筑流派,建造了那么多富有创意的建筑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西方世界的建筑领域的一个百花竞放、争奇斗艳的时代;而且建造的伟大建筑物之多,可以说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
显然,对于现代西方建筑的探讨,应该是一部专著的任务,这无疑超过了本书的范围;而且从建筑文化的层面上看,我们所要揭示的建筑形式的演变与文化本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因为一部建筑史已经证明,文化本体的转换直接决定着建筑的形式和风格。所以,在这里,我们只是粗略地对现代西方建筑加以浏览,而不可能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1: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3 国际风格时期的美国建筑和世界其他地区建筑

亨利—罗素·希区科克和菲利普·约翰逊于1932年在纽约现代美术馆展览目录上发表题为《国际风格》一文时,所谓“国际风格”这个概念就宣告诞生了。但是,弗兰姆普敦却认为:“与18世纪末期流行于西方世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不同,国际风格从来没有真正成为全球性的。然而它意指了一种全球性的手法,一般地说,它偏爱轻型技术、现代合成材料和标准化模数制的部件,以利于制作和装配。作为普遍原则,它倾向于自由式平面{据说它具有灵活性},因此喜欢用框架来代替砌体结构。当特定的客观条件——不论是气候的、文化的或经济的——并不支持采用先进的轻型工艺时,这种先入为主的手法就成为形式主义了。”{2}
的确,出于对“开放的的盒子”式建筑的追求,他们喜欢“自由式平面”。这正如凡·杜斯堡所说:“新建筑应是反立体的,也就是说,它不企图把不同的功能空间细胞冻结在一个封闭的立方体中。相反,它把能动空间细胞{以及悬吊平面、阳台体积等}从立方体的核心离心式地甩开。通过这种手法,高度、宽度、深度与时间 {也即一个设想性的四维整体}就在开放空间中接近于一种全新的塑性表现。这样,建筑具有一种或多或少的飘浮感,反抗了自然的重力作用。”因为,他们说: “我们必须理解生活与艺术不再是分离的领域。这就是为什么把‘艺术’视作脱离现实生活的一种幻想的‘观念’必须消失。大写的‘艺术’一词对我们不再具有意义。代替它的是我们要求按照一种以固定原理为基础的创作法则来建造我们的环境,这种法则符合经济、数学、技术、卫生等的原则,它将导致一种新的、可塑的统一性。”{3}出于这样的追求里特弗尔德早在1924年就设计建造了施罗德—施罗德住宅;而这座建筑物也的确像一个“开放的盒子”。
不过,事实上,国际风格时期的建筑倒是各式各样的。既有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和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学院那样的现代主义式的建筑,也有赖特所设计建造的构思巧妙、前所未见的拉幸市约翰逊制腊公司办公楼和熊跑溪流水别墅,至于他设计建造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当然更不同凡响的建筑艺术品。
格罗皮斯虽然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开创者之一,但是,他所设计建造的的剑桥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和凡美航空公司总部大厦却颇具新意。布鲁尔所设计建造的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楼,固然显得有些呆滞,但他所设计建造的华盛顿美国住宅与都市发展总部、两个IBM研究中心则都有创新。
小沙里宁设计建造的沃伦市通用汽车公司技术中心颇具创造,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的小教堂和克莱斯格音乐厅也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而他所设计建造的的圣路易斯杰弗逊纪念拱门,无疑是伟大的建筑艺术精品。当然,他设计建造的纽黑文耶鲁大学冰球馆和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也非常精美。不过,或许只有他设计建造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才是他的非凡杰作,是他的不朽的纪念碑。
这种所谓国际风格的建筑,虽然以美国的主的,但是,其他国家也不乏这类建筑。我们知道,柯布希耶是被弗兰姆普评价为“在20世纪建筑学的发展中所起的绝对中心的和种子的作用”的人。他在完成了许多高层建筑之后,也开始建造一些其他类型的建筑,诸如被誉为一座真正的“人与上帝对话的地方”的朗香教堂,拉·土雷圣玛利亚修道院,就是法国的国际风格的建筑物;而他于1951年应印度政府之邀而设计的昌迪加尔政府建筑则印度的国际风格的建筑群。他的主要工作是设计行政中心。这个中心由议会宫、书记处和法院宫构成,以体现三权分立的民主思想;此外,还有邦长官官邸与这体现三权分立的建筑相并立。这座建筑群无疑的印度的国际风格的伟大建筑。
芬兰的建筑家阿尔托则不仅设计建造了芬兰珊纳特罗市政厅、赫尔幸基年金协会和柏林汉莎公寓楼,而且还设计建造了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宿舍贝克大楼;他所设计建造的伊马特拉市伏克塞陧斯卡教堂极其精美,而他所设计建造的奥克尼米芬兰理工学院主楼则更是独出心裁,颇具匠心。作为建筑群的赫尔幸基芬兰宫,也是一座匠心独运的杰作。总之,在国际风格的大潮中,他因为能够独辟蹊径,其成就自然也就是旁人所无法取得的。
作为西班牙的结构主义大师的坎特拉,他所设计建造的墨西哥超凡圣母大教堂设计之精美别致是无与伦比的,而他所设计建造的墨西哥索奇密尔考餐厅和阿尔布兰夜总会,造型都极其活泼,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虽然人为,却宛若天成。
巴西建筑大师尼迈耶有许多精美的建筑设计,但是,他最伟大建筑却莫过于巴西利亚了。位于三角形的三权广场的西端主轴线上的是巴西国会大厦,它由参众两院和办公大楼组成;位于南方的是一座呈水平展开的两层矩形建筑,其柱网排列井然有序;位于广场南北顶点的是巴西最高法院和行政大楼,这两座建筑物的造型十分相似,白色三棱形支柱将白色的天花板白色的地板托举于空中,在蓝色的玻璃幕墙主体建筑和天空背景衬托下,宛若高原上空飘浮的白云般轻柔而纯净。
日本建筑家丹下健山有许多杰作的建筑设计,高松市香川县厅舍,以其简洁明快的线条而不失为一个优美的作品;而他所设计建造的东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则当是一大杰作。
总之,国际风格建筑虽然从总体上说,是现代主义的延续,但确也许多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

4 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后

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在他所著题为《后现代建筑的语言》中宣称,在“名声很糟的帕鲁伊特·伊戈居住区,或者说它的若干板式建筑物由黄色炸药给予慈悲的临终一击”之后,“现代建筑,于1972年7月15日3点32分在密苏里州路易斯城死去了。”从此,后现代主义建筑便迅速地流行起来。
詹克斯认为,现代主义运动应该对千篇一律、传统文脉阻绝、思想贫乏的城市面貌负责,主张返回历史,公开地向历史索取符号,作为装饰,以取悦公众的“通俗口味”。在后现代主义的推动之下,出现了许多造型奇特的建筑,诸如约翰逊设计建造的修林顿共和银行大楼和匹茨堡平板玻璃公司总部大楼,由SON设计的上海浦东金茂大厦,温斯等四位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美国Best连锁店都颇具新意。
他们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攻击虽然严厉,但是,他们之间确也没有创造出什么杰作,因而不久就出现了所谓“高技派”。高技派所强调的是高科技,因而1977年由皮阿诺和罗杰斯公共设计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可以看作是高技派的代表作。这一建筑物在造型上的确很难令人接受,因为它很像一个没有完工的建筑物。但是,努美阿特杰文化中心、柏林德国国会大厦的改扩建,以及里昂机场火车站倒的确是建筑的精品。
由于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在各个领域都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因而紧随高技派之后,又出现了解构主义建筑流派。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结构也好,解构也罢,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建筑本身就是一种结构,没有结构也就没有建筑。但他们却向建筑所一贯遵循的原则:秩序、完整、稳定和统一提出了挑战,从而一批建筑史上前所未见的的以“散乱”、“残缺”、“突变”、“动势”、“奇绝”为特色的新形式,竟然大摇大摆地登上了建筑大舞台,诸如维也纳“屋顶办公室”、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落杉矶洛约拉法律学校、巴黎美国中心等等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
对于这类人们很难理解和欣赏的建筑,我们当然不能轻率地予以否定,正如对于许多现代艺术,诸如抽象画或无调性音乐,尽管人们难以领略它的美,却并不就意味着它就没有存在价值。相反,许多创新的东西,开始时总是很难让大多数人接受的。这里,所涉及到的并不完全是作品本身的问题,更多的则是由于人们的审美习惯和审美定势。正因为如此,任何一种新的东西要能够站住脚,总是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
或许由于后现代主义所开创的潮流,与人们的接受能力相去太远了,所以又兴起了新现代主义。这种新现代主义的建筑理念是把情感注入建筑之中,与技术完美地结合,而创造出充满个性化的活力的作品。这种新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贝聿铭、迈耶、努维尔、安滕忠雄等人。贝聿铭为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已经成为举世公认杰作,而他设计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也十分出色;迈耶设计的新哈莫尼游客中心、亚特兰大海氏美术馆和落杉矶盖蒂中心也颇有创新;努维尔设计的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所和巴黎无止境大厦极富创意;而安滕忠雄设计的芦屋市小篠邸和茨木市光之教堂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范本,令人颇有亲切之感。{4}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1: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20世纪的建筑正如整个艺术领域一样,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创造精神,虽然得失俱有,但它所存在着的越来越严重的非人性化倾向,或许是人类所面临的一大隐忧。因此,这就令我们不能不对于建筑文化本身加以反思。


{1}弗兰普姆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4页。
{2}同上,第276页。
{3}同上,第157页。
{4}参阅陈文捷《世界建筑艺术史》。

结 论 必须营造新的文化生态环境

我们通过对于建筑文化的讨论,不仅证明了不同类型的建筑是受文化本体的制约,并由文化本体所决定,而且建筑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也证明,人类由于发明了建筑而满足了功用的需要,使我们走出了“穴居野处”的状态,居住环境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舒适;同时,还因为建筑创造了美,从而使我们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审美感受,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审美情趣。因此,建筑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结晶。
但是,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建筑所创造的文化生态环境是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对立的,因而它的出现必然以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人类是在二律背反中行进的,他在创造的同时也势必在破坏。这种破坏性后果,甚至较之创造远为严重,尽管人们一时难以察觉。现在,即使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非常突出了,但人们却依然没有把它同建筑联系起来。因此,在最后,我们就不能不对这个问题加以讨论;并且,这是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建筑文化的根本目的。

1 没有被记取的教训

现在,不仅是科学家、而且连普通人也已经注意到了,我们生活于其间的这个星球,正在变得越来越多灾多难了,越来越不安全了。
地球最适于生长万物,便在于有大气层的保护,使许多有害于生物健康的宇宙射线难以进入。但现在,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正在急剧地减少而出现了空洞,以至于不能不令人担心,地球是否会慢慢地变成一个死星球,而完全丧失其生机。
当然,更迫切的问题是,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频繁交替出现。过去是一、二十年、或更长时间才发生一次,现在却几乎三、四年就要出现一次了,这不仅导致了飓风和海啸的狂暴肆虐、干旱和洪涝的交替凌践、以及地震和火山的爆发等灾难的发生,同时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员伤亡和越来越大的财产损失,以及地表的破坏,使大量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遭到毁灭,从而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后果,或许更令人忧虑,因为它加剧了极地冰盖的溶化和海水的上涨,使生活在岛屿上和近海边的居民变得越来越不安全,甚至某一天完全失去其家园;同时,它又使内陆地区的旱灾加剧,不仅大量的土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而且水资源的愈益匮乏,使人畜饮水的困难也不断加重,并从而扩大着地球上无人区的边界。
全球荒漠化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使土地变得越来越稀缺而宝贵。但是,人口压力依然在不断强化,以至令人不能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个星球还能承受多大的人口压力?我们子孙后代还将有地可耕、有居可安吗?
诚然,造成这种后果的不是建筑,而是农耕。只是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原始人才有了定居的可能,从而也才有了建筑,并形成了建筑文化。由此所导致的,当然就是植被的急剧破坏,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在其《文化的起源》中便以大量的事实说明了这种变化。
远古时代,在托洛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的山麓上和西亚其他高地区域都布满着一望无际的森林,但自公元前7000年起,农牧混合经济的强化和扩展,使成百万公顷的森林变成了草地。与此同时,成百万公顷的草地变成了沙漠。当然或许冰线的北移是更为主要的因为,但如果没有植被的急剧破坏,沙漠化的速度则可能受到抑制。
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强化,使以往丰美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濒于绝灭,而荒地植物则到处生长起来。据权威人士的估计,公元前5000年到不久以前,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从70%降为13%,在以前的里海沿岸低地,只有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橡树林和红松林保留下来,在艾尔伯格山和呼罗珊山脉,只有二十分之一的红松林幸存下来。那些被游牧民族或前游牧民族占据的地方,受害尤深。这恰如R·D·怀特所说,今天,“地中海沿岸,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伊朗的荒山秃岭是几千年滥砍滥伐的无情见证。”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南亚次大陆、中国的西北部以及中南美洲地区,而且自中世纪起,欧洲的农业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许多原始森林也被砍伐,而变成了农田,到了近代,随着非洲和北美的殖民化,这些地区的森林的原始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过,由于北美的人口不多,造成的破坏还不太严重。然而,在非洲,这种破坏却是毁灭性的,千百万人都因为干旱、饥荒和营养不良而死亡。
这样严酷的教训,人类本来是应当永远记取的。然而,由于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强而大肆开荒,也由于人类对于金钱的不可餍足的贪婪而毁坏森林,从而依然在继承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首先,由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生活相对贫困,人口却仍在大幅度增加,因而人类与植物、动物之间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在这场争斗中,人类固然是优胜者,但越来越多的森林则在急剧消失,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热带雨林也在急剧减少而难免终将毁灭!这些地区——亚马逊领域、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南半岛——的热带雨林的面积的急剧缩小,不仅造成了许多物种的绝灭而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就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使大气环流、季风、气候都发生着显著的改变,降水量分布不均,大面积水土流失,以至于加剧了地下水的日益枯竭和荒漠化的扩大。
同时,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并且必须以强大的能源为基础。这固然为社会提供了日益增多的消费品,并创造出了不断增加的物质财富。但是,确也造成了两个最明显、也严重的后果:其一,是非再生性资源日益枯竭;其二,是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以及各种各样的有毒气体和有毒淡水。前者使人类不得不使用不断增加的各种代用品;而后者则直接损害着人体健康,也污染着自然界——废气造成的酸雨使周围的植物枯萎或死亡;废水所污染的河流、湖泊以及近海海域则致使大量水生物绝灭;在于各种各样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和有毒气体,不但破坏了环境,并且对人类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愈来愈大的压力。
工业生产的集约化和市场经济的普及化所造成的人口高度集中,不但使中心城市越来越庞大,而且形成了许多新兴城市。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所造成的,是生存空间的不断压缩和生存条件的愈益恶化。虽然交通运输的发达使城市居民可以吃到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和新鲜肉类,但喝到的却是水质不断恶化的自来水,而且不仅很难看见兰色的、澄净的天空,甚至呼吸到的空气也充满着有害物质。凡此种种,既使人的体质变弱,又产生出了种种新的疾病。
诚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防治种种疾病。不过,人类所作出的种种努力,总是正效应与负效应相反而又相成的,这正如新的农药和杀虫剂不但增强了各种害虫的抗体,同时还产生了新的病毒一样,新的药物和消毒剂所导致的是新的病毒和病菌的滋生。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生活环境的改善必然耗费更多的资源;而这一切都只能扩大、加深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分裂。
毋庸争辩,在20世纪的短短的几十年里,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对自然界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实在是超过了以往的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其所以如此,便在于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使人类大大地增强了制御自然界的能力,使人类终于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制天命而用之”了。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便明确指出,我们生活于其间的自然界同我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物乃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他说:“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然而,异化劳动使人与自然界对立起来,为了个人自私自利的目的,为了追求财富,使人总是力图征服自然界,宰制自然界,把自然界完全视为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意欲的对象性存在。
其实,马克思把自然界说成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仍然有人类中心主义之嫌,因为,自然界并不是人类的身体,而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地球上许多生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了,而人类则只是很晚以后才出现的一个物种。所以,自然界并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相反,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中众多物种中的一个物种而已。
人类之力图控制自然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一切东西都来自自然界;并且物质财富的占有实践上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所以,人的追求个人的利益,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便不能不直接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无限索取和肆无忌惮的破坏!当然,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情势在今天不但没有受到抑制,反而有加剧的态势。
在过去的几百年、几千年、乃至几万年,一方面由于人口压力不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多,自然界便能够较充分地满足人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则因为人控制自然的能力还十分有限,不可能任意宰制自然界,也就避免了对自然界造成严重的破坏。这样,人与自然之间便基本上仍然保持着平衡。尽管对自然界的伤害,诸如破坏植被等等事件已经发生,诸如印度中部地区的日益干旱化和荒漠化,中国西部地区的日益干旱化和沙漠化等等,但由于还不是全球性的,因而所造成的灾难也就还不是全球性的。
正因为这种危害是有限的,便被人们忽视了。自然界对于人类的无私的恩惠,反而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大自然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尽藏”,可以任意索取、乃至可以进行野蛮的掠夺。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破坏便大为加剧,也大为加速。
当然,这一事态的发生是与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因为正是科技才大大提高了人对自然界的控制能力和利用的范围及程度。推动科技突飞猛进是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而其根源则在于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不可餍足的贪欲。
经济的增长固然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人的欲望总是与满足欲望的手段同步发展的。就个人而言,满足欲望的能力愈强,手段愈多,所获得的满足愈大,新产生的欲望也就愈快、愈多、愈强烈。就总体而言,科技愈进步,生产力愈大,生产发展愈迅速,人们的生活愈富足,滋长出来的欲望也就愈繁多。所以,满足欲望的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强大,人们的欲望反而越来越难以满足。
显而易见,仅就个人的衣食住行而言,一个人即使没有那么多衣服“包装”自己,没有那么多房屋“放置”自己,没有那么多食物“填充”自己,没有那么多交通工具“运载”自己,人不仅完全可以生活下去,而且也绝对不会降低他的幸福度。但是,人们为了追求一些过甚的东西,,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不仅耗费着大量的自然资源,还制造出大量的有毒、有害的垃圾——物资和气体。这不但从根本上破坏着地球的生态系统,也毁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因此,我们不能不问:人类的所作所为不是在自毁家园吗?不是在自掘坟墓吗?然而,许多人、甚至许多科学家他们至今仍然相信:科学是万能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1: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2 科学万能论的僭妄

美国学者戴维·埃伦费尔德在其题为《人道主义的僭妄》中揭示和批判了科学万能论的观点和错误,但他却以“人道主义的僭妄”名之,这似乎是颇为费解的。不过,我们认为,人道主义,在本质上是以人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一种理念。所以,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说,它所蕴涵着的,便不仅限于在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上,同时也表现在对待人与大自然的态度和关系上。“由于人道主义宣称无疑地相信理性的力量,所以它不承认其他的力量,如上帝的力量、超自然的力量,甚至不承认大自然纯属偶然的、盲目的力量。按照人道主义的说法,前面两种力量并不存在,而最后那种力量可以通过人类活动加以控制。人类理性是人类成功的秘诀,所以人道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去肯定人类理智的力量,并且在它受到责问和挑战时保卫其特权。”正是基于这一信念,对人的理性的迷信就成为了对科学的迷信——科学万能。
其实,对于科学万能论,早就有人表示怀疑。自启蒙运动以来,卢梭首次发觉,人类所获得的与他所失去的相比,是得不偿失的,并认为这完全是文明所导致的恶果。他在其《论科学与艺术》那篇振聋发聩的获奖论文中指出:“事实上,无论我们翻遍了世界纪年史,也无论我们再以哲学的探索来补充无法确定的编年史,我们都不能发现人类知识的形成有一种起源是可以符合我们所愿望的那种观念的。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一切,甚至于道德本身,都诞生于人类的骄傲。因此科学与艺术的诞生乃是出于我们的罪恶:如果它们的诞生是出于我们的德行,那么我们对于它们的利益就可以怀疑得更少一点。”在他看来,艺术培养了奢侈,“科学产生与怠性,反过来有滋长了怠性。”诚然,卢梭所批判的还不是科学万能论,而是人类文明本身。但是,其中却包含了对于科学万能的怀疑。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主张“西化”的政治活动家之一。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他游历了西欧以后,终于有了新的认识。他说:“大凡一个人,若使有个安心立命的所在,虽然外界种种困苦,也容易抵抗过去,近来欧洲人,却把这件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呢,最大的原因,就是过信‘科学万能’。欧洲人的内部生活,渐渐动摇了。社会组织变更原是历史上的常态,生活就跟着他慢慢蜕变,本来没有什么难处,但这百年来的变更却与前不同,因科学发达结果,产业组织从根柢翻新起来,变既太骤,其力又太猛,其范围又太广,他们要把他的内部生活凑上来和外部生活相应,却处处措手不及,……科学昌明以后,第一个致命的伤就是宗教,……托庇科学宇下建立一种纯物质的机械人生观,把一切内部生活外部生活,都归到物质运动的‘必然法则’之下,他们把心理和精神看成一物,……”显然,梁启超所批判的科学万能论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因而未能触及问题的实质。
后来,弗洛伊德在他的《文明及其缺憾》中指出:“在过去的几代人中,人类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他控制自然的程度是前人想象不到的。……人们为这些成功感到自豪,他们也有权利自豪。但是,人们似乎发现几千年以来就渴望实现的新获得的对时空的控制权,对自然势力的征服,并没有增加他们希望从生活中得到的令人愉快的满足程度,并没有使他们感到更幸福。承认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是人类幸福的唯一条件,正像它不是文化所要达到的唯一目标一样……”由此可见,科学万能论是直接受到怀疑的,并且这种怀疑者越来越多。然而,某些科学家们却似乎根本不理会这种怀疑。
的确,正如埃伦费尔德所指出的:“人道主义把我们的创造能力抬高到神圣的地位,并颂扬它永无错误。因此,毫不奇怪,许多相信自己从辛苦劳作里解放出来的人,都热烈地拥抱了人道主义。”虽然对于人的能力的迷信很早就出现了,但文艺复兴以来则大为加剧。“文艺复兴晚期科学技术的成就,协助促成了人道主义者对我们的能力的傲慢信念。这些成就无处不见,无人不议,从多种改变地形的新技术,到大量关于自然界的信息。也许单是这一点就足以使人类头脑发热,但还有一个因素也帮了大忙。直到18世纪中叶,对人类控制环境的能力总有绝对的限度这一点,几乎人人都持怀疑态度。此后,要使大多数社会改变态度,已经为时已晚了。这种态度由科学革命的推动而进一步固定和强化了,而科学革命直到今天还不停地进行着。即使是现在——在对限度的怀疑已经确定无疑之时,仍有大量受过教育的人相信,没有让我们找不到出路的陷阱,这就像我们曾经碰到过这种陷阱一样肯定,一样明显。乌托邦的幻想还充斥于腐败的空气中,每场新灾难都会碰上关于力量和更大力量的新计划。”
人类对于自身能力的这种狂妄自大的态度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
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或者说:
一切问题都是可以由人解决的。
对此,埃伦费尔德指出:“其他人道主义假设或者比主要假设彻底,或者不如主要假设彻底。不过,它们都缺少某种说服力。这些次要假设包括:
许多问题可以由技术解决。
那些不能由技术或不能只由技术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社会领域{政治、
经济等}找到解决办法。
如果情况危急,我们将会在为时不晚的时候共同努力,找到解决办法。
有些资源是无穷的;一切有尽或有限的资源都有替代物。
人类文明必将长存。”
尽管事实已经一再证明,人类的能力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的,但这却很少有人相信,因为他们更相信科学万能。
我们知道,科学作为人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和应用,是人之超越客观必然性的桥梁。但即使如此,科学也不是万能的。为什么呢/这就在于:
第一,任何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因此,益与害、利与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否则,这个硬币便不存在。正是这个缘故,科学技术的应用,诸如除虫剂之用于农业,固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确也并没有令害虫绝迹,反而使有害的化学成分毒害着人们和许多动物的机体;自然资源的枯竭使代用品增多,但这些代用品不仅可能损害人们的健康,同时还污染了环境;转基因农产品的产量的确大为提高,但它对人体健康所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至今仍然为许多科学家担心和忧虑。诸如此类的事实表明,纵然人类可以造就种种人工之物,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丰裕,但同时它们的有害性却可能危及人类的安全、甚至生存。尽管科学技术总是在解决问题中而不断发展的,但是它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使一切问题都得到解决;并且更不可能在解决问题时,只去其害,而存其利。
第二,墨菲定律证明,要是哪个东西可能出毛病的话,它就必定出毛病。这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的公认的事实。诸如不仅自然之物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所有人造之物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非有机体,它不但老化问题不可能解决,并且由于它没有自我修复功能,因而其故障的发生更是必然的。正是这个缘故,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应用越广泛,它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人们生活的威胁也就越大。诸如城市中停电所造成的不方便以及所可能带来的危害是城市居民深有体会的;而油库的爆炸、化工厂的毒气泄漏、核电厂的核泄漏等等所造成的后果则往往是成千上万人、乃至几十万人的丧命!
第三,人类不可能穷尽自然界的奥秘,也不可能完全掌握和应用自然规律。
诚然,人类所建构起来的知识具有累积性特征。但即使如此,自然界的奥秘也不可能为人们完全认识。这不仅是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太藐小了,他的认识能力太有限了,而且还因为万事万物都处于不绝的变化发展之中。因此,即使我们积累起来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失去其意义,以致人类的知识总是跟不上事物的变化发展。在这种情势之下,科学必然落后于人类所面临的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医学科学在所遇到的种种新奇病症面前之无能为力,便反映出了科学的尴尬处境。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死抱着科学万能论的信念不放呢?这就因为人
的荒谬性使他已经失去了自省和反思的能力。他们相信理性的力量,相信科学的力量,更相信人是无所不能的。所以,即使他们以及他们的前辈遭受过挫折,也从来没有吸取过教训;即使当时他们发誓要不忘教训,但事过境迁,不久就把以往的教训忘得干干净净。要不然,人类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干蠢事,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辙呢?
对于人类的妄自尊大,康德早就这样说过:“当我们看见人类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表现出的所作所为,我们就无法抑制自己的某种厌恶之情;而且尽管在个别的人身上随处都闪烁着智慧,可是我们却发现,就其全体而论,一切归根到底都是愚蠢、幼稚的虚荣、甚至还往往是幼稚的罪恶和毁灭欲所交织成的;从而我们始终也弄不明白,对于我们这个如此之以优越自诩的物种,我们自己究竟应该形成什么样的一种概念。”康德对于人类自身的这种批判,虽然是直率而无情的,但却是中肯而一针见血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像康德那个时代的人一样,没有丝毫的进步!{1}
因此,以一种新思维来对待我们自己,来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了。

3 建筑——重建人与自然之和谐的桥梁

建筑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因为这不是建筑的一种功能,相反,建筑在通常的情况下,总是必须以满足发包方的需要为前提条件。所以,一般的说,建筑往往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当然,这样说,倒也不是贬低建筑师在建筑中的主导作用,而只是说明在建筑工作中,建筑所受到的种种外来的限制。既然建筑工作中存在着外来限制,那么,建筑何以会成为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呢?这就在于,建筑师毕竟是在建筑中起着主导作用。他固然要受到外来的限制,诸如,发包方所提出的种种要求,市政当局所施加的种种规定等等。但是,由于建筑师在建筑行为中的构想、设计、布局则起着关键作用,因而他也就可能通过他的努力,使人们改变固有的观念和要求,而接纳他的建筑理念,从而在人与自然之间建构一座新的桥梁。因此,建筑能否成为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桥梁,关键在于能否形成一种新的建筑理念。
所谓新的建筑理念,固然也要涉及到建筑美学问题、建筑技术问题、建筑材料问题等等,但是,我们所说的这种新的建筑理念则是立基于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上的,一切有关建筑的问题都必须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这就是说,大自然是基础,是中心,建筑必须以此为旨归,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这样也就与传统的观念形成了反差,因为传统观念总是认为,人是地球的中心,万物的主宰;人有权力制御万物,利用万物,由此才导致了人与自然界的分裂。
这种新的建筑理念,我认为应该包括三个基本原则,即:
第一,和谐化原则。这里所指的和谐,不仅是建筑结构的和谐,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建筑与居住者之间的和谐,而主要是指建筑所造成的文化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
这种和谐就是避免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去建构文化生态环境。尽管建筑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建筑物周边的自然环境,但是,在设计和布局上则必须采取种种补救措施,诸如,通过在建筑物周边植树种花等举措,而抵消二氧化碳增加所造成的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严禁污水的自然排放,以杜绝都地下土壤和地上河流的污染;尽可能地使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于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依赖等等。在所有这些举措中,最需要解决的就是:1}温室气体的排放;2}污水的自然排放;3}垃圾未经处理的自然掩埋;4}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而导致的空气质量下降。如果所有的建筑物在建设时期就能够采取诸如此类的举措,那么,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便是完全可能的了。
之所以必须遵循和谐化原则,就因为现代人与自然之间太不和谐了,关系太紧张了,以至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安全。诸如,一方面是森林的大面积消失,另一方面则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已经使地球上空的二氧化碳气体在100年中增加了30%,而由此所导致的则是一些南太平洋的岛国居民正在失去他们的家园,而且可能不需要50年的时间,威尼斯等城市就将永远沉没于海底;并且由于树木内部所含的二氧化碳已经大大地超过了它们的承受量,目前对于它所可能产生的后果还不知道,但猜测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凡此种种,对于人类来说,这难道还不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吗?难道人类就像现在这样坐以待毙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1: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人性化原则。所谓人性化,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口头禅。但是,什么是人性化?却未必人人都明白。许多人所说的人性化,就是要使人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住房越来越宽敞,布置越来越豪华,因而今天的中国,不仅许多新贵们有了一幢又一幢豪宅,而且许多中产阶级也竞相购买越来越大的公寓。两三个人居住着100多平方米的房屋还嫌不够宽,而要住200、300平方米的房屋。难道这就是人性化?难道人性化所追求的就是这种仅仅在于满足虚荣心的奢侈?
其实,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由的本性。原始人的自由是自然的自由,文明人则是有规范的自由,是承担责任的自由。因此,对于现代人而言,所谓人性化,一方面就是必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自由自在活动的空间,而且能够满足个人的正常的需求,使个人既不为物欲所累,也不为外在的目的而活着,从而使自己有充分的意志自由,完全可以支配自己的行动,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但是,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则必须以不损害他人、公众的权益为前提;而其中最主要的的就是不能任意占有他人或公众应该享有的资源{如住房太宽等等},更不应该任意浪费资源{如使用蚝油量太多的汽车等等}。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实现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这一伟大原则。建筑的人性化所应该体现出的就是这种要求。
现代建筑不仅过于宽大了,而且还把个人或家庭封闭在一个玻璃的柜子内,使人际关系上除了在工作中、在某些事务中有所交往之外,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往来,从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不但使个人感到孤独和压抑,因而才需要强烈的刺激来加以释放,而且这种疏离感还可能导致个人在性格上的冷漠,使他不但不关心别人,甚至还会产生出某种冷酷的、残忍的欲求,而做出某种粗暴地伤害别人举动。
从本性上说,人类是属于一个群集的物种,因而不但在远古时代,他们总是群居的,即使到了近代,他们也总是与家庭、甚至家族生活在一起的;并且由此才使个人有了归属的需要,爱的需要,才形成了个人遵从和依从的惯性,并力求与群体步调一致,{2}从而才形成了所谓的“道德社会”。{3}诚然,这种生活方式对于个人是一种束缚,也不利于个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培养,但这样却可以避免个人产生出疏离感。
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个人终于从群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对于个人而言,无疑的一件好事。可是,由此却不但导致了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而且也使个人失去了归属感,失去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情和依恋,从而变得像许多肉食动物那样既孤独又残酷,而丧失了人性。这样,社会就难免陷入道德的无政府状态和社会秩序的失控。
现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市场无政府状态,就是由道德无政府状态所引起的,因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人们从熟人的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的社会;而“道德秩序”又尚未建立起来,人们还不能自觉地遵守道德秩序。在这种情势下,道德的无政府状态自然难免,于是市场的无政府状态也就随之出现。要克服这种状态,健全法制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建构人际关系上的和谐则更为必要。{4}因此,建筑就应该为重建这种和谐关系搭建一个平台。
现在,许多居民小区都留有公共绿地,甚至还有配备了运动器械。但是,邻居之间的交流似乎并没有因而增加,可能由于上下楼不方便,如果,在两三层楼之间就有一个可以用于居民活动的场所,那么,这种情况也许就会改变。诚然,这样势必增加房屋的造价,但如果从长远看,从发展趋势上看,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建筑的人性化毕竟的大势所趋,势在必然。
第三,优美化原则。中国在建筑物的建造上,自古以来就有千篇一律的特点。这些年来,更有加剧的态势,因为了设计费用的节省,而不得不使许多同一类型的建筑物共用一张图纸。这样建筑费用倒是降低了,但千篇一律却总是看起来不顺眼,久而久之,甚至是面目可憎。人们的审美兴趣总是追求着变化,追求着多样性的统一;只有从多样性中才能见出变化,只有从统一中才能见出和谐。所以,建筑必须是多样性的统一。
优美的建筑,优美的生活环境,不但可以使人心情愉快,使人变得风度高雅,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使他在举止上、作风上避免丑恶,而力求文雅,有风度。这样,当然了要求人们不断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而随着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人们的行为自然也就会发生变化,而趋向于至善至美。同时,由于审美品位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势必同步发展。这样,使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聪明才智,发挥出他的潜能。显然,这对于人类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当人们都能够充分地发挥出他的潜能时,人类社会才有可能避免一场毁灭性灾难。
建筑的优美,不仅在外部造型上必须独具匠心,以显示出创造性来,在内部结构上也必须力求合理,使居住者能够感觉到舒适和方便,并能够反映出他的个性。当然,在室内装修上,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或豪华,或典雅,或古拙,或纤丽,或雅致,或堂皇,或繁富,或简洁,总之,都可以各尽其妙。但是,不管是外部还是内部都必须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而绝不能破坏自然环境。
当人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时,美本身就成为了教育人的书籍,令他不能不爱美,珍视美,而使美成为他生活的一个构成部分。但是,要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就不能仅仅是个别的、局部的,而必须是整体的、全面的。这就是说,必须在所有城市和所有乡村都要这样才行。我们之所以把三条原则都加上了一个“化”的后缀,就表示必须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也。
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还可能遇到种种阻力。但是,如果不能达成这一目标,那么,人类的未来就很可能是堪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这固然已经得到了全世界有识之士认同,但是,乐观主义者仍是大有人在。我们这样说,也就可能有人会认为是杞人忧天。当然,我们也但愿是这样!
如果建筑真正能够成为重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桥梁,那么,绿色建筑—绿色家园就将成为未来建筑的总体目标;而我所谓的建筑的新思维,也就正是建立在这个构想上的。因为只有如此,建筑才可能避免重蹈以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代价的覆辙,也才能实现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伟大的、至关重要的目标。
为了治理环境、保护环境,虽然增加了财政支出,但由此则势必促成环保产业的形成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而环保及其相关产业不仅可以产生利润,也可以带动就业。所以,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绝不是一种消费性活动,而同样具有产生性性质。我们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就不会认为治理环境、保护环境是一种经济损失了,更不会认为这种举措势必影响经济的发展,给经济发展造成损失。
显然,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去解决问题,那么,当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而且绿色家园也就有可能在我们的手中逐步地建设起来。
所谓绿色家园,自然应当从房屋的建筑开始。
在建筑物内部必须有放置盆栽花木的空间,民宅则更应该有宽阔的阳台,以便放置盆栽花木;如果是高层建筑则不但必须有屋顶花园,而且在两层或三层间就必须有一个架空的空中花园,以便供居住者欣赏和邻居们之间的交往;房屋的周围必须有树木环绕,其楼房之间的空地,不必布置成西式的花园,而可种植各种花木,诸如迎春花、小桃红、丁香花、珍珠梅、月季花等等,并间以常绿乔木和花木,诸如松树、梅花、桃花、桂花等等即可;至于居民小区,同样必须由乔、灌、草计划的绿化带环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由植物包围着的绿色家园。

4 共建绿色家园

现在,中国许多地方都在打着“打造生态城市”、“打造花园城市”的招牌招商引资,而实际上,尽管种植了些花木,铺设了些草坪,却依然在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真正需要的文化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尤其是一些地方为了开发旅游资源而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建造了许多仿古的建筑物,既俗气,又丑陋,简直是在败坏旅游情趣。凡此种种举措,不仅涉及到经济利益的问题,也有一个认识的问题。其实,认识的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而一旦涉及到经济利益,就不那么容易解决了。因此,在这里,不但必须有建筑师们的耐心说服,而且更为重要的还必须运用法律工具,以强制性手段来制止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继续发生。否则,所谓共建绿色家园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所谓绿色建筑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城市建筑,也包括乡村建筑;不仅包括公共建筑,也包括民用建筑;不仅包括商业建筑,也包括工业建筑。总之,所有的建筑都必须包括在这个概念之中。通过绿色建筑所要达成的,当然就是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了。这就是说,凡是建筑都必须是以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为前提条件的,只有在这个前件下,我们才可以去建造人类的文化生态系统,去建造我们自己的文化生态环境;而由此所共建起来的自然是我们的绿色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1: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西方——主要是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在绿色建筑或生态建筑方面已经开始起步,并且作出了许多可喜的尝试。但是,他们似乎没有以绿化环境为中心,而主要是在解决能源问题上下工夫。这固然是很必要的,但解决绿化问题似乎更重要,也更迫切,因为温室效应只有通过降低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才能解决;而二氧化碳的降低,一方面,固然必需极大地降低其排放量才有可能,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增加植物的数量,以提高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这或许倒是一条根本的途径。所以,严厉制止热带雨林的继续遭受破坏,恢复地球上的植被,并大量种植植物、尤其是常绿植物,是更为重要的。当然,地球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温室效应,还有由于有害气体所造成的南极上空的空洞;有毒气体所造成的对人体和动植物的危害;水污染所造成的对土壤和地下水的破坏;淡水和海水的污染所造成的水资源的匮乏和对水生物的危害等等。显然,这些问题都可以、而且必须通过建筑来解决。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现在的超大型城市已经太多了,但今后还将继续增加。同时,农牧业的集约化经营也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农牧民的集中居住也势在必行。这样,便为中国的建筑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使我们有可能把重建绿色家园的理想变成现实。
在建设绿色家园的过程中,我认为必须遵循这样几个建筑原则:
第一, 前瞻性原则。西方在工业化过程中,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
因而直到经济社会已经获得相当发展以后,才开始治理环境,由此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中国这几十年建设的教训则更大,因为我们太穷,处处都要求节约,以致由于投资不足,而不得不“穷凑合”,过了几年,不适应需要了,就只得重建。不仅许多道路、建筑物修了又拆,拆了又修,而且街道完全变成了手术床上的人体,动辄就开刀,弄得来支离破碎,残不忍睹。结果,不但不省钱,反而花费更多。因此,在建筑中必须遵循前瞻性原则,要考虑到今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要求。
第二, 全局性原则。不管是城市建筑还是乡村建筑,也不管是商业建筑还
是工业建筑;不管是公共建筑还是民用建筑,也不管是住宅建筑还是纪念建筑,都必须在设计上、布局上考虑到全局的、整体的和谐,更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追求自身的完美。因为,事实上,任何建筑物的美或任何建筑的美都总是存在于同周边的环境保持和谐而实现的。当然,更主要的原因则在于,只有遵循全局性原则,才可能避免为了一己的私利而破坏环境。出于全局性原则的要求,任何一种建筑都必须在建造的同时,彻底解决各种可能危及环境的有毒气体、有害气体、污水、垃圾等等东西的排放和处理。
第三,量力性原则。不管是什么建筑,都要尽力避免贪大求洋,以为越大越好,越洋越好。这些年来,不仅中国城市出现了许多贪大求洋的建筑物,甚至乡村也出现了许多模仿小洋楼的建筑物,至于铺草坪则几乎遍及全国;草坪固然美观,但耗水量太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既是人口大国,又是缺水大国来说,这无疑是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中国古代的城市和乡村那样,多种植一些树木花草呢?既美化了环境,又可以歇凉。现在还有不少地方由于贪大求洋,往往因资金不到位,而只得搁置起来。这样就不仅造成了严重浪费,也使周边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所以,在建筑中,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财力来建造,尤其是应该继承中国在保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这一传统,而绝不能认为,凡是西方有的,就是好的;凡是西方有的,就是中国应该有的。
根据新的建筑理念和建筑原则来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就必须把绿化置于建筑的首要地位。不过,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中小城镇,在其新建、扩建或改建时,都必须首先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土地必须合理而且节约地利用,因为土地是一种非再生的稀缺性资源,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现在,许多地方的政府官员都在尽量地扩大城市面积,以为城市越大,他的权力就越大,政绩也就越显赫。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固然与人口增加有关,但不合理、不节约用地则是主要原因。现在,许多政府官员都错误地认为,城市的现代化,城市的与国际接轨,就是应该像西方城市那样,有许多广场,有许多喷泉,有许多绿地。这样,城市面积当然就不能不扩大。同时,现在城市的商场、办公楼、写字楼、豪宅和高级公寓也越来越多,不仅房间越来越多,而且空间也越来越大,这样当然也就不能不使城市不断扩大。对于市政建设中不合理使用土地的情况,必须由市政当局制止;对于住宅面积过大的情形,则必须通过立法予以限制,如超过最高限额的住宅就必须缴纳高额税费等等。总之,节约每一寸土地是我们对子孙后代必须承担的责任!
第二, 能源已经成为社会机体的大动脉。但是,能源的大量消耗不仅加剧
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它的非再生性和稀缺性必然随着其大量消耗而早日枯竭。因此,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能源和降低能源所造成的污染的办法。于是,太阳能、风能就成了一种可能的选择;并且,西方一些国家把建设太阳能住宅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途径,这对于日照率高的地方,当然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对于中国而言,鼓励开发再生性能源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更主要的则必须利用核能,并逐渐淘汰火力发电,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在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尽力利用自然风来降温,而不要使用高能耗的空调,当然,这在房屋的设计上就不仅必须考虑到日照的充足,而且还必须考虑到空气的对流。事实上,有一些国度已经开始恢复用自然风代替空调的尝试。
第三, 现在,几乎所有城市都存在交通拥挤的问题。西方已经有科学家和
设计师提出用管道运输货物和用轨道车代替汽车的设想,这无疑是大胆而且富有创见的创意,但这可能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实现,因而私家车、企事业单位用车和政权机关用车还会继续增加。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度,如果私家车达到或者接近西方各国的水平,那么,人们外出将很可能是举步维艰。中国人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一切都模仿西方,从男人的梳马尾巴到女子的露肚脐莫不如此;拥有私家车自然也是一种时髦,因为西方人就是许多私家车。但是,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我们的确不可能容纳那么多私家车、企事业单位和政权机关的用车。所以,采取限制措施、如缴纳高额税费,就成为一种必须实行的措施。
第四,不管是城市还是乡镇都必须在新建、扩建、改建的同时,认真解决废水、垃圾的处理,必须有相应的处理设备,而绝对不能放任自流。诚然,由于增加了这些处理设备,势必增加投资。但是,为了保护环境,给我们自己、也给我们的子孙留下一片干净的天空和土地,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第五,当然,在解决污染问题上,最头痛的是工业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他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外部经济或溢出效应上获得利益,而完全不顾社会公德,总是偷排“三废”。这样,不但使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而且财政的负担也不得不加重。所以,对此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予以打击,直至彻底取缔。
显然,如果上述问题能够得以解决,那么,建设绿色家园便是完全可能的。当然,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不仅必须通过立法来解决;而且即使有了法律依据,也未必会得到严格执行,所以,需要的是建构一个良好的、法治的社会环境。但是,更重要的、更具根本性的问题则是,必须认真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弄清楚谁是手段谁是目的。
发展经济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呢?显然是为了人民的富裕,国家的强大;而且即使国家强大也仅仅是为了人民。然而,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颠倒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那么,很可能就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发展经济必须以资源储备为后盾。但是,如果为了加速发展而不惜破坏自然资源,那么,这种发展就势必因资源损失所造成的缺乏后备资源而受到限制,这样,持续性发展就难以达成。例如,这些年来,就因为乱开采、乱开发,而使许多地区的资源枯竭,因而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可见,只有保护好环境,持续性发展才是可能的。
许多地方出于地方保护主义,而任企业乱开采,偷排“三废”,这样做,固然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某些地方官员的腰包也鼓了起来。但是,政府为了治理“三废”所投入的资金则远远大于地方所增加的财政收入。如果不采取治理环境的举措,受损失的不仅是民众,而且也包括地方政府和国家。所以,为了保护环境,哪怕使建设速度在一定程度受到影响也是必要的,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由于环境污染致使周边的居民不仅引水困难,甚至还使居民患是了种种疾病。他们所遭受的痛苦和磨难,虽然使少数人发了横财。但是,他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却是一无所获。这显然是太不公平了!而且他们在医疗上的花费,他们在劳动上的损失,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都是十分重大的,因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便完全颠倒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只能是得不偿失的。
至于城市的街道两旁,同样应当种植常绿乔木,并间以花木;街道的交汇处,诸如十字路口、丁字路口、辐射状路口,不必模仿西式广场,亦不必铺设草坪,而可建设街心花园,并以多多种植花木和常绿乔木为宜。这样既可以绿化环境,美化环境,又可以为行人提供一个庇荫之处。显然,这较之西方的广场要高明得多,也美丽得多。所以,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模仿西方城市的模式,而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固有的传统,使人与自然之间更好地、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1: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在城市或者村镇的四周都必须有一片森林环绕,即使这片森林的面积不大,对也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即使在城市周边建立起了森林公园,也不宜搞什么建筑,只要有一些简单的水泥桌子和凳子、椅子也就够了。因为目的仅仅在于接近大自然,所以只要能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和重见到兰天,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同时,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不仅在建筑上应当尽量少用木材,而且在室内装修上和家具上也应该尽量少用木材。前些年,使用钢塑家具是一种时髦。但是,后来据说西方人喜欢用木材装修房间,喜欢使用木制家具,因为这样可以产生出与大自然亲近之感,于是中国人也就开始使用木料了。这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显然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们应当重新提倡尽量少用木料。
中国人历来就有所谓“靠山吃山”的观念,许多山区农民为了生存而一贯伐树换钱,这是我国植被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怎么办?显然,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因为在人们解决了吃穿之后,玩乐就成了生活的一个构成部分;而仅仅是进酒吧、歌舞厅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今天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与大自然亲近的必要,所以游览风景区便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在这种情势下,开发山区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便成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办法,同时又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举措。
不过,在开发山区旅游资源的时候,必须绝对制止目前存在着的乱建筑、包括各种名目的仿古建筑、旅游设施等等,因为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而且破坏了自然景观,往往令游人大扫其兴!他们之到山区旅游显然不是为了看这里有什么建筑,而是想从大自然中获得与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住宿当以农家小旅店为宜;对于某些要求舒适、豪华的游客,则可以在城镇建设少量的宾馆。总之,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这是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诚然,我们的这些理念,的确颇具理想的、幻想的、浪漫的、乌托邦的色彩。但是,如果失去了这些色彩,人还能有想象力吗?还能有创造力吗?还能够诞生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或者诗人吗?

5 建筑师——艺术家

在中国传统社会,建筑师一向被看作是匠人,尽管实际上出现过许多艺术家型的建筑大师。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建筑师的进入中国,国人才终于认识到建筑师并不是匠人而是艺术家。然而,近几十年,由于建筑只注重经济、适用,而忽视美观、独创,因而建筑师在很大程度上倒的确沦为了匠人的水平。因为他们考虑的更多是技术性问题,而不是艺术性问题;当然,建筑要求上的规范化而不能不导致设计上的千篇一律,从而也使他们根本不可能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第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建筑师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种种技艺。以各种技艺完成的一切作品都要依靠这种知识的判断来检查。它是由手艺和理论产生的。手艺就是勤奋不辍的实际练习,通过它利用设计图纸表示的各种必需的材料由人工来完成{建筑物}。而理论则是可以用比例的理论论据和说明以技巧建造的作品。”因此,“建筑师如果不顾学问只致力于娴熟技巧,虽竭尽辛劳还是不能得到威望的。”
作为一个建筑师必须掌握那些学问和技能呢?维特鲁威认为,建筑师必须擅长文笔,这是为了能作记录而使记忆更加确实。其次,要有制图知识,依靠它们绘在图纸上,就可以更容易表现出他所希望的建筑外貌效果。几何学给予建筑学可以有更多的帮助。深悉各种历史对于建筑也是十分必要。“哲学可以使建筑师气宇宏阔,即使其成为不骄不傲且颇温文有礼,昭有信用,淡泊无欲的人。……且哲学还阐明事物的自然本性,……如果不从哲学中学会物性原理”,许多技术问题就难以解决。此外,还必须通晓音乐,数学的知识则更必须精通,天文学、地理学也是建筑师不可或缺的知识。当然,建筑师还应当是文法学者、音乐家、画家、雕塑家和医师等等。总之,建筑师对于各种各样的知识都必须通晓,各种各样的技能都应该掌握。{5}
这一切,对于建筑师来说,似乎是太高了。但是,今天或许还有更高的要求。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的积累,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生态学、环境学、气象学等等学科都是建筑师必须通晓的,至于美学、艺术理论、文化理论、文化人类学等等知识更是建筑师必须掌握的。
当然,对于建筑师的要求,不是要他成为学者,但必须成为艺术家,因为他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就是建筑艺术的创作,也就是在创造着美的艺术。所以,艺术修养之于他,是必不可少的,正如画笔之于画家、刻刀之于雕刻家一样,是必不可少的。
对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学识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素质和气质的养成。建筑师应当具备什么素质和气质呢?那就是艺术家的素质和梦想家的气质。这对于任何一个成功的建筑师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首先,一个建筑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感受力。这就是说,他对于任何东西,都能够凭直觉就抓住它的本质特征,而不必进行分析推理。这种感受,当然首先是情感感受,因为只有借助于情感的感受,才能引发他赋予外物以情感评价,从而获得审美感受。正是借助于这种感受力,才使他可以真正准确地判别出某个东西的美、丑、优、劣来。这样,他所创作出来的东西,自然也就必定是美的东西。
其次,一个建筑师必须具有灵敏的直觉力。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形式的创造都不是依靠推理而进行,相反,他通常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获得灵感,才能具有创造的冲动,才能创造出具有原创性的完美形式。我们通常说,灵感是创作的原动力,这当然是对的。但是,灵感之所以是原动力,就因为通过直觉而触发了他的灵感,才使他具有了原创性。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理性太强,对于任何事物都要加以推导,什么事情都离不开逻辑,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艺术家,或者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再次,一个建筑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人们虽然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但也生活精神世界之中;而这个精神世界通常就是一个幻想的世界。因为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人们总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压抑,而有总总不能满足的欲望,于是就只有依靠做“白日梦”来释放或者发泄。所谓想象力,就是运用想象的能力,创造出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从而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所以,想象力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
最后,是基于想象力之上的创造力。这不是模仿能力,而是原创能力。它从想象中获取乳汁,却不满足于想象,而要把想象变成形式。正是由于这种形式冲动,而使他极力去创造形式。这种创造力通常都离不开类比思维,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借助于类比思维而产生的创造冲动,即通过甲的触动和启发,而导致与乙相比较,由此而形成不同东西之间的类比,如以苹果类比于乳房等等,结果便产生出原创性的丙来。建筑艺术作为一种对“有意味的形式”的创造,它只有依靠想象力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品来。
不言而喻,仅仅依靠这些能力是不够的;一个人即使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个想象力和强健的创造力,但如果缺乏文化底蕴,缺乏艺术素养,他是绝不可能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艺术品来的。因此丰富的学识和深刻的思想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必须具备的素质和素养。
今天,中国的建筑师之所以在中与西、古与今之间关系上总是难以处理,就因为他们对于中西文化的本质缺乏深入的理解,对于古今文化的异同也缺乏深刻的认识。原因何在呢?在于只重技术,只重科学,而忽略对于人文学科的了解,更没有哲学的功底。当然,造成这种情势的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来太落后了,不仅经济落后、政治落后,思想也落后,要么就是抱残守缺,要么就是跟着洋人亦步亦趋;而既不理解传统文化,也不理解西方文化,这样,当然就只能在建筑工艺上着眼,而忽略了它的文化内涵,当然更缺乏哲学根底;因为即使是艺术也不能没有文化的、哲理的底蕴,否则就不可能创作出真正伟大的艺术品来。结果,自然难以创作出伟大的建筑艺术品来。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家为人类留下来宝贵的建筑艺术财富,但我们总不能躺在这些宝贵的财富上面无所作为;西方的建筑艺术家们固然有许多伟大的创造,但我们也不能只是跟在他们的后面亦步亦趋。有作为的建筑师们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但是,如何继承传统,则必须首先掌握传统建筑的语汇,解读传统建筑的文本,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的继承,而不是像今天的许多仿制的假古董那样,看起来就令人恶心!
今天的中国,需要有真正的建筑艺术家,需要创造出不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的建筑艺术作品!——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振兴时代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艺术家们的追求。



注 释

{1}以上论点以及为注目出处的引文均参阅尹明耀《人—一种荒谬的存在物
——人类学哲学导论》{手稿}。
{2}参阅J·D·弗里德曼等著《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版。
{3}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4}参阅尹明耀《转型期中国社会与道德》{手稿}。
{5}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第4—10页。

2005年5月13日
脱稿于白银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8 03:24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