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24|回复: 0

潮州山水都姓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1 15: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佚名

 
   公元819年正月,唐都长安边上的蓝田关,一老者在层峦叠嶂之中面对寒天大雪,慷慨悲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悲吟者正是一代儒学、文学大师韩愈。当时生性耿直的韩愈因上疏力谏宪宗皇帝而获罪,惹下杀身之祸,幸得一群正直阁僚力救,捡回一条命,远贬潮州。潮州自古僻处岭外,远离中原,到唐代依然被视为穷山恶水之地,成为当时迁谪臣子的弃置之所。贬诏一下,52岁的韩愈辗转几千里,历七十余日,终于到了潮州,小女却因惊恐劳顿死于途中。

    在漫长的行程中,韩愈的心情是压抑的、痛苦的,然深知自己为官一方的责任,一到潮州,韩愈积极投入政事,实践他“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信念。他为潮州人民的生活安宁和文化发展做了两件大事:驱逐了恶溪中长期危害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鳄鱼;兴办州学,发展了潮州的文教事业。

    史载,韩愈初到潮阳,就巡视州里,询问民生疾苦。群众都说,当地的溪中有鳄鱼,专吃民畜,危害很大。韩愈便率人在江边举行驱鳄活动:将一羊一猪投到恶溪之中喂鳄鱼,并撰《祭鳄鱼文》,警告鳄鱼七日之内“南徙于海”。据说是夜,便有暴风雷起于溪中,后潮人果无鳄患。当然,一纸祭文是不可能赶走鳄鱼的,当时除鳄的具体手段没有史载,不得而知。然而,作为执政者,韩愈千里奔波身心俱疲之时,甫一上任便能着手治理民生所系的大事,其效率无疑是极高的;其积极用事、不惧邪恶的精神,其忘怀个人忧戚得失、以解除民瘼为己任的为官风范让潮州人民深深记取。从此,民众改“恶溪”为“韩江”。迄今,在韩祠正堂东侧石柱上,镌刻着清道光年间潮州知府觉罗禄昌的一副对联:“辟佛累千言,雪岭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洲。”可见潮人对韩愈驱鳄的感激。

    如果说驱鳄带有神话的色彩,那么韩愈在潮州兴办学校、德化百姓一事,对潮州的历史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则毋庸置疑。韩愈在被贬潮州前,是长安、洛阳的文学领袖和儒学大师,他自己也曾做过朝廷管理教育的国子博士,深知教育的重要。潮州在当时尚属不够开化之地,来潮不久,韩愈就对当地文教落后的情况汲汲于心,写下了《潮州请置乡校牒》,并慧眼识人,任命“潮州唐宋八贤之一”的赵德为海阳县尉,主持州学,陶范潮风。办学缺乏资金,韩愈就捐出自己的俸禄。此后,潮州文化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好学崇文的风气日盛。更为重要的是,韩愈以自己的文化魅力和捐俸兴学的义举,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治潮者。历任州郡长官,无不以韩愈为师,以兴学为首务。潮州英才辈出,赢得“海滨邹鲁”的美誉,韩愈创学之功可谓大矣。

    韩愈在潮七个多月,却影响了千余年。贬潮,对韩愈而言或许是不幸,但对潮州百姓而言则是大幸。千年回眸,这位文化巨人在潮州留下的印痕依旧清晰深刻:“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像韩江、韩山,祭鳄台,韩祠橡木、鳄渡秋风、昌黎旧治、昌黎小学等等,无不言说着潮人从古到今对韩愈的敬仰。更有宋时就建在韩江东岸笔架山麓的韩文公祠,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韩愈祠。

    韩山苍苍,韩江泱泱。

    在潮人心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2 13:55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