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21|回复: 0

[现、当代] 我亲历的首场拍卖(二月书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3 10: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祝君波(时任朵云轩总经理。现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大千的《晚山看云图》底价人民币60万元,如果平时在朵云轩正常出售。零售价最多也就是5万~10万元。
我们印了5000册图录,不到3天就被索要一空,像罗仲荣、张宗宪、蔡泰和这样的海外大藏家都专程来上海看预展。预展放在老上海美术馆,门票20元。拍卖会定在希尔顿酒店二楼会议厅,入场券80元。两种门票竟出现了一票难求、“黄牛”倒卖的局面。我这时候觉得有点意思了。

听说朵云轩要举办内地首场艺术品拍卖,佳士得想和我们合作,帮我们看了拍品,也一起商定价格,但在拍卖师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他们坚持要用自己的拍卖官,我坚持在主导权方面朵云轩为主。合作谈不成,我们决定培养自己的拍卖师。我想到了时任朵云轩出版社主编戴小京。他是广州中山大学毕业的,普通话好,个头高,长得帅,遇事冷静。光这几点,我就觉得他就是绝佳人选,戴小京也爽快答应下来。5月份戴小京飞到香港观摩了三场拍卖会,即佳士得、苏富比以及香港本土一家拍卖公司。当时香港的一些专业人士陪着我们一起看,我随时请教叫价以及拍卖的现场技巧。从香港回来后,我们七八个人凑在一起,在会议室里模拟了几次拍卖现场,就这样上拍卖会了。

正式拍卖那天,现场有五六百人,我坐在第一排。任伯年《花鸟草册十二开》底价20万元,拍到了95万元、连佣金104.5万元的高价,被香港集古斋的张超群竟得。希尔顿当时也比较落后,接不通国际长途,为了拍这画,我借了个“大哥大”给张超群用,电话费打掉4500元。张大千的《晚山看云图》底价60万元,如果平时在朵云轩正常出售,零售价最多也就是5万~10万元。那场放在了拍卖图录封面,被很多人关注,最后落槌130万元,加上佣金143万元,是全场所有拍品中的最高成交价,被台湾的蔡先生买走。看那么多人举手,一件拍品十几分钟都无法落槌,我很开心,当时就觉得拍卖有戏了。头十几张拍完后记者叫我到外面去采访,我就很轻松地出去了,之前根本不敢离开座位。

我们第一次拍卖就赚钱了,成交加佣金共835万元,成交率74.5%。虽然佣金不到200万元,半天的收获却比朵云轩原来卖一年书画还要多,原来一年也就100多万元。买下这场拍品的一些人,在后来的转手中基本都赚了十几倍。拍卖会结束后,许多收藏家、艺术家、记者留在现场热烈讨论。我至今清楚记得,那天在现场的有谢稚柳、程十发、陈逸飞等艺术家,有张宗宪、蔡泰和、王仲方、陈德熙、许祥杰等竞买人,有秦公、王燕南、甘学军、米景阳等同道。记者把我围得水泄不通,很多藏家一遍遍地说这下明白了什么叫拍卖。

当天晚上开庆功宴,唯独秦公(时任北京市文物公司总经理)没有赴宴,后来秦公告诉我说,“看了你们的拍卖没有心思去吃你们的庆功宴”。当晚他在延安饭店决定也要办一家拍卖公司,这就是翰海。


赵榆(前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第一场拍卖邀请的官方观摩人):那时候拍卖会都卖票。一直到1994年翰海还卖过票。

我记得在1986年,广州有了第一家拍卖行,但不是拍卖艺术品。真正的艺术品和文物拍卖,在北京最早该是1992年秋天那次,由北京拍卖市场(公司名)举办,市文物公司和市信托公司两家都参与组织,拍卖地点在团结湖附近的一家国际饭店。文物以前是不允许拍卖的,这场拍卖会虽然有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支持,行内反对声依然很多。我当时是中国画研究院(现改为中国国家画院)的副院长,之前在国家文物局工作过10年,主办方就一再邀请了我去观看。

那次拍卖了一辆毛主席坐过的红旗轿车,是北京市信托公司征集过来的,算不上文物,也不是艺术品,但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还有一件景德镇新烧的京剧脸谱图案大斗笠碗,我记得好像拍了100万美元,但后来又说不是真实成交,没有算到总成交额里去。拍品里面有真正的艺术品和文物,记得有一件清康熙年间的洒金铜香炉,还有张大千的山水画。拍卖师请的香港人,内地那时候基本没这行,后来有人跟我说,那个拍卖师有意把落槌的成交价压低了。现场有千八百人,50元一张门票——那时候拍卖会都卖票,一直到1994年翰海还卖过票,后来才改成现在这样免费进场。看热闹的多,参加举牌的多半是国内文物商店,也有香港、台湾地区的买家,有名的张宗宪就在其中。完事后他说,拍卖不算成功,但毕竟是一个突破。   

张宗宪为内地的前几场拍卖都撑了场面:1993年朵云轩在上海做第一场艺术品拍卖,张宗宪去了,还说要“有头有尾”,第一件和最后一件都是他买的。1994年中国嘉德和北京翰海一前一后拍卖,嘉德那场在长城饭店,请来开槌的是徐邦达。翰海这次拍卖在保利剧院,1200个座位基本没空的,总成交3338万元,张宗宪一个人差不多买掉其中一半,1600多万元。内地买家里,有一位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从深圳来的,据说此人到徐邦达家里拜访,听徐先生说起拍卖会,拿本图录就来现场了。那天他和张宗宪多次叫板竞价,最后买走200多万元的东西。我后来在拍场上还留心找过这个人,都没有再发现他,听人说他在翰海第一场买的那些中国书画陆续都委托拍卖行卖掉了。

来自新加坡和香港、台湾地区的海外买家占据多数,也有美国赶来的华人。我记得的几个:黄先生,当时是香港一家大拍卖行的书画部负责人,在内地前几场拍卖中买了不少东西;香港的罗先生、小钟先生,新加坡的曾先生,现在都还是收藏界有分量的人。台湾有位蔡先生,翰海在保利剧场拍卖那次他没到现场,委托了张宗宪帮着买,听说他是觉得场地不够专业标准。翰海拍卖改在京广中心之后他亲自到场,买了不少东西。现在这个买家已经不太露面。至于我自己,从第一场拍卖开始,我已经研究了15年拍卖市场。


董国强(当年的第一批内地买家之一。现任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那时候买半场花的钱,还不如今天的一件拍品。

1993年嘉德和翰海的头两场拍卖我都去了,基本上是近现代书画,一场也就一本图录的容量。我那时候自己开一家公司,买卖和艺术品没什么关系,但喜欢书画,听说拍卖消息,约上几个有同好的朋友就去了。对很多人来说,拍卖当时是件新鲜事,市面一下子出来那么多名家书画和文物,人家半时看到好东西的机会又少,自然兴奋。记得翰海那场有幅溥心畲的画,成交100多万元,我吃惊得不得了:那时候行外人几乎没机会看到溥先生的作品,对他一点不了解,哪里知道在齐白石、张大千之外还有这样一个人的画能卖到100万元以上。

其实回想起来那两年内地拍卖环境挺好的,少有人怀疑拍品真伪,也没有假拍的概念,几乎所有去拍卖会的人都把它看成观摩和学习的机会,不是简单看热闹。如果说真正参与,还是海外买家,他们每场要举走60%的拍品,高的时候甚至70%以上。嘉德第一场我没有买东西,到翰海的时候举了一把。印象中嘉德那场的第一件拍品是吴镜汀《渔家乐》,张宗宪用8.8万元买下了,事后看出他叫这个价位纯属捧场——4年后我在一次拍卖会上买下他这件旧藏,成交价才8800元。我至今记得张宗宪在翰海首场拍卖会上的样子:他选了中间排靠走道的位置,侧身坐在椅子扶手上,面朝右后方,目光逡巡场内,只要有人举牌他就竞价,有时底价才报3万元,他直接就往13万元上叫,底气很足。那次他差不多买走了半场拍品。

参加过那两场拍卖会的买家,如今在圈了里还是处在比较核心的位置,这个群体也没有特别明显扩大的趋势。10多年前,花50万元买件东西的就是大买家,很可能今天掏500万元买东西的还是那个人。据我所知,现在北京和上海几个大拍卖公司负责人,像中贸圣佳总经理易苏昊、荣宝拍卖总经理王倚山、西泠印社总经理陆镜清,当年都是拍卖场上的第一批买家。

说到拍卖场上买家的结构, 15年里倒是发生了很大变化,海外和内地两个板块完全倒置了:在2003年“非典”发生之前,海外和内地买家的比例大约是60%和40%,现在变成了20%和80%。拍品价格也没法比了,那时候买半场花的钱,还不如今天的一件拍品。




--------------------------------------------------------------------------------

二月书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5 09:42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