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27|回复: 1

[选刊] 观念艺术是什么艺术(gsfuwtv45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9 15: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gsfuwtv454

  “观念艺术”



     行为艺术的突兀装置、行为艺术和戏剧结合的“后感性”张培力的录像艺术

     跨媒体、跨学科,汪建伟的社会实践王度:媒介就是力量

    从“85新潮”开始,就有越多越多的艺术家,放弃了用绘画来表达艺术观念,装置、行为以及最早的多媒体开始进入了艺术体系,到了上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媒介运用在装置作品中,观念艺术家们不再坚持启蒙和精神哲学的追求,也不追求公众的参与和理解,他们和绘画一样,转向观察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经过近20年的努力,在今天的美术馆,我们看到的艺术品,已经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画,还有更多像电影、像大众游戏、像表演艺术、像大型机械的作品,甚至在一些新媒体艺术展上,还有些作品看上去像科学仪器,艺术家则摇身一变,拥有了多种多样的身份。多元、跨界成为这种艺术形式的特征,而这种非绘画的艺术形式,在上世纪80、90年代还被称为是“观念艺术”。

    历史背景:

    应该说,在“85美术新潮”中出现的美术团队已经开创了中国观念艺术的先河。黄永?和他的“厦门达达”,张培力、耿建翌的“池社”、宋海冬和其他上海艺术家所组成的“M艺术群体”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行为艺术创作。

     但真正形成以观念艺术为主要创作方式的观念艺术家,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1992年,马六明、张洹、苍鑫、朱冥等人在北京的“大山子”定居,称为“北京东村”,随后在宋庄、望京、通县等地出现了不同的艺术家群居点。在90年代逐渐建立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生存方式,他们开始尝试参与海外展览,逐渐进入国际市场。



    这段时间,一批和80年代艺术家身份不同的自由艺术家在北京增多。他们群居在北京周边的农村,当时被称为“盲流”艺术家,以当代艺术为职业,彻底放弃进入国家体制内,他们成为中国最早的职业艺术家。



    这一时期,小型装置、录象和行为艺术成为90年代早期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创作媒介,上海、广州和杭州成为北京之外的当代艺术活动中心。北京的宋冬、尹秀珍、王晋和“新刻度小组”(王鲁炎、陈少平、顾德鑫),上海的施勇、钱喂康、宋海冬、胡建平、倪卫华、王南溟,杭州的张培力、耿建翌、杨振忠,以及广州由陈邵雄、梁矩辉、林一林、徐坦组成“大尾象小组”分别进行了不同艺术实践。张培力的作品《“卫”字3号》成为90年代中国第一个录像装置作品。

    1993年到1995年,几位海外艺术家的回国,艾未未、徐冰、朱金石、王功新、林天苗等人带来了西方当代装置艺术的新观念,对北京艺术家产生了一定影响。

    1995年前后,马六明、张洹、苍鑫、朱冥等东村行为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的行为艺术。1995年,他们集体创作了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性的作品。


    行为艺术的突兀



    行为艺术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行为艺术是对传统架上艺术形式的移置和拓展,尤其是“行动绘画”和“无形式艺术”的延伸和变异。



    行为艺术家通常使用三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行动、身体和偶发。在70年代以后,此三种方式逐渐相互串联并兼融新媒介的适应性。行动的特征是视艺术家为巫师,依重于仪式、表演和诗化的象征。


    行为艺术的全部特征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震惊(Shock),以区别于传统艺术的特征——神韵(Aura)。为此,它不断突破艺术所设定的边界,向“画框之外”的社会、伦理、政治、性别、法律飞地游击,以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



    装置、行为艺术和戏剧结合的“后感性”

    九十年代初,邱志杰创作了作品《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该作在重复多遍后,对中国古典文化提出了质疑,产生了对自由的诉求。90年代末,邱志杰策划了《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展览,以反对观念表达,反对用社会现实或知识来推理作品,追求现场效果的不可还原性,之后形成了一个将装置、行为艺术和戏剧结合的后感性群体,他们关注艺术的现场性、综合性、渗透性以及不确定性。

   张培力的录像艺术


   早在1988年,张培力即创作了录像作品《30X30》,并因此被称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85新潮美术”时期,他参与组织了“新空间”展览、“池社”团体;1995年开始放弃绘画创作,全力投入录像艺术创作,也从事相关的摄影、装置艺术创作。从2001年开始至今,张培力成为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的系主任,在创作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包括制作一批老电影为现成材料的剪接作品和进行“场景性”实验,制造“假现场”和“带有戏剧化的现场”。


跨媒体、跨学科,汪建伟的社会实践

    作为艺术家,汪建伟的身份极为混杂,他可以是影像、装置艺术家,还可以扮演一个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或哲学家的角色。

    1994年,汪建伟做了著名的实验性作品《循环种植》。他回到以前插队的地方,拿到小麦(资讯,行情)新品种,与当地农民签了一个协议:由汪建伟提供种子的来源,由农民拿出一亩地做试验田来负责播种,风险与收益由双方共同承担。实验的结果是,这一亩试验田比其他每亩普通的麦田多收了150斤小麦。他和农民把收成的所有粮食分成四份,一份交了公粮、一份作为种子、一份留给农民做口粮、一份是汪建伟自己的收成。“我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实验作品,还有了100斤粮食的收益!”汪建伟说,“我的成功就是把这种实验在一个整体的大环境中实现了”。他用镜头记录了田间播种、耕种、收获的全过程。

    1999年作品《生活在别处》中,他又记录了耕地如何被征用、而农民如何被迫流入城市。



    进入2000年,汪建伟开始进行探索“剧场”的实验,先后做了《屏风》、《飞鸟不动》、《人质》、《征兆》等作品,将戏剧、剧场、空间、电影和历史完全结合在一起。



    2008年2月,汪建伟拿下了当代艺术领域的诺贝尔奖(美国当代艺术基金会授予的该基金会2008年度艺术家奖金),是目前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

    王度:媒介就是力量

   “85美术”时期,王度在广州策划召集了“南方艺术家沙龙”,成功策划了“南方艺术家沙龙第一回展”。随后他去了法国,重新建立了以媒介为中心的当代艺术观念。王度把自己称为“记者的记者”。因为他唯有通过再处理经过媒介(电视、报纸、网络)处理的信息,才能将某种真相显现出来。于是,他使用记者的各种方法,参阅、挑选、剪接提供信息和照片,制造出了新的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来指向生活的真相。

   “新刻度小组”的刻度


   “新刻度小组”(1989~1995)的前身是顾德新、王鲁炎等六人组成的“触觉艺术小组”(1987~1988),1988年,他们提出“触觉艺术”的观念,用一系列包括文字和符号的图表做成了作品,期望观众进入文字的情绪和感情,亲自检测和判断。他们通过合作、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实现了取消个性的作品观念与作品形态。

  


  



   《为无名山增高一米》 1995年 摄影: 吕楠 地点:北京郊区的一座无名山顶上 时间:持续20分钟1995年,一群来自北京“东村”的艺术家王世华、苍鑫、高炀、左小祖咒、马宗垠、张洹、马六明、张彬彬、朱冥、段英梅,共同创作了《为无名山增高一米》,11个全裸的男女按照体重的顺序,从下而上以3、2、2、2、1的人数层层“裸叠”,最重的人趴在最下面,最轻的伏在上面,身体叠罗为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15: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90~97)在同一张宣纸上对传统书法的经典文本《兰亭序》重复一千遍的临写,同时用录像记录该过程的前五十遍。第一遍的书法具有文字性,其后文学性被破坏变为纯视觉的“墨迹”,接近于抽象绘画,第五十遍之后是完全在黑底上书写,没有留下墨迹,书法完全成为-种书禅。展出被写黑的纸本原件,记录变化过程的照片和录像。

  



   张培力 《“卫”字3号》1991年1991年上海衡山路的某地下车库举办的一场小型当代艺术展览上,张培力带来了《“卫”字3号》,这部被视为中国90年代第一件录像作品,记录了张培力不断清洗一只母鸡的过程。跟他后来的“挠痒”的题材一样,反映个人对某种政治社会的讽刺情绪。



  


  



    张培力 《静音》2008年《静音》完全复制了一个旧制衣厂,在展厅内呈现了一个没有人、荒废的制衣厂面貌,空留几十台旧的缝纫机,在缝纫机面前是两个巨大的屏幕和四十面小屏幕,上放映了老缝纫机曾经所在的制衣厂的工作场面。张培力用实物与影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着一种“恢复现场”的创作观念与方式。



  

  


   《征兆》2008汪建伟《征兆》是汪建伟新创作的大型剧场艺术作品,它以一个寓言性的剧场背景,展开对艺术生产、社会环境、心理身体等多重艺术问题的探讨,作品运用影像、图片、剧场、雕塑、表演等多项艺术媒体、全景式地展示当下中国人错综复杂的文化、社会、心理、身体、伦理和空间状态。





    王度《时空隧道》在王度看来,这个隧道是他对媒体世界的描述。他认为,媒体就是一个消化系统,隧道墙壁全是用报纸填充的,周围镶嵌许多电视机,几十个不同频道的同时直播,你一进入这个隧道,就会被各种噪音和图像侵袭。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他把这些人们每一天的忍受都集中在一起,让每个观众重新体验一遍。



  



    王鲁炎《W自行车》1992年《W自行车》是一辆自行车,和正常自行车不同,它是蹬着向后行驶的车。王鲁炎在他的一份《W自行车》调查报告中写到:“试骑者被迫放弃过去的经验,探索新的方法,但过去的经验已经根深蒂固,它强制试骑者的行为,并使"W自行车"的机械功能与试骑者之间互相强制。”也就是说,王鲁炎的作品越精确、越实用、越具有可操作性,那么现实反而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20 16:13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