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36|回复: 0

古琴大师区君虹的曲中情《魅力南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6 17: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2006-3-27 12:43:55  3 g+ p% Y* E, |- V* I. y
  a( d* L* o, L0 ?9 {) ]; y' Q
白:早上好,欢迎收听今天的《魅力南方》,我是小白。在昨天的节目中我们已经预告了会请来一位古琴大师,其实讲到古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乐器。古琴能够完美地把琴者的心胸与情怀,通过琴音震动人的心灵,而今日我们魅力南方请来的嘉宾就是一位在弹奏古琴上很有研究的人,他就是广东省古琴研究会顾问,岭南天虹琴馆馆主区君虹先生。区先生,早晨!
0 J! F$ ^5 _8 H6 J" \3 ~9 [9 N区:大家早上好!
5 _/ }6 Q2 Z% G! E白:很高兴,你今天能来到我们的节目,向大家谈谈你自己,谈谈古琴文化!据我所知,您从8岁开始习武,后来又专攻篆刻。并且这些都是在您二兄的教导下进行的。其实您二兄区潜云在您成长的过程中起到过什么样的作用呢?
2 O2 w& M- Y" }- R$ k7 `0 \区:二兄区在我艺术道路上的成长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因为我从小就跟随我二哥学习武术,我八岁开始练武,在父亲的要求底下,我们一起学习山东的梅花螳螂和七星螳螂,由于他是高度近视的,写书法要盖章,所以就叫我帮忙刻章,就给了一本邓石如的一本印谱给我,叫我临摹,我就开始学习篆刻。我二哥是个很有恒心、很专注的人,每学一样东西都非常投入。
0 `1 F: b0 {7 O; A  A9 T8 q" t# Z白:所有你深受他的影响。1 |3 H/ n" O* m  S0 s. {2 ~$ o6 r: `6 V
区:是的。我很崇拜他,在启蒙的时候,我受到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原来
: u) H+ \  C- A6 q4 y0 N( ^0 [) c白:看来您二兄区潜云在您成长的过程中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带了你入门,让你开始接触篆刻。据我所知,你是出身在中医世家的,为什么会喜欢上中国的武术、篆刻、古琴等等,你是通过什么去接触这些传统文化的呢?
) A8 T1 C0 y. v区:在我们那个年代,没有现在这么科学,娱乐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小时侯我们都是玩些很古朴的游戏,而且我是出身在中医世家的,从小父亲就要我们背汤头歌诀,、《伤寒论》等等,当时习武、书法、篆刻的气氛是很浓厚的,在家庭的氛围底下去接触这些文化。
) R# f/ ^5 R$ r5 R! v(版头)/ F: }& `: l7 L5 u) u' n( C, x
白:我们现在听到的衬底音乐叫做《碧间流泉》,是由区君虹先生亲自弹奏的,我知道,直到30岁你才开始接触古琴的演奏,真正让您接触到古琴这一乐器启蒙老师应该是广东省文史馆馆员、著名的岭南派古琴大师杨新伦,您能步能和听众说一下拜师过程中的一饭一粥的小故事呢?
8 R2 ^/ J/ Z! Z, }7 ~, x" C  G8 C区:这不单只是一个小故事,而是一个拜师的过程,那时,跟随杨老师,每天下班,都到老师家,学琴、修琴、学太极等,就象一家人。老师和师母都是很清谈的人。他们的食物是卫生面等,那时的生活很平淡,物品没有那么丰富。% @( i. e" z7 ?* q% B
白:区先生,您在古琴方面的造诣在广州能跟您比的人真是屈指可数,那么2003年古琴成为“人类的精神遗产”,你有什么看法?) W& a$ \: |7 L& C
区:不敢当,古琴成为“人类的精神遗产”,证明时代对传统文化很重视,由于国家很重视,也定出了很多具体的保护政策,我作为一分子,也责无旁贷的!如何保持古琴文化本身的传统特色,才是真正的保护古琴这个传统文化遗产。首先是如何认识古琴的音乐思想,我们研究古琴不要单纯是当作学一种乐器和学一种音乐去对待它,因为古琴的历史内涵是很深厚的,我们应该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去切入,由于古琴音乐传统的审美意识是很高雅的,在悠长的历史当中,无论是从研制、音色、古琴曲的题材、内涵、结构各方面的因素都有着古琴音乐的特点、风格。它的风格偏向静态的风格,很简单、很含蓄、很古淡的、很阴柔、很典雅,所以乐曲的表现以淡静、虚静、幽静的静态美为主。所以有别于其它音乐。古琴的音量比较细,似乎是其缺点,但是我觉得这个也是它的优点。因为一个人入静、清心陶冶性情的时候不会妨碍别人,而其它音量比较大的乐器,自己陶醉时也会影响别人。
8 h" c( S! t# ]7 B0 _白:可以自我陶醉,也不影响别人!
" h4 n6 T4 d& h* U& N区:对!
1 E/ G4 X  g& `, f0 t  X2 @白:我曾经现场听你弹奏这首《碧间流泉》,真是有余音绕梁的感觉,当你弹奏完这曲的时候,我的思绪仍然飘到很远,很有遐想,难怪古琴成为2003年人类的精神遗产!
+ N9 [5 H# c( i) }* l! J! b, h( x(版头)
: t( j% ?& ^4 F* b: e白:今日我们魅力南方请来的嘉宾就是一位在弹奏古琴上很有研究的人,他就是广东省古琴研究会顾问,岭南天虹琴馆馆主区君虹先生。今天他和大家讲述的是古琴和他如何与古琴结下不解之缘的故事。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琴棋书画琴为首,而乐器也有很多的种类,其中古筝和古琴外行上就比较相似,很多人将两种的乐器混淆了!请跟我们讲讲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1 r/ K5 W5 j8 V( r- x4 u
区:事实上很多人分不清楚古琴和古筝,就算很多电视剧都搞错了。9 n% q% M* Q& }9 Q
白:错将古琴当古筝!7 k8 ^! N9 Y% N* q0 ]
区:弹的是古琴,配的确实古筝的音乐。闹出了很多笑话。
* S" g/ k. p: q7 T  ~白:张冠李戴了!$ W9 s- T* o! o0 p2 M% S
区:是的!其实古琴和古筝在音色和制造上是有很大的分别的。古筝是很多条弦的,通常是21弦。面板和琴腔同古琴是很不同的,现代古筝的面板用夹板做的,比较薄,做成一个弓形,琴腔的共鸣箱是很大的,琴弦的位置很多码仔承托着,每一根琴弦都是由音高来固定的。而古琴则不是,中间的琴音可以在任意音位按动,琴弦的设置上就有这些区别。古琴虽然有共鸣箱,但是没有古筝的那么大,古琴的发音就是以琴弦震动入木,再由木散发出来的深层的韵味。古筝是通过琴弦的震动,共鸣箱的鸣响,所以古筝的音量比较大,但是古琴的音韵是古琴在某方面所比不上的!在长度宽窄方面,古筝都比古琴长和宽很多。
& D- W( ?6 m3 G4 ~: O5 i0 V白:主要是这几方面的区别了,所以大家以后不要再搞错啦!$ Z: V& M2 |& a% z- y8 s  g! S9 u
区:是的。
. n; Y3 n  C) E/ H1 G/ n- O白:半点报时后,我们继续请岭南天虹琴馆馆主区君虹先生谈谈他和一把明朝的古琴如何结缘的故事。5 x- r" D* }& V+ I
(版头)) ]1 c$ J/ m2 U. |8 E; G& _
白:继续回到《魅力南方》节目当中,今天坐在直播室的还有广东省古琴研究会顾问,岭南天虹琴馆馆主区君虹先生,他跟我们讲述和古琴的故事。历史上很多古琴的故事,比如百牙碎琴呀,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以琴传情等等故事,你自己也收藏了很多古琴,在你的收藏品当中,有一个叫做“亚绿绮”的古琴,好多学琴的人都知道“绿绮”是司马相如的琴,“亚绿绮”就是仅次于“绿绮”的琴,说明了制琴这的心高气傲。你如何有机会收藏到这个琴,如何与它结缘的呢?
- Z9 }% D$ E7 ^* f区:讲起与“亚绿绮” 如何结缘的呢,真的有段故事。有一次在纪念我老师一百零三周年(的雅集)上,有人说有位收藏家有两个古琴,去不去看看呀?有琴看当然去啦!到了他家,他首先拿了这张“亚绿绮”出来,当时是用张烂报纸包着,铺满灰尘,一打开,是两块烂板,众人哇然,说,烂成这样,怎么修呀,但是,当时我直觉觉得自己可以修理。后来,这位收藏家又那出了一张叫“大成”的青琴,由于被他妈妈不小心掉在地上,所以碰坏了些油漆,两个护诊也没有了,琴尾也有点废了,腰部也有点驼背,但是收藏家并不想卖掉,只想将它修复好,问我能否修好。我说可以。我用心的将这个青琴修好了。修旧如旧,收藏家很满意。他知道我很喜欢他的“亚绿绮”,虽然很多修琴的人都说这个“亚绿绮”无望复生的了,但是我却很喜欢,于是就将这两块琴板送了给我。
  a" M3 Q5 g9 {2 ?" k8 R7 r6 }白:哦,原来是你帮这位收藏家修好了名琴,他就将这个残破的名琴作为礼物回赠给你,于是你就得到了“亚绿绮”这个名琴了!3 M( U4 Z! o6 t- m, L' e3 r& F
区:是的。- }5 G  N- G+ j) Y# p, i
白:据我所知,区先生你修琴也是非常在行的,经你手修好的琴很多,其中包括“亚绿绮”,其实这个琴在历史上经历了种种浩劫之后,能保存至今的已经很破旧了…… 2 c- ~/ l6 {4 {- m1 X
区:是的,琴头已经断了,只剩下琴身了,而且开裂严重,真的很支离破碎了。
. o& n; F; B& V白:那么您是怎么样让这种乐器重新绽放异彩的呢?* z+ F- u0 x! X  a2 U2 C
区:真的很花心思,因为修古琴不象修一般的文物,修好后要有好的音韵,真的能弹奏,又要保持它的原貌,不要损害它,确立修琴的思想一定要很正确,一定要修旧如旧。- x: ?9 T$ b0 p
白:不能修旧如新!9 N5 W3 g  _5 F
区:是阿。修旧如新就等于把琴修坏了。所以为了修好这个古琴,我制定了很多方案,这方面我太太也帮了我很大的忙,我也很感谢她。修这个琴除了在琴头要花很多心思之外,腰部驼得很厉害,腰部一驼起,琴弦就不能拉直,琴就不能弹,但是要恢复置身,又不能用刨把它刨掉,因为会损害原来得油漆。真的很伤脑筋,这是两个大难题,经过自己得设计,我想了很多方法,令它回复直身,又不损害面漆。(修理)琴头方面,我找到了很旧很旧的杉木,因为它本身就是用杉木制成的。我在试音时发现,琴本身做得比较空虚一点,由于我修得琴比较多,又一定的经验,所以我就在琴腔里作出了一些技术上的处理,修好之后我发现弹奏出来的琴音比较古润淡静。
) R/ }: w1 G! R* Z白:既保持了原貌又比以前更好!修好这个琴之后,你弹奏了〈阳关三叠〉这首曲,为甚么对弹奏这首曲有如此深刻的印象呢?是否因为是用这个名琴弹奏或者是因为在某些特殊场合弹奏过的原因呢?$ \- Z5 H8 J8 s1 I1 q& ^
区:〈阳关三叠〉是描写送别离情,音乐的节奏层层紧扣,一段比一段的意境更深长,情感的表现力是非常之强的。这次我的艺术展最有幸的是能得到叶选平主席亲自听我弹奏过这首曲。- y: v, _' h! [6 i  j! c6 ~
白:们的听众非常有耳福,可以听到由区先生用“亚绿绮”这个古琴亲自弹奏的一曲〈阳关三叠〉。马上听听。
3 z4 t) M2 r& e  d. q. M(〈阳关三叠〉)9 v6 n7 c+ G, ~- m' P+ d& h
白:如果收音机旁边的你是戴着耳机收听的话,你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区先生在弹奏时手指拨琴的声音。你有没有亲自去传授给你的学生,作为首本名曲呢?
6 [3 h" @% B, S4 J; B5 x; [6 m+ C区: 有呀,其实这首曲不是一曲很长的大曲,是属于琴曲,它用了王维的一首送别诗配上去,配得非常天衣无缝,所以得以广泛流传。
: l0 q" s7 C5 ]" {8 o; K9 J白: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日,你开班授徒时,学生们拿着古琴来学习,发现古琴因为质量的问题,根本不能弹奏,或者跟听众们讲讲如何选一个优质的古琴,有没有一些技巧呢?
8 Y  a+ j; v/ ?  o* V* D" o区:当然首先要懂得古琴的知识才能选个好古琴,从古琴的结构来说,如何好弹和音位准呢,关系到做琴的工艺了,从选材外形上来判断,琴弦和琴面的距离,琴徽准不准,琴的弧度都是很讲究的,所以必须有这方面知识才能选购。
' u  ?! e; I+ B(版头)1 [0 V3 Y7 ~2 X. J/ i
白:区先生,你给人的感觉很儒雅,在弹琴的过程中进行修为,也带给你很多人生的哲理,虽然学古琴的人越来越少,连古琴的生产厂家也很少,但我你记得你讲过,并不担心古琴失传,为什么有这样的自信?2 W6 |4 M' e& O. Q$ T
区:因为古琴在三千多年的发展中,虽然有起伏,但并不会失传,因为整个古琴文化体系内涵比较深厚,无论是在琴曲,琴谱,琴派琴的研制及其它文学领域上紧密的结合,这些丰富的底蕴是永远不会丧失的,就算到了最低谷,都是很实在地存在着的。再加上现在古琴成为2003年人类的精神遗产,国家非常重视这个文化建设,所以我更相信(古琴)绝对不会有失传之日的!
5 h9 H+ T7 @( z3 g* u( F& `; g白:我们同样有着这样的信心!+ b7 R/ I1 d- d8 v8 j! D
(版头)0 |: q+ I/ A! P1 C7 e2 H
白:“琴音绕梁,经久不散”!这就是沉稳内敛的古琴,希望通过这次的节目,通过区君虹先生的介绍,令更多喜欢古琴,学习古琴的人继续坚持不懈地学习,也希望收听我们节目的听众朋友们也喜欢上古琴,令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琴文化能得以继续传扬。今天非常感谢区君虹先生,希望以后你继续修复更多的古琴,收藏更多的古琴,令古琴爱好者们更有耳福和眼福!谢谢!
5 N0 N; R+ N2 D; O' K0 {  I9 `; B区:谢谢南方生活广播的听众!再见!
11e8070b727g21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6-10 18:45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