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43|回复: 0

[选刊] 唐诗中的红豆(佚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7 11: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作者:佚名


        我国南方出产叫“相思子”的红豆。西晋左思《吴都赋》已经提到南方有“相思之树”。同时代的刘逵(渊林)注云:“相思,大树也。材理坚,邪(斜)斫之,则文,可作器。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文选》卷五)东冶在今福建,是福州市的最早建置的名字。《史记·东越列传》:“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即此地。这是相思树(红豆)出产南方的最早记载。
    到了唐代,红豆即相思树的种子已为更多的人所知,其中的某种,甚至成为闺中的珍物。这是南北交通畅达,商业繁兴的结果。但在唐代文学作品中,首先提到“相思子”(红豆)的,当推王维的名作: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此诗,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题作《相思子》,《全唐诗》题作《相思》。前者自是指这种植物的种子而言(至于诗中异文,因与本题无关,从略)。

    到了晚唐,诗人已经述及这种红色种子成为闺中的玩物。韩偓《玉合》诗云:

    罗囊绣两凤凰,玉合雕双鸂鶒。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着长相忆。

    又路德延《小儿》诗,详述富贵人家小儿的日常活动,其中有两句说:

    宝箧拏红豆,妆奁拾翠钿。

    写小儿在闺中翻动玩物的情况。由此可知红豆已进入人家的闺阁。

    温庭筠也有一首《锦城曲》,中两句云:

    江头学种相思子,树成寄与望乡人。

    则又可见红豆也成为寄与远人作为纪念的事物。

    附带说一句,古人提到那些枝叶相交的植物,也叫“相思树”,但却与红豆无关,这里就不计算在内。

    那么,唐诗中说的红豆或相思子,到底指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呢?考究起来,却也颇不容易。

    产在我国南方,“其实如珊瑚”、有“红豆”或“相思子”之称的豆科植物,有三个不同的属,而且各有不同的特征。兹略述如下:

    一、海红豆(Adenantherapavonina)——又叫相思格、相思树、孔雀豆。落叶乔木,花小,白色或淡黄色。种子如小钮扣,从平面看略呈心脏形,边缘稍锐,中间隆起(凸镜形),全体颜色鲜红如漆。此树木质坚硬,中心纹理略粗,多作为造船材料或制家具之用。这种树冬天落叶,春天萌发,分布于两广、云南、海南、广州等地。它的种子笔者在云浮县和粤北丹霞山都曾捡到过。

     二、红豆树(Ormosiahosiei)——常绿乔木。春季开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红色。种子呈椭圆形,略扁,朱红色,微有光泽,大的长约一厘米,小的约半厘米。两广、福建、江西都有。本属还有一种常见的叫花榈木。夏季开花,种子也是红色,而木质坚重,色红,花纹美丽,是优良的雕刻和细木工用材。俗名“花梨木”。这种红豆树的种子,笔者在鼎湖山也曾捡到。

    三、相思子(Abvus pvecatovius)——又名红豆、相思豆,是相思子属藤本植物。春夏间开花,蝶形花冠,通常为淡红或紫色。种子全体呈卵形,一端(约全体四分之三)为鲜红色,一端(约全体四分之一)为黑色,全体光泽如漆。此属分布在两广、云南、海南等地。笔者曾在云浮县捡到甚多,但藏了十多年后,已发黄褪色,并非“历久不变”。

    以上三属,都有“红豆”或“相思”之名;但是,哪一种是王维诗中说的“红豆”或“相思子”,则还须再进一步探讨。

    旧时的文献,对红豆或相思子的记述,多属语焉不详,或似是而非,颇为混乱。除前引刘逵《吴都赋》注,当是红豆树(花榈木)之外,现再引几家较有权威性的记载,并分别予以评判:

    一、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下:

     相思子: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其木斜斫之则有文,可为弹博局及琵琶槽。其树也,大株而白,枝叶似槐。其花与皂荚花无殊。其子若?豆,处于甲中,通身皆红。李善云:其实赤如珊瑚。是也。

    这一段记载,是把乔木的红豆树和藤本的相思子混淆在一块儿了。开头说,“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这是相思子。相思子是藤本植物,怎么又会“其木斜斫之则有文,可为弹博局及琵琶槽”呢?后面说“大株而白,枝叶似槐”云云,也都不是相思子的形态。

    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五:

    ①榈木:《集解》:藏器曰: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时珍曰:木性坚,紫红色。亦有花纹者,谓之花榈木,可作器皿、扇骨诸物。俗作花梨,误矣。

    李时珍没有说它又名红豆树,其实就是上文说的红豆树那种。李时珍对此记述准确。

    ②海红豆:《集解》:珣曰:按徐表《南州记》云:生南海人家园圃中,大树而生,叶圆,有荚。近时蜀中种之亦成。时珍曰:树高二三丈,叶似梨叶而圆。按宋祁《益部方物图》云:红豆叶如冬青而圆泽,春开花白色,结荚枝间。其子累累如缀珠,若大红豆而扁,皮红肉白,以似得名,蜀人用为果饤。

    这种海红豆,和上文说的又叫孔雀豆的海红豆形态不同。它的种子“若大红豆而扁”,和海红豆为凸镜形的也不同。它又可以“用为果饤”(筵席上陈设而不食的果类),恐怕是另一种红豆。

    ③相思子:《集解》:时珍曰:相思子生岭南,树高丈余,白色。其叶似槐,其花似皂荚,其荚似扁豆。其子大如小豆,半截红色,半截黑色,彼人以嵌首饰。段公路《北户录》言有蔓生。用子收龙脑香相宜,令香不耗也。

    这段记载也颇为含混。“其子大如小豆,半截红色,半截黑色”,那是相思子,对了。可是又说它“树高丈余”,便又不是藤本的相思子了。

    三、清檀萃《楚庭稗珠录》卷六:

    相思子,似槐,性耐土,秋花,白色。子如珊瑚,初黄,久半红黑,每树数斛,售秦晋间妇女为首饰。‘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即此木也。”

    这段记载同样颇为混乱,也是把两种不同属的植物牵扯在一块儿。

    这些记载上的混乱,很可能是作者只见过相思子的种子,而未观察过它的整株。所以“半红半黑”是说对了,其他的却又牵扯到别处去了。

    既然都是红豆,都有相思之称,那么,王维诗中的“红豆”到底指的是哪一种呢?

    王维生平没有到过南方,更没有到过广东。他看到的只能是红豆的种子。虽则红豆树、海红豆、相思子这三属的植物种子都有可能流传到北方去,但若从唐代社会风气来看,能成为珍玩之物并进入闺阁的,看来只有那种半截红色半截黑色的相思子。因为比较起来,它最逗人喜爱。

    证据之一:李匡乂《资暇集》说:“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李是唐末人,虽然他没有见过相思子整株的形态,但这种种子他一定是见过的。当时“举世呼为相思子”,也决不是没有根据的想象之词。

    证据之二:温庭筠除前引那首诗外,还有一首《新添声杨柳枝词》,是这样写的: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是一首男女爱恋之词,运用民歌传统的谐声和比喻。“深烛”谐“深嘱”,“围棋”谐“违期”。下面两句,用相思子嵌在骰子中,比喻入骨的相思之情。我们都知道,骰子是一种博具,通常用骨或木制成,六面正方形,六面分别挖出从一到六的不同圆点,其中一点油成红色。四点也油成红色,其余二、三、五、六都油成黑色。一般骰子只用颜料染色,也有人为了美观和珍赏,拿具有红黑两色的相思子嵌进骰子内部,让它分别显出不同的两色。所以温庭筠才有“玲珑骰子安红豆”的话。可证唐代人们喜爱和珍赏的正是这种两色的红豆(宋人程大昌《演繁露》亦记此事,可参)。

    以上两证都出自唐人之口,他们的话自是可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17:23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