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03|回复: 1

[选刊] 关于“畏我复却去”(佚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8 09: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作者:佚名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杜甫从唐肃宗的行在凤翔回鄜州省亲,写下了著名的《羌村三首》。这一组诗感人至深,历来为人所传诵,但是对于其中第三首的两句诗“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却一直有着不同的解释。
   清朝人吴见思在《杜诗论文》中说:“娇儿绕膝,以抛离之久,畏我复却去耳。”金圣叹解释说:“绕膝慰爱,畏爷复去。”按照这种解释,“复却去”的主语应是“我”,即杜甫;两句的大意是说:娇儿不离膝,是因为担心父亲又“却去”。另一种解释以著名的杜诗注释家仇兆鳌为代表。他解释说:“不离膝,乍见而喜;复却去,久视而畏。此写幼子情状最切。”按这种解释,“复却去”的主语是“娇儿”,两句的大意是:娇儿不离膝,但因畏惧父亲而又离去。
   这两种解释,哪一种对呢?在61—62年,曾展开过一场讨论。参加讨论的有萧涤非、傅庚生、吴小如等先生。大体上说,萧先生主张前一说,傅先生、吴先生则与后一说相接近。到78—79年,讨论又继续进行。除萧、傅两先生外,姜可瑜先生也发表了意见。应该说,讨论是越来越深入的。经过反复的论难,问题已接近于解决。本文打算再谈一点浅见,就正于萧、吴、傅、姜诸先生。
   为什么说讨论是越来越深入呢?这是因为,这次讨论已逐步接近了问题的关键。
   萧先生在他的第一篇文章《读杜诗“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中,提出了四点理由,即“从娇儿们的年龄”、“从羌村三首的写作时间”、“从‘不离膝’所表现的亲热程度”、“从杜甫一贯对待孩子们的态度”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娇儿不可能对杜甫“久视而畏”,从而认为“畏我复却去”只能是“娇儿担心父亲又离家而去”。
   这种分析和推论是很必要的。但是,它必须有一个前提:必须过得了文字关。也就是说,在作出这种分析和推论之前,首先要对这两句诗的词汇、语法进行科学的分析,看看怎样讲才能讲得通。
   吴小如先生的文章正是从这个角度提出了问题。他认为,按照吴见思、金圣叹等的讲法,“至少有两关通不过。一、杜集中用‘畏’字的诗句共二十余处,没有一处是‘担心’或‘恐怕’的意思,都是作‘畏惧’或‘畏怯’讲的。二、照金说,只说‘复去’就够了,句中的‘却’字便毫无着落而成为废词,甚至有点不通的危险。古人主此说者对此点都回避不谈。用仇说,‘却去’是一个词,意思是‘退去’;而‘复却’两字却从没有在一起连用的。杜甫最讲究用字,绝对不致过不去文字关。”
   这两个问题提得很好。的确是这样:如果连文字关都过不去,那么,再高明的分析,不也都落空了吗?
   那么,我们怎样来看待这两个问题呢?
   关于“畏”字,萧先生在他的第二篇文章《一个小问题,纪念大诗人》中已作了解答。他引用了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中的话:
   “畏,防虑之辞,犹云怕也。杜甫《羌村》诗:‘晚岁复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却复去。’言防我之还家而仍复去家也。陈师道《别三子》诗:‘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此即脱胎杜诗意。”
   张相的解释是有说服力的。它证明在“畏我复却去”这句诗中,“畏”是可以当“担心”或“恐怕”讲的。这一关是可以过去的了。
   这样,问题就集中在“却”字上了。吴先生说得很对:“古人主此说者对此点都避而不谈。”吴见思、金圣叹在解释这句时都把“却”字去掉了。这自然会启人疑窦。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对这个“却”字作了解释,但他根据的版本是“畏我却复去”。而且,他把这个“却”解释为“还(hái)也,仍也”也不甚妥当。傅庚生先生就指出了这一点:“却字果作‘仍、还’解,与‘复’又犯重,恐非原诗本意。”(见《探杜诗之瑰宝,旷百世而知音》)
   看来,正确地解释这个“却”字,是正确地理解这两句诗的关键。
   萧先生的第二篇文章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他提出这个“却”字应作“即”讲。在他的第三篇文章《不要强杜以从我》中,重申并进一步引例论证了这个主张。
   姜可瑜先生不同意萧先生的这个主张。他认为“却”作“即”讲缺乏训诂上的根据。他自己作出的解释是:“却”是“离”、“去”的意思,“却去”是不及物动词连用。
   鄙意以为“却”字作“即”讲,或作“离”讲,都是不错的(这在萧、姜两文中都已作了论证);张相说“却”有“仍、”还”之义,也是对的。问题在于:在“畏我复却去”这句中,“却”字应该当什么讲。
   一词多义,这在语言中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在某个时期的语言中,在哪些场合使用这个词的这一意义,在哪些场合使用这个词的另一意义,却并不是完全任意的。一般说来,一个词的不同意义总是在不同的场合下出现的。例如在现代汉语中,“打”字有许多种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列了23个意义)。但是其中“因撞击而破碎”的意义,只在“打了一只碗”、“鸡飞蛋打”等场合出现(碗、蛋都是易碎之物);而“发出”的意义则只在“打电话”、“打电报”等场合出现(电话、电报都是通讯工具)。如果一个不懂现代汉语的人不顾及词义出现的场合,仅仅根据“打了一只碗”等处的“打”有“因撞击而破碎”之义,就来论证“打了一个电话”中的“打”也是同样的意义,那就是闹了大笑话。同样地,要确定古代汉语中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词组中的一个词是什么意义,也必须考虑词义出现的场合。就“复却去”而论,仅仅根据在某些句子中“却”有“即”义或“离”义来论证“复却去”的“却”就是“即”义或“离”义是不够的。最好是看一看在唐代诗文中,“却”字和“去”、“来”、“到”、“归”、“回”等表趋向或带有趋向的动词搭配时,通常是什么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做做这个工作。
  先看“却去”。在杜诗中,仅“畏我复却去”一例。但在与杜甫同时期的诗人岑参的诗中,还可以找到“却去”的例子。岑参《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早年抱将略,累岁依幕中。昨者从淮西,归来奏边功。承恩长乐殿,醉出明光官。逆旅悲寒蝉,客梦惊飞鸿。发家见春草,却去闻秋风。月色冷楚城,淮光透霜空。……
   岑参《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
   西亭系五马,为送故人归。客舍青草出,关门花欲飞。到来逢岁酒,却去换春衣。吏部应相待,才调如君稀。
   这两首诗都是送别之作。第一首,据诗意是王著作从淮西赴京奏事,然后又将返回淮西幕府。“发家见春草,却去闻秋风”两句,“发家”指从淮西出发,“却去”指返回淮西。返回的时间正是秋天,所以这句说“却去闻秋风”,下面就说“淮光透霜空”。全诗的意思很清楚,“却去”指返回淮西,是确定无疑的。
   第二首,是岑参在外地送王赞府至京师赴吏部之选。从第一联“西亭系五马,为送故人归”来看,王赞府应是来自京师(或者家在京师)。从京师至岑参处是在岁暮,从岑参处返回京师是在春天。所以第三联说“到来逢岁酒,却去换春衣”。“却去”和“到来”相对,是“回去”之意,也就是首联所说的“归”。
   在这两首诗中,“却去”只能是“回去”之意,而不可能是“即去”或“离去”。
   在唐诗中也有“却来”。例如:李白《东鲁遇狄博通》: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谓言挂席渡沧海,却来应是天长风。
   诗中“谓言”是“以为”之意。全诗是说:“去年别我之后,有人说你到江东去了。我以为你已扬帆远航(喻仕途得意),没有想到你又失意而回,在东鲁又遇到了你。”诗中的“却来”就是“回来”。
   萧先生的第三篇文章《不要强杜以从我》中引敦煌变文《难陀出家缘起》中的“走到门前略看,即便却来同饮”,这里的“却来”其实也是“回来”之意。萧先生解释作“即来”似乎未妥。
   “却回”、“却归”、“却到”的例子也甚多。例如:杜甫《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
   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却回。即今萤已乱,好与雁同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09: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禹锡《始闻秋风》:
   昔看黄花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杜甫《诣徐卿觅果栽》:
   草堂花少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荀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李白《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
   潮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
   不难看出,上述例中的“却”也都是“回”的意思。“却回”和“却归”都是两个同义的动词连用,意即“返回”和“回归”。“却到”就是“回到”,“却”作“到”的状语。
   在萧先生的文章中,为了证明“却”有“即”义,引了很多例子。其中有不少是“却回”和“却到”。例如:
   敦煌变文《难陀出家缘起》:
   有事諮闻娘子,请筹蹔起却回。
   敦煌变文《难陀出家缘起》:
   饮酒勾巡一两杯,徐徐慢怕(拍)管弦催。各盏待君下次勾,见了抽身使却回。
   敦煌变文《叶净能诗》:
   (净能带玄宗至月宫)净能谓皇帝曰:“陛下不用匆匆,且从容玩月观看。”皇帝倚树,转觉凝寒,再问净能:“朕今忍寒不得,愿且却归。若更须臾,须恐将不可。”净能再闻帝说,不觉哂然,便乃作法,须臾却到长安。”
   《唐诗纪事》卷七十一:
   王易简,唐末进士。梁乾化中及第,名居榜尾。不看榜,却归华山。”
   唐人小说《霍小玉传》:  
   其后年春,生以书判拔萃登科,授郑县主簿。将之官,便拜庆于东洛。……〔生〕因谓玉曰:“……至八月,必当却到华州,寻使奉迎,相见非远。”
   鄙意以为这些“却回”、“却归”、“却到”中的“却”,都是“回”的意思。这里只着重分析其中两个例子。
   《叶净能诗》变文,萧先生引文略有脱误。在“净能奏曰”以下,当作“与陛下相随游戏,甚是仙莘,不并下方,陛下不用??(匆匆),且从容玩月观看,然乃却回,岂不善矣!”(据《敦煌变文集》22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57年版)这一段小故事中,玄宗开始说“欲归宫”,净能劝他从容观看“然乃却回”,玄宗怕冷,又说“愿且却归”,于是净能作法,“却到长安”。文意很清楚,几个“却”字都应当“回”讲。若把“愿且却归”的“却”字当作“即”讲,那么,“且”字就没有着落。其实,“愿且却归”的意思是“希望暂且回去”,是一种委婉的商量的口气,“却”不应作“即”讲。《叶净能诗》变文中还讲了净能作法带玄宗游蜀的故事,其中有“帝谓净能曰:‘天师,夜更深,朕拟却归长安”(《敦煌变文集》223页)的句子,与“愿且却归”语气相同,并无“立即”之意。
   《霍小玉传》中那一段话,关键在于“便拜庆于东洛”一句。唐人称与亲别而复归为“拜家庆”,亦称“拜庆”。李生与霍小玉原住长安,李生要到郑县上任,先去洛阳见父母。霍小玉怕他回洛阳后变心,李便对她说“至八月,必当却到华州”,即回到郑县。郑县属华州,离长安很近,原是京兆属县。所以说回到郑县后就能“寻使奉迎,相见非远。”夫妻话别,最关心的是何时归来。说八月“却(回)到华州”,正是告以归期。如果把“却”解释为“即”,不但不合话别时情态,而且,四月离去,八月“即”回,从时间上说似乎也不甚相合。
   萧先生还提到变文《韩擒虎话本》中四次出现“即便却回”的话,认为“即便却”是三个同义词连用。其实,这更是一个绝好的证据,说明“却回”的“却”应作“回”讲。这一段变文中说:蛮奴“问言衾虎:‘收军却回,……乞(岂)不好事?’”衾虎回答道:“回去须得三般之物进上随(隋)文皇帝,即便却回。”下面又连说三个“即便却回”。(见《敦煌变文集》201页)显然,“却回”就是文中的“回去”。如果“却”就是“即”义,“即便却”三个副词连用,岂不有点如同“现在而今眼目下”一样的文理不通了吗?(古书中也有三个同义词连用的,但极为罕见,不是通例。”)
   在唐诗中“却”字放在动词前面,应作“回”义解的,还有不少例子。在这里略举几个。
   杜甫《九日》: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杜甫《暂如临邑至?山湖亭奉怀李员外》:
   暂游阻词伯,却望怀青关。赵次公注:“李应在青关,故回望”。
   李商隐《及第东归次坝上却寄同年》:(诗略)
   冯浩注:“却寄者,回寄也,唐诗中每见。
   萧先生说过一段很值得注意的话:“唐人往往在动词上面用一‘却’字构成一个词,如‘却回’、‘却寄’、‘却过,、‘却望’、‘却弃’、‘却出’、‘却寻’、‘却避’,此例甚多。”这是很有见地的。可惜的是,萧先生没有再进一步分析这些“却”字都是什么意思。他又说:“唐人用‘却’字,往往有加重语气的意味,象雍陶诗‘此生无复却还时’,其中‘却’字便有此意味。虽然把它去掉了,只说‘此生无复还时’也不影响句意的完整,但仍不可少。”这结论就是我们不敢苟同的了。其实萧先生所举的“却回”至“却避”中的“却”都有实际意义(意义各不相同),而“却回”、“却寄”、“却望”、“却还”的“却”都是“回”的意思。“却还”是同义词连用,所以去掉“却”字也不影响句意的完整。而“却寄”、“却望”、“却忆”、“却走”以及“却来”、“却去”中的“却”,是不能去掉的,去掉了语意就大不一样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唐人语言中,“却”字放在表示趋向或带趋向的动词前面,通常是“回”的意思,而不是“即”或“离”的意思。因此,“畏我复却去”的“却去”,应该是“回去”,即从鄜州回到凤翔的朝廷去。这样,“复却去”的主语,就只能是“我(杜甫)”,而不能是“娇儿”;“畏”字也只能是“担心”,而不能是“惧怕”。争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却”有“回”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已经讲到。张相还指出,“此由退却之本义引申而来”,这也是很对的。只是张相所举的例子还不很典型,而“畏我复却去”一句,张相所据的版本又作“畏我却复去”,因此未列在本条下,而列到“却(六)犹还也,仍也”条下了。
   把诗句的文字搞清楚后,就可以进一步联系全诗来进行分析。上面说过,《羌村三首》是杜甫在至德二载八月从凤翔回鄜州省家时所作。此时长安尚未收复,兵荒马乱,国运艰难。杜甫虽然是“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但他却仍挂念着国家和朝廷,并不安心在家居住。同年十一月,在长安收复以后,杜甫就离家返回了朝廷。《羌村三首(之二)》开头两句“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就是杜甫这种忧国忧民,不遑安居的心情的写照。这种心情在羌村时必然流露出来而使其子女觉察,所以娇儿就缠在父亲身边不离开,生怕父亲又返回朝廷去。这就是“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20 22:46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