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95|回复: 0

【对联的平仄问题】(李先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4 10: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先鸿  
- }3 Q9 w" O- t% F: {! a
& U' f2 x: z- p- @6 I9 `9 V: Q--------------------------------------------------------------------------------
8 y# [. E" o0 i+ \$ @7 V" E6 ]( J) Z
5 a$ [5 Q" x3 y& k2 ]$ c3 i+ I5 Q& O  @4 A& [/ ~! k1 t. |
1 A# o9 K/ T- t9 |
对联运用“平仄”的问题,从读一报一刊来看,争论得越来越火热了。我想谈谈个人的“平仄观”,并请教方家。
( V+ a- \7 z/ ]2 V& K
6 H9 s+ V7 `% V
8 p& X/ p. Z) \- L1 q0 [# _6 ~7 Z+ N: ~8 t3 e; p/ \0 n3 ]
“平仄”的地位   
- g2 H( z7 @$ W4 w+ \- b3 j8 e  s& w& d; C& U
  
$ _+ k4 v" y4 ~) G* ?5 p3 x. k/ ^$ t( [8 j4 C. B  }
平仄,是对联体裁“六要素”之一,至低限度保持了“联脚要讲平仄对仗”。所谓用“今声”或“古声”制联(只要不混用),就说明了“对联要讲平厌”。如果问理由,简单地答:对联是“格律文学”的一种。大小征联启事都强调应征必符合“联律”,没有排除平仄。这些都给“平仄”有了应有的地位。至于是不是每位联家都承认“对联是格律文学”,且不划等号。但是有说“声律只是一种‘对联技巧’”,对联技巧很多,并非每副联都用上它们,岂不是“联脚平仄”也可以“不讲了”,平仄在对联中就可有可无啦。
$ n! o* f3 s8 f5 ~  f! S
$ K* E- E8 W! F$ @
1 j) C# e# |4 C( R; E7 ~
1 e( _% d7 e: m+ x- ^: b对联怎样运用平仄    & V5 h( n1 r8 n& A# X& T/ y
) l4 [; g! f7 f# I% d9 y- ]

# f$ t5 {4 y& n' S. `3 m' Z$ `2 N5 u8 i! j7 g7 Y! C% K0 H
这个问题,笼统而言不能解决问题。我曾总结对联存在三大体系,应分别对待:) t$ H( O* w# ?6 S/ c

1 Q8 x6 T# H8 u# j& W4 P3 x
" k: z& t3 T& u" S
' _5 C" g) `6 r: b- U一、律诗对偶格律型——必定要正本清源,三平尾要忌,遇到拗句、孤平要“救”。但只限五、七言句,至于七言句子末向前裁出的三、四、六言的短联(或长联中这种短句),可侧重在音步平仄的对仗。不过,五、七言句并非都是律诗句式,还有“三二二”或“二三二”等,这就要审辨,切忌混谈。律诗对偶格律型,格式是固定的。
* }) K: c2 o  L+ j  {
' _1 m0 H' v, z; c  
: u7 x; b. x( q' }+ M3 [1 R+ l3 S2 U6 I4 h4 S# m( k0 g4 g$ y) G; V! q
二、非律诗对偶的格律型——也有称“联律型”的,它没有不变格式可仿。一般包含两个内涵:①句子中的语意单位(即词组、短语、名词),突破双音节(含双音节),有三个四个至多个字不同为音步(节奏点)的。创作时,从严要求应该做到“句中音步平仄要交替,句间音步平仄要互对”;放宽一点来讲,句中、句间音步可不计平仄,句脚一定要计平仄,如果力争句脚按“马蹄格”乃上乘。这类型对联包括“押韵、拆词”等有关修辞形式之“句脚连平或连厌”古今所公认的格律形式。如:, |. \+ I: W1 X" b7 n' C6 I* R& ]

0 V5 k* X, O" v% ^/ o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 Z3 H; T) L; b* j* r
) P4 z4 F0 [- l# k7 [/ M+ w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 " U% g# y& o( i; R: V

4 ~5 G! I; [+ d0 ]$ c
8 H+ @8 @+ U5 ^" I: \+ R  O
* e/ |! O/ \! b8 u  `1 N0 d1 K6 \. G- D0 D坐,请坐,请上坐;- ?" ?, D: Y' L' Z% }' V2 N' \% f
, f& Q0 V' M9 l
茶,敬茶,敬香茶。
% ]/ Y: O- U0 [2 a/ F( B6 m0 L0 x9 Z3 p( m0 r0 Z
  
5 N5 H2 I. o* t+ H
, N) _/ S% N$ m6 d& O% Z+ f欠缺了解“对联技巧”的人,却说:“若按平仄交替的死板要求,这样的对联还不应打入地狱么?”3 e) o9 [  A% ?! L; r9 [5 v
  ) `5 U- m6 M9 t$ H, @
4 M! a0 {, c7 n6 _* {3 n
三、宽对型——在此,只就平仄上来说它。除联尾外,句子音步及句脚皆不讲平仄,连平或连仄可达好几个字,几乎就跟口头语一样,以表现“句法、句式(节奏)”对仗为主,形成“骈体对”。因骈体自四骈六俪发展至今,早不受“字数”制约(可参阅《增广贤文》与《幼学琼林》等)。例如:" E! S0 L3 H( S4 [0 p" e

9 l* J, S5 a& R: j0 y发展就是硬道理;+ G4 z) B' |% a* D. q

: `+ E+ u8 H- u& P廉洁堪称好作风。
$ t- I' m0 v/ g9 J8 e* n* C' [+ u$ b6 L

' u2 R6 K3 m. f* a- N8 j! @7 p0 s5 B7 ]9 N$ g- m
改革潮/掀起/华夏大地特色;
0 R2 K& U6 j9 |0 s+ N# L$ T% ^! |
1 V& j1 i0 m2 a: d东方红/唤起/中国人民新生。+ U$ Q. ?1 _/ z1 j" V  }( ]/ v2 V

7 e0 K; h  |5 P( V2 c5 N  - X5 C- P# `2 a
, \, ^+ Z# M& c) X9 y& |' Y
像“廉洁堪称好作风”十足的口号也!
$ h% K  y( }  ?- {
. t8 e9 C" n- ?/ o' \. W  
* w! ^2 e( b# O; y5 |1 c/ L  ]3 U0 X8 g9 Z
三种体系的对联,平仄上的“严宽”各有要求,不可含糊混谈。作为联家的创作,可以自己的爱好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硬要淘汰某一种而提倡一种,现在没有必要,将来估计也没有必要。但是谁占优势?除了“意境”这个前提,创作方式、对法、修辞技法等等当中的特殊点(如集句、磋对、某些假对……),恐怕是重要的鉴别因素。“宽对型”除了口语化占优势,其创作艺术“面”难免有很多被压缩,这就值得深思了。
0 [6 A2 G. I0 ]
( D7 e  F% W# b0 G) G/ S- Y9 L+ ?* |6 m" {6 H6 a7 Y
9 c: T$ b* f! ~: O6 U7 i  f
从“联脚平仄”说开去    - B% ~/ |3 `% p$ T/ o& a

% X$ e7 d3 `, m3 c' A  
% z+ K! t: K* ?2 y8 K$ t' u* o9 K/ y9 K: C; \+ j( D
既然提出要求对联只讲“联脚平仄”,学对人起码要懂“文字平仄”。懂了文字平仄后而限定用在“联脚”,虽取消音步和句脚的平仄,还不是仍“有约束”。因为某些论说都提到“平仄是桎梏”,只不过是多与少的程度差别罢了,实际上是自相矛盾。当然,应该承认“小约束”与“大约束”无本质区别,但有“松紧”之不同。 “联律型”的对联,早已摆脱诗律型而独立产生、存在,平仄已经宽到“句脚”(或含音步),并没有“孤拗和三连尾”之限制。如:
& W: T5 b) u0 s+ T! |2 a
+ |# k8 R5 M( ]0 b  
6 U" ?/ S6 j# @$ v- K. u9 s4 c& ~' ~: D2 d8 y: `1 L, R
与/有肝胆人/共事;
! V9 R% F5 c9 ]+ M" Y- b" ]6 d0 O- B( G. h/ Z
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9 \4 P+ G/ H3 u& T! Q4 R% q
) R% N! O+ x) V4 J  
# b: `+ U* g% a" `( @0 j1 d# P8 h( F  m
尘劫/历一千余年,重复/旧观,有幸明贤来作主;3 K: M; I, Y% s/ }2 S

) J5 Z/ |1 q& U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寒山寺联)1 L: l% @* h. q" ?/ n& E. I
, E5 R# ]2 w% d; x, q6 J, l- n, H
  2 V; c# v& F1 y% R- I

0 }# h& }* h; [& B, ~+ A, d. \0 p' J6 T同时从语意节奏上也解决了“五讲四美”、“愚公移山”等一些好的长短“词语”入联不“违律”的问题。如果说这还是“妨碍普及”和“影响创作的发展”,那不如把“联脚的平仄”宣布取消还自由。确实在“也谈不拘平仄的对联属于正格”一文中有这样说的:“非声律联因无声律的限制,……它使原来不熟悉声律而受阻于创作门外的爱好者,比较容易地步入创作的行列。”这种说法我看不太妥当,因为联律型体系已经给“造语”松了绑。至于强调非声联“好捕捉灵感,抒发情思,构建意境,塑造形象”,亦是脱离客观的。这些方面不决定于哪种格式,而在于文学修养与艺术造诣。诗,如“少小离家老大回……”,联如“雪里红梅报喜讯;窗前绿柳诉芳心”,既口语化又意境高雅。某君举例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来编联,再高明也是“口号”。可对联是文学不是口号(其他两体系的对联,也有“口号”的,一般没有宽对型容易出现),口号只是有关文体中的插曲。《对联》开展国庆五十周年《祖国颂》大征联,从见刊的副数上看,可能算得是近十多年收稿最多一次,“非声律”应征之作,可没有占鳌头的,但是已获“参赛权”。
( p' W- K9 e3 J! t" \1 b
) ~8 k& f- r. J1 A) C0 O
9 r1 ^, z0 m; ?  z7 `1 Z2 G有人提出“要争取非声律联的发表权”,报刊上不是“没有”,其决定是在其境界和艺术价值。发表与否,获奖与否,对联与对联之间本身没有鸿沟,无须谈“争取什么‘权’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22 07:38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