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74|回复: 0

儒家思想在海外的延续与发展(林源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2 10: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马来西亚丹斯里拿督 林源德


  儒家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它早已潜移默化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世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当然,中华文化除儒家文化外,还有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名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这些内容相异的思想文化与儒家思想文化共同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如此,大家都不会对这样的一个历史事实感到怀疑: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还是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大量吸收了其他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内容,但同时也不断被其他文化所融透,如魏晋以后盛世行的佛教思想通过自觉或非自觉的与  儒家文化叠合与互补,更能为民众所接受。经过相互激荡和融合后的中国本土佛教文化,即使我们把它划归到儒家文化的范围,其实也无不可。

简言之,儒家文化全盘吸纳了中国古代华夏民族长期形成的惯例、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而且随着时代的进展还获得深化与改造。也可以说,儒家文化经历了二千余年的风风雨雨,多少次外来文化或汉族本身其他思想的挑战,都没有改变其固有的内涵。

中国人移居海外,必然也把中华文化的因素带到居住国。历史已证明,这些移居海外的华人对办教育,特别是华文教育和继承中华文化非常坚持,通过教育这条链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得以在海外传承、延续与发展。

  本文就将通过海外华人办教育及儒商在兴办教育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或儒家思想在海外的延续与发展。

华人向中国以外的地区迁移其实已历时千百年,在汉代,当时的中国人便已知道东南亚的存在,自古以来彼此之间就存在着商贸或文化交流。在东南亚各国纷纷变成殖民地后,南来的华人更多,例如,英国人在1786年在马来西亚的槟城开埠,华人人口便已逐渐扩增,他们除少数从事转口贸易外,大部分则转到槟岛对岸的半岛北部州属从事种植业,一些前往印尼苏岛棉南地区寻求发展,在经济上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十九世纪初,已有华人到马来半岛从事锡矿业,而随着该世纪四十年代过后马来半岛各地发现大量的锡矿,锡矿业成为华人投资的重点,这导致大批华人也跟着移民到马来半岛来。


  华人大量移居海外

  虽然如此,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才是华人大量移居海外的高峰期。当时满清统治王朝日益腐败及与世界大潮流脱节,中国国势急速衰退,局势混乱,欧  美日列强在尝试瓜分中国,民不聊生的广大人民,在内陆的趋向造反,在沿岸的则向外冒险。

  刚好在那个时代,东南亚各国的殖民地政府需要大量的劳工,以括取当地的资源,便推行引进外来劳工的政策,就这样,政治地理因素配合市场推动,大量中国南部沿海省分,特别是福建、广东、海南和广西省的人民,离乡背井到“南洋”谋生,而且很多还是以“卖猪仔”的方式移向东南亚地区的。

在华人大批移居东南亚的潮流之中,当时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包括在内)是华人移民的主要接收国度之一,这股移民潮改变了有关国家的人口组成;据统计,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时,华人占了国家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七。新加坡独立及其他人为与自然因素,目前马来西亚的华人人口已跌到只占国家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

这些移民到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多来自中下层群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在移民时虽然没有庞大的组织,但是,在人类离乡背井过程中伴随的各种现象,例如,农民社会的民间习俗与信仰,文化与教育,乡团和家乡政治,甚至和会党(如反清复明的洪门会),也全都出现在东南亚的华人移民社会中。

此外,为了照顾后来的移民,已移居的华人开始通过血缘性、地缘性、业缘性、善缘性和文缘性的团体组织起来,血缘性团体指的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宗亲会,地缘性团体是以地缘为基础的同乡会,业缘性团体指的是以业缘为基础的工商社团,至于善缘性和文缘性的团体组织,则分别指以善缘为基础的慈善团体及文缘为基础的文化教育团体。到了今天,这些自19世纪以来沿用的华人社会组织方式,还在维持。

这些早期华人移民常感受自身教育不高或没有受教育之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移居海外的华人在工作与事业开始稳定后,便把焦点转向重视子女的教育,并研究如何把教育机会推广到同乡子弟。


  事业稳定后兴学办校

  就这样,海外华人开始先在他们居住的乡村兴办小学,继而逐步在城填兴办中学。

当时,为了解决师资缺乏问题,这些华校大量聘请来自中国的教师任教,以便校务能够顺利和有效的进行。这些来自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便成为中华文化及儒家文化在海外生存与发展的开拓人及先期推动者。

以马来西亚的情况来说,华文教育已有185年的历史,在1819年,五福书院在槟城创立,到了1904年,第一所具有史地、算术及科学与废文言用白话的新式学校建立起来。之后,众多的华文中小学纷纷创办,历尽多少艰辛,终于在1950年完成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华文教育体系。

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基本上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支持,都是依靠本身的力量,以自力更生的方式进行,华人社会每年都会把数目庞大的资金投入教育领域,以支持华校的发展。

  海外华人兴办学校,与华人一向重视教育分不开,除了知道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社会地位和发展个人的事业,以致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外,他们也是要极力传承中华文化,他们也知道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具,中国文化通过中国语言文字才能更好的传播开来。


  传承中华文化

  我可以告诉大家,即使到了今天,马来西亚所有华人在推进华文教育的发展方面,都是尽心出力,绝无怨言。华文教育今时今日在马来西亚仍然得到较好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与台湾之外,华文教育体系最为完整的地方。今天,华人仍然全力维护华文教育,出钱出力从不落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华人子弟也都把孩子送到华文小学接受基础教育及吸收中华文化,从而确保华校的生存与发展。

上面说过,由于得不到政府支持,华人团结起来出钱出力,才得以支持华文教育的延续,在出钱出力推动方面,不能不谈到儒商所扮演的角色。

何谓儒商?我想儒商是指那些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有伟大贡献的商人,他们眼光远大,心胸宽大,不只秉承中国传统人文美德,还能融汇世界上的优秀文化和具有现代化视野。

  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许多刻苦耐劳、自强不息、胼手胝足、流血流汗的马来西亚华人,凭着勇气和才智,已在政、经和文化领域开创一片天,为当地社会繁荣作出巨大贡献;经济界方面,各儒商也纷份涌现于历史舞台。

纵观华人在海外的发展史,我认为,陈嘉庚,陈六使、李光前等便是值得大家钦佩的历史人物,是早期儒商杰出代表,特别是陈嘉庚那种毁家兴学的坚持,至今仍然在东南亚的华族社群中发挥重大影响。


  陈嘉庚毁家兴学

  甚至可以说,即使到今天,马亚西亚以致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继续慷慨倾资办学培育子弟,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受到陈嘉庚的不顾私己的回馈社会精神所感召。

  陈嘉庚识字,这个条件比同期的移民较强,而且他对儒家的做人道理与价值观念都心领和认知,在事业的经营上也大胆的应用儒家思想中的用人原则与营业哲理,用人原则强调:用人唯贤、唯才是举,量才授职、以诚待下,论功行赏,营业哲理强调:忠、诚、勤、勇、俭、责任感。

在生意上赚大钱的陈嘉庚,对教育有着很高的使命感,他穷毕生精力倾全部的钱财在创办和维持学校。他认为教育事业无止境,并曾说:闽及南洋华侨人民之众,百年树人之事业将来发展无量。

  在《南侨回忆录》中,陈嘉庚估计从1904年到1934年的三十年中,在新马共捐献四十二万元,以兴学赈灾,这种慷慨捐资,无人能望其项背。1907年陈嘉庚与其他闽帮商界有识之士启办道南学堂,1919年,他领导新马华社创建第一间超越帮派的中学,这就是当年有新马最高学府之称的华侨中学,而他也一跃成为华人崇敬的侨领之一。1941年,他倡办南洋师范学校,后改为南侨女子中学,为福建会馆属下唯一的华文中学。

除了在新马外,陈嘉庚在闽南也热忱于发展教育,他先推动在集美的中小学教育,其次扩大普及同安教育,然后在厦门建设厦门大学,为中国培养人才。1913年,他创办集美男小,1917年设集美女子小学,1920年设集美水产科,同年开办集美商科,1921年集美女子师范学校成立,到1927年,这些集美学校共有十校,包括男小、女小、男子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女中、幼稚师范、国学专门学校、幼稚园,即统称集美学校,学生估计三千人。至于普及同安教育,办校与捐款同步进行,曾在1921年到1922年间先后在同安创立四十余校,后因资金来源问题不得不放弃此教育计划。厦大方面,是在1920年开学,并独立维持了十六年,才由政府接管。

  陈嘉庚的毁家兴学是与他的儒家思想是分不开的。他遗憾青年时辍学出洋,希望族人有更高的学识,而且这是他对儒家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精神的实践。因此,在办教育方面,他勇往直前,不畏失败。

  陈六使倡办南洋大学

  另一名具影响力的儒商是胆识过人,不负时代使命的陈六使。陈嘉庚毁家兴学的精神影响陈六使既深且远,因此他同样非常热心教育。

谈起陈六使,常令人想起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大学——南洋大学。事实上从1953年南洋大学的倡办到1956年隆重开学,是陈六使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马殖民地政府不再允许华校生到中国深造,华校生也很难考进为英校生设立的马大,另外华校面对师资缺乏,又不能再从中国引进师资,因此整个东南亚迫切需要建立一所华文大学。1953年,陈六使正式倡议集合华社力量创立华文大学,当即捐献五百万新元(以目前的汇率换算,相等于人民币二千三百五十万元)作南大建校基金,而福建会馆也捐献523英亩土地作为校止。

经陈六使登高一呼,马新华人社会马上行动起来,十二大侨团组成了南洋大学筹备委员会,而南洋华社从千万富翁到小贩、三轮车夫到舞女,都热情洋溢全面响应,当时,马来亚各州的华人社会到处出现建校筹款热潮,各种形式的筹款运动此起彼落,义演、义唱、义赛、义展、义卖、义踏、义舞、报效物品、捐献薪酬,等等,在马来西亚大地铺开,温暖了所有华人的心,大大促进了华社的团结和互助。

南洋大学的创办,最终形成了一股南大精神,至今还在推动华社永不言倦的支持教育,培育人才。


  李光前——李氏基金创办人

  早期为民族教育事业奉献心力的华族企业家之中,不能不提到备受赞扬的企业家李光前。事实上,李光前创办的李氏基金,今天在东南亚华人心目中,已等同华文教育推动者的一个代名词。

  1916年,李光前加入陈嘉庚的公司开拓橡胶出口业务,适逢胶价在需求下上涨,公司赚取了丰厚的利润。陈嘉庚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在1920年把长女嫁给他。1928年,他离开陈嘉庚的公司成立南益橡胶厂,1931年改组成为南益橡胶有限公司,经过不断扩充业务,南益出口欧、美、中、日的橡胶每年达五十万吨。1932年,三大华资银行合成华侨银行后他先后出任副主席,过后任董事主席长达二十七年。因此,从三十年代末期起,李光前已成为新马以至东南亚的橡胶业和金融业钜子。

  二战后爆发的韩战时期,胶价暴涨,李光前的企业因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教育方面,更是李光前一路来非常重视的领域,从1943年起,他便在家乡独资创办“国专小学”和“国光中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捐资创办“梅山学村”,1953年创办南大时,他认捐实收捐款总额的百分之十,达一百零四万元新币。

1952年,他创办“李氏基金”,并在逝世之前把个人名下大部分资产转到李氏基金名下。李氏基金每年都会捐大量的资金协助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等慈善事业,特别是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更占捐款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五,而所获捐款的包括无数的新马各大专院校、独中及华小。基金五十年来还在不断的捐资兴学、发放奖学金、赞助各种文化活动和从事慈善工作,由于捐助活动现在还在继续发展,因此,其影响力持续扩大。

可以说,在捐助华文学校与华人社会各机构团体方面,李光前的捐资其实超越了陈嘉庚与陈六使。

李光前受传统文化熏陶,重诚信原则,有推已及人的气度,是一名公认的儒商,他对内以儒家伦理自我要求,对外以儒家不偏不倚的态度行事,并毫不迟疑的为文化、教育与社会事业奉献心力。


结 论

  目前,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教育还在向前发展,马来西亚继续保有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印尼华校经过几十年封闭后,现在已开始复苏,首家华校也已重新开办;泰国与柬埔寨的华校日益蓬勃。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的发展,是华人决心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表现,当然这能够让儒家思想继续在海外获得发展。

我个人认为,现代儒商在发展事业的同时,应该继续宏扬中华文化,发挥“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美德,赚钱之余也回馈社会,支持文化教育与慈善事业。未来社会对商人的要求会越来越严厉,他们的思想与行动不能受到功利观念左右,反之,他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及较高的人文与学识修养,能够回应世局变化及与时俱进。

  海外华人全力办教育已成为民族的一个传统,我相信儒商们将会延续前人之路,继续出钱出力,在文教建设方面发挥无私奋斗精神,从而使儒家思想能够受到良好的传承,为社会指引出正确的康庄大道。

上面谈到的陈嘉庚精神与南洋精神,是儒商们贡献社会的一种升华,到现在还在发挥其强大影响力,我认为也们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无私精神是儒家思想在海外特殊条件之下的一种体现。正是这种精神的鼓舞,我们看到今天的海外华人仍然坚持倾全力办教育,推广中华文化,为国培育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19 16:58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