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26|回复: 0

郭店儒简的礼乐思想研究(欧阳祯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0 15: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欧阳祯人


    郭店儒简中,真正正面论述礼乐的文献并不多,但是,笔者以为,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却无不与礼乐有深刻的联系,或者说,无不以礼乐为行文达意的背景。礼乐的精神在郭店儒简中,主要表现在性情修养的层面和宗教超越的层面,隐微而深奥,“极乎天而蟠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涉及到了先秦儒家哲学中最为玄妙的东西,是值得我们深究的。  







    王国维先生说,古代的“礼”字像“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观堂集林·卷一·释礼》)《说文解字·示部》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因此,“礼”的理解首先应该从宗教的层面来进行挖掘,因为“礼”直接来源于宗教,植根于宗教。对此,荀子说得十分透彻:“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荀子的论述,解析起来,可以划分为宗教的形而上的层面,和政治伦理的形而下的层面。宗教化,使礼崇高起来,庄重起来,严肃起来;政治伦理化,则是礼繁密起来,现实起来,实用起来。

    在先秦儒家的文献中,最普遍的观点是,礼,产生于男女之别,肇始于婚礼之中。《礼记·昏义》说:“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婚礼者,礼之本也。”《周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礼造端于夫妇的论述似乎与礼的宗教起源有相左之处,但是,先秦儒家还以为,夫妇是天尊地卑、阴阳大化的表征,而且婚礼直接上承于天地神明的交合,“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由此看来,礼造端于夫妇与礼起源于宗教的说法,实际上具有一致性。

    《尚书·尧典》载,伯夷典三礼;《礼记·礼运》又说,礼义以为纪。可见,有史以来,中国的统治者们从来都没有忽视过礼的重要性,从来都是把礼视为家国天下生死存亡的大纲:“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上》)这主要是因为“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赡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监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荀子·王制》)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的角度,深刻地阐述了礼之所以在古代中国根深蒂固的原因。

    但是,礼的宗教性在先秦儒家思想的体系中,并不根本性地取决于它的起源,而是取决于它的思想本质和哲学形态。儒家哲学的本质,或者说,它的哲学形态是以一种天人冥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就从灵魂的深处规定了礼的本质和样态:“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上以顺天地鬼神,下以合人情人心。因此,礼的神韵在“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礼记·礼器》)《论语·学而》也说得很清楚:“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一个“和”字,把礼的内涵点描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了。

    先秦儒家哲学概括性地讲,可以称之为人学。先秦人学的基本形式就是孔子的“为己之学”(《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郭店儒简中,这种学问体现在《五行》、《穷达以时》、《成之闻之》、《性自命出》、《尊德义》中。为己之学的关键,在于现实的道德践履,必须“忠”而且“会”(《语丛·三》第63简),由“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论语·里仁》),由繁而“独”,由多而“一”,由偏而“集大成”,最后“舍体”超升,上达于神明,与天道冥合。这种由现实的践履上达神明的中介,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来讲,就是通过“礼”的“祭”来实现的:“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之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只是,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次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礼记·礼运》)这样一来,“祭”就成了“为己之学”的修炼过程中的一种上达于天的主体心态:“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礼记·祭义》)怀着凄怆之心、怵惕之心,合诸天道,“乐以迎来,哀以送往”,实际上就是对“我”的主体性的宗教性超越。

浏览先秦儒家经典,我们初步的印象是,字里行间充满了仁、义、礼、智、信、圣的道德规约,君臣、父子、夫妇,六位、六职、六德的清规戒律,似乎有一种伦理的厚重感。但是,如果我们潜心研究,探幽表微地深入挖掘,就会明确地发现,先秦原始儒家的“礼”,完全是为了提升人的境界的学问,是人通向天道的必由之路。在郭店楚简《五行》中的礼,就是“仁之思、智之思、圣之思”的保障;《忠信之道》中的礼,是“至忠如土”、“至信如时”的预设;《成之闻之》中的礼,是“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的前提;在《性自命出》中,礼更是与乐交相作用,融化于人的身心,消解于人的灵魂的一种精神力量:“有其为人之节节如也,不有夫简简之心则采。有其为人之简简如也,不有夫恒怡之志则慢。人之巧言利词者,不有夫拙拙之心则流。人之悦然可与和安者,不有夫奋作之情则侮。有其为人之快如也,弗牧不可。有其为人之愿如也,弗辅不足。”(第42--48简)“身欲静而毋憾,虑欲渊而毋伪,行欲勇而必至,貌欲庄而毋拔,欲务齐而泊,喜欲智而无末,乐欲释而有持,忧欲敛而毋闷,怒欲盈而毋盖,进欲逊而毋巧,退欲慎而毋轻。欲皆文而毋伪。”(第62--65简)(此两段据廖名春先生《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校释》有所变动)从礼的角度上来讲,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身心修炼的过程中,礼的功夫已经炉火纯青。  







    然而,“礼乐,共也。”(郭店儒简《六德》第26简)礼与乐是儒家性情论、心性论的一体而两面,礼是离不开乐的。乐,在先秦时期同样具有深厚、高远的宗教性。《礼记·郊特牲》载:“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阙,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可见三代以降,“乐”一直都是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达于天地神明的重要途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大纪也。”(《荀子·乐论》)“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因此,“乐著大始”(《礼记·乐记》),展现了天地宇宙、宗教神明、心志性情中最为隐微、高深的东西。“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礼记·乐记》)这种惊天动地,上天入地的艺术效果为儒家“为己之学”的内在超越创造了良好的途径:“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穷本知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礼乐偩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然后莫木茂,区萌达,羽翼奋,角觡生,蛰虫昭苏,羽者妪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则乐之道归焉耳。”“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故礼主其减,乐主其盈。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礼减而不进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故礼有报而乐有反。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礼记·乐记》)这里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天地玄黄、阴阳大化、生生不息、万象更新,礼乐官乎天地、性情与天道冥合的神灵境界。在这种神灵的境界中,乐,虽然与礼互为表里,但是,在本质上比礼更为深远,更为高妙,在参透阴阳玄奥、天道性情的隐微之机的时候,乐更加显得高深莫测。因此,郭店简《尊德义》说:“有知己而不知命者,无知命而不知己者。有知礼而不知乐者,无知乐而不知礼者。”(第10、11简)礼是乐的前哨,乐是礼的归宿;礼是乐的基础,乐是礼的超越;礼只有在乐的涵盖之下才能展现出“和”的精神,乐也只有在礼的保障之下才能真正进入“思无邪”的领域。因此,《尊德义》的论述是典型的“大人之学”。我们在这的理解应该是,不知性命之学,就不可能知道礼乐;不知道礼乐就不可能上达神明,体认天道、回归天道。

    先秦儒家的性情论是礼乐的基础。对此,《礼记·乐记》的表述是:“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瞧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观其深矣。”音乐完全是人的血气心知、喜怒哀乐在外物的诱发之下自然迸发,由中而出的性情之声,由于它与天地同和、同节,“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因而成为个体身心修养中心灵感应中最重要的天地。它的外发是与“心知”相感通的,因此它是主体性的凸显;它的外发是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因此,它又是与宇宙阴阳相互激荡的,是儒家人学上下与天地同流的绝妙之境。

    《性自命出》的作者看到了乐与人的这种特殊关系,因此准确地指出:“凡学者,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第36简)养性命之正的手段在于“生德于中”(第18简)而生德于中的捷径就是“乐教”:“笑,礼之浅泽也。乐,礼之深泽也。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闻笑声,则鲜如也斯喜。闻歌谣,则陶如也斯奋。听琴瑟之声,则悸如也斯叹。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咏思而动心,  如也,其居次也旧(久),其反善复始也慎,其出入也顺,司(始)其德也。郑卫之乐,则非其听而从之也。凡古乐龙(动)心,益(淫)乐龙(动)指(嗜),皆教其人者也。《赉》、《武》乐取,《韶》、《夏》乐情。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哀、乐,其性情相近也,是故其心不远。哭之动心也,浸杀,其央恋恋如也,戚然以终。乐之动心也,濬深鬰陶,其央则流如也悲,悠然以思。凡忧,思而后悲;凡乐,思而后忻。凡思之用,心为甚。叹,思之方也,其声变则其 心 变,其心变则其声亦然。吟游哀也,  游乐也,啾游声[也],呕游心也。 喜斯陶,陶斯奋,奋斯咏,咏斯犹,犹斯作。作,喜之终也。愠斯忧,忧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通。通,愠之终也。”(第22-35简)这里不仅把乐视为现实的修身手段,而且把它视为内心超越,以达到本始之我的途径(“反善复始”)。这就不仅仅是内与外、主体与客体、心与身的统一,而且形而上与形而下、天道与人道的统一,说到底就是乐与礼的统一。郭代儒简《语丛·一》“礼齐乐灵则戚。礼繁乐灵则戚,乐繁礼灵则谩。”(第34、35简)说的就是这种高度的和谐,身与心的统一。

    总之,在郭店儒简中,礼乐思想是作为一种背景的渗透融入文献之中的。虽然郭店儒简中最为突出的是思孟学派的主体性学说,但是,礼乐思想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和终极的性命回归的必由之路。因此,对这一领域进行必要的思考和挖掘,就不是没有启发意义的了。

[ 本帖最后由 微言 于 2009-9-10 15:5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0 19:04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