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25|回复: 0

《四库全书》内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3 15: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


     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是世界文明历史上最博大、最宏伟的宝藏之一,二百多年前创修的《四库全书》(1773年)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从那时开始,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已成为中国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后代王朝维系统治宏扬大业的“传国之宝”。《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 15类;“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05类。总共44类。为了保存这批精典文献,由皇帝“御批监制”,从全国征集3800多文人学士,集中在京城,历时十年,用工整的正楷抄书七部,连同底本,共八部。建阁深藏,世人难得一见。虽然由数千人抄写,但字体风格端庄规范,笔笔不苟,如出一人。所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看,都具有十分难得的研究、收藏和欣赏价值。后几经战乱,损毁过半,更使这套世界出版史上的巨制,成为举世罕见的无价之宝。

《四库全书》史话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第二步是整理图书。《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水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当然,《四库全书》的内容也有不足: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挖改。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布世界。
《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何在?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弘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人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四库全书》的流传情况如何呢?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如何评价《四库全书》?虽然《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有删削、挖改内容等过错,但就整体而言,应当是功大于过。首先,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
《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对于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多年来,递经战乱,如果没有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古籍将会大量散失,从而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其次,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汇刻丛书等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辑佚方面,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并收入《四库全书》者共有385种,不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见天日,而且为后代的辑佚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在校勘方面,四库馆臣网罗众本、慎选底本等做法,为后代的校勘工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目录学方面,《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是古代任何官私书目无与伦比的,其编纂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汇刻丛书方面,清人以《四库全书》为榜样,掀起了编刻丛书的热潮。近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正是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四库全书》的优良传统而结出的丰硕之果。
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经部【易类】101 子夏易传 周易郑康成注 增补郑氏周易 陆氏易解 周易注 周易注疏 周易集解 周易口诀义 周易举正 易数钩隐图 周易口义 温公易说 横渠易说 东坡易传 伊川易传 易学辨惑 了斋易说 吴园周易解 周易新讲义 紫岩易传 读易详说 易小传 汉上易传 周易窥馀 易璇玑 易变体义 周易经传集解 易原 周易古占法 原本周易本义 别本周易本义 郭氏传家易说 周易义海撮要 南轩易说 复斋易说 杨氏易传 周易玩辞 赵氏易说 诚斋易传 大易粹言 易图说 古周易 易传灯 易裨传 厚斋易学 童溪易传 102周易总义 西溪易说 丙子学易编 易通 周易卦爻经传训解 易象意言 周易要义 易翼传 文公易说 易学启蒙小传 周易辑闻 用易详解 淙山读周易 周易传义附录 易学启蒙通释 三易备遗 周易集说 读易举要 易象义 易图通变 读易私言 易附录纂注 周易启蒙翼传 易纂言 易纂言外翼 易源奥义 周易程朱传义折衷 周易衍义 易学滥觞 大易缉说 周易本义通释 周易本义集成 大易象数钩深图 学易记 周易集传 读易考原 易精蕴大义 易学变通 周易会通 周易图说 103周易爻变易縕 周易参义 周易文诠 周易传义大全 易经蒙引 读易馀言 启蒙意见 易经存疑 周易辩录 易像钞 周易象旨决录 易象钩解 周易集注 读易纪闻 叶八白易传 读易述 像象管见 周易札记 周易易简说 易义古象通 周易像象述 易用 易象正 儿易内仪以 卦变考略 古周易订诂 周易玩辞困学记 易经通注 日讲易经解义 104日讲易经解义 御纂周易折中 御纂周易述义 读易大旨 周易稗疏 易酌 田间易学 易学象数论 周易象辞 图学辩惑 周易筮述 仲氏易 推易始末 春秋占筮书 易小帖 易俟 读易日钞 周易通论 周易观彖 周易浅述 易原就正 大易通解 易经衷论 易图明辨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周易传注 周易札记 周易传义合订 周易玩辞集解 惠氏易说 周易函书约存 周易函书约注 周易函书别集 105周易函书约存 周易函书约注 周易函书别集 易笺 学易初津 易翼宗 易翼说 周易孔义集说 易翼述信 周易浅释 周易洗心 丰川易说 周易述 易汉学 易例 易象大意存解 大易择言 周易辨画 周易图书质疑 周易章句证异 附录 乾坤凿度 易纬稽览图 易纬辨终备 周易乾凿度 易纬通卦验 易纬乾元序制记 易纬是类谋 易纬坤灵图【书类】尚书注疏 洪范口义 书传 尚书全解 禹贡指南 禹贡论 尚书讲义 夏氏尚书详解 禹贡说断 增修东莱书说 尚书说 106五诰解 絜斋家塾书钞 书经集传 尚书精义 陈氏尚书详解 融堂书解 洪范统一 尚书要义 书集传或问 胡氏尚书详解 尚书表注 书纂言 书集传纂疏 读书丛说 书传辑录纂注 尚书通考 书蔡氏传旁通 读书管见 书义断法 尚书纂传 尚书句解 书传会选 书经大全 图说 尚书考异 尚书疑义 尚书日记 尚书砭蔡编 尚书注考 尚书疏衍 洪范明义 日讲书经解义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 尚书稗疏 尚书古文疏证 古文尚书冤词 尚书广听录 尚书埤传 禹贡长笺107禹贡长笺 禹贡锥指 洪范正论 尚书七篇解义 书经衷论 尚书地理今释 禹贡会笺 附录 尚书大传 书义矜式【诗类】诗序 毛诗注疏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陆氏诗疏广要 毛诗指说 诗本义 苏氏诗集传 毛诗名物解 毛诗李黄集解 诗补传 诗总闻 诗经集传 慈湖诗传 吕氏家塾读诗记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 毛诗讲义 诗童子问 段氏毛诗集解 诗缉 诗传遗说 诗考 诗地理考 诗集传名物钞 诗传通释 108诗传通释 诗传旁通 诗经疏义会通 诗经疑问 诗缵绪 诗演义 诗解颐 诗传大全 诗说解颐 读诗私记 诗故 六家诗名物疏 重订诗经疑问 诗经世本古义 待轩诗记 读诗略记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 御纂诗义折中 田间诗学 诗经稗疏 诗经通义 毛诗稽古编 诗所 109毛诗写官记 诗札 诗传诗说驳义 续诗传鸟名卷 诗识名解 诗传名物集览 诗说 诗经札记 读诗质疑 毛诗类释 诗疑辨证 三家诗拾遗 诗沈 诗序补义 虞东学诗 附录 韩诗外传【礼类一、周礼之属】周礼注疏 周官新义 周礼详解 周礼复古编 礼经会元 太平经国书 周官总义 周礼订义 鬳斋考工记解 周礼句解 周礼集说 周官集传 周礼传 周礼图说 周礼翼传 110周礼传 周礼图说 周礼翼传 周礼全经释原 周礼注疏删翼 钦定周官义疏 周礼述注 周礼纂训 周官集注 礼说 周官禄田考 周礼疑义举要【礼类二、仪礼之属】仪礼注疏 仪礼识误 仪礼集释 仪礼释宫 仪礼图 仪礼要义 仪礼逸经 仪礼集说 经礼补逸 钦定仪礼义疏 111钦定仪礼义疏 仪礼郑注句读 仪礼商 仪礼述注 仪礼析疑 仪礼章句 补飨礼 礼经本义 宫室考 天子肆献祼馈食礼 仪礼释宫增注 仪礼小疏 仪礼集编 附录 内外服制通释 读礼通考【礼类三、礼记之属 】 礼记注疏 月令解 礼记集说 112礼记集说 礼记纂言 陈氏礼记集说 礼记大全 月令明义 表记集传 坊记集传 缁衣集传 儒行集传 日讲礼记解义 钦定礼记义疏 113钦定礼记义疏 深衣考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 礼记述注 礼记析疑 檀弓疑问 礼记训义择言 深衣考误 附录 大戴礼记 夏小正戴氏传【礼类四、三礼总义之属】 三礼图集注 三礼图 学礼质疑 读礼志疑 郊社禘祫问 参读礼志疑【礼类五、通礼之属】礼书 仪礼经传通解 仪礼经传通解续 礼书纲目 五礼通考 114五礼通考【礼类六、杂礼书之属】书仪 家礼 泰泉乡礼 朱子礼纂 辨定祭礼通俗谱【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 春秋三解传述人 春秋公羊传注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 115春秋谷梁传注疏 箴膏肓 春秋释例 春秋集传纂例 春秋集传微旨 春秋集传辨疑 春秋名号归一图 春秋年表 春秋尊王发微 春秋皇纲论 春秋通义 春秋权衡 刘氏春秋传 刘氏春秋意林 春秋传说例 孙氏春秋经解 苏氏春秋集解 春秋辨疑 崔氏春秋经解 春秋本例 春秋五礼例宗 春秋通训 叶氏春秋传 春秋考 春秋三传谳 吕氏春秋集解 胡氏春秋传 高氏春秋集注 春秋后传 左氏传说 左氏传续说 左氏博议 春秋比事 春秋左传要义 春秋分记 春秋讲义 春秋集义 张氏春秋集注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 春秋通说 洪氏春秋说 春秋经筌 116春秋经筌 吕氏春秋或问 春秋集传详说 读春秋编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春秋纂言 春秋提纲 春秋诸国统纪 春秋本义 程氏春秋或问 三传辨疑 春秋谳义 春秋会通 春秋阙疑 春秋集传 春秋师说 春秋左氏传补注 春秋金锁匙 春秋属辞 春秋胡传附录纂疏 春秋春王正月考 春秋书法钩元 春秋大全 春秋经传辨疑 春秋正传 左传附注 春秋胡氏传辨疑 春秋明志录 117春秋明志录 春秋正旨 春秋辑传 春秋亿 春秋事义全考 春秋左传属事 春秋胡传考误 左氏释 春秋质疑 春秋孔义 春秋辩义 读春秋略记 春秋四传质 左传杜林合注 春秋提要 日讲春秋解义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御纂春秋直解 左传杜解补正 春秋稗疏 春秋四传纠正 春秋平义 读左日钞 左传事纬 春秋毛氏传 春秋简书刊误 春秋属辞比事记 春秋地名考略 春秋管窥 三传折诸 118三传折诸 左传折诸 公羊折诸 谷梁折诸 春秋阙如编 春秋宗朱辨义 春秋通论 春秋世族谱 春秋长历 惠氏春秋说 春秋大事表 春秋识小录 惠氏春秋左传补注 春秋左传小疏 春秋地理考实 三正考 春秋究遗 春秋随笔 附录 春秋繁露【孝经类】古文孝经孔氏传 孝经注疏 孝经指解 孝经刊误 孝经大义 孝经定本 孝经述注 孝经集传 御定孝经注 御纂孝经集注 孝经问 经部五经总义类 驳五经异义 郑志 经典释文 公是七经小传 程氏经说 六经图 六经正误 九经三传沿革例 融堂四书管见 四如讲稿 六经奥论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 五经说 十一经问对 五经蠡测 简端录 五经稽疑 经典稽疑 119钦定翻译五经四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九经误字 经问 十三经义疑 九经古义 经稗 十三经注疏正字 朱子五经语类 群经补义 经咫 九经辨字渎蒙 古经解钩沉 附录 古微书【四书类】孟子注疏 论语集解义疏 论语注疏 论语笔解 孟子音义 论语拾遗 孟子解 论语全解 孟子传 尊孟辨 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或问 论孟精义 中庸辑略 石鼓论语答问 论语意原 癸巳论语解 癸巳孟子说 蒙斋中庸讲义 四书集编 120孟子集疏 论语集说 中庸指归 四书纂疏 大学疏义 论孟集注考证 四书集义精要 四书辨疑 读四书丛说 四书通 四书通证 四书疑节 四书经疑贯通 四书纂笺 四书通旨 四书管窥 大学中庸集说启蒙 四书大全 四书蒙引 四书因问 问辨录 论语类考 孟子杂记 学庸正说 论语商 论语学案 四书留书 日讲四书解义 四书近指 孟子师说 大学翼真 四书讲义困勉录 121四书讲义困勉录 松阳讲义 榕村四书说 论语稽求篇 四书剩言 大学证文 四书释地 四书札记 此木轩四书说 四书逸笺 乡党图考 经部乐类 皇祐新乐图记 乐书 律吕新书 瑟谱 韶舞九成乐补 律吕成书 苑洛志乐 钟律通考 乐律全书 御制律吕正义 御制律吕正义后编 钦定诗经乐谱全书 古乐经传 古乐书 圣谕乐本解说 皇言定声录 竟山乐录 李氏学乐录 乐律表微 律吕新论 律吕阐微 琴旨【小学类一、训诂之属】122尔雅注疏 附考证 尔雅注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释名 广雅 匡谬正俗 群经音辨 埤雅 尔雅翼 骈雅 字诂 续方言 别雅【小学类二、字书之属】急就篇 说文解字 说文系传 说文系传考异 说文解字篆韵谱 重修玉篇 干禄字书 五经文字 九经字样 汗简 佩觿 古文四声韵 类篇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复古编 班马字类 汉隶字源 六书故 字通 龙龛手鉴 六书统 周秦刻石释音 字鉴 说文字原 六书正讹 汉隶分韵 六书本义 奇字韵 古音骈字 俗书刊误 字孪 御定康熙字典 御制增订清文鉴 123御制增订清文鉴 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 钦定西域同文志 隶辨 篆隶考异【小学类三、韵书之属】原本广韵 重修广韵 集韵 切韵指掌图 韵补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增修校正押韵释疑 九经补韵 五音集韵 古今韵会举要 四声全形等子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洪武正韵 古音丛目 古音略例 转注古音略 毛诗古音考 屈宋古音义 御定音韵阐微 钦定同文韵统 钦定叶韵汇辑 钦定音韵述微 音论 诗本音 易音 唐韵正 古音表 韵补正 古今通韵 易韵 孙氏唐韵考 古韵标准 附录 六艺纲目
史部 【正史类】201史记 史记集解 史记索隐 史记正义 读史记十表 史记疑问 前汉书 班马异同 后汉书 202后汉书 补后汉书年表 两汉刊误补遗 三国志 三国史辨误 三国志补注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203魏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 旧唐书 204旧唐书 新唐书 唐书释音 新唐书纠谬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五代史纂误 宋史 205宋史 辽史 辽史拾遗 206辽史拾遗 金史 元史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 明史 207明史 【编年类】竹书纪年 竹书统笺 前汉纪 后汉纪 元经 唐创业起居注 资治通鉴 208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考异 资治通鉴释例 资治通鉴目录 通鉴地理通释 通鉴释文辨误 通鉴胡注举正 稽古录 资治通鉴外纪 皇王大纪 中兴小纪 续资治通鉴长编 209续资治通鉴长编 纲目续麟 纲目分注拾遗 纲目订误 大事记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210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九朝编年备要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西汉年纪 靖康要录 两朝纲目备要 宋季三朝政要 宋史全文 资治通鉴前编 通鉴续编 大事记续编 元史续编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211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 皇清开国方略 资治通鉴后编【纪事本末类】通鉴纪事本末 212通鉴纪事本末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 三朝北盟会编 蜀鉴 炎徼纪闻 宋史纪事本末 元史纪事本末 平定三逆方略 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平定金川方略 平定准噶尔方略 213平定准噶尔方略 平定两金川方略 钦定剿捕临清逆匪纪略 钦定兰州纪略 钦定石峰堡纪略 钦定台湾纪略 绥寇纪略 滇考 明史纪事本末 绎史 214绎史 左传纪事本末 平台纪略【别史类】逸周书 东观汉记 建康实录 隆平集 古史 通志 215通志 东都事略 路史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 古今纪要 萧氏续后汉书 郝氏续后汉书 216郝氏续后汉书 春秋别典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三元甲子编年 钦定续通志 217钦定续通志 补历代史表 后汉书补逸 春秋战国异辞 尚史【杂史类】国语 国语补音 战国策 鲍氏战国策注 战国策校注 218战国策校注 贞观政要 渚宫旧事 东观奏记 五代史阙文 五代史补 北狩见闻录 松漠纪闻 燕翼诒谋录 太平治迹统类 咸淳遗事 大金吊伐录 汝南遗事 钱塘遗事 平宋录 弇山堂别集 革除逸史 钦定蒙古源流 【诏令奏议类 一诏令之属】太祖高皇帝圣训 太宗文皇帝圣训 世祖章皇帝圣训 圣祖仁皇帝圣训 世宗宪皇帝圣训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219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唐大诏令集 两汉诏令【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范文正奏议 包孝肃奏议集 尽言集 谠论集 左史谏草 商文毅疏稿 王端毅奏议 220王端毅奏议 马端肃奏议 关中奏议 胡端敏奏议 杨文忠三录 何文简疏议 垂光集 孙毅庵奏议 玉坡奏议 南宫奏稿 讷溪奏疏 谭襄敏奏议 潘司空奏疏 两河经略 两垣奏议 周忠愍奏疏 张襄壮奏疏 靳文襄奏疏 华野疏稿 宋名臣奏议 历代名臣奏议 221历代名臣奏议 名臣经济录 名臣经济录 222御选明臣奏议 【传记类一、圣贤之属】孔子编年 东家杂记【传记类二、名人之属】晏子春秋 魏郑公谏录 李相国论事集 杜工部年谱 杜工部诗年谱 绍陶录 金佗?编 象台首末 魏郑公谏续录 忠贞录 诸葛忠武书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 朱子年谱【传记类三、总录之属】古列女传 高士传 卓异记 春秋臣传 廉吏传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 伊洛渊源录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 钱塘先贤传赞 庆元党禁 宋宝祐四年登科录 京口耆旧传 昭忠录 敬乡录 唐才子传 元朝名臣事略 浦阳人物记 古今列女传 殿阁词林记 嘉靖以来首辅传 明名臣琬琰录 今献备遗 百越先贤志 元儒考略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 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223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明儒学案 中州人物考 东林列传 儒林宗派 明儒言行录 史传三编 闽中理学渊源考【传记类四、杂录之属】征南录 骖鸾录 吴船录 入蜀记 西使记 保越录 粤闽巡视纪略 松亭行纪 扈从西巡日录【史钞类】两汉博闻 通鉴总类 南史识小录 北史识小录【载记类】吴越春秋 越绝书 华阳国志 邺中记 十六国春秋 224十六国春秋 别本十六国春秋 蛮书 钓矶立谈 江南野史 江南别录 江表志 江南馀载 三楚新录 锦里耆旧传 五国故事 蜀梼杌 马氏南唐书 陆氏南唐书 吴越备史 安南志略 十国春秋 附录 朝鲜史略 越史略【时令类】岁时广记 御定月令辑要【地理类一、宫殿簿之属】三辅黄图 禁扁 【地理类二、总志之属】元和郡县志 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 舆地广记 方舆胜览 明一统志 225明一统志 大清一统志 226大清一统志【地理类三、都会郡县之属】吴郡图经续记 乾道临安志 淳熙三山志 吴郡志 新安志 剡录 会稽志 赤城志 宝庆四明志 海盐澉水志 景定严州续志 景定建康志 咸淳临安志 至元嘉禾志 昌国州图志 延祐四明志 齐乘 至大金陵新志 无锡县志 姑苏志 武功县志 朝邑县志 岭海舆图 滇略 吴兴备志 227吴兴备志 钦定热河志 钦定日下旧闻考 钦定满洲源流考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 钦定盛京通志 畿辅通志 228畿辅通志 江南通志 江西通志 229江西通志 浙江通志 230浙江通志 福建通志 湖广通志 河南通志 231河南通志 山东通志 山西通志 232山西通志 陕西通志 233陕西通志 甘肃通志 四川通志 广东通志 广西通志 234广西通志 云南通志 贵州通志 历代帝王宅京记 【地理类四、河渠之属】水经注 水经注集释订讹 水经注释 吴中水利书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河防通议 治河图略 浙西水利书 河防一览 三吴水利录 北河纪 敬止集 三吴水考 235三吴水考 吴中水利全书 钦定河源纪略 仑昆河源考 两河清汇 居济一得 治河奏续书 直隶河渠志 行水金鉴 水道提纲 海塘录【地理类五、边防之属】筹海图编 郑开阳杂著【地理类六、山水之属】南岳小录 庐山记 赤松山志 西湖游览志 桂胜 钦定盘山志 西湖志纂【地理类七、古迹之属】洛阳伽蓝记 吴地记 长安志 洛阳名园记 雍录 洞霄图志 长安志图 汴京遗迹志 汴京遗迹志 武林梵志 江城名迹 营平二州地名记 金鳌退食笔记 石柱记笺释 关中胜迹图志【地理类八、杂记之属】南方草木状 荆楚岁时记 北户录 桂林风土记 岭表录异 益部方物略记 岳阳风土记 东京梦华录 六朝事迹编类 会稽三赋 中吴纪闻 桂海虞衡志 岭外代答 都城纪胜 梦粱录 武林旧事 增补武林旧事 岁华纪丽谱 吴中旧事 平江记事 江汉丛谈 闽中海错疏 蜀中广记 益部谈资 颜山杂记 岭南风物记 龙沙纪略 台海使槎录 东城杂记【地理类九、游记之属】游城南记 河朔访古记 徐霞客游记【地理类十、外纪之属】佛国记 大唐西域记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诸蕃志 溪蛮丛笑 真腊风土记 岛夷志略 朝鲜赋 海语 东西洋考 职方外纪 赤雅 朝鲜志 皇清职贡图 坤舆图说 异域录 海国闻见录【职官类一、官制之属】唐六典 翰林志 麟台故事 翰苑群书 南宋馆阁录 玉堂杂记 宋宰辅编年录 秘书监志 翰林记 礼部志稿 237礼部志稿 太常续考 土官底簿 词林典故 钦定国子监志 钦定历代职官表【职官类二、官箴之属】州县提纲 官箴 百官箴 昼帘绪论 三事忠告 御定人臣儆心录【政书类一、通制之属】通典 唐会要 238五代会要 宋朝事实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西汉会要 东汉会要 汉制考 文献通考 239文献通考 明会典 七国考 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钦定续文献通考 240钦定续文献通考 241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续通典 钦定皇朝通典 钦定皇朝通志 元朝典故编年考【政书类二、仪制之属】汉官旧仪 大唐开元礼 谥法 政和五礼新仪 政和御制冠礼 政和五礼新仪目录 242政和五礼新仪 绍熙州县释奠仪图 大金集礼 大金德运图说 庙学典礼 明集礼 ?宫礼乐疏 明臣谥考 明谥纪汇编 明宫史 幸鲁盛典 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大清通礼 皇朝礼器图式 国朝宫史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 钦定南巡盛典 八旬万寿盛典 243八旬万寿盛典 历代建元考 北郊配位尊西向议 庙制图考【政书类三、邦计之属】救荒活民书 熬波图 钱通 捕蝗考 荒政丛书 钦定康济录【政书类四、军政之属】历代兵制 补汉兵志 马政纪 钦定八旗通志【政书类五、法令之属】唐律疏义 大清律例 史部政书类六、考工之属 244营造法式 补遗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目录类一、经籍之属】崇文总目 郡斋读书志 遂初堂书目 子略 直斋书录解题 汉艺文志考证 文渊阁书目 授经图义例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千顷堂书目 经义考【目录类二、金石之属】集古录 金石录 法帖刊误 法帖释文 籀史 隶释 隶续 绛帖平 石刻铺叙 法帖谱系 兰亭考 兰亭续考 宝刻丛
编 舆地碑记目 宝刻类编 古刻丛钞 名迹录 吴中金石新编 金薤琳琅 法帖释文考异 金石林时地考 石墨镌华 金石史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释文 245求古录 金石文字记 石经考 万氏石经考 来斋金石刻考略 嵩阳石刻集记 金石文考略 分隶偶存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 竹云题跋 金石经眼录 石经考异【史评类】史通 史通通释 唐鉴 唐史论断 唐书直笔 通鉴问疑 三国杂事 经幄管见 涉史随笔 六朝通鉴博议 宋大事记讲义 两汉笔记 旧闻证误 通鉴答问 历代名贤确论 历代通略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 学史 史纠 御批资治通鉴纲目 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前编 246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 评鉴阐要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
子部 【儒家类】301孔子家语 荀子 孔丛子 新语 新书 盐铁论 说苑 新序 扬子法言 潜夫论 申鉴 中论 傅子 中说 帝范 续孟子 伸蒙子 素履子 家范 帝学 儒志编 太极图说述解 西铭述解 通书述解 张子全书 注解正蒙 正蒙初义 二程遗书 二程外书 二程粹言 公是弟子记 节孝语录 儒言 童蒙训 省心杂言 上蔡语录 袁氏世范 延平答问 近思录 近思录集注 近思录集注 杂学辨 御定小学集注 朱子语类 戒子通录 知言 明本释 少仪外传 丽泽论说集录 曾子全书 子思子全书 迩言 木钟集 经济文衡 大学衍义 302大学衍义 西山读书记 心经政经 项氏家说 先圣大训 黄氏日抄 北溪字义 准斋杂说 性理群书句解 东宫备览 孔子集语 朱子读书法 家山图书 读书分年日程 辨惑编 治世龟鉴 管窥外篇 内训 理学类编 性理大全书 读书录 大学衍义补 303大学衍义补 居业录枫山语录 东溪日谈录 困知记 读书札记 士翼 泾野子内篇 周子抄释 张子抄释 二程子抄释 朱子抄释 中庸衍义 格物通 世纬 呻吟语摘 刘子遗书 人谱 榕坛问业 温氏母训 御定资政要览 圣谕广训 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御制日知荟说 御定孝经衍义 御定内则衍义 御纂性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3-19 13:02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