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99|回复: 0

中国古代的精神分析法(张正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8 09: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正春


      在拙著《中国生态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中,我曾经提出了“中国心理学”的概念。所谓“中国心理学”就是由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是中国古代心理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中医是中国特色的医学,中医十分重视生态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伴随中医的发展,就有了中国生态学和中国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最早的经典,也是中医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渊薮。

在《黄帝内经》中,用“阴阳五行”理论模型进行藏象分析以及生理学、心理学分析,就有了“五脏”配“五行”的理论体系。

中医把人体的藏象系统模型化,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人的心理活动抽象化,对人的生理和心理进行模型分析,就产生了中医的生理调控模型和心理分析模型。

由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组成的五脏系统与阴阳五行模型相配套,把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应用到中医分析中,脏器的生理调控机制就昭然若揭了。

按照《黄帝内经》中的说法:“肾”藏“精”、“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与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相配套的心理现象就是:神、魂、意、魄、精这五种心理活动(现象)。精神、魂魄、意又组成了三个大类的心理现象(或者说是三个层次?)。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古代的精神分析法,它把人的心理活动细分为五个部分,他们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就是“精”、“神”、“魂”、“魄”、“意”这五个部分。根据五行模型的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相生相克的关系,这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内在的调控机制。

“精”是心理学的生理学基础,相当于“神经生理学”中讲的“神经内分泌”的生理基础。

“神”是高级神经活动,相当于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和意识表现。

“意”则包含了“网状神经结构”的一些特殊功能,是一种模糊性(深层次的)的整体性意识。

“魂”与“魄”相当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分别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心理影响。

关于中国古代的这个“精神分析法”尚需深入细致地研究,它是中国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把中医学、生理学、生态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进行全面分析,这是中医学的整体论思想,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我们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发现呢?(详见拙著《中国生态学》)

在中国古代的这个精神分析理论框架中,“精”和“神”是一对,“魂”与“魄”是一对,“意”则浑然一体(或者再次细分为“意志”或“意识”),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阴阳理论和科学思想。“精”则沉稳、安静,“神”则激动飞扬;“魂”则美,“魄”则丑;“魂”是一种利他意识,“魄”则倾向于“自私”,“魂”为善,“魄”为恶。他们相对而言,相反相成,相得益彰,在整体心理活动中相辅相成,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精神分析理论。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聚精会神”就是“一心一意”,是一种高度专注的心理状态。而“魂飞魄散”则是一种“三心二意”的状态,心理活动失调,精神恍惚,心慌意乱,就是所谓“魂不守舍”、“魂不附体”的状态。

还有许多古代汉语词汇都属于中国古代心理学的概念范畴,如“思想”、“感想”、“思念”、“忠恕”、“疑惑”、“愁”、“急”、“患”、“怠”、“惩”、“惫”、“憩”、“憋”、“慰”、“恚”、“憨”、“记忆”、“忧虑”、“悲恐”、“惊惧”、“恍惚”、“恻隐”、“悔悟”、“惭愧”、“怜悯”、“懒惰”、“懈怠”、“忏悔”、“愤怒”、“怨恨”、“懵”、“怔”、“怯”、“怵”、“惬”、“怅”、“忡”……如果仔细辨别这些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中国心理学的分析体系就非常丰富了。以“记忆”为例,“记”是信息输入,“忆”是信息输出,这是两个相反相成的平衡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

中国古代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中国古代的心理学理论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方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4 08:21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