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47|回复: 0

[选刊] 徐特立的“诗教”有感 —— 诗教,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敏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4 09: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作者/来源:市四中学 尤敏华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所来也泛指诗歌的教育宗旨和功能。孔子是“诗教”的最早也是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相传他亲自删定《诗》三百篇,此说虽无可考证,但孔子出于“诗教”的需要,对《诗经》下过很大功夫,《论语》和《史记》都有记载。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战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两千多年来“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
  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的诗歌具有广泛性,又有深刻性,而且特别重“意”尚“神”,这相当于一种宗教情绪,对于移情陶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蔡元培先生也说:严格地说中国没有宗教,可以美学代宗教,而诗情便是美学的主体,可以诗教代宗教。而现代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更是在“诗教”的实践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徐特立先生在第一女子师范当校长时,曾创造性地运用“诗教”,在学生自修是通往教室,饭厅的走廊上,专设一块黑板,发现学生优点,长处就写诗赞扬;发现学生缺点、错误就写诗批评。他的诗、词意委婉,情真意切,有很好的教育效果。他甚至把这种“诗歌”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如有人轻视女生,认为她们智力较弱,他则以校中十二(三班)数学成绩好为例,满腔激励的热情洋溢于诗行之间:“女儿智力何曾弱,十二三班作例观,学算刚上三载半,几何三角一齐完。”徐特立在实践中发展了战国古代这种温柔敦厚的诗教,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寓教育于“礼乐”之中。他以“经师”和“人师”的合一,树立了可敬可爱的教师形象,在循循善诱,教学相长,“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过程中,生动活泼、潜移默化地产生人格力量的影响,引发互为尊重,了无隔阂的情感交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见,诗教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美好心灵,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朱光潜先生曾说:“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见出常人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所以,可以这样说,诗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如今,诗情的消融,诗歌的凋零,对美学的隔膜,让人吃惊。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中的诗歌往往采用“淡教”的做法,更谈不上象徐特立先生那样自创诗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全方位的教育了。因为中考和高考时,诗歌所占比例甚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是在作文题材要求中,又总有那么一个刺目的括号——诗歌除外。这种做法的直接恶果是将诗歌逐出了师生的视野。一个诗的国度,竟然没有了诗,没有了激情;应该最爱诗的青少年不愿读诗,读不进,也读不懂,这是何等触目惊心的事情!
  因而,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二期课改”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急切呼唤“诗教”的回归,这是必须也是必然。
  诗歌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是要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里。这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托尔斯泰说艺术的功用在传染情感,而所传染的情感能和谐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知和情,知是用理性的逻辑的方式把握世界,情是用审美的艺术的方式把握世界,现在的应试教育只重前者,所以陷入了科学主义的泥潭,使学生功利化,成为缺少情感,缺少创造,缺少想象力的人,而进行诗教,就是要弥补在这一方面的严重缺损。
  要开展“诗教”,我们首先要善待课本中的诗歌,探索科学有效的诗歌教法,充分发挥诗教的陶冶功能。
  “诗无达诂。”很多的诗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更不能分析,现在有些教师讲诗一句一句落实,一个一个字分析,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做法,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分析完了。我认为,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一般都比较浅显,当然也还有个语言障碍的问题,但只要引导学生参照注解,必要时讲一下背景作为辅助,就不难疏通内容大意,领会思想感情。炼字用词倒是要有选择地讲一讲,因为这有利于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古诗词在这方面很讲究,例子很多,例如“风吹一夜满关山”,“春风又绿江南岸”,“徒有羡鱼情”,“家书抵万金”, “东风无力百花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其中加点的字都是很值得揣摩的。但最终还要集中精力朗读,但读法上不必强求一致,可以按个人的喜好读诗。当然,开展“诗教”,既要重视中国优秀古典诗词的教学,还要重视新诗的教学。中国的新诗历经八十岁年的发展,愈来愈走向成熟。当今中国的诗坛,佳作迭现,人才辈出,不但自由诗体的散文美,意境美都获得了张扬,而且由于新诗在成长和反思中,不断融进中国传统诗词的精华,在其潇洒自如的行枝中,也许更能激起共鸣,引发学生欣赏的热情。而且可以触发他们创作的火花。徐特立先生的“诗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不就是因为这些诗歌贴近学生现实,易于引发共鸣吗?
  阅读欣赏新诗,虽然没有时代的隔膜,没有语言障碍,知识也比古诗简单,但是新诗受外来诗歌的影响,表现手法比古诗复杂了许多,给理解诗意带来一定的困难。况且现代人读新诗,理应要求高一些,深入一些。我们可以先从诗的意象所创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住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例如,   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从总体氛围看,这首诗揭示了诗人的对祖国、对土地的挚爱之情,而诗人的情怀不正是亿万中国人民爱国情感的概括吗?
  阅读欣赏新诗时,还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  以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为例: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诗中出现的海棠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具有弦外有音。当时中国的版图包括现在的蒙古,大陆部分形似海棠叶,所以海棠就代表祖国。当然,见仁见智,人们还可以有别的理解。
  简而言之,教诗歌应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似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教室可对学生在数量上略作规定,以积累对诗歌的感性认识,读法上不必强求一致。读诗应该是很快乐的,而且带有浓厚的个性色彩,不要搞成任务和负担。
  其次,语文教师要身体力行地提倡读诗,并营造气氛。像徐特立先生那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做诗,或表扬或批评,或激励或劝勉,既能在温柔敦厚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能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与热爱,因为无论是表扬抑或批评,都是那么精要恰当,温婉含蓄。如果我们老师还不具备徐特立先生那样的才情,那就在平日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多引用一些诗词警句,学生会觉得神奇而生羡慕之心,就会去模仿;在作文中,说话中也会引用诗句,增加文采。“腹有诗书气自华”,到了这种境界,你要学生不爱诗不读诗也不可能了。
  徐特立先生当年的诗教至今仍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诗教”的回归,其实就是“素质教育”的回归。“诗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学理念的一种形式。在当今时代,实施“诗教”当然不能只是对私塾先生的教学内容,形式的照抄,而应认真、有辨别地加以继承。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地加以调整,才是科学、负责的对待诗教的态度。
  我们坚信:语文教学改革将真正开始,一个回归诗性和人性的中学语文教育呼之欲出。尽管阻力重重,但似乎应该到时候了,应该到让我们死去以迎接新生的时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7 21:01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