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63|回复: 0

[选刊] 张伯驹的诗词成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0 17: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佚名

 
      举凡世间之事皆讲求机缘,似乎冥冥之中有一双巨手,把天下苦乐、悲喜、冷暖、逆顺揉捏于一处,方生出如此万般人生况味。
        农历乙酉岁末,出差于北京,候机的余暇闲逛于机场售书小店。偶然间,一本书封面上熟稔的黑白倩影照片从静态、昏黄中立体地折射出来,如磁石般吸附了我的目光。俊美、端丽、雅致、从容,这就是我的旧作《张伯驹和潘素》中的潘素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照片。
        机缘更为巧合的是,不多时日后的一个晚上,我接到当代中国出版社编辑电话,说他们正在组织出版“中国文化百年”系列丛书。张伯驹是中国现当代文人学者、收藏家中的翘楚,在百年中国文化历史中应有一席之地。他们选定了《张伯驹和潘素》,拟作为丛书之一重新出版。我一面惊奇于机缘之巧,一面有些犹豫。的确,于张潘二位先生的资料研究和经营访察用去了我七八年的业余时间,而成书只用了一个半月,实为一部“急就章”。我一直等待着经历了岁月沉淀与淘洗之后再去理解和感悟,期盼着何时能潜下心来再重写一次。
源远流长、浩浩荡荡、无际无涯的中国文化,滋养出难以计数的大略雄才、仁人志士。而历数其间,张伯驹实为数千年泱泱文化精粹孕育出的当世“才”和“士”的一个典型。先生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早年曾与张学良、袁寒云、溥侗比肩民国“四大公子”之列;先生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于诗词、书法、绘画、文物鉴藏、戏曲色色俱精,集诸艺于一身,且臻于峰巅之境,如斯国学修养渊深之人,实世间罕有;而其作为一代艺苑宗师,尤以词之成就最高,他的诗词创作,“如以词人之词而论,则中国词史当以李后主为首,而以先生为殿——在他之后,恐怕不易再产生这种真正的词人之词了”;与其格律相谐、化典圆熟的词作相配的是他的书法,超拔脱俗、独步高标,世称“鸟羽体”;他在戏曲上,尤以京剧功力精深,当年名伶傍戏,盛极一时,“惊人一曲空城计,直到高天尺五峰”。先生身为贵胄门第,不惜倾家荡产、甚至典质借贷抢收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书法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现存最早的山水画珍迹隋朝展子虔《游春图》等价值连城的文物珍宝,终以悉数捐公,而于国家奖励的20万元分文不取。随后被错打成“右派”、“现行反革命”,他对此漠然一笑,淡然处之。先生虽出生富豪之家,却一生坎坷多劫、苦乐兼备而苦多于乐;但其性情与心怀坦荡超逸,博雅通脱,慷慨率真,不因时世迁移,不因境遇更改,本性一生、本色一生,堪可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啊想来,中国“士”的精神最基本的要义是学识和道义。先生作为一代高流名士,他的多才不仅仅是中国文化薪火传承的表象,他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禀赋、学识、涵量,更传承了中国“士”的精神——大仁、大义、大德,尤其是“士”的精魂——重道、崇道、循道。这样在文化领地、艺术苑圃和精神境界俱臻高峰之人,竟为世人罕知,渐次在国人记忆中走远,岂不悲哉!
        我于改革开放初期动意为先生立传并开始搜集整理资料,至今也已有二十余载的光景。回想改革肇始之时的中国大地,举目萧疏,百废待兴,看今日神州繁华昌茂、欣欣向荣。物力的增长、国力的攀升扶摇直上。但其间精神家国、价值取向的变迁也有些沧海桑田。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国学传承面临挑战,民族文化精神被消解。我们的精神家园迫切需要民族精神、优秀文化琼浆圣水的浇灌。令人欣慰的是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和政府愈加重视并不断推出重大举措。不仅国人对传统文化、对国学的专注与日俱增,且全球范围内也一次次掀起尊崇和传播中国文化之风潮。而正如一些方家所言,在当今时代研习国学、光大国学则不能不了解张伯驹、不能不学习张伯驹。拙作的再版如能让先生高风不泯、世代永志,让晚生后辈“知今世有如斯大妙人实千秋江山之福祉也”;如能让我实现夙存于胸的梦想——为中国文化之传承和复兴添砖加瓦而尽一己绵薄之力,幸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11:08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