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36|回复: 0

[选刊] 云梦史话--文明初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4 11: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殷逝
0位粉丝
1楼

在元古代中期以前,云梦是浩瀚的大海,云梦沉睡在一片汪洋之中。  

  云梦在古籍中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尚书·禹贡》中的“云梦土作乂”。《周礼·职方》中荆州“其泽薮曰云梦”。云梦又见于《尔雅·释地》的十薮,以及《吕氏春秋·有始览》及《淮南子·坠形训》九薮中的“楚之云梦”。在《国策·楚策》里记载了“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的史实。  

  约5亿年前,还是座座孤岛的随南盆地发生大规模火山爆发。云梦地壳上升,地面形成,地面上开始生长许多裸蕨植物,这就是江汉平原上的古云梦泽。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积,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使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在进入历史时期时,古云梦泽已演变成平原—湖沼形态的自然景观,下辛店的自然地貌就是这种自然景观的浓缩。从下辛店往北,几千年的历史沧海桑田,把云梦缩小成604平方公里的地域。现在的云梦在古云梦泽的东北区域,位于东经113°37′—113°52′,北纬30°45′—31°12′。  

  云梦从远古走来,北高南低。最高处的枫梓岗,海拔76.2米,最低处的北湖垸,海拔19米。  

  从界牌到伍洛以北的地区,是湖北省丘陵地区向南部平原的过渡地带,覆盖着棕红色粘土。在观音冈、枫梓岗、张陂冈、界牌山、斗笠山有红砂岩出露。大山店有玄武岩出露。  

  伍洛以西,护子潭以北的区域是涢水一级阶地,地面平坦。涢水自北向南蜿蜒曲折而至,两岸覆盖着亚砂土、亚粘土、粘土、砂和沙砾石。  

  护子潭东南地区则是河湖冲积平原,在亚砂土、亚粘土、粘土、砂和沙砾石的覆盖中,夹有淤泥质夹层。  

  涢水发源于随州大洪山的北麓,从舍身岩到悬钩山,有数十泓泉水在长冈店汇成滚滚波涛,流经随州、广水、安陆,至蔡家河进入云梦,南流经义堂、黄岗、白鹤口、黄江口、隔蒲潭,至护子潭折向东流,境内全长49公里,流域面积489平方公里。涢水经云梦闸至澴河口后,同澴河汇合东流进入长江。  

  云梦河湖密布。这是发源于随州大洪山东麓泉兴寺的漳水,沿着云梦西境东行,至黄江口汇入涢水,境内全长18公里,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在杨林闸汇入漳水的是贯穿胡金店全境的涢水西支,境内全长12公里,流域面积34平方公里。汇入涢水的河流还有发源于安陆小鹤山的滚子河,从杨棚入境云梦,经大山店、唐陈、穿好石桥至陆家寨汇入涢水,境内全长14公里,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云梦南部湖群星罗棋布,最大的湖泊是台湖,有3.5平方公里。  

  在涢水沿岸,云梦最早的居民给我们留下了多处新石器遗址:龚家砦、好石桥、胡家岗、斋神堡、王家坡、火龙岗、凤凰台、湿皮湖、胡台和淌水咀。这些遗址的发现,把云梦的历史前推了6000年,正是云梦的先民,与长江中游的先民一起,创造了灿烂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  

  在遥远的年代,人们靠采集和渔猎为生,缘水而居,生活极其艰苦。后来,华夏始祖炎帝在随州厉山建立了以汉水中游为活动区域的部落,开创了伟大的农耕文明。炎帝姓姜,人称神农氏,又名烈山氏。“烈山”反映了原始农业的焚林开荒和刀耕火种。之后,炎帝部落迅速扩大了活动区域,其疆界包括了秦岭以南的中上游流域。《易经》、《淮南子》和《史记》等古书中都记述了神农氏发明耒耜和播种五谷的故事。  

  与此同时,在黄梅、蕲春的大部分区域,居住着百越部落。后来,在部落战争中,百越部落向东南转移。向东转移到江浙地区的的百越人成了越国人的先祖。向南转移的百越人最后迁移到了福建、两广和东南亚地区。  

  这是一方不规则的圆形台地,位于云梦龚家砦。在龚家砦遗址表土层1米以下,是丰富的文化层,其厚度有6米之多,全部由贝壳、烧土与大量的灰烬堆积而成。考古学家在龚家砦采集到的陶器大多为灰陶,有的陶器还羼有稻谷壳和稻草茎叶。这种具有鲜明大溪文化特征和屈家岭文化特征的遗址,证实了在炎帝部落和百越部落之间,活动着一支称之为“三苗”的部落。最早的云梦人是三苗人。  


2006-10-29 16:07 回复  

殷逝
0位粉丝
2楼


  三苗人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考古学家在好石桥、胡家岗和斋神堡出土了石铲、石斧、石刮削器、纺轮、网坠,砍砸器、石刀、石凿、石锛、石镰和箭镞,石锛上用先进的管钻法对钻了两对钻孔。三苗人的这些工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制作技术较为先进。  

  云梦平原长有茂盛的森林,有经纬连接的河渠和星罗棋布的湖泊,云梦的自然环境给三苗人的石刮削器、网坠,砍砸器以用武之地,鱼和野兽成了三苗人的主要生活来源。  

  1984年,考古学家在好石桥遗址发现了大量炭化稻谷壳。由此可知,三苗人至少从公元前5000年开始,在云梦已开始种植水稻。从其它屈家岭文化遗址的发掘可知,在种植水稻的同时,三苗人还开始了对羊、猪、狗、鸡的驯养。  

  在使用石器的同时,三苗人学会了陶器的制作。从龚家砦、好石桥、胡家岗和斋神堡出土的陶器看,制陶工艺经历了手工捏制——泥条盘筑——慢轮修整——快轮成型的过程。  

  在好石桥、胡家岗和斋神堡,考古学家分别发掘出彩陶纺轮。纺轮是人们早期的纺纱工具,其中心的圆孔是插置捻杆用的。三苗人将撕开的麻纤维系在捻杆上,用手指捻动捻杆带动纺轮旋转,从而将麻纤维纺成纱。  

  远古时代的云梦人,以自己的勤劳智慧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融入了一个叫做“荆”的广袤区域。三苗人在好石桥东修筑城池,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中心。好石桥位于义堂北部,在大约80万平方米的平地,有着0.8—4米厚的新石器文化层。好石桥东城是云梦境内最早的城池。  

  三苗人拥戴蚩尤作了首领。蚩尤是一位文武双全、艺高胆大,嫉恶如仇、仁慈信义的人。成为首领后,带领三苗人男耕女织,在防止异族来犯的同时,伺机北向发展,开拓疆域。  

  三苗部落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中华民族先民的足迹已遍布祖国辽阔的大地。当时炎帝年事已高,原先游牧于北方的黄帝部落在迁徙到了黄河中游后,向南扩张。黄帝的妻子嫘祖,是养蚕的创始者。黄帝族著名首领之一帝喾的儿子名弃,即后稷,相传是周族的祖先、种植农作物的能手,后被奉为谷神。黄帝部落不断扩大疆界,黄帝亲自率领数十万兵马,围困阪泉。为了征服炎帝,黄帝先是三战三捷,继而围而不攻,困而不歼,又派人出营劝说炎帝归顺,与之结盟。黄炎部落融合后,各部落诸侯尊黄帝为天子。  

  与此同时,三苗部落首领蚩尤率领81个氏族挥师北上,与炎黄部落进行战争,蚩尤被黄帝杀于涿鹿。三苗北向发展受阻,但仍为炎黄部落劲敌。黄帝死后,尧与三苗战于丹水获胜,尧将部分三苗人放逐于三危。尧死后,舜南征三苗,死于苍梧。夏禹再次征伐三苗,乘水灾降临云梦一带的机会,大败苗师,不少苗民沦为奴隶,“子孙为隶,不夷于民”,被强制劳役。这些苗民的后裔,是形成汉族的先民之一。  

  与夏禹同时活动在黄河中游的是黄帝的孙子部落。部落有一个首领祝融,掌握了取火的知识,并能观象授时,管理农业。祝融部落不断繁衍,产生了许多新的氏族,他们分布在中原一带。其中芈姓季连部落发展迅速。  

  夏禹征灭三苗后,建立了夏王朝。与此同时,华夏部落开始有意识地使用更为发达的青铜器和铁器工具进行种植、养殖及手工业。马牛的驯化使人们开始利用畜力进行农耕和游牧,因此,牛成了部落最为珍贵的动力资源。  

  夏桀暴政,为商汤所讨伐。商汤对三苗部落首领荆伯献牛,感动了三苗人,从此,云梦成了商汤的领地,称为“南土”。从商汤起,经太甲到太戊的三代六王,致力内政,抚慰方国部落,云梦人相对过上了较为太平的生活。从仲丁开始,内患频生。仲丁开始将北方人迁移到南方,继而在云梦王家山建筑城池,修筑军事据点。  

  就在王家山城池修筑的前后时期,中原地区争斗激烈,残酷的战争迫使芈姓季连部落向南迁移,逐渐进入了汉水流域和荆山地区,古文献称之为荆楚。楚族南下后,与三苗民族紧密交融,经常受到商朝的征伐打击,于是,部落首领鬻熊举族投靠西周。  

  商朝末年,纣王暴政而失去了民心。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纣王自焚于鹿台,公元前1027年,武王建立了西周政权。楚族部落被周天子分封在“熊”地。  

  事周四代之后,楚族部落出了个雄心勃勃的首领叫熊绎。熊绎不甘臣服周邦,率领部族向西南的茫茫大山迁徙,一直走到了峡江两岸的山地,才定居下来艰难谋生。这时候,周武王也死了,继任的周成王便将熊绎封做“楚蛮”,熊绎将部落的城邑建在了长江南岸的丹阳。  

  熊绎以丹阳为立足点,向江南各地开拓,在荒蛮草莽之地辛勤开发,建国立业。熊绎五传至熊渠。熊渠利用周王室矛盾重重、统治不稳的时机,近交远攻,团结江汉流域的大小方国部落,将楚的势力向东扩展  

  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即位,他为了解除周边各族的威胁,首先集中力量对付北方,在战胜玁狁之后,立即派兵南下,驻扎云梦,征剿荆楚。这次战争使周楚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15:11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