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05|回复: 0

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4 11: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殷逝
0位粉丝
1楼

  上博楚简的及时整理与出版,颇有益于学人,众多专著与论文的涌现堪为佳证。不过时至今日仍有许多疑问,小文讨论了三个问题,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一)

  上博《容成氏》36号简“强溺(弱)不諹,众寡不圣(听)讼[1]”。“众寡”前两字,原释文疑读作“辞扬”。[2]苏建洲先生读作“辞听”:[3]  
  
昜,馀纽阳部;听,透纽耕部,声纽同为舌头音,韵部则为旁转。《左传·哀公二十三年》:“越诸鞅来聘”,《吴越春秋·句践入臣传》诸“鞅”作诸稽“郢”(馀耕)。《礼记·月令》:“民殃於疫”,《後汉书·鲁恭传》引“殃”作”伤”。(《古字通假会典》页61、270)可证“昜”、“听”音近可通。《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郑玄《注》曰:“观其出言,不直则烦。”
  
颇疑“辞諹”可读作“慈諹”。上古音辞属邪纽之部;慈属从纽之部,声纽同为舌纽,韵部相同。两者相通当颇有可能。“慈諹”见于武威汉简,典籍或作“慈祥”。武威汉简甲本《士相见之礼》简11:“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諹],与居官者言言忠信。”[4]校注:慈諹,今本作慈祥;此二字上下有圆刮弧,是读者所作删去号。今本“与众言言忠信慈祥”,忠信与慈祥相重,故此读者欲删去之,而《大戴记》注引此句无忠信二字。可见不同家法,或删忠信,或删慈祥,俱嫌其重。[5]据校注所言,虽然简本之作者因家法的缘故欲删去“慈諹”,但亦正可见汉简本原即作“慈諹”,今本作“慈祥”,可训为慈善。《仪礼·士相见礼》:“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注:“祥,善也。”  
  简文“强弱不慈諹,众寡不圣(听)讼”,两句为互文,即无论强弱抑或众寡,既不慈諹,也不听讼。这样的乱局显然不是治国者愿意看到的。武威汉简甲本所言“与众言言忠信[慈諹]”似正是针对这样的乱局而为。从这个角度说,将“辞諹”读作“慈諹”,并训为慈善,也是有例可寻的。  
(二)

  孔子退,告子赣曰:‘吾见于君,不问有邦之道,而问相邦之道,不亦乎?’子赣曰:‘吾子之答也何如?’孔子曰:‘如(哂)。’”《相邦之道》4  
  此句文意难解关键在于、二字。由于“如”实际上是对孔子上一回答的总结,所以此二字文意间关联颇为密切。  
  首先从第一字说起。原注释隶作“”,读作“钦”,取赞许之义。孟蓬生先生读作“谦”,认为“问话者为一国之君,不问有国(统治国家)的道术,却问帮助治理国家的道术,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故孔子称之为‘谦’。”[6]  
  以上两种意见都是倾向于将看作褒义词,但正如董珊先生所言“‘不亦’之下的字从整体结构来看,……孔子说‘吾见于君,不问有邦之道,而问相邦之道’含有责备之意”。这两种意见显然不大合适。  
  紧接著董珊先生认为该字“可相当于曾侯乙编钟所见之‘遣’字。……读为‘愆’,训为‘失’,‘不亦愆乎’的意思是说:哀公他不向我询问有邦之君道,却跟我问做相邦这种臣道,这不是失问了麽?孔子实际是在跟子赣说鲁哀公询问不当。”[7]但是对于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孔子很可能不是仅仅停留在讨论是否应该发生的层面上,而是在表达一种对已发生事件的情绪或是评价。  
  我们认为左部残笔可推测是“章”,字可隶作“”。 包山264号简下部所从即与之同。对于此类字,李家浩先生有比较好的意见,即《玺汇》0008号楚印之字(从“章”从“次”从“口”),以及江陵天星观1号墓楚简之字(从“章”从“次”从“贝”), 皆以“欠”为声,读作“赣”。[8]  
  简文“”疑读作“戇”。《说文》:“戇,愚也。”《史记·汲黯列传》:“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戇也。’”《汉书·高帝纪》:“问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戇,陈平可以助之。’”《後汉书·董卓传》:“卓谓长史刘艾曰:‘关东诸将数败矣,无能为也。唯孙坚小戇’”。   


2006-10-29 16:09 回复  

殷逝
0位粉丝
2楼

  “吾见于君,不问有邦之道,而问相邦之道,不亦戇乎?”大意是:哀公他不向我询问有邦之君道,却跟我问做相邦这种臣道,不是很戇愚麽?无独有偶,相近的评价也见于另一处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即上博二《鲁邦大旱》一文中,此仅用通行字抄录:  
  
鲁邦大旱,哀公谓孔子:子不为我图之?孔子答曰:邦大旱,无乃失诸刑与德乎?唯……1  
  之何在?孔子曰:庶民知说之事鬼?也,不知刑与德,如毋爱珪璧币帛于山川,政刑与……2  
  出遇子赣曰:赐,尔闻巷路之言,无乃谓丘之答非与?子赣曰:否,繄吾子女命丌与?若夫政刑与德以事上天,此是哉。若夫毋爱珪璧3币帛于山川,无乃不可。夫山,石以为肤,木以为民,如天不雨,石将焦,木将死,其欲雨或甚于我,或必待乎名乎?夫川,水以为肤,鱼以4为民,如天不雨,水将涸,鱼将死,其欲雨或甚于我,或必待乎名乎?孔子曰:乌乎……5公岂不饱粱食肉哉,繄无如庶民何■6
  
  其中关键性语句为“公岂不饱粱食肉哉,繄无如庶民何”。《左传》庄公十年记录了曹刿的一句名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当颇能帮助我们理解孔子言语中对哀公所透露出的失望。此段文字也是孔子见鲁哀公之後再与子贡讨论,话语中流露著对哀公行政能力不足之失望。当然《相邦之道》简4“吾见于君,不问有邦之道,而问相邦之道,不亦戇乎?”也许还没有到如此严重之境地,但是孔子诙谐话语中透露出来的的嘲讽意味却是比较明显的。  
  下面再看看“”的几种释读意见:  
  整理者:“”,从言、从卤,卤形与《说文》古文“西”近同,故字可隶作“”。“”,字书未见,字既从言,应与语辞相关。“女”,于此疑或读为“如斯”。“西”,古音属心纽脂部,“斯”为属心纽支部,两者音近可通。  
  孟蓬生:“”即“讯”字。《说文·言部》:“讯,问也。从言,卂声。,古文讯从卥。”古音西声与卂声同属心纽,而韵部真文相近,故得相通。《字汇》以後,《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皆以“”为“哂”的俗字,非古义也。“如(讯)”的意思是说,君问我以相邦之道,我即以相邦之道来回答他。[9]  
  董珊:“”可能读为“哂笑”之“哂”,孔子是说:就像哂笑一样回答了他。其讽刺之语如何,从残馀简文已经难以看出。[10]  
  浅野裕一:子贡在哀公与孔子问答之时幷未在场,即使孔子回答“像这样”,子贡还是无法理解孔子应答的内容,因此“女”不应读为“如斯”,而应释为“汝察(让你想吧)”。韵部方面,“西”为段玉裁“古十七谐声表”第十三部(文部),“察”为第十五部(脂部);在声母方面,“西”为上古齿头音之心母,“察”为上古齿头音之清母。二字音韵俱近,有通用假借之关系。[11]  
  陈思婷:读为“汝察”可备一说。“女”或可释读为“汝思”,也是孔子让子贡自行思索平日所学之意。所从之“西”应为“囟”之假借[12],“囟”为心纽真部,“西”为心纽脂部,二字上古声同,韵为阴阳对转。在古文字中,心与言二形旁常通用。《说文・心部》:“思,从心囟声。”“”与囟声同韵近;形符一从心,一从言,彼此通用,故“女”可释为“汝思”。从《论语》的记载中,常见孔子对门人谈论为政之道;另一方面,孔子亦常因材施材,甚至有“不教之教”的方式。《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主张学思幷重,故《相邦之道》中,子贡询问孔子与鲁哀公是如何谈论“相邦之道”的内容时,孔子只是简短回答:“汝思。”即是要子贡从孔子平日的言论去思索理解,而不作立即之回应,正如《论语・子罕篇第九》:“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启发学生主动反省的能力与精神,即是一位良师所能给学生的最佳教育。[13]  
  以上意见中,整理者、浅野裕一两种意见看到了“如”含有指代前一句话的作用(其实仅仅考虑了“如”字),即“吾见于君,不问有邦之道,而问相邦之道,不亦戇乎?”的功能,而读作“如斯”(如与斯皆有指代功能,不免有重复之嫌),但也是仅仅看到了两者在形式上的关联。孟蓬生、陈思婷两位先生的意见则试图从内容上解说两者的关联,但是还是不够恰当。只有董珊先生的意见比较正确。,在此句中应即典籍“哂”字。《论语·先进》“夫子哂之”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哂,笑也。”《广雅·释诂一》:“哂,笑也”王念孙疏证:“微笑谓之哂,大笑亦谓之哂。  


2006-10-29 16:09 回复  

殷逝
0位粉丝
3楼

  所谓的“如哂”,就是概言上一句孔子嘲讽哀公的言语:“吾见于君,不问有邦之道,而问相邦之道,不亦戇乎?”结合“戇”字考释来说,就是如哂笑哀公之戇愚般回答了哀公。  
(三)

  《三德》10号简“毋囗敔,毋变事”,其中原所缺释之字原简作,下部可见从“又”,上部与楚简“弁”字上部颇为相似,如上博孔子诗论22号简“弁”字作,可资比较。唯简文上部因竹简稍裂而将字最上端的一短竖笔与一横笔割裂开来,且略向左斜。不过字释为“弁”,大概是不会有问题的。《从政》甲17号简即有一个“弁()”字,其词例亦作“弁(绊)敔”,这是周凤五先生最先释出来的:[14]  
  
字从弁声,古音并纽元部,与帮纽元部的“绊”可以通假。绊,絷也,见《诗‧小雅‧白驹》毛《传》。“敔”,禁也,见《广雅‧释诂》。简文是说,小人如果领先,就阻碍他人前进,用绳索把人系绊、套牢。
  
  紧踵其後,亦有诸位先生作过改读,如何琳仪先生的“并御”说[15],杨泽生先生的“反敔”及“慢诩”说[16],颜世铉先生的“慢侮”说[17],但似皆不及“弁(绊)敔”说。陈美兰女士在季旭升先生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读本》一书所作案语中沿用周先生说,[18]大概也是基于类似的考量。  
  本简“弁(绊)敔”由于所给语境甚微,仅“毋变事”与之对应。不妨先考察一下“变事”的具体含义。《二年律令》“变事”一词两见:  
  
“丞相、御史及诸二千石官使人,若遣吏、新为官及属尉、佐以上徵若迁徙者,及军吏、县道有尤急言变事,皆得为传食。”(232-233)  
  “守二千石官、县道官言边变事急者,及吏迁徙、新为官、属尉、佐以上毋乘马者,皆得为驾传。”(212-213)
  
  言传达“变事”者,可享有使用饮食与交通工具上的便利,可窥见“变事” 所形容之事当颇为严峻。汉初史籍也颇有其例,如《汉书·楚元王传》“时恭、显、许、史子弟侍中诸曹,皆侧目于望之等,更生惧焉,乃使其外亲上变事”,颜师古注:“非常之事,故谓之变也。”“毋变事”即不要做非常之事,进一步引申则指不要过于激进。与之对应,“毋弁(绊)敔”疑指不要阻碍可为之事,进一步引申则是不要过于保守。

  (编者按:本文收稿日期为2006年9月13日。)  


--------------------------------------------------------------------------------
[1]原释为“声讼”,此从苏建洲先生读作“听讼”。参见苏建洲:《〈容成氏〉柬释(四)》,简帛研究网,2003年4月16日。  
[2]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78页  
[3]苏建洲:《〈容成氏〉柬释(四)》,简帛研究网,2003年4月16日。  
[4]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武威汉简》,中华书局2005年9月,第89页。  
[5]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武威汉简》,第154页。  
[6]孟蓬生:《上博竹书(四)闲诂》,简帛研究网,2002年2月15日。  
[7]董  珊:《读〈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四)〉杂记》,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20日。  
[8]李家浩:《楚国官印考释(四篇)》,《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25~140页。  
[9]孟蓬生:《上博竹书(四)闲诂》,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15日。  
[10]董  珊:《读〈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四)〉杂记》,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20日。  
[11]浅野裕一:《上博楚简〈相邦之道〉的整体结构》,《“新出土文献与先秦思想重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哲学系、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辅仁大学文学院、东吴大学哲学系,2005年3月。浅文未见,此据陈思婷《试释〈上博(四)·相邦之道〉之“女”》转引。  
[12]张玉金:《释甲骨金文中的“西”和“囟”字》,《中国文字》新25期,第59-74页。  
[13]陈思婷:《试释〈上博(四)·相邦之道〉之“女”》,简帛研究网,2005年4月3日。  
[14]周凤五:《读上博楚竹书〈从政〉(甲篇)札记》,简帛研究网,2003年1月10日。  
[15]何先生曰:原篆作 ,应隶定“弁”。参信阳简2·028“一弁”。本简“弁”可读“幷”。朱骏声云“弁假借为拼”。《汉书》严延年传“股弁”。注“师古曰,弁谓抚手也” 【10】。可资佐证。“敔”可读“御”,“御与圄”,“御与语”,“御与衙”,“籞与语”相通【11】,是其确证。简文“弁敔”当读“幷御”,承上句“小人先之”而言。《楚辞·九章·涉江》“腥臊幷(幷)御,芳不得薄兮。”注“御,用也。”参见何琳仪:《沪简二册选释》,简帛研究网,2003年1月14日。  
[16]杨泽生:《〈上海博物馆所藏竹书(二)〉补释》,简帛研究网, 2003年2月15 日。  
[17]颜世铉:《上博楚竹书散论(四) 》,简帛研究网,2003年2月20日。  
[18]季旭升主编 陈美兰、苏建洲、陈嘉淩合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读本》,[台北]万卷楼,2003年7月,第82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7 07:42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