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4|回复: 0

台湾丘陵农业(张泽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2 15: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张泽咸 

  
    三 台湾丘陵农业

台湾岛位于祖国东南海面上,地形狭长,东西狭,南北长,中央山脉纵贯南北,将全岛分为东西。玉山最高,海拔近四千米。岛上山地多,东部尤为突出,西面存在若干冲积小平原。多条河流横贯其中。

宝岛远居海面,独特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在海洋交通不够发达的古代,使它与大陆交往,困难较多。但据近几十年来台湾学界的考古成果表明,早在史前的新石器时代,台湾与祖国大陆已有交往。台北以绳纹陶为代表的大岔坑文化,是台湾史前史上最早有农业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尚处于早期锄耕农业阶段。稍后,以台北圆山为代表的圆山文化,何炳棣先生说,“无疑义属于大陆龙山文化系统”。台湾龙山文化,经多次放射性炭素14的试验,说明它开始于纪元前二千五百年左右。“龙山文化以华北平原为大本营,逐渐传至长江流域、东南沿海,而后再传人台湾”。“台湾龙山文化遗址中陶片上有小米的印痕,说明大约纪元前二千年以前,小米已由华北辗转传人台湾”[1]。小米(粟)本是适宜干旱少雨地区种植,台湾地跨北回归线,气候炎热多雨,但自上古以来,台湾山地颇种植粟、黍一类粮食作物,乃是由于台湾岛上山地、丘陵多,中央山脉以外,东有海岸山脉(台东山脉),西有玉山、雪山、阿里山,山系纵贯南北,高寒山地,颇宜旱地农作。

————————————————
[1]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下篇,126—128页,香港中文大学,1969年。刘斌雄《台中县清水镇牛骂头遗址调查报告》,《台湾文献》6卷4期.此条转引何书.


台湾岛上同属龙山文化的台北市士林区所见芝山岩文化,发现了两块保留穗形的炭化稻谷,文化遗物中有不少炭化稻米,形体粗胖似是粳稻。遗物还有石斧,石锛,石刀,鹿角锄等,应是种稻所用工具[1]。

需要指出,台湾岛优越地理位置,生物繁衍茂盛。居民不多,客观上存在取之不尽的食物资源,从而相对延缓了它的经济文化发展进程,使原始农业在岛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隋代以前台湾例称夷州(洲),自隋朝以至元代,称为流求.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才正式称为台湾。

(一)汉吴时期

已故蒙文通先生撰《越史丛考·外越与澎湖台湾》,主要以《越绝书·记吴地传》立论,考述台、澎“早在春秋末世,或已为大陆建国之吴越所统属,而为越王巡游所至之地矣”。

现存文献记汉末,在江东立国的孙吴最早与台湾发生了直接交往。孙权在决定派兵远征夷洲之前,征询了大臣陆逊等人的意见。“逊上疏日:‘陛下将远规夷州,以定大事,臣反覆思惟,未见其利。万里袭取,风波难测,……’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史称黄龙二年(230年)二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所在一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2]这一记事说明,孙吴木槽中,以大竹筒吸饮。从而推知其时,尚不熟悉水田灌溉,农田主要是旱田种粟。日常食物,“又多鱼肉”。辑校本便录有几十种鱼名和鸟类。又记矢镞、弓弩,当是用以渔猎。大小夷王数目颇不少,分画土地,人民各自分别居住,还有舅姑子妇,男女卧息共床,交配不相回避等等,乃是氏族制社会人们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由此可知,3世纪孙吴时期的台湾岛上,高山族先人们仍使用原始工具农作,生产水平远比隔海对岸大陆的内地居民落后。他们依靠自身低下的技术以生产谷类,并拥用鱼肉和多种野生热带水果维持生存,自是另有一番情趣。

——————————————————
[l] (香港)游学华《介绍台湾新发现的芝山岩文化》,《文物》1986年2期,31—35页,又43页。  
[2] 《三国志》卷58《陆逊传》,1350页;又卷47《孙权传》,11136页。《建康实录》卷2作黄龙二年(230年)二月,39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按,唐人许嵩所撰《实录》所加按语云:“时有会稽东乡人行海,遇风至夷洲,其亶洲绝远,不可得到,故(卫)温只得夷洲人还也.”其文义与《三国志·孙权传》有别,未知何所据.《后汉书》卷8s《东夷传》,2822页,记:“会稽海外……又有夷洲及直洲.”并将秦代徐福出航事联系起来。表明汉代对夷洲的认识不甚清楚.因而,在本书正文中未予引用。参《通鉴》卷71太和四年(230年)春,2259页;又卷72太和五年春。2266页。


2006-11-7 13:32 回复  

晋山楚水
2位粉丝
2楼



(二)隋唐时期

孙吴以后,跨越三百余年,《隋书》卷8l《流求国传》所记台湾社会情况已比前代丰富多了。

流求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可至。土多山洞,其王姓欢斯氏,名渴刺兜,不知其由来有国代数也。……国有四五帅,统诸洞。洞有小王,往往有村,村有鸟了帅,并以善战者为之,各自树立,理一村之事,男女皆以白纻绳缠发,……有刀、捎、弓、箭、剑、铍之属。其处少铁,刃皆薄小,多以骨、角辅助之。编纻为甲,或用熊豹皮。……诸洞各为部队,不相救助。……无赋税,有事则均税。用刑亦无常准,皆临事科决。犯罪皆断于鸟了帅,……俗无文字,望月盈亏以纪时节,……无君臣上下之节,拜伏之礼。父子同床而寝。……酿米面为酒,其味甚薄,食皆用手。……有熙罴豺狼,尤多猪、鸡,无牛、羊、驴、马。厥田良沃,先以火烧而引水灌之,持一插,以石为刃,长尺余,阔数寸而垦之。土宜稻、粱、床、黍、麻、豆、赤豆、胡豆、黑豆等,不有枫、栝、樟、松、楠、楩、杉、梓、竹、籐,果药同于江表,风土气候与岭南相类。

几百年过去了,台湾岛上居民仍然是过着无君臣上下之节,拜伏之礼,父子同床而寝的氏族社会生活。岛上诸山洞有大王、小王,各村有鸟了帅,分别治事,凡事要共议,广泛存在氏族民主。狱无枷锁,没有赋税和文字,其记事和处置方法等等,都充分说明岛上居民仍处于文明社会的前夜。这时,毕竟出现了“嫁娶以酒肴珠贝为娉,或男女相悦便相匹偶”,颇富有不同于以往的新气息。生产状况也有引人注意的重要特色。

其一,孙吴时,岛上有铜铁而不知用,隋代山民已有“刃皆薄小”的铁工具与石臿等,金石工具并用,揭示其时生产已有飞跃式的进展。

其二,采用火耕水耨耕作技术,标志着水稻生产受到了重视。

其三,适应海岛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点,推行了水田、旱地并重兼宜的种植业。

其四,广种苎麻,生产罗纹白布、苎绳等大批日用品。

其五,岛内山地丘陵众多,热带树林滋生,林木苍茂,且富热带水果。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武将朱宽与海师何蛮受命去流求,“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大业六年(610年),武贲郎将陈稜征发东阳(浙江金华)兵万余人,自义安(潮州)泛海击流求国,“月余而至”。说明隋炀帝时,曾正式二度派人去台湾。《流求传》记,浮海击流求,“至高华屿,又东行二日至[句+黾][辟+黾]屿,又一日便至流求”。隋军到达时,“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揭示了流求并非大海中孤岛,不时有人浮海而至,与岛上山民进行贸易,以有易无,进行产品交换。同时,也不排除山民田此输入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具,藉以推动当地生产和生活的进步。因此,他们根本不了解隋朝出军的意图,还以为来人是商旅。隋军突然在岛上登陆,杀了其大王与小王,“虏其男女数千而归”。

史书记载自东晋南朝以来,不少被称为“昆仑”的南亚马来亚人或非洲人,常在岭南广东等沿海地区谋生,这次隋代陈稜所统率出征流求的军人中,“有南方诸国人从军,有昆仑人颇解其语(指流求语言),遣人慰喻之。流求不从,拒逆官军”[1]。因此,隋军才予以出击。由此看来,诸昆仑人与流求的交往为时已久,才能熟悉通晓其语言。

唐朝的政治军事实力远比隋强,但朝廷的注意力不及于此方,二三百年间,官府与宝岛台湾未见有直接往来,民间交往自是客观存在。《新唐书》卷4l《地理志》记“自(泉)州正东海行二日至高华屿,又二日至黾电屿,又一日至流求国”。这几句话,几乎是完全照抄《隋书·流求国传》隋军出击流求的行军路线。但隋朝是官军出征,唐代是民间交往。隋军是从义安(潮州)出海,唐代是从泉州出海,方位不同,理应有别。自唐至宋、元,泉州长期是重要通商港埠,因疑此乃民间商贸行程路线。《全唐诗》卷494施肩吾《岛夷行》云:“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少年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描述少年们白天劳动以后,晚间还举火捕蚌采珠,进行渔猎活动。洪州人施肩吾,元和十年(815年)进士登第[2],现存诗作近二百篇,内有多篇作于今浙江地区。与《岛夷行》相近的有《海边远望》等篇,它描写台湾海边腥臊味重,鱼市昌盛。居民缺乏严密乡里组织,尚多生食。黑皮少牛句,描写他们谋生实况,应是指六朝以至隋、唐时的昆仑人活动。

————————————
[l] 《隋书》卷64《陈稜传》,1518—1519页;又卷8l《流求国传》,1823—1825页。参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南齐书·札记·昆仑》,239—240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2]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41《施肩吾》,6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朝时,人们对台湾岛的认识又比隋、唐时有所前进。南宋越汝适《诸蕃志》卷上,记“泉(州)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宋史》卷491《流求国传》云:“流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曰彭湖,烟火相望。……月盈亏以纪时。无他奇货,商贾不通,厥土沃壤,无赋敛,有事则均税。……淳熙间(1174—1189年),国之酋豪尝率数百辈猝至泉之水澳、围头等村,肆行杀掠,喜铁器及匙筋,人闭户则免,但刓其门圈而去。……不驾舟楫,惟缚竹为筏,急则群舁之泅水而遁。”这里,正式出现了澎湖岛名及其方位,彭湖在南宋时为晋江县隶属,乃是以往所未有的。上述隋唐时所称高华等屿,都是澎湖列岛所属,但那时尚未记明澎湖称渭。另外,南宋时浮海来泉州的台湾先民如此酷爱铁器,实因本土缺乏它,而又深知铁器之大用,联系前引隋代流求居民已使用“刃皆薄小”的铁器,那是极有可能自隋唐以来他们已努力从大陆输入铁器,他们以竹为筏,甚至泅水跨海,如此勇往无前的精神,自是台、澎人多年水上习俗生活的结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19 18:46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