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45|回复: 0

论中国灌溉水利起源于南方原始水田区(张 芳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3 08: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  芳

(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摘  要]本文从原始水田的自然环境、原始水田的耕作工具、原始水田遗址的灌排设施等方面,论证我国灌溉水利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南方水田区。又分析夏、商、西周三代时旱田、水田沟洫水利工程的不同作用.进一步证明南方水田地区灌溉水利早于北方旱作地区,灌溉水利工程技术应是从南方传入北方的。

[关键词]灌溉水利;起源;南方;原始水田

  

  

[中图分类号]S一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05)m一0037—08

  

  

    中国水利的起源,一般是从原始社会末期大禹治水讲起的,灌溉水利的文字记载则最早见于《诗经),所述基本为西周、春秋之事。然而根据近一、二十年来大量的考古资料,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距今1万年前已种植水稻,①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已有较发达的原始水稻种植业,先民们在低洼地区利用骨耜、木耜、石铲、石犁和破土器等工具开沟筑埂,排水辟田,引水灌溉,出现了原始的灌排工程设施。目前已发现距今6000多年的原始水田遗址及其灌溉设施。所以我国农田灌溉水利应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期,最先在南方水田地区起源,灌溉水利的出现时间南方水田地区早于北方旱作地区。

[收稿日期]2004-12-22[作者简介]张芳(1942一  ),女,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①  20世纪90年代,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上层遗址(距今l.4万.9千年)发现类似人工栽培水稻的植硅石.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距今1万多年)发现水稻谷壳实物。

  

一、原始水田的自然环境与灌溉水利

  

    种植水稻离不开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水田一般位于水源丰富,地势低平的自然环境之处,这种环境有利于喜水的水稻生长。以江南地区来说,考古发掘证明,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的新石器时代水稻遗址,都是紧靠河湖边沿,或为低洼及沼泽之地,具有引取水源的便利条件,但开辟时需要进行排水工作。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其第四文化层年代距今7000年左右,在发掘的400平方米的范围内,普遍发现由稻谷、稻谷壳、稻秆、稻叶等的堆积,一般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经鉴定稻谷属于栽培稻的籼亚种中晚稻型水稻。①⑴有学者曾推断河姆渡的稻谷当在120吨以上。[2]90年代以来,浙江省的有关文物部门与日本宫崎大学合作,运用水稻植物蛋白检测技术,对河姆渡遗址的古水田作了调查,计算出河姆渡古水稻平均每英亩产量为34.4公斤。⑶根据遗址附近耕土层下存在着泥炭层,文化层中发现水生草本植物孢粉,以及有关动物(水牛、鹿类、鱼、龟鳖等)的生活习性等方面情况判断,当时住地周围,确有大片的沼泽地带,这就为种植水稻提供了有利条件。⑷(P145)从河姆渡丰富的水稻遗存来看,当时已具有一定的开垦种植技术,必然要排除土地里的积水,才能将低洼地开辟为一块块水田;天旱时又需引水人田,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长江下游平原新石器时代遗址皆具有类似的自然环境,这种生态条件利于水稻灌溉水利的产生。

    浙江桐乡石门的罗家角遗址,其年代比河姆渡早期文化年代略早,距今7000年以上。该地出土有一定数量的栽培稻,稻谷经鉴定,已有籼型和粳型两种稻谷的分化。⑸该地同时出土了芦苇编织物、大量淡水鱼遗骸,以及适于沼泽地上拖载物品的“拖泥木板”等,说明其环境为湖沼之地。

    其后距今6300至5200年的马家浜文化时期,气温比前一段时期更高,降水量明显增加,湖沼增多和扩展,地表水域面积进一步扩大。因此,江南稻作农业更加发展。⑹马家浜类型的遗址,如吴县唯亭草鞋山遗址处于阳澄湖南岸,目前该遗址距湖边只有600多米;青浦崧泽遗址根据孢粉分析研究,在生土地层有不少水生和盐生黎科植物生存。说明此地理环境系近海沼泽地。随着长江三角洲向海推移,崧泽地区距海略远,土壤中水分含盐量逐渐淡化,当时湖沼纵横分布,湖沼中广泛生长着水生植物,湖沼旁生长着湿生草木。⑺多水的环境有利于水稻种植。


2006-11-7 17:30 回复  

伊洛河谷
0位粉丝
2楼


    到距今5200至4100年的良渚文化时期,太湖平原的北、东、南地区皆发现了这一时期广泛的稻作遗存②,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河湖稠密,水源丰富,江南史前稻作农业此时发展到鼎盛阶段。如杭州水田畈遗址所处的位置是一片肥沃的田野,河流纵横密布,遗址发现大量的稻谷。⑻吴兴钱山漾遗址,处于太湖流域的冲积平原,河流众多,遗址发现有成堆的稻谷和稻米,经鉴定可以确定有粳稻和籼稻两亚种,还发现了用于舂米的大型陶臼及舂米的木杵。⑼

长江中游地区稻作产生于1万年以前。之后彭头山一城背溪文化距今七、八千年,主要分布在湖南澧水下游澧阳平原和鄂西南沿江一带。到距今7000—5000年的大溪文化,虽然在川鄂三峡地区、鄂西南、湘西北有分布,但其稻作农业的中心开始东移到江汉平原的西南部和洞庭湖的北部,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引水方便。到距今5000—4000年之时,发展为届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更向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发展,出现密集聚落,许多遗址中都发现大量的稻谷遗存。

  

---------------------

①  也有认为栽培稻有籼有粳。以籼为主.另有一些籼、梗之间的过渡型。见周季维:《长江中下游出土古稻考察报告》,《云南农业科技》1981年第6期。

②  建国以来,在太湖地区发现马家浜文化遗址(包括崧泽文化)有60多处,良渚文化遗址有120多处,农业生产以稻作为主,见景存义:《太湖地区全新世以来古文化遗址淹没原因探讨》,载《太湖水利史论文集》。

  

从上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工栽种水稻已有一定的规模,水稻种植多在低平湖沼湿地进行,这种多水的自然环境利于原始稻作的发展,虽然当时对自然条件依赖的程度还高,但人们已进行改善生产条件的努力,因地制宜,开展一些小规模的引、灌、排工作。这从下述新石器时期发现的水田工具亦可得到证明。

  

二、原始水田的耕作工具与灌溉水利

  

    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期原始水田的耕作工具发现的有骨耜、木耜、石铲、石犁和破土器等,这些工具可用于翻土、平土、修筑田埂和开沟等作业。

    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最引入注目的工具是骨耜,先后两期考古发掘中共出土170余件骨耜。大多数骨耜由偶蹄类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骨面正中有一竖向浅槽,浅槽下部两边各挖一长孔,开挖浅槽和孔眼是为了便于绑固木柄。有人对这些骨耜作了研究,大致依其用途分为三类。⑽第一类“骨耜”形状似“耒”,数量最多,器身较长,一般长度在20~25厘米左右。它的下缘刃部分成双齿,双齿长10厘米左右,器身也较长,复原后形如我国古代的农耕工具“耒”。从其刃部上的竖向擦痕判断,应是当时最主要的翻土农具。第二类“骨耜”长度较短,刃部有平刃、斜刃之分,均为人工磨制而成。耜冠的刃部距装柄浅槽仅2~3厘米,且平刃“骨耜”长度大都在20厘米以下,显然不能用作翻土深耕,但便于起土,从其背部较平整光滑看,此类“骨耜”主要用来铲子田地和兴修水利时掘土之用。第三类“骨耜”器形较大而厚重。其一面严整而光滑,另一面则露出粗糙的骨松质,刃部使用痕迹不明显,故不是用来挖掘泥土的,应是平整水田的农具。可见河姆渡遗址已出现了专用于翻耕农田的“骨耒”,修整水田的“骨耜”和平整农田的“平田器”。所以当时种稻已利用骨耜等工具对低洼和沼泽地进行开发,修筑田埂,作成水田,翻耕平整田面,也利用骨耜开挖小型沟渠,排除积涝水或引水灌溉。一些学者也主张河姆渡骨耜,“是当时用于水田中的除草、翻土、平地、挖沟、引水、排水之类的主要农具”。⑾浙江桐乡罗家角早期文化遗存也有骨耜出土。至于木耜,因为保存不易,出土很少,河姆渡遗址第二层曾发现木耜一件。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铲,与耜是同一类挖土工具,有些命名为石铲的实际是石耜。江南地区到马家浜文化时期,农业工具开始使用磨光穿孔的石铲取代先前的骨耜,石铲较之骨耜更为结实、灵便。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水田遗址多出土石铲、石锛等整地农具。由于原始锄人土浅,耒耜比原始锄优越得多,使耒耜成为主要的原始翻地农具,⑿且锄、镬出土不多,始终未起主导作用。所以原始农业的锄耕阶段,确切说应称为耜耕阶段。原始农业只有到耜耕阶段,发明了耜、铲类整地农具,才能在原始水田中开沟引水,修建田埂和田塍。在距今5300年左右的崧泽文化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比河姆渡文化时期更为进步,属崧泽类型的吴兴邱城遗址发现有一件小型的三角形犁形器。⒀在后来的良渚文化遗址中,普遍出土三角形石犁。石犁呈等腰三角形,两侧磨刃,中部穿一圆孔,后端有二、三个凹口,长约20厘米以上。这种石犁是安装在木犁床内使用的,可耕种破土或开出小沟。


2006-11-7 17:30 回复  

伊洛河谷
0位粉丝
3楼


    良渚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一批三角形破土器,底边为单面刃,与底部相邻的一边,均呈不同程度的磬折状内凹,前端尖锐,顶端有一个斜向的把柄,有的在靠近前边中段处有一穿孔,可能与系绳拖拽有关。一般体形较大,多用片状页岩制成,制作较粗糙,而良渚文化的石制品一般制作精致,因此说明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引水方便。到距今5000—4000年之时,发展为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更向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发展,出现密集聚落,许多遗址中都发现大量的稻谷遗存。

    从上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工栽种水稻已有一定的规模,水稻种植多在低平湖沼湿地进行,这种多水的自然环境利于原始稻作的发展,虽然当时对自然条件依赖的程度还高,但人们已进行改善生产条件的努力,因地制宜,开展一些小规模的引、灌、排工作。这从下述新石器时期发现的水田工具亦可得到证明。

对这种工具的工艺要求不需精细。破土器小的边长一般为20~25厘米,大的边长可达50厘米以上。器形硕大笨重,使用时借助工具本身的重量,因此,破土器可能是用于水田的开沟破土。使用时斜向装上木柄,再系上绳索或木架,一人按住木柄,一人在前边牵引,先将田土划两道并行的沟。然后再用骨耜、石铲等掘土农具把两沟中间的土挖出来,形成沟渠,以供灌排时用,故而亦称此破土器为开沟犁。⒁

    浙江省桐乡县过去曾有一种开沟工具叫拖刀,形状和功能与破土器类似。使用时一人执柄将刀插入泥土,二人拽绳,牵引前进,将田土划出二条相隔25厘米的缝隙,再挖去两缝之间的泥土。即成沟壁光滑陡直的灌排水沟。古代破土器也在此地区出土,其功用应大抵相同。所以,距今四五千年的江南地区的先民们,确实能运用石犁和破土器开挖有一定规模的沟渠了,⒁而且工作效率提高,促使了原始水田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

可见,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居民,为了开发低洼和沼泽地,必须排除积水。开挖沟渠。引水灌溉,并修筑田埂,这就需要一批有效的工具,耜、铲、犁之类的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提供了开挖原始水田灌溉沟渠的必要技术条件。

  

三、原始水田遗址展示的灌排设施

  

    江南新石器时期居住遗址附近的沟渠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发现。如属马家浜文化的浙江吴兴邱城遗址的下层(公元前4700元左右),在其建筑遗址附近发现了9条排水沟,及2条宽1.5米至2米的引水渠。⒀该遗址靠近太湖,引水渠是先民们将水源引入住地而开挖的。在杭州水田畈良渚文化遗址,其居址的北面发现一条宽达3米左右的水沟,沟南侧尚存残蚀的小木桩。⑻可见五、六千年前的江南原始居民已掌握了利用木、石、骨工具开挖引排沟渠的技术,既然能在遗址附近开挖沟渠,那在水田中也必然会开挖沟渠的,因为水稻生产上有这种需要,而当时先民们又掌握了此种技术。

不出所料,原始水田开挖的灌溉沟渠已为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所证实。1992年至1995年,江苏省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日本国立宫崎大学合作开展“草鞋山古稻田研究”课题的工作。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市郊唯亭镇陵南村,是长江下游太湖平原典型的古文化遗址,最早发现于1974年,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其文化堆积最厚处达10米以上。此次经过历时三年的联合考察,在马家浜文化地层发掘出了呈两行排列,南北走向,计33块,成长方形、椭圆形等不规则形状的稻田遗址,水田相互连接,田块之间均以水口相通,田东部及北部边缘有“水沟”和“水口”相通,并于“水沟”尾端发现水塘或“蓄水井”,灌溉系统是以水塘或蓄水井为源,稻田内所需的水量可通过水口调节。在这些田块里,还发现了大量的已碳化的米(谷)。这些米(谷)经鉴定,不是野生稻,而是栽培稻,其品种接近现代的粳稻。⒂发掘的草鞋山稻田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全球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古代稻田遗址之一,较日本发现的最早水田福冈市板付稻田遗址(属绳文时代后期)早2600年。草鞋山遗址的稻田已开发得较有规模①,成为固定的生产基地,说明我国在距今6000年左右马家浜文化时代的先民,已经掌握从当时来说相当“先进”的水工技术,用于稻田灌溉,这是项了不起的成就。


2006-11-7 17:30 回复  

伊洛河谷
0位粉丝
4楼


----------------------  

①  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的水田可分早晚两期,早期的水田仅是对临近自然河道的浅水洼地的利用.用水来源.主要依赖于低洼地带的地表水和地下渗水.尚无人工灌溉系统。晚期水田为人工开挖成的水池状水田,水田面积大小不一.田块间相互有水口串联,并出现小沟,蓄水塘(或蓄水井)等设施。参见谷建祥等:《对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生产的初步认识》,《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

  

另外,据报导,1997年在湖南澧县车溪乡南岳村的城头山遗址揭露出了古稻田,揭露面积336平方米。清理出由西北向东南走向的3条田埂,田埂间形成长条形的二丘田。由于田埂可分两期,因此稻田也可分上下两期①。稻田是利用凹槽地形,人工垒筑田埂构成块,田埂间是平整的厚约30cm的纯净灰色土。“从沟中出土陶片确认水稻田系汤家岗文化(属大溪文化)时所造,最低限度下层水稻田属汤家岗文化时期,其年代距今6500~6300年左右”。⒃表明古稻田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全世界也是最早的。人们在位于稻田之西的原生土层发现水坑3个,其中坑1,直径1.2米,深1.3米,呈锅底形,之后又发现由西南向东北注入坑1的二条小沟。水坑、小沟无疑是与稻田配套的设施。据其规整程度判断系属人工挖成,而非天然水坑。水坑西还有多道不深的小水沟,水坑东又与水稻田毗连。据此,长江中游早在6500~6300年前的水田中就有较原始的灌溉设施了。

  

四、从农田沟洫工程看灌溉水利的起源

  

    我国在夏、商、西周三代时兴修了沟洫水利工程。沟洫可分为旱地沟洫工程和水田沟洫工程两类,这两类水利工程设施不同,工程布置不同,所起作用也有区别,从分析旱地沟洫工程和水田沟洫工程可进一步理介我国灌溉水利的起源。     

    旱地沟洫工程因开发黄河中下游平原低地的需要而产生。原始农业发生之初,人们往往把耕地选择在山丘或较高的台地上,即古书所记载的“择丘陵而处之”(《淮南子·齐俗训》)。新石器时代中期原始农业开始从山麓地区进入平原地区。如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北磁山文化分布于太行山东麓;裴李岗文化遗存在河南新郑、中牟、密县、登封、禹县、鄢陵、长葛、郏县等地都有发现,⑷(P36)这些遗址分布在豫西山麓地带。之后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其中心地域在关中、晋南和豫西一带,农业聚落大多位于河流两岸的台阶地上,并有从山麓地带向前缘发展的趋势。到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原始农业更加发展,农耕区从山前向冲积平原中部延伸,如河南龙山文化从西向东发展,山东龙山文化从东向西发展,在豫东和鲁西平原留下许多遗址。

    黄河中下游地区,从原始农业产生以来,就以种植生长期短,对水分要求不高的黍、粟等旱作物为主。黍、粟为禾谷类作物中最耐旱的作物,对于干旱有多方面的适应性,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春旱夏雨的气候条件很适合黍、粟生长。[17-18]目前黄土高原年降雨量为400~600毫米,华北平原为500~950毫米,依靠天然降雨即可满足耐旱且生长期短的黍粟等旱作物的生长和成熟。且在距今8000~3000年的仰韶温暖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3℃,气候要比现代湿润。[19]故而当时无必要对黍、粟进行灌溉。然而进入低地平原的原始农业,垦殖农田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排水除洪涝。

黄河中游的关中渭北平原,史前是由内陆湖经泥沙沉积逐渐演变为沮洳沼泽地的。《尔雅.释地》记载该地有焦获泽,是华夏十大古泽薮之一。此泽大致由泾阳县西北泾河流经的中山以东向东延展,而石川河就是焦获泽的东部,[20]湖泽的范围相当广大。又《诗经·小雅·吉日》载:“漆沮之从,天子之

-----------------------

①  香港大学对水稻田上层两个含碳标本进行加速器测年。经校正后年代为4320—4055 B.C.和4230—3985B.C.。对稻田下层泥土用光释光方法测年,为距今6629 ± 896年。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古城址1997—1998年度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6期。


2006-11-7 17:30 回复  

伊洛河谷
0位粉丝
5楼


  

所”。沮水即湋河或石川河,称为沮水是说水旁多沮洳地。说明渭北平原沼泽纵横,野兽成群,直至诗经时期仍是天子狩猎的场所。汾水下游平原,有汾水、涑水、浍水等,河川流贯其间,呈现低平沮洳,水草丛生的景观,有《诗经·魏风·汾沮洳》诗一首为证,诗中描写采集沮洳湿地生长的近水草属莫和萋等情况。黄河下游平原史前是黄河泛滥的地区,在河北东部,今京广线以东,徒骇河以北几百公里的范围内,至今未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是黄河尾闾“九河”之地。平原其他地方湖沼也众多,根据先秦文献《左传》、《禹贡》、《周礼·职方氏》、《尔雅·释地》、《山海经》等记载统计,约有大小湖沼40个左右,[21]众多的湖沼之旁又分布着大片的下湿地。低地平原土地肥沃,土壤湿润,在华北降雨量较少的自然环境中,这些地方更利于农作的发展。原始社会晚期,已开始较大规模地从事薮泽低地区的开发。《管子·揆度》称:“黄帝之王,……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实以益人”。因此,龙山文化时期进入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先民们要发展农业,首先面对的是洪涝问题,排水是最为突出的农事。传说当时大禹治水时已开凿农田沟洫,以排水除涝。《论语·泰伯》称: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其含义邢曷疏称:“沟洫,田间通水之道也”。又《尚书·益稷》说:禹“决九川距四海”的同时,“浚畎浍距川”。《史记·夏本纪》亦称:禹“浚畎浍致之川”。《集解》引郑玄说:“畎浍,田间沟也”。说明沟洫的作用是排泄农田涝水的,它的产生是开发平原低地农业的需要。

    沟洫工程肇始于夏,发展于商,至西周渐趋于规范化。《周礼》一书中有对于沟洫布置格局的具体记载①。

    《周礼》中旱地沟洫的布置规格:

    《周礼·地官司徒·遂人》载:“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

    《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载:“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方百里为同,同间广二寻、深二仞,谓之浍”。

    可见,“遂人”、“匠人”中沟洫分为畎、遂、沟、洫、浍五级。旱地沟洫在农田中起何作用?汉代郑玄在《周礼·地官·遂人》注文中说:“遂、沟、洫、浍皆所以通水于川也”。他又在《周礼·小司徒》注文中说:“沟洫为除水害”。同文唐代孔颖达疏:“云沟洫为除水害者。《尚书·益稷》云:浚畎浍距川。是其从畎遂沟洫次第人浍入川,故云为除水害也”。清代程瑶田对沟洫问题专门作了研究。他在《沟洫疆理小记》中指出:沟洫的作用,“余亦以为备潦非备旱也。岁岁治之,务使水之来也,其涸可立而待。若以之备旱则宜猪之,不宜沟之,宜蓄之,不宜泄之。今之递广而递深也,是沟之法,非猪之法,是泄之,非蓄之也”。从“遂人”、“匠人”沟洫的布置来看,旱地沟洫无引水的水源,沟道逐级深之广之,所以其功用主要用于排涝。可以说旱地灌溉水利在夏、商、西周三代时还未产生和发展起来。

    《周礼》中水田沟洫的布置方式:

    《周礼·地官·稻人》载:“稻人,掌稼下地,以潴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泻水,以涉扬其芟作田”。

------------------------

①  《周礼》一书,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但其资料来源很早。书中沟洫的布置格局不同于春秋战国以后的渠道布置,所以可认为反映的是西周时的水利工程。

  

稻人这一官职是职掌“稼下地”,即低田农事的。水稻在新石器时期主要在南方种植,但亦逐步向北方推移。如《史记·夏本纪》称。大禹治水后,“今益于众庶稻,可种卑湿”。已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推广稻作。北方降雨量少,依靠天然降水不能满足水稻生育期间对水分的需求,故种植水稻比南方更依赖于灌溉,因此出现了与稻作相配合的水田沟洫。但如果把“稻人”的沟洫工程与南方新石器时期的苏州马家浜文化草鞋山遗址、澧县大溪文化城头山遗址揭露的古稻田灌溉设施相比较,则有基本的相同之处,即有蓄水的水坑,有与水坑相连的水沟,还有水沟与稻田口相通,所以《周礼·稻人》中沟洫水利是南方原始水田灌溉水利的继承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工程技术,当然后代的工程布置更加系统和完善,但它的起源则可推至南方原始水田的灌溉工程技术。元代王祯《农书》认为:《周礼》的“遂人”“匠人”所述沟洫是“去水之法也”;《周礼》“稻人”,“此又下地之制,与‘遂人’、‘匠人’异也,后世灌溉之利,实日方于此”。


2006-11-7 17:30 回复  

伊洛河谷
0位粉丝
6楼


    再考察古籍中所载北方最早的灌溉记载,汉代《氾胜之书》说:“昔汤有旱灾,伊尹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收至亩百石”。但这仅是一种传说,是“负水浇稼”,还无灌溉工程设施,而且时间亦到了商代。西周时才有人工灌溉的明确记载,这在《诗经》中有反映。《小雅。白华》载:“滮池北流,浸彼稻田”。据东汉郑玄等考证,滮池位于渭水支流脆水的上源,在今西安市西北,润水从南向北流,人于渭水。“浸彼稻田”,当是用滮池水灌溉稻田。工程也采用蓄水池、水沟等设施蓄、引水灌溉稻田,与《周礼·稻人》所载工程类似。《诗经》中涉及灌溉的几处诗句①,只有此稻田灌溉工程有一定的规模,其余人为的工程不明显,以就地利用自然水资源为主。所以可以说我国的灌溉水利设施最早修筑于水田之区②。

    我国灌溉水利的起源有自己的特点。国外文明古国最早发展的灌溉水利为引洪淤灌。如古埃及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后留下的冲积沃土耕作,孕育了埃及早期的农业。公元前2600年后,开始修筑堤围,引洪淤灌。尼罗河谷宽度不过16~50公里,堤围就限制在这一狭长地带。公元前2300年左右曾于法尤姆盆地建蓄水库调洪灌溉。美索不达米亚有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故又称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和尼罗河下游一样,最早也是引洪淤灌,公元前4000左右幼发拉底河下游即有灌溉之利。由于河谷宽四五百公里,之后逐步修建了平原渠道网。印度古国,远在公元前2500年,于印度河已有引洪淤灌。而我国灌溉水利起源于南方原始水田地区,兴修的是蓄水和灌排相结合的工程。我国北方引多沙河淤灌已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管子·轻重乙》说“河淤诸侯,亩钟之国”。大型渠灌工程有漳水渠和郑国渠的兴建,当时皆是引洪淤灌。可见我国灌溉水利发展的历程与其他文明古国不同。

以往总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农业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后逐步向其他地区传播。但根据近数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原始农业发生很早,水稻种植起源于1万年之前。由于水稻喜水特性,故种植于多水的自然环境,这利于灌溉水利的发生,新石器时代中期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水田区遂产生了灌溉水利,并随着水稻种植向北方传播,灌溉水利也向北方传播,由此形成三代时的水田沟洫工程。北方地区原始农业种植的作物主要为耐旱的黍、粟等旱作物,依靠天然降雨基本能满足它们的生长和成熟,对灌溉的要求不迫切。新石器晚期进入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低地农业面临的主要是积涝问题,此时产生了以排水为功用的旱地沟洫水利,直至夏商西周仍然发展排水为主的沟洫水利,旱作物的灌溉是后起之事,已到了井田制崩溃的春秋战国之时。故而我国的灌溉水利应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原始水田区,南方水田地区的灌溉水利早于北方旱作地区,灌溉水利工程技术应是从南方传人北方的。

  

----------------------------

①  《诗经·小雅·公刘》记载,后稷的曾孙公刘迁豳(今陕西旬邑县西南)。“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可能已将流泉用于农田灌溉。《小雅·黍苗》载:周宜王时“肃肃谢功,召伯营之,……原隰既平,泉流既清”。西汉毛亨注:“土治曰平,水治曰清”。注意到土地治理和泉水灌溉。又《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汉毛亨注:“陂,泽障也”。已在泽畔修筑障水堤岸蓄水。《陈风》诗作于春秋之吋。

②  春秋战国时,大型灌溉工程以淮南的芍陂修筑最早,约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建成,“陂径百里”.用于灌溉稻田。工程类型为蓄水陂塘,与以往南方水田区蓄水工程有承继关系。以后南方主要也发展陂塘蓄水工程。

  

  

[  参    考    文    献  ]

  

[1]游修龄.对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稻谷和骨耜的几点看法[J].文物,1976,(8).

[2]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J].农业考古,1982,(1).

[3]赵晓波.河姆渡遗址农业形态的探讨[J].农业考古,2002,(1).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新近十年的考古工作[A].文物考古工作十年[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6]范毓周.江南地区的史前农业[j].中国农史,1995,(2).

[7]王开发,等.崧泽遗址的孢粉分析研究[J].考古学报,1980,(1).

[8]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杭州水田畈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0,(2).

[9]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0,(2).

[10]黄渭金.河姆渡文化“骨耜”新探[J].文物,1996,(1).

[11]林东华.河姆渡文化初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12]宋兆麟.河姆渡遗址出土骨耜的研究[J].考古,1979,(2).

[13]梅福根.浙江吴兴邱城遗址发掘简介[J].考古,1959,(9)。

[14]牟永抗、宋兆麟.江浙的石犁和破土器[J].农业考古。1981,(2).

[15]宇田津彻郎,等.中国的水田遗构探查[J]。农业考古,1998,(1);草鞋山遗址发现史前稻田遗迹[N].中国文物报,1995—6—18。

[16]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古城址1997~1998年度发掘简报[J].文物,1999,(6).

[17]王星玉.中国黍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18]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中国谷子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

[19]满志敏.黄淮海平原仰韶温暖期的气候特征探讨[A].历史地理(10)[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0]史念海.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A].河山集.二集[C].上海:三联书店,1981.

[21]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A].历史地理(5)[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3 14:43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