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20|回复: 0

夏代域限探讨综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9 10: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佚名


简介:夏王朝的疆域问题,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需要深人探讨的课题。本文拟在综合各家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夏王朝疆域的史料、“九州”的实质和四至以及疆域中“点”与“面”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以求集思广益,进一步开展夏代政治疆域问题的探讨。  
夏代域限探讨综述  

   

    夏王朝的疆域问题,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需要深人探讨的课题。本文拟在综合各家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夏王朝疆域的史料、“九州”的实质和四至以及疆域中“点”与“面”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以求集思广益,进一步开展夏代政治疆域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夏代域限的传承  

    从政治地理上考察夏朝政治疆域的传承,必须考虑张光直先生的如下观点:夏商周“三个朝代都以一个共同的中国文明为特征。这不但在这个文明的早期阶段——夏和商——包括地域较小时是如此,而且在较晚的阶段,如青铜器的广泛分布所示,其领域伸展到包括华南广大地区在内的中国全部时也是如此”(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载《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 1983年版)。“三代考古所指的文明进展方式是‘平行并进式’的”(张光直:《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论三代关系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载《中国青铜时代》)。我们认为,夏商周三代地域文化上的“平行并进式”特点,决定了三代政治疆域有一脉相承的传承关系:即一方面后起朝代曾在承认前代中央权力控制之下,作为一个地方势力在统一的天下之中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后起朝代完全继承前代的政治疆域,二者在完成朝代更迭之后迅速整合,并形成新的范围更大的政治疆域。在这个政治疆域之内,中央权力对地方诸侯控制力较前更为有力。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古代文明的政治核心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即通常所说的“中原”,最早进入国家文明阶段。夏商周三代逐步形成统一的、拥有广阔稳定的政治疆域(天下四方)的王朝国家是维系中国文明一脉相承的关键因素,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决定因素。因为,即使这个王朝国家灭亡了,后继的王朝也会以合法继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袭前朝的政治遗产(主要包括政治地理结构和政治疆域),有效地控制天下,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政治疆域,使中国古代文明始终围绕着一个特定的地域发展变化并以此为中心向外扩展。正是这种在政治核心地区基础上形成起来的,世代传承,基本稳定的疆域国家,为几千年古代文明的传承提供了可靠的载体和发展背景,这是世界任何其他古代文明中心所不具备的。  

    学术界对从地理环境和考古学的角度考察夏朝之前新石器(包括尧舜禹时代)中原政治文明核心区域的形成有过许多讨论。从文献传载上看,上世纪30年代,传说时代的历史轨迹经徐旭生、蒙文通等先生的整理研究,基本上是清楚的(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蒙文通:《古史甄微》,巴蜀书社1999年版)。过去我们曾在徐说的基础上,根据对历史地理、考古和古史传说系统的综合研究,探讨了以晋南、豫西为中心,东、西两端文化向中原核心地区融合的历史过程。这个核心区最早孕育于黄帝时代,经颛顼发展到尧舜禹时期正式形成,到夏朝趋于统一(李民、王健:《略论黄河流域东西部落集团融合及其意义》,《中州学刊》1988年第2期;王健:《试论晋南通道的形成及其意义》1—3,《南京师专学报》1999年第2、3期、2000年第1期)。  

   

    《逸周书·尝麦解》云:“昔天之初,口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吴,以临四方,司口口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请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其在殷(按:应为启)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以彭寿,思正夏略。今予小子闻有古遗训而不述,联文考之言不易,予用皇威,不忘祗天之明典,令口我大治。用我九宗正州伯教告于我,相在大国有殷之口辟,自其作口于古,是威厥邑,无类于冀州。嘉我小国,小国其命余克长国王……”彭,夏诸侯。略,疆界、疆土。宗正,族长。辟,即纣。此段史料的可信度很高,徐旭生、李学勤、黄怀信诸先生都有过讨论(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李学勤序、黄怀信著:《{逸周书)源流考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李学勤序,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著:《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李学勤序、黄怀信著:《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李学勤:《失落的文明·逸周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我们以为,这段文字展现了从传说时代到禹夏再到殷商政治疆域传承的踪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3-28 20:38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