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24|回复: 0

俞大猷与清源山的情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0 16: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明中后期,正值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倭寇为患最烈的时期在抗倭斗争中,出现了两位最著名的民族英雄:一是福建泉州人俞大猷;一是山东蓬莱人戚继光,史称"俞龙戚虎"。

  俞大猷(1503~1580年),字志辅,号虚江。他家本属旁山依水、层峦迭嶂、涧流萦回的晋江(今泉州市洛江区)河市濠格头村(该村距河市2里,距泉州59里)。他出身下级军官家庭,祖籍安徽凤阳霍邱,始祖俞敏随朱元璋"驱驰天下四十载",受封为泉州卫世袭百户,至其父俞元瓒已历五代。"家酷贫,日或不再爨,太夫人杨氏刺網未就,公诵读不辍。就,乃鬻米以归,益剋志攻举子业。"

  俞大猷"生而颖异倜傥,甫髫鬟时,出语辄欲转乾坤,昭日月,推倒一时,洞视千古,以豪杰自命。5岁在老家入塾读书。10岁,"迁居泉州北门(今都督第巷的华侨职业学校),读书于清源山。"。这是俞大猷一生的一个大转折。他"早厕儒林,学仲尼之道"。经过短短5年的努力,15岁时就进了文秀才。可是20岁时,因"父死家贫不能终所志,遂袭先秩,碌碌为武流中人"。

  俞大猷虽然自幼颖异于常人,但是,如果没有良师益友的培育指引,没有名山的锻炼环境的薰陶,是无法成为国家栋梁英才的,俞能成为明中后期文武双优的爱国抗倭民族英雄、军事家和武术家,实在得益于清源山对他的陶铸和造就,他一生与清源山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我们拟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是否恰当,恳请方家指教。

  一、20岁是俞大猷一生前途的关键转折期

  明嘉靖元年(1522),俞大猷正好20岁。但很不幸,俞"父殁,弃诸生,嗣世职百户。"俞大猷在文武方面天赋都很高,但是20岁前,俞重点习文,因此有"早厕儒林,学仲尼之道。"至于武功,只有粗略涉猎,不够重视。到了20岁,因"父死家贫,嗣世职百户",无法实现原先的宏愿,不得不弃文习武,期望在战场上为朝廷、为社稷多贡献一分力量。因此,他除苦学为将之道,  "学古兵法,通晓边塞。"还苦练胆量及长剑、长棍、武术、器械。这里应该指出的,俞大猷虽然"弃诸生",一边练武仍一边兼习诗书,以"诗书为基",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33岁,登武进士第五名。以后成为古往今来一位著名的儒将。

  二、俞大猷读书、练武于清源山,清源山是俞成长主要场所

  在《正气堂全集》、《续集》、《余集》、《洗海近事》的字里行间,对此场所无谈及,在俞大猷有关讲座文章中也尚没有学者涉及到,因此俞的读书场所还是个谜。

  据史料记载,当时清源山学术空气十分活跃。晋江城厢孝感巷(今泉州鲤城区)人蔡清(1453~1508年),以善《易》著名,其学"初主于静,后主于虚,谓天下之理以虚而入,亦以虚而应,因以虚名斋。"他主张理气合一,把朱熹理学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推进了一大步,从而形成了清源学派,使泉州一度成为全国理学中心。

  《俞大猷年谱》中有这样记载:"李杜,字思质,号云台山人,泉州(实是南安)人,是俞氏早年读书于清源山同学,遂为终身莫逆之交。初与王慎中游,后弃诸生。" "清源山东峰的"遵岩,亦名百丈坪、星台岩,位于天湖之东,东岩南下。其地巨石坦平如砥……明嘉靖初,安平神童王慎中(1509~1559年),曾在此读书……为'嘉靖八才子'之首。……相传俞大猷少时与好友邓寒松(即邓城)也常在此练武。"可以看出,俞大猷20岁前习文,"益剋志,攻举子业。又与王慎中、詹仰庇交游:闲暇时又常与同学邓寒松在清源山左峰最顶巅的清源洞下面,虎乳泉西畔下的炼胆石上炼胆。因此,这段时间很可能与王慎中的遵岩一起读书,与俞同时读书的还有邓城、欧阳琛、李杜、史朝宾、史朝宜等。

  到了20岁,俞因父死家贫,不得不嗣世袭百户,只好改变初衷,改文就武。当时蔡清得意门生王宣、林福、赵本学都继承祖师蔡清在《易学》上成名,俞大猷为了学好武学、学好万人敌,先后拜他们为师。王宣、林福是一峰书院教师,书院成立于嘉靖八年(1529),时俞年已27岁。到了"嘉靖乙未(即嘉靖十四年(1535)俞年33岁)登武会举第五",才开始出仕。俞家在泉州北门街,距一峰书院很近,而且《易学》老师又是在一峰书院任教。由此可断,俞在27至33岁期间,时来一峰书院向王、林二师请教,他的读书地点也很可能在一峰书院。

  三、俞大猷在清源山成长原因的初步探讨

  俞大猷5岁读书,33岁出仕,前后28年。前阶段从5岁到20岁,共15年,是习文时期。他的文学素质很高,仅读10年书,到了l5岁,就进了文秀才。后阶段从20岁到33岁,共13年,为主是习武时期。由于本身文武天赋都很高,又受名师的指导和与周围同学的切磋,加上他所交游的众多师友大都文武兼备,因此对他的造就和影响特别大。下面谈俞大猷在泉州的师友情况:

  俞大猷"受易于王宣、林福,得蔡清之传"。二师俱博雅方正,道德学问对俞氏思想影响甚深。

  王宣字子锺,号一臞,泉州城里人,为蔡清门人中"四杰"之一。王宣弘治甲子(1504年)举人,一峰书院教师。一生从事学问,为人廓落豪迈,持论正大,确守师说,而又间有发明,常即《易》以论古今治乱兴衰之迹。

  林福字云徭,泉州城里人,是位秀才,师事蔡清,一峰书院教师。为人慷慨耿直,有俯视流俗,担当宇宙之气,而才识练达,穷究《易》理,常即《易》以明心性,忠孝仁义之理。他寿命颇长,以学行著名于当时,泉州知府曾延请他为乡饮大宾。

  赵本学(1478~1544年),为蔡清之弟子,是宋太祖的后裔,隐居不仕。自谓舁平日久,世罕知兵,乃以《易》学演兵法,六十年考编《韬铃内外篇》,"以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副他的学问不传授其子,而传授其门人俞大猷。俞说:  "猷读老师赵虚舟翁所授《韬铃内外篇》有年,领其大旨,知其无一不根极于《易》者。"所谓"根极于易"者,说明他们的理论基础是《易经》,都主虚。蔡清号虚斋,赵本学号虚舟,俞大猷号虚江,都标榜"虚"字,以示其《易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李良钦,泉州同安(今属厦门)人,少任侠结客,得异人传棍法,神明变化,纵横莫当,又精剑术。俞大猷"从李良钦击荆楚长剑,法既得,良钦故批公手。公还与斗,良钦释剑,谢曰:  '公异日剑术,天下无敌者!'公既尽剑术,益悟常山蛇势,以为兵法之数起五,犹一人之身有五体焉。虽将百万之兵,可使合为一人也。" "嘉靖间,大猷及戚继光平倭寇,制胜多出其谋,大猷上其功于朝,辞不受,年九十余卒。"

  王慎中(1509~1559年)字道思,号遵岩,又号南江,晋江安海人,后迁居泉州城里。嘉靖丙戍(1526年)进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参政。致力于古文,为文赡而有则,深而不凿,按之成对,诵之应声,卓然成家,与唐顺之齐名,天下称之为"王唐",复与唐顺之、陈束等号"八才子"。王慎中的《遵岩集》中有2篇文章和2封信写给俞大猷。在《正气堂集》卷之六,俞大猷《与王遵岩书》,自己谦称学生,同是林福的学生,俞却尊之为师,是俞崇拜有学问的人的表现。

  林希元字懋贞,号次崖,同安人。嘉靖丙戍(1526年)进士,历官云南佥事。"所著《存疑》等书,与陈琛(陈紫峰)所著《易经通典》、《四书浅说》,并为举业所宗。"当俞大猷任金门千户时,金门属同安所辖。"知林希元有志当世,从问学,希元酷爱之。交趾(今越南)之役,希元归,募兵漳泉。大猷以金门千户从,发谋出虑,动合机宜。"俞至广东写信给林:"猷诵先生序文,见先生忧国忧民之念至今未衰。末道安南云云,何其神契妙合耶?猷此身许国久矣,敢不勉终先生未尽之志?"

  史朝宾,字应之,号礼斋,晋江(今鲤城区)人。嘉靖丁丑(1537)进士,官至鸿胪寺卿。史朝宜字直之,号方斋,朝宾从弟。嘉靖癸丑(1553)进士,出宰山阳县,官至湖广右布政。朝宾、朝宜两人都是俞大猷年青时的同学,俞自己称:  "云台山人与史方斋、礼斋偕余读书清源山中,陟绝嵫,俯悬崖,探幽实,穷清泉,无往不到,饫兹山之趣者十余年。"叫此言足证俞少时在清源山读书、练武之说不诬。

  邓城,晋江(今鲤城区)人,嘉靖已酉(1549年)武举人,官至都督,是俞的同学和好友。邓武术精湛,泉人称"俞家拳、邓家棍"是也。大猷在向上司推荐邓城时说:  "泉州卫右所百户邓城,技艺精巧,膂力超绝,勇足以摧锋陷阵,而奋于先登;才足以拊众辑士,而得其死力,报国之志,出于性生……凡古兵法阵势,一一熟晓,而时能出奇者也。邓城才艺兼备,俞对他推荐不遗余力。

  欧阳琛,南安东田人,俞的同学和好友。俞"平生推樊欧阳琛……有国士之风,荐挽不遗余力……而欧阳琛以秀才纳级为指挥,结客募士,死兴化之难。"

  李杜字思质,号云台山人,南安人,是俞氏早年读书于清源山同学,也是俞的挚友与得力幕僚及家庭教师,博学不仕。俞大猷《正气堂全集》系其生前身后由李杜编辑的。大猷在宁波被逮捕,李杜为其照顾家属。何乔远对李杜的评价是:  "禀资雄迈,善出新意,发经传所未发。大猷当事有疑质问,一言而决。"

  还有同学黄友竹,乡先辈邱养浩,诗人黄克晦,清官詹仰庇等,都与俞有诗书交往。这些人对俞的治学、为人、做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以上的人物可以看出,清源山一带确是聚集各种出类拔萃的名士。有文的,也有武的,更有文武兼备的。有理学的、文学的、政事的、处士的,这些名家都与年青有为、文武天赋较高的俞大猷有交往,成为俞一生的良师益友。

  总之,俞大猷在河市濠格头只有短短5年的启蒙。由于没有好的环境培育和良师益友的切磋互勉,对他成长的影响并不大。l0岁从家乡迁移到泉州北门,这是他一生关键的一着。这里集中了一批全国名家,这些人又与俞大猷有直接交往。在良师益友的培育下,俞大猷才能茁壮成长,成为全国抗倭的著名英雄。所以我们说,俞是成长在清源山,是清源山培育了他。同样,俞大猷一直眷念清源山对他一生的培育,希望致仕后,能"结社于清源、紫帽之间,共讲黄白之学,与龟鹤松柏争龄。"还表示:解甲归田后,将在"清源、紫帽之间,与故旧共乐此馀年,敢一刻一时忘念哉?"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俞大猷在平兴化(即今莆田)倭患胜利后,与部下学生陈第游山,特到炼技必先炼胆的炼胆石上,写下意味深长的"君恩山重"四个大字。看上去,既是感念君恩,实际也是念念不忘清源山。是"山"与"君"恩情并重。没有在清源山成长,就谈不上什么"君恩"了。因此,清末民国泉州诗人、进士林骚《咏炼胆石》诗曰:"石高高,胆气豪。上石下石如猿猱,朝炼夕炼日几遭。腰悬双宝刀,斩鲸碧海涛,邈兹小丑焉遁逃。胆气豪,石高高。"

  林骚的诗对俞大猷在炼胆石的锻炼和日后书写镌刻"君恩山重"四个大字在石上所起的作用,作出充分的肯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3-29 21:2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