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08|回复: 0

[选刊] 陈毅元帅本色是诗人(徐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1 16: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本版撰文/国防大学教授徐焰
北京青年报  




  元帅百战身

  本色是诗人

  革命节操,试比天高。陈毅元帅,武略文韬。豪情盖世,雄风浩浩;诗怀如海,怒浪滔滔。赣南游击,梅岭挥毫。当年雄篇,犹荡心涛: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人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在党的军事斗争舞台和新中国外交舞台上,陈毅都曾留下过光辉的身影。他曾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元帅,同毛泽东一样又都是革命家中的诗人,也是诗人中的革命家。敢于同敌血战、勇于仗义直言的精神,以及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品格,是陈毅留给全党全民最宝贵的财富。

  ■高小毕业后学的本是纺织专业,但他最初的理想是当文学家,并想依靠文才谋生

  ■在井冈山时,重大决策都是毛、朱、陈一起研究决定的

  陈毅,原名世俊,字仲弘,1901年生于四川省乐至县一个读书人家。他10岁的时候到外婆家寄读,深受国学造诣较高的老师熏陶。1913年,他又随母亲到成都,考取华阳县德胜乡高等小学。因家中经济困难,高小毕业后,陈毅便进入成都甲种工业学校学染织专业。但他自己总想做一名文学家、诗人,用笔唤醒人民群众的觉悟,反抗黑暗社会,并依靠文才谋生。

  1920年8月,陈毅赴法国勤工俭学。翌年9月,他因领导学生斗争被驱逐回国。回国后,他在重庆《新蜀报》任文艺副刊主笔,写下了一系列言辞犀利的文章。1922年,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又转入共产党。入党后,他先在北京组织学生运动,后又回四川家乡搞兵运工作。1927年,陈毅从四川来到武汉,担任过中央军校内中国共产党组织负责人,并于同年8月追赶上南昌起义部队,担任了团政治指导员。

  南昌起义部队失败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协助朱德将剩余的不足千人拉到湘南参加起义,并于1928年春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井冈山上,毛泽东是红四军党代表,朱德是军长。陈毅先任师长,后任军委书记,也是红军最早的创始人之一。当时的重大决策都是毛、朱、陈一起研究,他们三人是最亲密的战友。此后,陈毅任过军政委、军长和江西军区总指挥等职。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时,带伤的陈毅留下来与项英一起领导南方游击战争。后人总结中共历史上环境最艰苦的三次斗争,便是红军长征、东北抗联在雪原密林中坚持斗争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陈毅出山,改编南方游击队为新四军,并任一支队长,率部挺进江南抗日前线。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任新四军代军长。1943年,他赴陕北参加整风,又在中央军委协助工作,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解放战争开始后,负责指挥华东战场,任华东野战军(后称三野)司令员。1948年夏,他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同刘伯承、邓小平一起率中原野战军参加淮海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是上海市首任市长,领导对旧城的改造和经济恢复工作,如今外滩边耸立的陈毅塑像,代表了上海人民对这位老市长的怀念。1954年,陈毅奉调北京,后到外交部任部长,曾陪同周总理出访亚非十几国。他还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

  “文革”开始后,他以敢放炮抵制“左”的错误闻名全国。因有毛泽东提议,他在1969年的中共“九大”上仍当选为中央委员,并参与国际战略问题的研究。

  1972年1月,陈毅病逝。毛泽东抱病亲自参加追悼会———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只参加过两次追悼会,一次是追悼任弼时,另一次就是追悼陈毅。哀乐传出后,全国同悲,同时人们也看到了纠正“文革”错误的曙光。

  ■毛泽东在党内与人往来坚持以公务论但对陈毅有工作之外的“诗交”。

  辛亥革命后,新的政治思想传入过去十分闭塞的四川,使陈毅这样的青年开始走向探求真理之路。

  陈毅在青年时代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由追求新文学———新诗、新小说,进而追求革命真理,又在时代大潮推动下走上了军事家、外交家之路。然而,他毕生从来没有舍弃对诗词的爱好。

  毛泽东曾说过:“陈毅的诗豪放奔腾,有的地方像我。陈毅有侠气,爽直。”其实,他们二人所走的道路十分相似,诗词已成为两位伟人产生心灵交映的重要媒介。

  毛泽东在党内与人往来坚持以公务论。但他对陈毅有着工作之外的“诗交”,并帮其改诗。他们二人多年间诗词唱和,其内容都充满了惊天地、泣鬼神、傲视一切艰难的豪情壮志———不同于古今其他文人墨客的作品,是伟大的革命家在斗争过程中的抒情言志。

  这段历史佳话恰恰向人们证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革命情怀相结合,才能奏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雄浑旋律。

  ■陈毅曾说:“我的兴趣不在军事,我愿做记者,我喜欢写小说。”

  ■南昌起义失败后,曾被一些官兵讥笑为“卖狗皮膏药”的陈毅,第一次与全体军人见面就枪毙了三个违法乱纪者,其坚强意志赢得大家的钦佩

  1946年,陈毅接待来访的美军雷克上校,回忆起过去,他说:“我的兴趣不在军事,更不在战争,我的兴趣在艺术,我愿做记者,我喜欢写小说。”

  1927年秋,南昌起义的“铁军”二十五师在粤东战败,师团以上干部只剩下刚来不久的朱德和陈毅。面对可能散伙的危局,过去被一些官兵讥笑为“卖狗皮膏药”的政工人员陈毅,比一般军事干部表现得更为坚强。有个别兵痞乘部队混乱,煽动逃跑并向群众敲诈勒索。陈毅知道后马上召集全军,宣布革命纪律,并把三个违法乱纪者当场处以死刑。据粟裕回忆,这是陈毅第一次同全体军人见面。他以坚强的意志震动了大家并赢得钦佩。剩下的千余人跟随着他和朱德,战胜了食不果腹且冬天还穿单衣的恶劣环境,走向与毛泽东会师的道路。

  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在赣南山林中坚持了三年游击战。据他回忆,这是一生中最艰苦的阶段。一次,面对搜山敌军的大火包围,陈毅在沉着应战之余,写下了后来脍炙人口的诗篇:“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集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首面临死亡关头的“绝命”诗,自称到了阴曹地府,也要召集旧部组成十万大军,怒斩“阎罗”———视死如归的正气,通过此诗跃然纸上。后来的数以十万计的浩荡新四军,正是靠陈毅等人在危难逆境中保存下的革命种子发展而成的。

  ■“文革”中他曾讲:“快要亡党亡国了,这时不跳,更待何时!”

  ■哀乐声中,毛泽东向陈毅的骨灰盒三鞠躬;听着周恩来哽咽地读着悼词,毛泽东双泪长流

  在偏僻的井冈山上,陈毅与毛泽东是难得的有共同雅兴的诗友,两人一同吟诵宋词———“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

  当时,因大家都缺乏革命经验,确定建军原则和一些工作时,出现过不同意见。进入闽西后,还出现过陈毅取代毛泽东任前委书记之事。通过实践的检验,陈毅到上海向中央汇报时,为中央起草了著名的“九月来信”,肯定了毛泽东的主张,这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重要基础。其实,陈毅本可以转到别的根据地去,但他心悦诚服地回红四军,在毛泽东领导下工作,表现出坦荡的胸怀。

  “文革”初期,陈毅在天安门上谈起历史上曾有两次与毛泽东的意见相反,毛泽东爽朗地说:“你就是第三次反对我,我也同你合作!”如果明哲保身,以他过去的功绩以及同毛泽东的特殊交情会平安无事,然而,他心直口快,一再公开“放炮”。按他当时的话讲:“有人说我陈毅又跳出来了。对!快要亡党亡国了,这时不跳,更待何时!”陈毅虽然明白这样做可能危及身家性命,但他仍向红卫兵公开宣布———“我的讲话可能触犯一些人,我个人可能惨遭不幸,但是,如果我因此不敢讲自己的意见,我这个共产党员就一钱不值!”

  果然,陈毅后来被打成“二月逆流”的主将。1972年元旦,他处于弥留之际,周恩来赶到传达了毛泽东对他的最后关怀———为“二月逆流”平反。陈毅只从口中发出断断续续一些句子———“红军……毛主席……路线斗争……”

  1972年1月10日下午,举行陈毅追悼会时,毛泽东突然临时决定参加,仓促出发时还穿着薄毛裤和睡衣,只在外面披了一件大衣。哀乐声中,毛泽东向陈毅的骨灰盒三鞠躬;听着周恩来哽咽地读着悼词,毛泽东双泪长流……这一破例举动,不仅表达了难得的战友之情,也是对陈毅一生的最好肯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20:3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