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11|回复: 0

胡耀邦同志对联辑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 13: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题赠电影工作者:

     坚持两分法;

     更上一层楼。

  寄语电影工作者坚持两点论,防止犯主观主义和绝对化的错误,追求崇高的理想,并为此不断地向上攀登。联语信手拈来,浑然天成,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题赠中国某油田:

     一部艰难创业史;

     百万覆地翻天人。

在全国文化局长会议上的赠联:

     狠钻新本领;

     甘当小学生。

  1980年3月,胡耀邦在全国文化局长会议上讲话时,赠送给与会者的对联。

在民主党派会议上口占一联:

     毋忘团结奋斗;

     致力振兴中华。

  据白庆祥、倪玉《访“0001号记者”》载:1983年6月1日,中央召开民主党派会议。在这个会议快要结束时,胡耀邦提出了“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的口号与大家共勉,到会的同志都为之振奋,并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作为参加会议采访的记者,我赶紧把总书记的话记了下来。散会后,我请示耀邦同志:能不能把这个对联写进报道中。“什么对联?”他问我。就是“勿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耀邦同志笑了笑,“那算什么对联,我不过是总结大家发言罢了。”由于耀邦同志是即席讲话,我便把采访笔记本递给他看。“有个字不对”,耀邦同志边说边用笔将“勿”改为“毋”,我高兴地接过采访笔记本准备离开,他又把我叫了回来。“我还想改两个字。把‘致力’改成‘务期’,你看怎么样?”。“不好”,我当时非常干脆地回答道。总书记见我不同意改,便开玩笑地说:“你这个记者这么厉害呀?我讲的顺口溜,我自己要改都不行吗?版权是我的嘛。”“不好就不要改嘛。”我坚持自己的观点。争论声音惊动了陈丕显、杨尚昆等领导人。爱同记者开玩笑的陈丕显同志风趣扭住我的耳朵说:“你这个记者好大胆,敢与我们的总书记吵嘴,该揪耳朵。”

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题联:

     飞身可夺天堑;

     健步定攀高峰。

  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曾到泸定亲笔题写此联,高度赞扬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光辉业绩。

题海南岛军民:

     祖国宝岛连天春色;

     人间神州遍地风雷。

     在中央团拜会上口占一联:

     座上清茶依旧;

     国家景象常新。

为杭州西湖宾馆题:

     精神风貌与西湖风光比美;

     思想建设与四化建设齐飞。

贺<<中国青年>>创刊65周年:

     长风送乳燕;

     摘斗传佳音。

1986年1月为《瞭望》海外版而作:

     介绍中国,增进友谊;

     瞭望世界,保卫和平。



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上海支边青年题赠联:

     历史贡献与托木尔峰共存;

     新的业绩和塔里木河长流。

  1985年7月25日,胡耀邦同志视察了天山南北,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上海支边青年题赠了此联。

题赠沂蒙山区老党员:

     推翻三座大山是英雄;

     实现四化宏图是能手。

  1984年12月27日,胡耀邦同志会见沂蒙山区的老党员,即席撰书此联。

挽陈琏:

     家庭叛逆;

     女中英豪。

  陈琏,蒋介石国策顾问陈布雷之二女,秘密参加共产党(据说入党介绍人是邓颖超)。曾任上海宣传部文教处处长。“血红”的1967年,无法忍受家庭、幽禁两条黑影的精神与肉体折磨,于11月20日从南京东路泰兴大楼纵身跳下,结束了才48岁的生命。陈琏1979年平反昭雪后,邓颖超赠挽额题云“党的忠诚女儿”,胡耀邦亲笔书挽联。

改联三副: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1959年10月,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南阳视察,期间游览武侯祠。在武侯祠内悬挂的100多副名联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首推大拜殿前清知府顾嘉蘅撰写的“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这副平息宛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对联了。在同南阳二中师生会见时,便念出经他改过的联句,并说:古人尚且知道保江山不必分先主后主,成功名何必辨襄阳南阳,我们为革命还何必会大事小事和计较个人得失呢?二十多年后,在郑州的一次重要会议上,胡耀邦又提及此联,并做了新的解释,指出对历史旧账不要算得太细,对历史问题的处理,要从宽,要多体谅,这样才能增强团结。

     险事、难事、天下事,争当勇士;

     风声、雨声、悲叹声,枉此一生。

  粉碎“四人帮”后,一些过去挨过整的人心有余悸,将明代顾宪成所撰的“事事关心”的名联改作“国事、大事、不问事,平安无事;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此联一时在北京颇为流行。胡耀邦同志听到这后,认为这副对联表达的思想过于消沉,于是又进行了改写,即成此联。虽对仗不甚工稳,但恢复了原联精神,又具有时代特点,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继续鼓足干劲生产;

     准备放开肚皮吃饭。

  1958年,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广西检查指导工作,途径广西岑溪县南渡公社西兰大队(现南渡区西兰乡),看见公共食堂门前贴着“鼓足干劲生产;放大肚皮吃饭”的对联,立即意识到这是浮夸风,便指着这副对联,陪同他参观的县委同志说:“生产还没有发展到这么高的水平,怎么能放开肚皮吃饭呢?”他才思敏捷,应景而易,其实事求是的精神可见一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12:5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