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56|回复: 1

[选刊] 朱德:革命史诗 艺术丰碑 (胡国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8 15: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胡国强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又是杰出的诗人。
  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朱德诗选集》,收入朱德诗作76首。1977年该书增订出版,新增14首,共90首。1986年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我选注的《朱德诗选注》,收入朱德诗作137首。2003年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选的《朱德诗词集》(我参与了此书的编选和注释工作),共收诗词159首,是从已收集到的600余首诗词中选出来的。其中建国前创作的诗词有84首,建国后创作的诗词有75首。朱德诗词是他革命一生、战斗道路的艺术体现,更是中国人民自辛亥革命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的真实、生动的记录。
  
  “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
  
  早在青年时代,朱德就常为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而忧虑,对清王朝腐败的封建统治强烈不满,而怀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朱德的《顺庆府中学堂留别》写于1906年底,那正是腐朽的清王朝摇摇欲坠、帝国主义列强张牙舞爪企图瓜分中国的黑暗时代。因而此诗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祖国面临危亡关头,爱国青年们寻求济世救民之路的激越感情。
  “骊歌一曲思无穷,今古存亡记忆中。”首联以告别师友时的所思为中心,抒写出自己内心无比深广的“穷年忧黎元”的忧愤和“捐躯赴国难”力挽狂澜的冲天壮志,激情高昂。“污吏岂知清似水,书生便应气如虹。”朱德在颔联中采用鲜明对比的方式,揭露了清王朝官吏们的贪婪腐朽,赞扬了年轻的“书生”们高昂的爱国热情和斗争精神。颈联“恨他狼虎贪心黑,叹我河山泣泪红”,既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与腐朽的清王朝相互勾结,贪得无厌地对中国人民进行掠夺、压榨,又控诉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行径。同时叹息我中华大国在中外反动派的摧残下,正流淌着血与泪。尾联“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表示作为爱国青年应当勇敢地承担起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历史责任,应当树立起重振祖国河山、富国强民的冲天壮志。这一诗句充分表达了他的崇高理想。
  1909年2月底,朱德千里跋涉来到云南昆明,几经周折考入了云南讲武堂步兵科。行前,他写下了《赠诸友》:“壮士恨无穷,孤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这是一首离别诗,也是一首述志诗,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没有着力抒写离别时的场景、气氛,没有作任何离别时的环境点染,更没有“对长亭晚”泪眼相向、依依惜别的儿女情长,而是抒写他“投笔从戎”扭转乾坤的冲天壮志和慷慨激越的战斗豪情。
  入学后不久,朱德便秘密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积极从事推翻清王朝的活动。
  
   “雄飞志在五洲外,烈战功存四海陂”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朱德在10月30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参加了蔡锷领导的云南起义。其后在1919年他写的《秋兴八首用杜甫原韵》(其二)就生动地记录了这段战争经历:“传遍军书雁字斜,誓拼铁血铸中华。悲秋客忆重阳节,起义师乘八月槎。”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复辟称帝,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举行护国讨袁起义,组织护国军北伐讨袁。1916年1月16日,朱德任护国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支队长(相当于团长),率部由滇至黔入川,泸纳之战中,他改任第三支队长,身先士卒指挥棉花坡战役,取得胜利。主攻泸州、兰田坝一仗,重创敌军张敬尧部,经过泸纳多次战斗,朱德赢得了勇猛善战的声誉,后升为旅长,一举成为爱国名将。写于1918年秋的《题护国岩》:“曾记项城伪法苛,佯狂脱险是松坡。清廷奸佞全民蠹,专制淫威碍共和。京兆兴妖从贼少,滇黔举帜义军多。风流鞭策岩门口,将士还乡唱凯歌。”还有写于同期的“重光祖国借余晖,万众同心用力微。毳幕腥膻终寂寞,汉家子弟尽雄飞。喜当年富兼身壮,时正秋高又马肥。戎马少年半同学,倾心为国志无违。”(《秋兴八首用杜甫原韵》(其三))都是他这段战斗历程真实而又形象的记录。1917年护国军改编为靖国军,朱德任第二军第十三旅旅长,部队驻防泸州,以后又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先后与北洋军阀的反动军队进行了为时五年的长期斗争,功绩卓著。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在和北洋军阀的连年战争中,朱德的部队损失很大,残酷的现实对他产生了强烈刺激。追随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多年,革命不但没有成功,旧军阀未打倒,新军阀又产生出来,国家日渐衰落,人民更加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感于此,他在《感时五首用杜甫〈诸将〉韵》(其二)中写道:“伟人心事在争城,扰攘频年动汉旌。久受飞灾怜百姓,长经苦战叹佳兵。欣闻外地同时靖,默祝中原早日清。独抱杞忧安社稷,矢心为国睹升平。”愤慨地揭露了新旧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气势悲壮,意境开阔,结构严密;语言凝练质朴,对仗工整匀称;用典明白易懂,而又恰当准确;活用成语故事,很好地突出了此诗的思想主旨。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5: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他在泸州与许多同仁组织了东华诗社、振华诗社,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揭露当时军阀混战的罪行,反映了自己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担忧的爱国情怀。同时他又和孙炳文等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讨论俄国十月革命,讨论五四运动,讨论民主、科学、民族独立等问题,讨论《新青年》等介绍的社会主义思潮,努力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他成了五四运动的热心追随者,开始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世界革命的理想。发出了这样高昂的呼声:“博得勋名万古垂,轰轰烈烈不逶迤。雄飞志在五洲外,烈战功存四海陂。信有霜寒堪寄傲,肯因苦雨便离枝。岁寒劲节矜松柏,正直撑天永不移。”(《秋兴八首用杜甫原韵》〈其八〉)朱德在这组诗的前七首和此诗中继承和发扬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优秀传统,采用联章体的形式抒写了崭新的革命内容,章法谨严,用力极勤。这一组诗气势磅礴,豪情激荡,议论纵横,历史内容非常丰富,伟大人格无比高尚,革命决心何等坚定!
  
  “水深火热民望救,安危度外不思量”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朱德为了寻求革命真理,于1922年7月到达上海,会见了孙中山和陈独秀。孙中山劝他留在国民党部队内,而陈独秀拒绝了他的入党申请。朱德于是决心出国寻求真理。是年10月22日朱德抵达德国柏林,见到了周恩来,经介绍加入了他梦寐以求的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从此,朱德就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
  1926年,中国革命形势高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合作,联合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即将开始。朱德乃于7月回到上海,随后被派往四川,争取杨森部参加国民革命军,被委派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党代表。同时,他又任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军委书记杨公、军委委员刘伯承同志一起策划举行泸州、顺庆(今南充)起义。朱德往来于万县、重庆、泸州等地,做了许多工作。写于1926年的《艾承庥局长六十寿赠诗》(四首),就是他这个时期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朱德在第一首诗中为老朋友艾承庥祝寿时写道:“颂寿难忘脱难朝,携将圭碗赠箪瓢”,在回顾了当年的斗争生活后,他又写道:“血战疮痍嗟满地,操戈逐鹿睥群枭。人皆可以为尧舜,誓救生民路一条。”在第二首诗中他还回忆道:“一戎衣竟溃纷争,回首韬机尚自评。鲁肃赠?长者意,元璋留柬故人情。中山主义非无补,卡尔思潮集大成。从此天涯寻正道,他年另换旧旗旌。”开首表示对当年参加护国、护法战争的功绩、经验教训尚须总结,然后回顾了与艾承庥的友谊,劝导艾承庥参加此次北伐革命战争。朱德在诗中向艾承庥指出,孙中山的主张对中国并非没有好处,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最正确的学说,这也是自己当年为什么要抛弃高官厚禄到万里之遥的德国寻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旗帜换成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唯一原因。“我本江南一鲰生,十年从事亚夫营。身经沧海羞逃世,力挽狂澜岂为名。别有良图酬壮志,难忘盛意向前程。劳人乌马空归去,大好河山创太平。”在第三首诗中,他对自己10年来从事辛亥革命、护国、护法战争的斗争历史做了正确的总结,表示自己斗争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为了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雄图壮志,为了拯救祖国大好河山,创造一个人民大众能够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神州沉陆世沧桑,锦绣河山怀虎狼。”朱德在第四首诗中强烈地抒发了自己在神州陆沉,锦绣河山惨遭帝国主义、北洋军阀一群虎狼蹂躏之际,决心救民于水火之中,把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的革命意志,“水深火热民望救,安危度外不思量”,充分显示了他那共产党人光明磊落、肝胆照人、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这组赠友诗抒平生之抱负,忆友人之挚情,可歌可泣,感人至深。诗的形象鲜明生动,用典精当自然,语言质朴含蓄,章法谨严有度,平直中有奇致,浅显中见沉郁,越发显得诗的气魄更加雄伟、高亢、豪迈,诗意也更为明白、晓畅、深刻。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八路军总司令,率师出征抗日。他遵照党中央指示,放手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点燃了华北地区的抗日烽火,并指挥敌后抗日战争,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取得了抗日战争初期的伟大胜利。朱德在这一时期写下了不少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光辉诗篇,如“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太行春感》)“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寄语蜀中父老》)“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出太行》)这些诗篇都表现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的豪迈气魄、激昂斗志和革命精神。这些诗篇气势雄浑、感情奔放、意境开阔、语言质朴刚劲,音节响亮豪壮,比喻形象生动,用典十分确切,堪称战斗诗篇的典范。
1941年1月,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发生。日寇对抗日根据地连续“扫荡”和实行“三光”政策,我党、我军处于极为困难的时期。党中央、毛泽东领导了整风运动,发出了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伟大号召。朱德提倡南泥湾精神以克服困难,极大地推动了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此时,朱德创作了《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赠友人》等诗篇。“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赠友人》)这首七绝是朱德55岁寿辰时,把1940年5月写的《赠战友同袍》稍加修改,以《和杨朔作学原韵》书写答赠向他祝寿的刘白羽、杨朔等人的。诗中以磅礴的气势,抒发了驱逐日寇,收复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壮志,表现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抒写抗击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反对蒋介石反共摩擦,表达我革命军民威武刚强、同仇敌忾、英勇献身的决心,是抗日战争时期朱德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当我们读到《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录四首)的第一首“敌后常撑亦壮图,三师能解国家忧。神州尚有英雄在,堪笑法西意气浮”时,我们为英勇的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保卫祖国的英雄事迹感到自豪!当读到后三首“黄河东岸太行陬,封锁层层不自由。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朋辈志同意自投,团成砥柱止中流。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侯。”“抗战连年秋复秋,今秋且喜稻如油。迷漫烽火黄河岸,父老齐声话御仇”时,我们又不能不对国民党顽固派封锁抗日根据地的罪恶行径感到愤怒,更对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所有爱国力量,取得了大生产运动和抗日斗争不断的胜利而感到骄傲。
  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日寇加紧了对抗日根据地的残酷“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民族解放的重任落在了我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的肩上。在之前这五年的艰苦战斗岁月里,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牺牲了无数优秀儿女,朱德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写下了“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悼左权同志》)的诗句和《抗战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等诗。在这些诗里,朱德高度赞扬了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左权等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的指战员。同时,朱德在《为陈毅同志而作》《游南泥湾》《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等诗里又热情歌颂了转战大江南北,立下不朽功勋的陈毅和转战千里北国、威震幽燕的刘伯承,以及艰苦奋斗,建设陕甘宁边区、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广大指战员的英雄业绩。1944年日寇进攻中原和华南一带,国民党军队在河南、湖南、广西大溃败。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战胜严重困难,转入反攻,收复了大片失地。因此,朱德创作了《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千村沦落悲三楚,四位‘英雄’丧廿军。”辛辣地讽刺了国民党军队丧师辱国的可耻行径。“北国翻新看后劲,东邻陨越可先闻。内忧外患澄清日,痛饮黄龙定约君。”生动地描写了解放区战场的胜利局面,热情地歌颂了解放区军民抗击日寇的伟大功绩,充分表现了朱德对抗日军民的无比信赖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锦绣山河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解放战争时期,朱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并与刘少奇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河东,执行党中央交给的任务。朱德亲自领导了晋察冀解放军一举攻克敌人坚固设防的战略要地石家庄,首创攻坚战范例。以后,又同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一起协助毛泽东领导了全国的解放战争,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的统治和压迫,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这一时期朱德写下了《祝徐老七旬晋一》《和陈毅同志诗一首》《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韵》《贺董老六三大寿并步原韵》《和郭化若同志〈山中春暮有感〉》《贺少奇同志五十寿辰》等诗篇。其中《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韵》组诗,可以说是朱德解放战争时期诗歌的代表作。这一组诗用同一主题贯通,又各自成篇,艺术地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既有整个战场的战况、战景的概括叙述,又有对华北战场的几个著名战役的具体描绘。同时还有对南征北战的各地将领的寄语抒怀,从而勾画出一幅如火如荼的解放战争历史画卷,洋溢着气吞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朱德放歌“国贼难逃千载骂,义师能奋万人心”(《冀中战况》);“北地早成磐石固,南征犹怨义旗迟”(《十月战景》);“独裁政体沉云黑,解放旌旗满地红”(《寄南征诸将》)的大好形势,以遒劲、豪放、刚健的笔触,通过“沧州战罢归来晚,闲眺滹沱听暮砧。”(《冀中战况》)“尽灭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攻克石门》)“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手中。”(《寄南征诸将》)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我军南征北战、横扫蒋顽的历史性画卷。热情歌颂了“后起青年多俊秀,秋高试马壮而肥。”(《新农村》)“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攻克石门》)革命事业后继有人,并预言了“四万万人争解放,铲除封建建神州。”(《战局时局》)“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寄南征诸将》)“扫尽法西归马日,伫看四海耀红旗”(《寄东北诸将》)的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这组诗歌铿锵有力,慷慨激昂,格律严谨,对仗工整,真有吐纳山川、叱咤风云的气概。朱德以朴素生动的群众语言和极其丰富形象的比喻来反映斗争现实,抒发自己对斗争生活的真实感受,读来倍感亲切,易懂易记。这组诗歌由于它深刻而丰富的政治内容与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因此也就成为朱德诗歌中的名篇,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铁道将通葱岭下,弟兄携手建神州”
  
  朱德在1949年7月给《新中国妇女》创刊号题词:“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他已年近古稀。但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他仍然不辞劳苦,每年都利用两到三个月或更多的时间,到全国各地视察,深入到工厂、农村第一线,找当地的领导干部、专家和工人、农民谈话,调查研究,同他们交换意见,然后给党中央写报告,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积极参与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重大决策。
  1954年2月26日,他同叶剑英、罗荣桓、聂荣臻等由北京乘火车赴广州去视察,时逢华北大雪,喜兆丰年。他写下了《浪淘沙·雪中过邯郸》:“飞雪满山川,净化平原。融融暖气却春寒,嫩绿新苗逢瑞雪,万姓同欢。乘兴百人团,巡视江南。长征弹指十余年,景物全新惊世变,天上人间。”朱德在词中描绘了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景,歌颂了社会主义祖国的巨大变化。1956年9月在党的“八大”会议上,毛泽东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光荣任务。朱德为了实现亿万人民这一伟大愿望,亲赴全国各地视察、指导工作。1957年1月他风尘仆仆来到海南岛,看到了海南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他赋诗描绘了五指山区的巨大变化和壮丽图景:“深山建公路,崎岖使之平。幽谷多俊秀,草木尽峥嵘……民族欣解放,迁移出山林。”(《过五指山》)1958年,年逾古稀的朱德乘火车经过河西走廊的嘉峪关,7月15日到达当时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玉门时,他览古抚今,异常兴奋,于是写下了:“长城万里尽西头,嘉峪关高耸戍楼。铁道将通葱岭下,弟兄携手建神州。”
  
  对于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朱德更是倾注了无限激情。“农民分地大翻身,苦战九年镇日勤。”“移山造海志掀天,千万人民拥向前。组织联军齐建设,山河改变例无先。”(《和何香凝主任<农村>原韵二首》)“黔灵山上望贵阳,建设十年换新装。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上黔灵山》)在这首诗中,朱德更是满怀激情地歌颂贵州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革命精神,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把一个贫穷落后的贵州改变了面貌。“十年植花木,盛装此湖山。十年修公路,大圈套小圈。十年勤培养,天堂逊人间。”(《登西湖北高峰》)1961年元月27日,朱德游览了杭州西湖并登上北高峰,写下了这首纪游诗,以铺叙的笔法描绘了西湖美景已胜天堂。
  1961年2月8日,朱德和徐特立、谢觉哉等同志一起去福建前线视察工作后,又高兴地乘船游览了古田水库,并兴奋地写下了《和谢老<泛舟古田水库>原韵》:“湖水清平波浪无,楼船并进路航迂。岛中风景明如画,池上鸥飞甚款徐。四级梯形多发电,层堤水利用无余。古田巨坝完成好,灌溉运输又养鱼。”形象地描绘了古田水库的如画美景,歌颂了建成水库的福建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革命精神。
  朱德还特别强调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指出在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更要造福于子孙后代。1964年8月,他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仑贝尔草原视察工作,兴奋地写下了:“三大草原两失败,我国草原依然在。夏草如茵望千里,马牛羊驼肥壮快。暑去秋来天气爽,牧民飞腾相比赛。保护东北大草原,富及子孙唯所赖。”(《寄自内蒙呼仑贝尔》)朱德在这首诗中,赞扬了呼仑贝尔草原上马、牛、羊、骆驼肥壮牧业兴旺的景象,并指出我们要吸取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大草原人为破坏、严重退化的教训,搞好生态保护,做到生态平衡,保护好我国这一大草原,使它千秋万代造福于人民。
  
  朱德是无产阶级的杰出诗人。建国前,他创作的诗篇多是五、七言,其中绝句更能引人入胜。他的诗篇既有刚健豪迈的风骨,又有质朴淳厚的韵味。他的诗篇早年受杜甫影响较深,题名为步杜甫韵字样的诗篇,就有21首之多。他也喜欢白居易的“元和体”,从他的诗作中也可以看到白居易诗风对他的影响。他主张诗歌应该通俗化、群众化,要朴素、明朗,他的诗篇就是他这一主张的很好实践。朱德在创作诗歌时,善于把自然景物、社会画面、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理想世界熔铸在一起,调动写意、纪实、抒情、议论等各种手法。有的诗篇气势磅礴,有的诗篇沉郁顿挫,有的诗篇明快亢亮,有的诗篇清新活泼,显示出了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
  朱德诗作语言丰富多样,或质朴刚劲,凝练含蓄,诗句工整匀称;或语意双关,冷嘲热讽,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或不事雕琢,不用典故,思想境界自然流露;或语言生动,极富文采,音调铿锵,具有优美的韵律。总之,朱德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巨大的,他在为我们批判继承祖国文化遗产并加以创新方面,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创作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5 07:07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