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94|回复: 0

[现、当代] 陶博吾走出百年孤独(杨夫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2 16: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杨夫林



陶博吾是被公认的一位中国诗、书、画艺术大家,尤其他的书法,被列入20世纪100年间最杰出的20位中国书法家之一。前不久,我在撰写《张朋》这篇小文时,曾提及南京陈传席教授编著的《现代中国画史》中,把陶博吾和陈子庄、黄秋园、张朋列为“在野派”四大家,而且,陈教授对四人的情况又作了比较,陈氏特别看重陶博吾,曰:四人中“陶博吾的学问、功力最好,成就也最高!”(在另一场合,陈氏把徐生翁亦列入其中,故又称“在野派”五大家,但陶博吾仍排在五人之首)。

陶博吾原名陶文,别署白湖散人,生于1900年,江西彭泽人,卒于1996年。陶博吾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的出名较晚,且一旦出名,又名重于山,因此,一般人都以为陶博吾是大器晚成。其实,陶博吾从25岁考入南京美专以后,就开始他的艺术道路。1931年又毕业于上海昌明艺专,直接师从王一亭、黄宾虹、潘天寿诸先生,艺术基底厚实。陶博吾人生可谓坎坷,数十年遭遇非人对待,以“牛鬼蛇神”被划入另类名册,开除、抄家、流放、扫街全袭他而来,历尽折磨与不幸,但陶博吾沒有与之浮沉,恰恰相反,他的艺术在苦难中得到修炼,达到至高境界。“文革”动乱年代,无论处境有多艰难,他都用全身心投入创作,几乎没停止过,为后人留下无数传世佳构杰作。当然,如果不是天假以年,陶博吾长寿,或许先生的英名真的会被埋沒很久。

陶博吾的书法,真草隶篆四书皆精,然以大篆、行书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行书,全然不顾技巧、章法,凭感觉直书,随意而为,特别到晚年,更是纯真自然,无拘无束,使笔下作品有一种不假雕饰、稚拙天真的古典原始味道,读后令人既感陌生,又觉新鮮。陶博吾的篆书,主要集中在散氏盘和石鼓文方面,最初受吴昌硕影响较深,但由于先生个性使然,凭自己的功底和胆识,对吴昌硕有取有舍,终于自成面目。1989年陶博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时,李可染、启功观后大为赞赏,启功对先生的石鼓文、散氏盘更为推崇,曰:“就功力来讲达到了吴昌硕水平,就夸张变形,生动趣味方面看,超过了吴昌硕。”

我的收藏中,有两副陶博吾书法对联,一为石鼓文对,一为行书对,皆为先生自撰之联,写得都很精彩,足能代表先生之书风。石鼓文联“大道逢君子,归舟载夕阳”,为先生85岁时所书,最初为江西书家范坚先生所求藏,后范先生让给绍兴叶某人,转到我的手上已是1996年。此副联不仅对仗工偶,联句优美,而且明白如话,却又格调高雅,含意深长,绝对可言是陶博吾书法与文学有意结合之精典。另一副行书联“书如枯葛形尤丑,诗比村醪味更酸”,原藏者为山东淄博书法家郑小宇先生,1994年他去南昌时由江西书家崔廷瑶先生陪同直接求于陶博吾先生。此副联为陶博吾94岁高龄时所作。同样内容的联句我在《陶博吾书风》(重庆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上读到过一件,那幅写于84岁时,但两者比较,我以为10年后的这副联写得更为典型,境界更高。正如联句本身含意一样,写得枯葛峻峭,形状却又似歪斜怪丑,其实,反更增加了天真浪漫,恢谐幽默,更多了几分人情味。这就是陶博吾书法艺术真正魅力之所在。

除书法艺术外,陶博吾在文学诗词和绘画艺术方面均颇负盛名,惜他的诗名和画名为书名有所掩。我曾认真研读过先生的年表,惊谔不已。陶博吾自幼才学过人,6岁启蒙,读《三字经》、《论语》;8岁能做五言诗、五言古风;15岁加入“六雅堂诗社”。由于陶博吾久以平民百姓自居,心态平和自然,因此填词作诗都极贴近社会最底层民众的生活。他曾写下不少千古传诵的诗篇,著有田园诗、流亡诗、浩劫诗及题画诗各一卷。陶博吾做诗妙在清新流畅,明白易懂,深为人喜爱。他有一首著名的《满江红》,作于“文革”巅峰时期的1971年,全诗抄录如下:

满江红《和毛泽东韵》: 豪杰英雄,有多少自夸无敌。君不见,投鞭池水,赋诗赤壁。得意螳螂漫过喜,忽来黄雀逃何及?笑人生,千古总如斯,秋风急。长城筑,销戈镐,阿房毁,坑降卒。想回漩涡福,空留陈迹。胜败输赢原是梦,刀兵杀戮曾无极,只可怜,苦了小黎民,年年泣。

在这非常岁月,陶博吾全然而不顾,大义凛然,慷慨陈词,写出何等悲壮的词句,足见其才华与胆识。著名文学批评家蒋孔阳、作家白桦、戴厚英等都纷纷撰文称陶博吾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诗人。

相比而言,陶博吾的绘画要在先生书法和诗文之下。陶氏作画似乎纯属闲暇余事,以自误戏,本不当作一桩事情,“无缘了得平生愿,聊将丹青寄远情。”(陶博吾诗句)但先生之画亦有一大特色,或山水,或花卉,或蔬果,或鱼虫,皆一如其诗、其书,朴实自然,真率烂熳,趣味天成。而且,他的画,多长题,为自作诗文,诗画合壁,烟云满纸,更增添几分情趣。

如今,陶博吾跨鹤西去,人们寄以哀思。现在想来:历史与事实总归是公正的。陶博吾从20世纪30年代即归隐乡里,僻居一隅,以布衣终其一生,几乎不为人所知。但陶博吾在晚年终被人们忆起,被人们认识和发现,尽管迟了一些,却仍不失为一桩幸事。陶博吾因此走出彭泽、走出江西,终于走出百年孤独。

2002年10月16日写讫



后记:这篇小文成于我患病住院前后。10月2日晨开始感觉身体不适,3日住进医院,当日午后即做手术,被症断为急性阑尾炎穿孔,医生告知已延误治疗时间,视同类病中重症患者。10月14日下午基本病愈出院,在医院共待12天。看来有病早医治不会错。陶博吾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家,先生生前我虽无缘拜谒,但心中仍充满无限敬慕之情。拥有陶先生的墨宝更是我之大幸。为寄托对先生的一点哀思,于是就写成以上这篇文字。杨夫林10月16日又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5 09:0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