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63|回复: 0

[现、当代] 爱好溪山为写真 会将泼墨见精神——沈周与吴门四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 09: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沈周是明代中期具有较高地位和艺术成就的文人画家,他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也称“吴门四家”。
  沈周(1427-1508),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出身于江苏长洲(今苏州)一个诗书世家,伯父沈贞吉、父亲沈恒吉是当时较有名气的画家,拥有不少艺术藏品,许多宋元名家的绘画都曾是他家的收藏。在家族环境的熏陶下,沈周从小就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天分,在诗书绘画方面崭露头角。据都穆《寓意编》所载:巨然的《赤壁图》 《雪屋会琴图》,郭忠恕的《雪霁江行图》等都包括在内,特别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沈周的恩师陈宽也收藏了不少名迹,诸如黄公望的《天池石壁图》、王蒙的《岱宗密雪图》,陈维允的《仙山图》。这些前代遗珍不仅提高了沈周的眼力,也使他在少年时代就奠定了坚实的艺术修养,对沈周日后的艺术风格和成就的影响是巨大的。
  沈周的一生都在吟诗作画中度过,他终生不仕,广交宾客。沈周生平好游历,足迹遍及太湖、宜兴、杭州、嘉兴、南京、京口、扬州,虞山更是他常到之处。他的传世作品《两江名胜图册》 《吴江图》 《灵隐山图卷》 《张公洞图卷》等都是沈周游历名山、借景抒怀的力作。他笔下的山水,区别于王履所追求的“古今奇事”,皆以他对自然事物的感受来表现家乡的人文景观。沈周生性豁达,为人敦厚。他的平和心态以及高尚的艺术情操和道德典范造就了沈周在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历史地位。
  沈周的绘画主要受元四家的影响,早年宗法王蒙,上溯至董源、巨然。沈周认为“士夫家”画为最高,故学董、巨,又推吴镇为最高。
  沈周擅画山水、花鸟和人物,尤其以山水画最佳。他的山水画大致可分为细沈和粗沈两种风貌,其作品多为粗笔,粗沈为其晚年的画风。早期画风秉承家学并师承杜琼、刘珏,作品多为小幅。文徵明在题跋中说其少时所作,“率盈尺小景,至四十外,始拓为大幅,粗枝大叶,草草而成。虽天真烂漫,而规度点染,不复向时精工矣。”从笔墨上来讲,于严谨细秀之外渐趋粗放,气魄转向雄逸沉厚。下笔刚劲有力,同时又能将元画温蕴含蓄之美保留,墨色酣畅淋漓,浑厚沉郁,气势磅礴而又不失醇厚苍润。沈周晚年师法吴镇,笔墨更加粗简豪放,形成了气势雄健、意态轩昂的主要风貌。在构图上,沈周一方面强调山川宏阔的“势”,同时又着意于“朴实的”质,追求一种境界优雅、平和怡悦的气氛,于拙中寓巧,他的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审美倾向与特点,代表了明代文人画的美学追求。
  沈周的花鸟画,有写意和没骨两种风貌。沈周吸收了历史上公认的花鸟画大家之长,创造出富有“文人画”意趣而又非逸笔草草,具有平淡天真,既生动又空灵的“登神逸品”。画风清秀淡雅,独具一格,开文人写意花鸟画之先河。
  沈周的绘画历程大致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40岁以前)小幅画作,精工缜密,细笔为多,处于奠基阶段。
  中期(40岁-60岁):画风由精工细密转向粗简豪放。笔墨苍劲、构图繁复,意境深远。但还未脱离其师王蒙的体格。虽草草点缀,而意已足,形成一种沉着酣肆的风貌。这时期的作品较多,诸如《天香深处图》 《魏园雅集图》 《报德英华图》 《临戴进谢安东山图》 《山水图》等,其中口碑最高的当数《庐山高图》。
  《庐山高图》是沈周现存作品中最大幅的山水画,此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认为是沈周的传世之作。画面构图深邃繁复,气势宏伟,是纸本浅设色的大幅立轴(高193.8cm,宽98.1cm)。此画作于成化三年(1467年),是他在41岁时为祝贺他的老师陈宽寿辰而精心绘制的。陈宽是元末诗画家陈汝言的孙子,因其祖籍江西,所以沈周取庐山之“高”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意,赞扬老师艺术成就的“高山景行”。
  《庐山高图》仍属“细沈”作品,仿王蒙笔法,区别于后来的“粗沈”。画面构图严谨,气势恢宏。近景由画面右下角山坡上两棵虬劲盘曲的劲松构成,中景以著名的庐山瀑布为中心,飞流直下,其间木桥斜跨,打破流水飞白的呆板。两侧峭壁威严内敛。远景上方庐山主峰,云蒸霞蔚,山峦重叠,洋溢着勃勃生机。整个构图由近景的山坡虬松,中景的瀑布、峭壁,远景的庐山主峰组成,自上而下,由近及远,近中远景相连,一气呵成,显露出不凡的大家手笔。沈周的个人特色在这幅画中也初见端倪,山石主要用短披麻皴,干湿互用,层次分明,山峦没有险绝沉重之感,而是将温润柔雅的气氛贯穿画面。在此画中沈周又用书法之美、诗歌之涵将山川拟人化,赋予此画浪漫意味的现世色彩。
  此《庐山高图》在历代祝寿类画作中堪称经典,其实祝寿类作品在中国历代绘画中都可以见到。比如北宋郭熙为文彦博庆寿而创作的《祝寿-望松图》,以松树连绵象征子孙绵绵不绝之意。此画中,沈周不落俗套,脱离了固定的程式,用一种独特的形式表达了祝寿的目的。可见沈周的别具匠心。
  晚期(60-83岁):风格粗枝大叶而又天真烂漫,笔墨愈加豪放洒脱。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为祝淇作山水图》 《烟江叠嶂图》 《秋江垂钓图》 《水村图》 《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沈周晚年好作大幅山水,如《水村图》长9m有余,《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也是8m有余的巨作。这幅《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以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为蓝本背临而成,即《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画芯纵36.8cm,横855cm。虽然是背临了黄公望的画,实际上是沈周博采诸家之长的再创作。画这幅画的时候沈周已经60多岁了,他的笔墨技法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笔法苍劲沉厚,设色明丽多彩。此画山峦起伏重叠、连绵不绝,亭台水榭、农舍鱼舟、岗阜平滩信手拈来,生动地再现了富春山的明媚春光,令人叹为观止。树石、建筑、人物多用秃笔中锋,山石用披麻皴,坡岸偶用侧锋皴擦。因为是靠记忆画出原图,所以此画与原画在局部构图上略有出入卷后有董其昌、谢淞洲、吴宽、文彭、周天球等名家题记。此画曾经由明代姚俊、吴宽、董其昌,清代王时敏,近人徐世昌等人收藏。
  沈周艺术修养颇高,他不仅是画家,同时也是诗人和书法家。沈周的书法师黄庭坚,以行、楷为主,风格浑厚,又有自家风范,晚年书法老辣苍劲,为明代书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画和画中所题的诗句一同被称为“二绝”。在他的画中大都可以见到他的题诗,其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并著有《石田诗钞》。
  自沈周开始,中国绘画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画派——吴门画派,以线条刚硬、皴法激烈而坚硬为特色的院体浙派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笔法苍劲、意境深邃的吴门画派。沈周即是这个画派的代表人物和奠基人。
  吴门画派画家的主要成员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他们以诗文书画自娱,淡于仕进。这一时期生活在苏州的著名画家还有唐寅和仇英。唐、仇从南宋李唐、刘松年画风入手,吸收文人画的特点,是苏州城市风尚和市民趣味的直接体现。他们与沈周、文徵明一起被称为“吴门四家”。沈周培养出的许多门生,如文征明、唐寅等都是明代画坛及吴门画派的杰出人物,他们不仅与沈周齐名,其中一些人的成就甚至超越沈周,并对后世绘画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文沈之后,吴门之派兴焉”(《清晖画跋》)。吴门画派兴于沈周,成于文徵明。文徵明是沈周的得意门生,在继承师法的基础上,更具有自己的面目,进一步体现了吴门画派的艺术特点。属于吴门派的画家大多是文徵明的子侄及学生,比如:文彭、文嘉、文伯仁、钱谷、陆治、陆师道等。“吴门四家”的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大多描写江南风光或文人园林,画法绍述元人之外,亦能追踪至五代、北宋。他们都具有很高而且全面的文化素养,在儒家修养之外,还受老、佛的影响极深。有着既可以争名于朝的一面,又有着看破功名、隐身山林的心态。
  作为吴门画派的奠基人和领袖人物,沈周开创了中国文人写意画之先河,为中国传统山水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沈周是吴门四家中最具有隐逸风格的人,其作品也最为接近元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吴门四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人。沈周的主要贡献在于:其一,融南贯北,弘扬了文人画闲、静、幽、雅、文、逸的气质和传统。将南宋的苍劲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合二为一,将画面情感由清冷孤寂转向宏阔平和,一扫宋画繁腻之气,更加使人觉得亲切。
  其二,将诗、书、画三者进一步结合起来。沈周书法师黄庭坚,以行、楷为主,和画法接近,结体严整,笔法沉稳,遒劲奇崛,有自家风貌,与他的山水画十分相似、协调。他的作品除卷、轴外,大都与其绘画作品连接在一起,如画卷末尾的长题,立轴上部空白处的诗题等等。
  其三,对明代后期水墨写意画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沈周吸收了历史上公认的花鸟画大家之长,笔下所绘之物具有平淡、天真的气质,是既生动又空灵的“登神逸品”。他的花鸟画对此后的陈道复(淳)、徐渭、周之冕等的花鸟画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周之冕,他在沈周的花鸟画中发展了“勾花点叶法”。由此可以看出在沈周笔下不仅为中国花鸟画作出了创造性的归纳,而且为后来的花鸟画发展奠定了基础。

[ 本帖最后由 天籁 于 2010-9-1 11:4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6 04:56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