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05|回复: 0

篆刻人生 笔墨风流---广东电视台副台长蔡照波的艺术追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0 10: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空中飘落着毛毛的细雨,亲抚着行人的脸庞。一股浓郁的春天气息,伴随着涟漪阵阵的珠江河水,吹拂着大地,给喧嚣的都市带来了几分恬静,这就是岭南四月天,温和而细腻。
  这一天,我在《南方都市报》Susen小姐的引荐下走进了广东电视台的办公大楼,踏进了集篆刻、绘画、文学、电视艺术于一身的广东电视台副台长蔡照波的办公室。
  蔡台长的办公室是一个曲尺型,桌面上摆放着文房四宝,墙壁上书画艺术作品琳琅满目,文人墨香之气飘逸在50多平米的工作圣地,他的兴奋点常常围绕着篆刻、绘画,他指引我观赏摁在毯墙上的新作。采访的时候,不断有人找他,电话也接二连三,工作的繁忙可见一斑。
  蔡台长,个头中等偏瘦,皮肤白皙,双目充满了睿智,普通话里略带潮音,精干而不乏亲善,敏捷而温文尔雅,他的身上散发出南方精英的气度。
  一、沐浴潮风
  蔡照波出生在有1600多年历史的潮州古城,城内文物古迹700多处,古桥、古寺、古塔、古祠、古府第、古民居遍布老城区,建筑和人文景观可见唐宋时期的遗风,城区的西湖景色迷人,西湖池碧波荡漾,西湖山峰峦起伏,市场经济的潮流已经浸入了潮汕的每个角落,而古城依然民风古朴,恬静淡然……蔡照波出生在西湖边一间老厝,家里的门窗雕龙画凤,老厝与西湖间由一条斑驳的石板路相连,屋后是蕉园,院里有口井,可谓是年年庭院栽荷花……
  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潮汕地区深受海上画派的文化影响,到上海美专深造的潮汕人,目前还健在的有30多人,他们学成归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形成了“潮汕画派”,又称“岭东画派”。
  迷人的潮州山水,陶冶了蔡照波的诗性情怀;浓郁的人文氛围,铸造了他的艺术天性。
  二、艺术追求
  蔡照波的父亲曾教导他:“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高中毕业后,蔡照波曾有过一段时间比较空闲,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跟老师学画国画,见老师作画时常用两方师祖王个簃篆刻的图章,竟对篆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便与篆刻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几年的苦学苦练,蔡照波就能不必打稿,几分钟刻一方石、牛角、象牙、塑料等任何一种质料的名章。这种兴趣伴随着蔡照波下乡当“知青”和后来招工回城当工人。恢复高考后的1979年,蔡照波考上了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缘于篆刻艺术,他得到了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商承祚的悉心指导。商承祚是一名书法大师,年轻时候就刻得一手好图章,古稀后封刀不再,可是依然关心着此道的弘扬。商承祚讲究严师出高徒,指点他从头开始,借助于丰富的资料从规秦抚汉起,直至对明清以来各派诸家的篆刻艺术都精研一通,然后有所侧重地在专攻秦汉玺印中以求切合当代之变。为提高自己的篆刻技艺,蔡照波还找到在广州美术学院讲授书法篆刻的欧广勇。欧广勇是自学成才的艺术大师,实践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给予他具体的指导,使他得到了更多艺术创作的源泉。
  大学的四年生涯,蔡照波如饥似渴地沉浸在文学艺术的海洋中,攻读文史,锤练篆艺,写诗赋词,历经磨砺,驾御文字笔划的能力、表述文字含意的造诣日渐娴熟。每当夜深人静,每当半醉半醒,他才思迸发,兴酣挥刀,一刻而就。
  蔡照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电视台,忙碌的工作并未削弱他的雅兴。
  在日后的艺术追求中,蔡照波还偏爱于墨竹,可以说,墨竹是蔡照波的艺术性情的一种自然的表露。自古以来,竹与梅兰菊被称为“四君子”,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俗之态,漆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特征。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郑板桥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 蔡照波的偏爱大抵也出自这些因素吧。郑板桥画竹跋句有云: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蔡照波画竹时,看到的何尝仅仅是竹?
  打开《蔡照波墨竹篆刻集》, 细观其作品,蔡照波的墨竹图清新明净,竹竿修长见上进之势头,竹节凸显露顽强之节气,竹叶风姿卓越,充满灵动。落墨在重与轻之中穿插,在有与无之中形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蔡照波的篆刻艺术植根传统而有新意,早已在书坛前辈中有良好的印象。画金石收藏颇丰、见解独到的大杂文家老烈,出版家兼散文家苏晨,有“军中篆刻第一刀”之誉的军人画家兼篆刻家廖宗怡,都赞赏蔡照波的篆刻。蔡照波的篆刻艺术同时得到老先生秦萼生的赞赏,曾说“照波的篆刻在我省青年中是一流的。”他曾亲手帮蔡照波挑出赴日参展作品,还抱病为《蔡照波篆刻》题签。
  对于篆刻,蔡照波有自己的不凡见地。在他写的一篇篆刻艺术的随笔《西泠梦》中写道,“咱们岭南,自晚清黄牧甫两度来穗之后,虽产生有李尹桑、邓尔雅、冯康侯、黄文宽等不少有成就的印人,惜多数都在黄牧甫的面目上想极致发展而已。毕竟,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而不在于因袭。”
  蔡照波以篆刻见长而加入广东书法家协会,继而,他应华南文艺业余大学之聘,讲授《印学史》、《篆刻》等课程。他潜心研究篆刻艺术,每有独特见解,便欣然忘餐。他能把篆刻这门古老的艺术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各得所益。在当代,篆刻学习易受时人影响,后学者容易类同一面,蔡照波在教学上的作为,是值得引人注意的。
  蔡照波读的是中文,他难舍文学情结,利用工作之余,写作出版了散文集《渡你过海》,文章精短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如散文《渡你过海》在细微中见哲理:“人生就像船,总要寻找港湾去抛锚。”又如散文《故乡儿时梦》于触角中见真情:“‘东坡所至有西湖’,东坡没到过我家乡,但我们也有西湖。”同样的情怀还有《老厝》等篇什。
  蔡照波对艺术追求有一段感言:不管追求何种门类的艺术,当以激情进取,创新超越,实现一种为时代所需要又在书写时代的价值。
  三、纵横人生
  蔡照波的行政身份是广东电视台副台长,分管珠江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但是,在如此繁忙的工作岗位上,他以艺术养性怡情,在行政与艺术的两条轨道上,并步齐进。
  电视作为一种媒体,传达的不仅是新闻,还有娱乐、资讯等多方面的信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需要各门类艺术作支撑。电视区别于其他媒体是娱乐性、可视性、直观性,相对于其他媒体,是一个新型媒体,相对新媒体是一种冲击如互联网。因此,在电视领域里,要求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太单一难以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因此,从事电视事业的人,需要具有多方面的修养,去滋润事业,成就事业。
  广东电视台台长梁浩泉在画册《笔墨风流》中的序中提到:“对艺术追求是他们在另一层面的出色表现,广东举办过多次摄影,书画作品展,对提升台的文化品位大有裨益;在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年代,他们能够静下心来,研讨书画,挥毫泼墨,把爱好融入生活中,是人生的一种美丽。我希望我台对艺术有爱好和追求的人,把追求艺术锲而不舍的精神同广东的电视事业更好地统一起来,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电视节目的创作中呈现神采,尽显时代风流。”
  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也在画册《笔墨风流》谈到:“业余的艺术创作,有利于个性的发挥,由于无法将全部时间用于创作,反而有利于激情的保持;这种兼职多业是见仁见智的事。”
  蔡照波说:囿于客观条件,只能利用零星时间习艺,不可能鸿篇著作,只能是小点心,小随笔,艺术小品。实际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经济利益;是一种业余心情,业余人生,为自己的生活从平面,走向立体,是一种追求。
  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以新闻资讯为主,如:《630新闻》权威快捷,一直是广东省新闻资讯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栏目,也是广东省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栏目之一;《今日关注》以“民生无小事,今日多关注”的亲民定位赢来大量的观众,成为广东省收视最高的民生新闻栏目。
  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多年收视连创新高,其制胜法宝是以“本土化”或“地域化”的品牌节目构成频道特色,在新闻、娱乐、资讯方面来强化它,坚持走平民化本土化的道路,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受到广大广东观众的喜爱。其收视率在广东省独占鳌头,去年单频收成3.2个亿,成为岭南收视战场上的大赢家。对于事业的前景,蔡照波充满信心地说:“我们正在努力把珠江频道打造为第一粤语频道。”珠江频道采用粤语播出,已经覆盖到北美、香港、澳门,是我省目前覆盖面最广的地面频道,更可喜的是以入股马来西亚家娱电视的方式覆盖东南亚部分地区。此外,娱乐有线频道在马来西亚,还可以用手机接收到。目前,最大的对手是香港的翡翠台。只要我们努力,珠江频道将成为世界或叫国际第一粤语频道是有望企及的。
  凭借蔡照波的勇气和精神,他一定能够在人生的舞台,纵横捭阖,尽显风流!

  附:
  蔡照波简介
  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任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广东电视台副台长,高级编辑、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墨如金》主编,墨如金古典诗歌·诗书画印大赛篆刻评委。

  作品曾入选“第五回中日篆刻展”、“粤台书法联展”;
  2005“首届全国新闻界书法大展”(获二等奖)等多种展览;
  2004“印证西泠”(岭南展);
  2002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蔡照波墨竹篆刻集》;
  1994年在广州美术馆举办“蔡照波篆刻展”;
  1994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蔡照波篆刻》;
  篆刻作品及艺术随笔散见于《西泠艺丛》、《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人民日报》等数十家报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0 00:32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