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50|回复: 0

鲁霞:遐想朱新建(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6 09: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鲁霞


一日,朱新建赴镇江,朋友请吃大锅面。镇江大锅面的锅很大,锅盖极小,放在锅里飘来飘去。朱新建悟道:存在永远是一口大的锅,而我们的认识永远是一个盖不住锅的小锅盖,不是飘到这儿就是漂到那儿。朱新建悟到了存在的无限性和认识的有限性。

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有“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经济学家西蒙经过观察,认为完全理性只是理论的假设而已!人类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动物。于是,西蒙修正了这一假设,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论,并因此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有限理性”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比如,既然人的理性是有限的,那么由人组成的政府的理性也是有限的,计划经济也就成为一种不可能。

西方人擅长抽象思维,总弄个概念、体系啥的,恨不得抽象得抽筋剥皮。其实,用阿Q的话,那些东西,我们早就有了。“有限理性”没啥稀罕的,孔夫子不是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吗?中国人不玩概念,靠的是悟。朱新建就是从镇江的锅盖面悟出了“认识终归是有限的,而存在肯定是无限的”。悟,比概念更形象和入心。

熊秉明说过一句话: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不解。感觉夸大了。正成先生与熊秉明交往甚深,有机会与正成先生聊天,便当面请教。正成先生说:熊秉明认为,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家又与西方哲学家不同,我们的终极目的不是建立体系或系统,而是在顿悟之后返回现实生活,比如进入书法,因此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或许是一家之言,我却是信服的。其实,顿悟后进入的不仅是书法,还有文人画。或许,若拿文人画作比喻更能让人信服。比如,朱新建就是在不断地悟,然后将其所悟渗透到绘画中的。

朱新建作品的感性、张扬和另类,是个陷阱,很多人陷了进去。细细分析,他是极为理性的,总是在不断地悟,一点一点地积累。这是他与很多画家不同的地方。许多画家,单纯从绘画角度看各方面都不错了,唯独缺乏的是对人生和社会认识的深度或高度,而这又是致命的。从用心思考的角度说,朱新建是理性的,但这种理性是一种“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或许是朱新建认识的起点,也是我们认识朱新建的起点。

因为是有限理性,人就永远没有资格牛B。只有无限理性的人才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中,才牛B。朱新建从不牛B,从不扮大师,没有一丝一毫的愤世嫉俗、自命不凡、主观武断。文风也是娓娓道来、形象朴实、从容不迫、冲淡平和。当圈里人说“古以倪云林分清浊,今以朱新建论高低”时,他连忙反对:千万不要这么说,这么说比较可怕。他主张把调子放低些,调子低些反而可信。他不去刻意宣传自己、做市场,即使到央视“百家讲坛”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放弃了。

因为是有限理性,朱新建常常令人意想不到地宽容。早期,权威人士对其激烈批评,朱新建却对批评者的艺术成就表示钦佩,对简单粗暴的批评表示感谢。他主张艺术的多元,不以文人画排斥本体画。他认为当代艺术是一场没有踢完的足球赛,不要急于下结论,判定谁输谁赢。就像盲人摸象,他从不认为自己摸到的就是全象,也不认为别人摸到的不是大象。对许多事情,他都认为无可无不可,也对也不对,只不过角度不罢了。

因为是有限理性,他对艺术的执著和付出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他一笔一笔拯救自己,试图接近无限、反映无限。人们太多地关注他的特立独行放荡不羁了。对艺术,他更像一个苦行僧,一心一意一个目标,一笔一笔一步一步地西行。他执著是因为他热爱,所以他又像一个笑面佛,得道而返,以此为乐,不在意他人的评说和金钱的诱惑。

宗白华说:“中国人不是像浮士德‘追求’着‘无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中西文化没有高下之分。康德、黑格尔的哲学近乎天书,抽象枯燥得令人发狂,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文化半深不浅,中途而返,避免了抽象更加人性化却也少了系统和高度。

无论如何,画家是要悟道的。只有发现无限,才能表现无限。而所谓的道决不是自然而然地由技而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4 03:43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