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70|回复: 0

[选刊] 王维的禅诗与习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9 17: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维的禅诗与习禅
  当然,王维被称为一代"诗佛",还是有"词调秀雅"不做佛语而有浓厚的禅理、禅趣的作品的。他们不仅在诗歌艺术上有特色,更开拓了诗歌艺术表现的新天地。重要的一点是他把"见性"观念有机的融入诗的情境之中,表现物我一如的境界。禅宗把"万法"归于"一心",如王维描绘出自想象的"雪中芭蕉",曾有人这样评价:诗者,妙观逸想之所寓也,岂可限以绳墨哉!



      如王维作画,雪中芭蕉,法眼观之,知其神情寄寓于物,俗论则讥以为不知寒暑。这种"神情寄寓于物",正是王维的某些诗所特有的思维表现方式。将万法归于一心,独以"明心见性"不需采用热情、激烈的抒情方式,而写的却是心灵独创的世界。这一点,更好的体现在他的风景诗中。


      如《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是历来都被认为极富禅意的诗。这里的"白云、流水"不仅是客观的景物,更是诗人主管心性的象征。它们生动的衬托出诗人那种物我无一,自由自在的乐道心怀。王维笔下的白云流水是他心中所映像的景物,其自由舒卷的形态也暗示着诗人的心态。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归辋川作》)
  空林独与白云期。 (《早秋山中作》)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答裴迪》)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辋川集·欹湖》)
  如此等等,他诗中的意蕴远超物象之外,他是借"白云"来展示内心。清代的徐增是居士就曾评价王维说"诗到极则,不过是抒写自己胸襟,若晋之陶元亮、唐之王右丞,其人也。" 的反照,用客观来反照主观。


      如《鹿柴》一首: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
  没有人迹,没有人语声,没有日光,只有反照的光彩,从而表现了日暮山林的一片空寂。这首诗写得是空旷、暗淡的景物。却给人"淡而愈浓、近而愈远"的印象,就是因为其中表现的心境值得品味。



      还可以举《山居秋暝》为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表现上的主要特点是以动写静,所有的意象都表现"空山"是如何的超离尘嚣。所以一幅清新生动的山中晚景,反照出一个"空"字。《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显然不是空无所有的山,而是心灵的感受。这种感受显示出内心的空寂清静。这与《鹿柴》中的"空山"是一样的。在他的《辋川集》中时时有这样的绝句。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在这里,动乃静,静乃动;实却虚,色即空。本体是超越他们的,他们合为一体。这便是在"动"中得到"静",在实景中得到虚景,在纷繁现象中获得本体,在瞬间的直感中得到永恒。花开花落,鸟鸣春涧,然而就在这对自然的片刻顿悟中,你却感到了不朽的存在。

[ 本帖最后由 墨海 于 2009-1-9 17:2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5 13:05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