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91|回复: 0

论佛教修行的境界(何文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7 14: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何文凤
2009年03月17日 《南山梵音》


佛教区别于其他一切流派的基本理论特征是缘起理论。缘起理论认为,人生和宇宙是由各种原因和条件的合和而生成的,一切事物都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都是“无我”的,即绝对空的。那么,如何在这绝对空的世界中寻找自我,实现自我呢?佛教提倡通过不断地修行,让内心进入宁静和无妄的状态,同时,也得到和平、安乐和无为的喜悦。在这种状态下,所有生命的幻影,生与死的界限都消失,只剩下永恒的安谧。这样,才会真正达到一种“即空即有、亦空亦有”的境界。

理解了宇宙一切皆空,“心”就会得到永恒的和平和宁静,人也就会平静地、自然地生活。人一旦获得这种智慧,就会永远拥有,在生命结束时也不会丧失。这种心灵的永晅的宁静就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

关于佛教修行,中国佛教各个宗派都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但最终都落在一“心”上,都是围绕“心”而展开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佛教心性理论,并以心性理论指导修行实践。虽然各宗在心’陆理论上解释各不相同,但追求的目标和境界是一致的,都是要达到一种心的平静与圆融无碍的境界。以下试图通过对心性理论的阐释来理解各宗对修行境界的追求。

在中国哲学史上,“心”主要指生理和思维器官,古人认为人的心脏具有思维能力,因此它主要指人的主观精神活动范畴。但佛教所讲的“心”具有不同的含义,虽然也包括有“生理和思维功能”,而主要还是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

“心”,是万物的本源、修行成佛的根本; “性”则是指人的本性,是表示人的本质和自我价值的范畴,它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生命、情欲、知觉等)和社会属性(伦理、道德等)。总的来看,佛教的心性论就是探讨人的心性是寂静的、还是有染污的,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的,人是否有成佛的内在依据(佛性)以及人怎样成佛等问题。

华严宗把“一心法界”(“真如佛”、“一真法界”)看作世界所有现象的本源,并用“法界缘起”解释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包括“四法界”、“六相圆融”、“十玄缘起”。该宗认为,“一心”即是“理”,“一心”所起的现象即是“事”,“理事”之间是相即相入的。华严宗用这种“理事互彻”来说明世和出世间的各种关系,并且把“事事无碍”作为修行的最高境界。

天台宗提出“性具善恶”说,认为众生心中,净染善恶无所不具。它把“止观双修”作为其根本修持方法,特别注重禅法的功能。所谓的“止”,指禅定,观,指智慧。该宗的核心思想是“一心三观”,即在禅观中,能够同时体会到空、假、中三谛,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该宗还提出,“三千”是永恒的存在, “三千”之外别无其他本源,而“三千”之间是互相依存和容纳的,这即是“三千互具”、 “,陆具三千”思想。在心与世界的关系上,天台宗创立“一念三千”理论,认为任何一念心,都可具足三千世界。众生的差别,不在“性具”,而在于“三千”有隐显的不同。而隐显的不同是由因缘(业惑)造成的。所以该宗强调,要断除业惑,修心方可解脱。

法相宗认为,一切现象的本源在于唯识,主张外境非有、内识非无的“唯识无境”说。 “唯识真如”不离于识,它存在于一切众生,称为“理佛性”。该宗主张阿赖耶识缘起说,认为一切现象的种子都含藏在阿赖耶识中,由种子变现万物万象。虽然八识都可以变珊目应的现象,但前七识变现的只能是影现于内心的物象。该宗还以“五种姓”为依据,认为有一种“无姓”的有情,但不能成佛。

禅宗主张以禅定作为佛教的全部修行,自称“传佛心印”,又称“佛心宗”。它以“真如之心”为一切现象的本源,认为人人有佛性,并提倡“直指心性,见性成佛”的顿悟说。

在四个心,性论较为系统的宗派中,华严宗、法相宗、禅宗都认为真如佛性是至善至净的“自性清净心”,天台宗却认为,性具善恶染净;华严宗、天台宗、禅宗认为,真如佛性遍在,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通过渐修、顿悟成佛,法相宗却以“五种性”为依据,认为有一种人不具备咸佛的无漏种子,故“一阐提人不能成佛”;对于众生皆有佛性的争论,又引出了无情有性的问题,唐代天台宗的湛然、三论宗的吉藏和禅宗的菏泽神会大师都认为无情物亦有佛性,“草木瓦石悉有佛性”。

天台宗的性具说和华严宗的性起说形成鲜明对照,以下对此略作比较。

天台宗认为,佛陆不但陆善,而且性恶,成佛不一定要真心,妄心也可成佛。所谓的“—念无明法性心”,—念即是凡心一念,凡心一念根尘相对,如是凡尘—念,即是具足三千世界的一切善恶性相,这也是“一念三千”的含义。“一念无明法性心”是通于染净的,是证悟菩提的根本和依据,平常的一念心是由无明与法性相结合所产生的一切烦恼、智慧,在烦恼中包含了一切善的、恶的、无记的东西,通过观想实修,才可以开发智慧,成就法身,达到解脱。

华严宗主张性起说,这是华严宗教义的核心。所谓性起,就是称性而起,即一切众生无不具足如来智慧,只要称性而起,便可成佛;就佛性与万法的关系来讲,指一切诸法都是佛性的体现,离佛性之外,更无一法。华严宗认为,众生的佛性是本明纯净、毫无染污的,是自性清净的圆明体,本觉智,这是以法藏为代表的。但是自性清净的圆明佛性怎么会产生迷妄之众生和畜生、地狱等恶鬼呢?华严宗认为,众生本来是具有本觉真心的,但由于没有被善知识开导,故出于迷妄状态。由此产生法执、我执,因有法我之执,便会产生贪、瞋、痴,造成恶业。业成难以逃脱,便有六道轮回之苦和种种恶法之相。这是依《大乘起信论》的心具真如生灭二门之义来解释真心随缘而起生灭变化的。

华严宗的另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区别子其他宗派的,就是法界缘起说。法界的含义即为一至善纯净的本体,即所谓的“真心”、“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清净佛智”。华严宗大师智俨、法藏、澄观、宗密均把这一“真心”看作是一切诸法、万物的本原,世间理事及一切众生皆以此“真心”为本体,都是“真心”的体现,离此“心”便无一切。

法界缘起还以法界为本,缘起为用,法界原本难以得见,犹同虚空,只有通过缘起,通过开示才能显现。华严宗以法界缘起的体用关系来说明真心之本体与万法之间的关系,这是华严宗的理论基础。并由此产生“六相圆融”、“四法界”、“十玄无碍”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为了说明一切缘起法之间是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

两宗在心性论上的差别,使得他们在修行实践上也有所不同。虽然都主张转迷开悟,但天台宗主要站在众生立场上,认为性具善恶、染净二性,必须弃恶修善,方能成佛;而华严宗坚持众生本来是佛的立场,要求众生远离迷妄,证得佛道。

华严宗和天台宗讲心佛众生三者互具,但三者之间突出了心的作用。到唐朝慧能创立禅宗时,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就在自心,净土即在自心,不假外求。禅宗还提倡顿悟,反对读经礼佛、打坐,不重戒律,不立文字。禅宗的“即心是佛”、“见性成佛”、“当下现实之心”的自心本体论,彻底地强化了心的价值。禅宗的这种特别重视心性自由、解放的思想,在当时产生很大反响,吸引了众多佛教信徒,同时也吸引了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对传统的儒家思想产生很大冲击。禅宗主张摒弃世俗认识,主张通过直观地把握万物绝对的空和主体真如的本性,从感性的经验中获得超越,从而达到新的人生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3 23:11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