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87|回复: 1

佛教的生态环保理念及其当代价值(郭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7 15: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03月10日 《人海灯》


佛家常言:“慈悲为怀”、“普渡众生”。这一充满博爱精神的教义昭示着:佛教具有强烈的“众生平等”意识以及深厚的生命关怀精神。因为这里的“众生”一词的含义在佛教教义中具有极为宽泛的含义和所指,它不单单指人,也包括动、植物甚至包括宇宙中一切事物。从而,这一涵盖性极为广泛的佛教教义,也意味着佛教具有鲜明的生态环保理念。而通过深入发掘,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能为当代的生态环保运动提供极富借鉴意义的思想和价值资源。那么,佛教中又具有哪些生态环保思想和理念呢?

一、佛教中的生态环保思想及其发展

1、佛教的“戒杀”与反对“食肉”的思想

显然,佛教教义中包含有大量的生态环保思想和环保理念,而这最鲜明的表现就是早期佛教戒律对于“戒杀”的特别强调。

佛教提倡“戒杀”,也即反对杀戮。所谓“五戒”,也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佛教看来,相互残杀乃是诸恶中最为严重的一大罪恶,因而被置于五戒之首,受到格外的重视。《增一阿含经·五戒品第十四》中说:“所谓杀生者也。诸比丘!若有人意好杀生,便堕地狱、鬼、畜生中。若生人中,受命极短。所以然者,以断他命故。是故,当学莫杀生。”[1]可见,佛教认为,众生之生命是平等的,一众生无权剥夺别众生之生命。否则,就会遭受报应,堕入“地狱、鬼、畜生”中。

正如本文一开头所讲的,佛教倡导“慈悲为怀”、“众生平等”等教义。所谓“慈悲”,晋代郗超《奉法要》阐述大乘佛教以“慈悲为怀”的宗旨:“何者谓为慈?愍伤众生,等一物我,推己恕彼,愿会普安,爱及昆虫,情同无异。”[2]从郗超的这一解释,我们得知,“慈悲为怀”的理论基石乃是“等一物我”,即人与自然万物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正因为物我“等一”,也即所谓之“众生同根”、“梵我合一”。[3]站在“推己恕彼”的立场,我们就要将对自己同类的爱推广到普天下的万物,哪怕小至昆虫,其“性”与我们都是一致的,因此同样应当“情同无异”。那么,杀戮就明显地与这些教义是相违背的。僧肇所著《维摩经注·弟子品》中就说:“天地一旨,万物一观,邪正虽殊,其性不二。”[4]宇宙万物的“本性”在根本上乃是一致的。后来的《坛经》更从“佛性”的层面讲:“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坛经·行由品第一》),真正的“佛性”乃是无二区别的。因此,站在“本性”同一的立场,“戒杀”就应当是佛教中应有之义。

与“戒杀”相对应的、备受中国佛教徒所重视的就是反对“食肉”的主张。实际上,佛教未传入中国之前,对待“食肉”并非一概反对,早期佛教至少在“食净肉”这方面还是允许的。但佛教自传入中土以后,特别是到梁朝,梁武帝奉佛极虔。为表示其虔诚,他发布命令,禁止僧众食肉。这可谓是中土佛教禁止食肉的开始。自此以后,中土佛教徒都严格遵从,相续不违。考其原委,除了梁武帝本人的因素外,同样也是佛教“物我等一”等教义的具体体现。而据《佛说勿食众生肉》等经,也都认为“一切众生无始以来,辗转因缘,互相为六亲眷属,因为有亲缘关系,所以不应该食肉。”[5]

由此可见,早期佛教讲“戒杀”和反对“食肉”都是从“众生同根”、“梵我合一”的角度来讲的。实际上,用“众生同根”、“梵我合一”来说“众生平等”是佛教一贯的主张。尤其当佛教传入中土,由于深受传统中国思想文化,特别是天人一体思想的影响,这种“众生平等”观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而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化”,佛教对“众生有性”思想的极为重视和强调。

2、“中国化”佛教的“众生有性”说的生态环保思想

众所周知,佛教刚传入中国,其被中国人认识、了解、吸收,也即“中国化”,实有一个漫长之过程。“众生有性”思想在中土的确立以及广为流传,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佛教在传入中土之前,仅仅是作为印度沙门思潮之一在流传着。作为印度的一个思想流派,在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佛教受到了印度占优势地位的婆罗门教以及印度传统思想之深厚影响。在印度,自古以来即盛行着“五种姓”的说法,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以及不被视作为人的“贱民”。古代印度的一切思想文化生活无不深受这一观念传统的影响。因而,这一思想同样也对当时出现的佛教具有重大的影响。尽管,佛教是以反抗婆罗门的绝对主宰地位而兴起的,并针锋相对提出了与“婆罗门至上”的统治思想相左的“众生平等”观念。但是,原始佛教尽管也倡导“众生平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思想,但由于受印度传统种姓制度的影响,同时又主张“一阐提人”除外。所谓“一阐提人”在佛教看来也即指那些断了善根,灭了善性的钝根人,这在早期佛教看来这类人是绝对不能成佛的。实际上,可以说这种“一阐提人”完全是按照“五种姓”说推导出来的,实指当时印度社会中最下层的“贱民”。

佛教传入中土以后,其在早期同样所秉持的也是这样一种思想。较早传入中土的《大般泥洹经》也主张:“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皆得成佛,但一阐提人除外”。但是这一思想为秉持“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中国人所怀疑。这种有区别对待的成佛理想显然与当时中土人士的思想与信仰爱好是不相一致的。因此,“阐提无性”的观念在中土人士看来无疑具有极大的不合理性,也为那些试图在佛教中寻求庇护的下层人民所拒斥。正因如此,早期佛教在传入中土以后,为适应中土人士的需要,对“阐提无性”理论作出了重大的纠正。实际上,两晋南北朝时期刚兴起的涅?学说,因其仍持守早期佛教的那种有区别的成佛学说,当时并未成为一种“显学”。只有当晋宋之际,名僧竺道生通过“剖析经理,洞烛幽微,乃说一阐提人皆得成佛。”[6]此后,涅?学说才迅速在中土流传开来。竺道生的“众生有性”学说的重大贡献就在于其极大地拓展了“成佛”的涵盖范围。道生所依据的理论乃是:“禀气二仪者,皆是涅?正因。三界受生,盖唯感果。阐提是含生之类,何得独无佛性,盖此经度未尽耳。”[7]甚至说,不但“一阐提人”有佛性,可以成佛;甚至一切有情众生——也即一切有生命、有情识的“生”物——悉有佛性,皆可成佛。从而,竺道生的学说给了当时的人们以极大的成佛得解脱的信心。

评析道生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阐提之人也可成佛”的思想,其所以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就在于他适合了当时中土流行的思想观念,尤其迎合当时中下层僧众之信仰需要,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化”特色。道生用“含生之类”皆可成佛的思想理论来推导“阐提之人也可成佛”,大大拓展了佛教的影响面,使得佛教得以更广泛的传播开来。实际上,在道生思想中,凡是有情众生,含生之类,都是可以成佛的。不但包括人,也包括所有动物。

但是,“阐提无性”到“众生有性”的成佛思想从终极关怀意义上来讲,依然有其局限性。因为就更宽广的宇宙论意义上来说,“有情众生”依然只是一个极小的组成部分,它排除了花草木石等无情众生成佛的可能性。而只有到天台九祖荆溪湛然,首倡“无情有性”说,才使得这一中国化佛教的“成佛”理趣变得更为圆融而全面。湛然指出:所谓“无情有性”主要指不但有情众生、人、动物、植物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且连墙壁瓦石等无性物也悉有佛性。这在当时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也深为传统的中国人所认可和接受。这种将人与宇宙万物“一视同仁”的态度显然深受中国传统的“天人一体”、“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因而具有博大的涵盖精神和生命关怀价值。

实际上,除天台湛然之外,中国大多数僧众都持有与此相类的看法:“天台智者的实相说为基础,倡‘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无情有性思想亦是题中应有之义。华严宗之净心缘起,把一切诸法归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也没有把无情物排除在佛性之外。三论宗的嘉祥大师,更是明言‘于无所得人,不但空为佛性,一切草木是佛性也。’”[8]这些例子足以表征着中国化佛教中所深具的“宇宙关怀”归趣与价值意蕴。

3、法鼓山的“心灵环保”运动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15: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近现代,特别是由于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及其严重性,使得近现代以来的佛教格外地关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将佛教的视野拉近到现实生活中来。近代太虚大师提出“利生为事业,弘法为家务”之人间佛教的主张可视为这一理路的继承和拓展。而到了当代,法鼓山大德圣严法师提出的“心灵环保”的理念,可谓是佛教自身理路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心灵环保”,圣严法师说:“如果我们经常有布施心,有照顾环境健康的心,以彼此奉献取代相互掠夺,以保护换取报酬,让当代全人类以及后代的子孙、一切众生,都能过得平安快乐一点,我们自己的健康、平安、快乐才有保障,这就是心灵环保。”[9]可见,从这一定义上来看,圣严法师试图通过使人人都先从心做起,每个人保持一个“布施心”、“照顾环境健康的心”,不是通过掠夺和报酬,而是通过奉献和保护来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样的环保才是可行的,于人于己都是有利有保障的。圣严法师不满于传统人们在论及生态环保问题时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肤浅做法,而是深入到问题的实质中,从根本处着眼。圣严法师说:从前人们在谈论环保时,“只强调不要浪费自然资源,要重复使用自然资源,永葆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可是如果人的价值观没有改变,人与宇宙的一体观不能建立,永远都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完成环保的终极任务。”[10]因此,要根本性地解决生态环保问题,必须要从改变人的心灵和观念入手,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对于生态环保问题的解决更来的急切。现代人贪欲和掠夺心极重,且用心于你争我斗,尔虞我诈。“当人们用心于你争我斗,尔虞我诈的伎俩时,其实就是对社会环境的摧残。而明知自然资源有限,人类却不以智慧来保育、维护、生产,反以权谋、暴力、杀鸡取卵的方式加以鲸吞和蚕食,这必然会对我们居住的环境造成无法补救的损害。”[11]人欲的贪婪以及社会环境的恶劣往往会更加怂恿人们实施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侵害和掠夺。所以,圣严法师总结说:“要想保护自然与社会环境,必须要进一步改变行为与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回归根本,从环保观念的改善着手,这也就是法鼓山要提倡‘心灵环保’运动的原因了。”

二、佛教生态环保思想的当代价值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得出,佛教中蕴含有相当显明而深刻的生态环保思想与环保理念。通过对这些教义的积极性论述和阐发,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对于当代生态环保极富借鉴意义的思想和价值资源。具体来讲:

1、佛教教义所提倡的“戒杀”、反对“食肉”以及“众生有性”等思想为当代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极有启发性意义的思想资源。因为佛教的“戒杀”以及反对“食肉”的主张,其思想基础就在于“众生同根”、“梵我合一”。而既然众生在根本上是无二区别,那么尽管有“万物最灵”之称的人类,其在根本上也是与万物平等的,并没有对于万物“生杀予夺”的特权;而哪怕是小到昆虫,其“性”也是与人不相区别的,因而也应当享有与人一般的生存权利。然而,近现代以来,在发展和进步等理念成为人类思想的驱使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完全服从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之需要。人是具有无限优越性的物种,享有对自然的绝对主宰与支配的权利。在“人与自然”这对关系中,二者的地位不是平等的,而是垂直的,人类居上,自然处下。正是这种不正常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是造成当代生态被破坏,物种急剧消失等环境惨剧的根本性原因。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佛教的“众生平等”理念确实具有极重要的借鉴意义。

2、对于生态环保问题而言。显然,当前的生态环保等措施不能只是停留在浮面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保护层次上,根本的要从改变人们的心灵和观念入手。“众生平等”的生态环保理念除了要求我们站在“推己恕彼”的立场,将对自己同类的爱推广到普天下的万物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唯有改善当今恶劣的社会环境、改善贪欲成性的人心,从“心”做起,那么“众生平等”的生态环保思想和理念才有可能从观念变成现实。当今的生态环保问题所以日趋严重,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很重要的就在于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狭隘地、不知满足地“索取”。人类为求得一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眼前的“发展”和“进步”,肆意地破坏自然环境,掠取有限的自然资源,让昔日美好的人类家园变成“人欲”肆虐的场所。这种不计代价、不顾后果的盲目掠夺无异于“慢性自杀”,不但对当下的人类生存构成直接威胁,最终也必将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繁衍。尽管,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纷纷提出许多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良策”,但多是一些浮面而浅显的道理,对于问题的根本解决仍显得“捉襟见肘”。正因如此,当代圣严法师的“心灵环保”理念适时而出,其深刻的环保思想和理念对于当前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运动实在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总而言之,要推进环保事业顺利开展,必须要撷取方方面面的价值和精神资源为当今的生态环保服务。可以说,佛教中蕴含的大量有关生态环保的教义思想,实在可以为当今的生态环保运动提供极富意义的价值资源和精神借鉴。

参考文献:

[1]《增一阿含经》(上),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2]祁志祥著:《禅学与中国文化》,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

[3]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3页。

[4]同[3],第173页。

[5]丁大同编著:《佛家素食》,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6]赖永海著:《中国佛性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7]同[6],第66页。

[8]同[6],第218~219页。

[9]圣严法师著:《人间世》,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9页。

[10]同[9],第68页。

[11]同[9],第81页。

作者:郭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4 01:01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