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64|回复: 0

[选刊] 关于当代诗词理论批评现状的思考(张河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0 09: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张河清

 
    思想理论的升华离不开批评,诗词理论的升华同样也离不开批评。古罗马著名文学评论家贺拉斯曾经用“刀子”比喻文学创作,用“磨刀石”比喻文学批评。他认为没有“刀子”就不必要“磨刀石”,而有“刀子”就必须要有“磨刀石”。“磨刀石”虽然“自己切不动什么”,但却“能使钢刀锋利”(《<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53页)。这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相互依存的关系。就中华诗词而言,创作与批评是一对双生子,他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离开了批评的创作将迷失正确的方向,没有了创作的批评,也只能是一只无头苍蝇,四处碰壁。诗词理论的批评是通过对诗词作品的分析、鉴赏;对作者思想、生活和创作的评论;是对整个诗学流派和诗学运动的评价来影响和引导诗词创作的发展方向。如果诗词理论批评不繁荣,诗词创作的提高也只是一
句空话。
    中华诗词,作为祖国文学宝库的精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磨折,终于随着国运的振兴而走出低谷,重获新机。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她是爱好者最广、作者群最大、出版物最多、社团组织最为活跃的样式之一。“现在,格律诗的发展势头很旺”(郑伯农《新格律诗的现状及发展》)。当代诗词创作的活跃和繁荣,又带来了诗词理论批评的兴旺和发达。纵观当代诗词理论批评的现状,有喜有忧。喜的是:我们对诗词理论批评的观念,我们的诗词理论批评队伍,我们的诗词理论批评的阵地,从无到有,由少增多。以中华诗词学会为主帅,以全国各诗词社团组织为群体的诗词理论批评队伍正在向诗词理论批评的舞台进发。他们利用以《中华诗词》杂志和各种自办的诗词刊、报为阵地,发表了一批有见地,有深度的理论批评文章和理论著作。从事诗词理论批评的作者由少渐多,刊物发表的批评文章由少渐多。诗词理论批评的视野也逐步扩大,从仅仅满足于作品作者的批评到探讨当代诗词与当前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的关系。更值得可喜的是我们的诗词理论批评文字,已从单纯的作品作者评价中跳出来,而能触及诗词作者的思想追求、精神品格,时代脉博,对问题的剖析由浅入深,这些无疑对提高和升华当代诗词创作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然而,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从当代诗词理论批评所取得的成绩中,更多地看到的是担忧和责任。当代诗词理论批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滥、俗、滑、钱比较普遍地存在”,“鲜见透彻骨髓的针贬”。(陈良运《要重视当代诗词的发展态势》)。其一,诗词理论批评的“滥”。当我们测览许多诗词刊物发表的批评文章时,不难发现,不少一个腔调,一定样式的公文式评论。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序”,总是“初一”、“十五”、捡好话说,这些“吹捧”、“奉承”文章之多,评论样式之雷同,引用古代诗评诗论之轻率,便使人想到批评的过滥,而没有丝毫赏析的愉悦,这种批评能起到升华诗词艺术的作用吗?回答是否定的。其二,诗词理论批评的“俗”。近来,我们常见到一些诗词理论批评文章不是为了诗词的进步,纯粹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有的批评则带有明显的个人积怨与不平;有的似乎为了发地某种不快,宣泄个人情绪;有的则是以点概面,打击一大片:有的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这些批评文章手法之俗,内容之俗,出发点之俗到了近似骂人、吵架的地步。这些“骂杀”的文章只能给诗词创作者和读者蒙上一层不该有的阴影。其三,诗词理论批评的“滑”。诗词理论的批评不忠于实事求是的原则,过分地夸张。什么当代诗坛“泰斗”,当代诗词“精英”,甚至把一些才人门的年轻诗词作者吹成是“完全可以列入历代名家之林”。有的对于老朋友、老熟人的作品不能批,怕伤了感情,甚至连诗词函授班学生的作品也是只说好不说坏。好诗要精评,批评要直言。真正象钱明钢先生那样快人快语的、象熊东邀先生那样精深精到的评论,实在是太少了。因此,诗词理论批评的圆滑世故,使批评悻离了文艺批评的标准和原则,这是最为使人担忧的倾向。其四,诗词理论批评的“浅”。诗词理论的批评要表现批评者的思想观点和审美情趣,要从一定理论高度来剖析作者创作的得与失,评价诗坛的是非曲直,由个别而论及一般,由感性的体悟上升到理性的审视。而我们的不少批评文章只知就事论事,有的只评不论,有的只论不评,没有高度、没有深度,只停留在鉴赏和一般性的评论上。这种浅显的批评根本起不到应人金针的作用,也不益于整个诗坛的健康发展。
    从当代诗词理论批评的喜与忧的冷静思考中,我们至少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一、批评要与时俱进。唐诗、宋词、元曲的繁荣与鼎盛,与那个时代的诗论精评分不开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创作优良传统,同样适用于现代诗词批评。用时代的强音奏响反映社会、震撼人心的诗坛乐曲,那么诗词评论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用评论者的慧眼和灵感去点燃当代诗词创作的火炬。二、批评要实事求是。诗词的社会作用不是通过抽象的说教,而是通过具体感人的活生生的形象来感染读者。因此,评论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时,必须依据文学的特点,遵循诗词内部的规律,对具体作品作具体分析。”不能人云亦云,要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以此来推动当代诗词创作水平的提高。三、批评要与人为善。对于思想内容好,艺术表现力强的诗词佳作,要充分肯定,大力扶植;对于有错误倾向的要开展说理教育,但不要进行“棒杀”;对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基本可以,但又有某些白玉微疵的作品,既要大胆肯定其优点,又要具体指出不足。总之,在诗词理论批评中要体现一种人文关照,和“三人相处,必有吾师”的态度。不要文人相轻,要营造诗友相敬的诗坛氛围。四、批评要体现良好修养。观察当今诗词批评总体水平的低下,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与批评者本身缺乏良好的素质修养有着直接关系。试想,一个对诗词艺术毫无知晓的人,一个思想品德低下的人,一个没有时代精神的人,怎么能对当代诗词进行正确的评价和精深的剖析,又怎么能把握航向,点石成金?我们的批评家要向导游那样,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才能,把游客引进多姿多彩的美丽世界中,使我们的诗人倘佯于艺术的海洋里,不断使读者进入美的艺术境界。从而陶冶性情,升华人格。
    当代诗词创作的热潮正向我们涌来,我们也必将迎来诗词理论批评的春天。让我们更高的举起诗词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的旗帜,把诗词理论批评指向诗词创作和作者本身,来指导当代诗词创作,真正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在不断创新中获取常青的生命。
      作 者:张河清(字茂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诗词学会理事)
      赐教处:湖北省嘉鱼县球场小区建设A座
      邮 编:437200     电话:0715--6313200(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4 12:02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