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55|回复: 1

[选刊] 南国奇花——读《路边吟草》(萧星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0 12: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新纪元中华诗词艺术书库《路边吟草》  萧星璧?


作者: 萧星璧?


 

   北聂南熊奇花竞艳
?  胡乔木在聂绀弩《散宜生诗》序中说:他“热烈希望一切旧体诗新体诗的爱好者不要忽略作者以热血和微笑留给我们的一株奇花——它的特色也许是过去、现在、将来的诗史上独一无二的。”我爱《散宜生诗》,也赞同此评价,但我以为新纪元中华诗词艺术书库第四辑第一卷《路边吟草》在当代传统诗词中,也应是用热血和愤怒浇灌出来的一株奇花,从风格上讲,也许也是独一无二的。
?胡认为《散宜生诗》特别宝贵的有三点:一是“用诗记录了他本人以及与他相关的一些同志二十多年来真实的历史,这段历史是痛苦的,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纪念的。”熊鉴的《路边吟草》“吟成劫史供谁赏,留与儿孙作胆尝。”“寄语骚坛休见笑,只当泪史莫当诗。”不亦正有其共同之处。
?二、胡认为聂翁“虽然生活在难以想象的苦境中,却未表现颓唐悲观,对生活始终保有乐趣,甚至诙谐感,……这确是难能可贵的。”熊鉴不也大同小异;一个在北大荒,一个在芙蓉国;都是在千锤百炼之下,未能粉身碎骨,一回北京,一返羊城;只不过前者似已超然物外,诙谐风趣,笑对人生灾祸,故虽身罹万劫,犹能活到八十三岁而寿终;后者犹怀忧国忧民忧时之志,冷对棍棒鞭笞,怒斥“史无前例”,李汝伦誉之为“怒目金刚”,“许褚裸衣斗马超。”一笑一怒,此又其所不同者;而熊今年已七十三,九死幸存,虽骨瘦嶙峋,满头霜雪,然其诗思之敏捷,联想之非凡,却乎远超时下,此又其相同者乎?
?三、胡谓聂翁“所写的虽然大都是格律完整的七言律诗,诗中杂用‘典故’也很不少,但从头到尾都又是用新的感情写成的,他用了不少新颖的句法,那是从来的旧体诗人所不会用或不敢用的。这就形成了这部诗集在艺术上很难达到的新的风格和新的水平。”试观《路边吟草》中的(挨斗)“头顶高冠颈挂牌,横眉一笑对群豺。平生不惯低头活,死后何妨站起埋。”(牛栏训话)“休装受屈若无辜,‘喷气飞机’不在乎。如此冥顽难改造,明朝再吊‘半边猪’。”(游斗)“小偷要犯一绳牵,高帽书生走最前。自打破锣还自喊,罪该万死反红天。”(杂咏)“不是丰年竞说丰,英雄台上各争雄,可怜岁岁苍生血,化作胸前一朵红。”不又都是以当代特有的新颖词汇俚语,吟当代特有的沉痛之事,这难道又不同样是传统诗人不会用或不敢用,也许还会被视为异端的么!?然而,正是这些通俗平凡而又惊人的诗思诗语,却乎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在传统诗词集子最不走俏的今天,《路边吟草》一版再版。据熊鉴来信说:“《路草》一开始发行,便收到数百封来信,感情皆从肺腑中迸出,感人至深,给我也频添了勇气和力量,这才‘不辞刀下作诗人’。”熊子之言,不虚也。当昆明、安徽我的两位兄长收到我今年寄赠给他们的春节礼品《路边吟草》,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一口气读完,赞不绝口。我县老年诗书画影研究会就有十八位会友先后主动来托我为他们代购此书,他们中有的是老诗人;有的是爱好者;有的对诗词还不摸门,我曾分别问过他(她)们,为什么肯花钱买这本书?答复归纳起来不外三点:一、一读就懂;二、他说出了我们心中多年来想说不便说,不敢说,不能说,也说不准、说不好的;三、对于平常的一些事、史、人、物,经过他的笔下,就变得来十分新鲜,甚至令人哭笑不得,咏味深长。

?因物起兴借物讽人
   宋·张炎《词源》称:“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清·彭孙?、吴衡照同样认为咏物词极不易工。吾观熊鉴咏物,颇得其要。如咏水,“天生水性最温柔,世上无它万物休。伊本无心成泛滥,三门紧逼乃横流。”“河宽自有平流水,口窄能叫不沸腾?”寓深厚人间事理、哲理于水性之中,既通俗晓畅,又含蓄易懂,读之,能不给人以“载舟覆舟”,“得民心者王,失民心者亡。”的联想。再如《黄河杂想》“黄河为福也为灾,祸福皆因闭与开。莫怪下游浑浊甚,泥沙滚滚上游来。”“石走泥奔何日休,野人长抱杞人忧。忧它久积成山后,难说黄河不倒流。”《越秀山咏树》“山中无数栋梁材,化作人间灶底灰。汝辈得天何独厚,年年高踞越王台。”《虾》“跳跃灵于蟹,峥嵘势若龙。生前无滴血,死后一身红。”《观猴戏》“帽插野鸡毛,乌纱挂紫貂。头笼小白脸,身着大红袍。作势将须捋,装腔把扇摇。文能挥彩笔,武会耍关刀。颇具书生貌,还兼大将豪。眼随鞭影转,步踏鼓声敲。举足绳三晃,拾钱尾一翘。乞怜频拱手,求赏屡弯腰。主子微含笑,旁观亦解嘲。哈巴当马跨,官比狗儿高。”寓物理、形象、心态于人事,入木三分。非诗思敏捷,观察入微,见微知著;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爱人之所爱,恶人之所恶;想前人之所未想,发前人之所未发,能有如是之出语惊人乎!?
   ?咏史咏人借古讽今
   诗人犹擅咏史,也擅咏人。借古讽今,扬善揭恶。他说:“我认为写历史题材不宜含糊隐晦,要直书其事,以避免别人(特别是后人)看了产生似是而非,疑信参半之感。”观其《咏史》“六国方亡秦即亡,刀枪难倚护阿房。若容民获三餐饱,何用城修万里长。博浪椎惊君不醒,沙丘棺盖寿无疆。人间多少皇王梦,拾自骊山古墓旁。”《信口吟》“苍生代代苦秦皇,屡起农奴暴政亡。天下正期新雨露,可怜陈胜又称王。”《岳飞墓》“高宗死后归宗庙,秦桧终年跪墓旁。”《陆游》“辜负先生诗万首,高山流水对牛弹。”《孙中山》“伸屈荣枯总为民,毕生谋国不谋身。论公勋业论公德,近百年来第一人。”《彭德怀》“掷地有声凭骨硬,挺身无畏仗心红。笑他魔影如山立,一倒茫然假大空。”“不成功便必成仁,万字忠言犯鬼神。九月寒霜摧木叶,一腔孤忿哭苍生。”《天子山吊贺龙》“世事如棋局未终,风云变幻永无穷。未央昨夜烹功狗,天子今朝拜贺龙。代有黄金迎国士,几曾善果报英雄,可怜剑起人头落,犹说阿瞒是梦中。”咏的什么?喻的什么?扬的什么?剌的什么?一目了然,明白如话。是诗人的敏感、激情、热血、才华联想与追求的综合升华,文词不假雕饰,憎爱溢于言表。熊子之敏感,给人以敏感;熊子之激情,给人以激情;熊子之热血,给人以热血;熊子之联想,给人以联想,非浅语道深情引来之共鸣乎?

?  见微知著借事讽时
  《路边吟草》犹擅借事讽时。诗人长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景观,并由此推而开之,赋与新意,读之,既平易近人,又非同凡响。《洗澡冲凉争》本属一桩平凡小事,在诗人的笔触之下,便不平凡了。他把洗澡与冲凉的小小争论,引伸联想到“六亿人之口,只许说一腔;六亿人之身,只许着一装;六亿人之路,只许成一行。清规与戒律,何人敢否臧?前后与左右,动辄触朝纲。积习已成性,安居在框框。”能不使人联想到当日之“一言堂”?
?综观熊子之咏人、咏物、咏史、咏事,皆不拾墓中古董,出语冲淡自然,平易惊人。足见惊人之诗,惊人之语,惊人之事,皆不在乎故事之离奇,词藻之华丽,诗思之怪异。此《路边吟草》广为流传这一奥秘乎?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2: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妙联警语警世惊人
    《路边吟草》与《散宜生诗》的另一共同特点,就是词汇新颖、语言通俗,而又对仗工稳。发前人所未发。《观猴戏》十联二十句就有八联均属对仗工稳。在整个《路草》中,犹多警语妙联。警语者,警人警世,惊人惊世之语。类多绝妙好词与千古难易之哲理与人情世故,它能给人以真、善、美、假、恶、丑的联想和启示,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传唱,历千古而不衰。“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诗圣杜甫所一生追求者,然而,语言乃表意之工具,未有意不惊人而语惊人者,以故,非饱经忧患,饱读诗书,富于敏感、热血、激情与想象者所不能为。当今之世,饱经忧患者众,能如聂公绀弩,熊公鉴之出语惊人又几何人哉?除前边列举《路草》诸诗,类多惊人警世之语,它如:
?龟蛇狐鼠能逢佛,爬上莲花便是仙。
?神仙不解凡间事,因与凡人各一天。
?莫问谁开棺木店,发财都靠死人多。
?何故人间无善恶,屠刀割去是非心。
?天王不是真豪杰,坐上龙床便自私。
?皆惊人警世之语。
?世上横流名利欲,人间难觅是非心。
?屡见英雄甘作狗,罕闻名士乐为牛。
?鱼龙不怕风涛险,蛇鼠长希日月昏。
?不适恐龙终绝迹,能钻细菌得长生。
?文盲得意登台阁,白卷居然中状元。
?敢把圣贤呼作鬼,能将狐鼠画为人。
?谁信文章能济世,只闻权力可通神。
?树大根深根未损,魔高道矮道常输。
?百代文章销野火,十年血肉祭瘟神。
?无穷风雨催花易,有限年华报国难。
?两鬓漫惊霜点点,寸心还是热烘烘。
?九死难忘说人话,一生偏好作雷鸣。
?不敢与民同苦乐,莫追风雅作诗人。
?入瓮曾为鳖,逢时又是龙。
?陆沉渣泛黑,花落水流红。
?既是妙联,犹多警语。

??并非全是“怒目金刚”
    马克思说:“愤怒出诗人”。愤怒、人之真情、真性,《路边吟草》正是诗人用热血和愤怒的真情、真性撞击出来的火花,也正是他独具的风格和特色。然而,通观《路边吟草》,并非全是“怒目金刚”。且看《家事杂咏》:“家事多由婆作主,老夫常被架之空。”“小孙不管爷横目,独霸荧屏看卡通。”“顺得夫来违了子,老妻作饭亦为难。”风趣诙谐语也;〈鹧鸪天·乙丑除夕花市〉:“登革履,着时装,彬彬俊雅卖花郎。自言儿是农家子,来自长郊四化乡。”“张杏口,转流莺,春风两颊起盈盈。亭亭玉立花丛里,人比花儿俏几分!”〈玉楼春·一九八?年平反〉“如烟往事休凭吊,泪到尽时还有笑。春雷奋起送残云,万树莺声迎晚照。”〈夜抵南宁〉:“朦胧惊起夜三更,耀眼霓虹赤绿橙。几处楼台沉树海,一天星火落花城;车流南北东西路,歌唱苗瑶僮汉声;旧日边陲荆棘地,新栽佳果酿诗情。”盛世语也;〈怀乡兼呈梦梅〉:“江南六月柳丝长,鱼正肥时稻正黄。昨夜梦中湖上去,醒来衣着芰荷香。”“万树梨花放洞庭,明湖垂柳玉装成。此身合向江南老,曾与梅花有旧盟。”〈还乡〉:“一路莺声垂柳绿,满湖春水片帆轻。”〈琼湖〉“唤起童心情不已,杏花疏雨听啼鹃。”风光洒潇语也;〈清平乐〉:“一春淫雨,搅乱人心绪。屋后桃花开几许,何处燕飞莺语?路边人苦难行,枕边人盼天晴。困顿不堪杨柳,低头泪眼盈盈。”“灯前课子,记起平生事:几见文章能用世,不过一堆愁字。一生多少离忧,紧缠心上难休。欲语忘言达意,抛书默坐床头。”文雅语也。
?熊鉴正直血性中人,尽管“历尽峰回路转,归来已近黄昏。”然而,毕竟还是“乍过天寒地冻,山花喜沐春温。”“人怀春草绿,蝉唱夕阳红。”即使在那风雨如磐,“瑟瑟秋风草木残,破衾短褐敢言寒?”的日子里,他也始终抱有“江山自有回春日,好景他年任尔看”的希望和信念。我敢说:一切从“史无前例”的惊涛骇浪中翻滚过来的人,如果连这一点点微弱的希望和信念都没有,是不可能翻滚过来的。如今都翻滚过来了,诗,可以怨,可以怒,可以发泄,但又那能全是“怒目金刚,剑拔弩张”!?
??言之有文行而必远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熊鉴说他年轻时候,总是把“文”理解为词藻的文雅、华丽,并把“文雅”理解为避免通俗语言。“这样常常缺乏思想感情。”他说他真正学写诗词是从“文革”开始的,这亦和聂绀弩相同。至此,他对“文雅”改观了。他说他“尽可能利用通俗语言来写诗,其目的在求广大人民群众能理解我在说什么,在求得语言通俗的同时,我注意思想内容的深度,尽可能做到‘浅语道深情’。”他还说:“诗人必须作到诗中有我,我中有天下,才能关心人民苦乐,才能见微知著,由表及里的看问题”。他还主张:“写人民大众关心的事,想人民之所想,爱人民之所爱,恶人民之所恶,实事求是地反映现实生活”;“唯陈言之务去”;“诗中应当有我(自己的思想、见解、个性),诗外应该无我(不计个人得失),才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还强调:“诗人要不断解放思想。对周围事物要有超常人的敏感性、预见性和洞察力”他自以为对事物的敏感和激情常常是他的创作之源。
?对当今诗词改革,他说:“我写诗从开始迄今都是一种心灵上的发泄,并非先学好怎样写然后才写的。因此,对于如何改革问题,自然说不出一通道理来。近年来,洋洋大篇诗词改革的文章,其论点多属大同小异没有多少特别见解。”他认为:“文学也同经济、政治及一切文化科学一样,是随着历史演变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认为“能吸引读者,能引起共鸣就是好诗,何种体裁并不重要。”还说他写诗并不求形式上有所突破,并一再强调他所追求的是:“自己的思想感情;充实的内容和通俗的语言。”这不正和聂绀弩《散宜生诗》一样,都是利用传统诗词的形式,装上崭新的思想、感情、语言和内容,能说这不是创新?不是发展?熊鉴在诗词改革、诗学、诗论方面的确没有什么大块文章,在《路草》增订本中也只是那么几篇简短书信,然而,仅此也可见他在诗词创作的实践中获得了真知灼见。他曾写过一首赠某青年的诗:“说出心中话,吟成大众言。是非抒己见,忧乐与人连……”。这也许正是《路草》深受人们青睐的关键。
?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又说“诗言志”,“言为心声”。所以,这里的“言”应当是:人话、真话、实话、直话、心中话,而不是鬼话、假话、胡话、空话、套话、违心话、奉承话。《路草》广受人民大众热爱欢迎,这一点也恐怕是根本。至于这里的“文”,不能单纯理解为“文雅”“华丽”,否则,将把通俗排之在外,也就不符合古人早就主张的雅俗共赏了。根据《辞源》对文的解释,含有:彩色交错与美、善之意,如此来理解“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便好懂了。既言之无物、不实、不真,又无彩色交错与美、善的文彩,那么,这样的诗、文,必然经不住时间、空间的检验,是流传不远的。熊鉴、聂绀弩之诗“言之有文”,故“行之必远”。至少在今天,《 路边吟草》是比其它当代传统诗词集子流传较广,无论在国内外(包括港、澳、台、新加坡、马来西亚),已反馈出它深受人们的赞誉和喜爱,故虽属路边之草,旷野之花,但正因其是路草、野花,才可能具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无限生机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9 04:51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