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96|回复: 0

[选刊] 当代诗坛谬论二则驳斥(陈世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7 17: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陈世旭 


    一连两期都有名家教授在《中华诗词通讯》上发表文章,摆出一副祖师爷的面孔,大谈诗人要耐得住寂寞,要守得住清贫,不要急功近利等等。并对诗友们的某些无奈之举大加鞭挞。我认为这是坐着说话不腰疼,是对广大诗友的误导。我在《格律俱乐部与新诗实验室》一文中作了一些批驳,不意在2008第3期上又看到这类论调,因而专门写下这篇文章谈诗作的发表和诗人清贫的问题,以正视听。

    一、诗词发表的问题

    诗人创作的诗词,都是希望发表的。如果诗词得不到发表,我们今天也就看不到古人流传下来的那么多好诗了。那么,古代的诗歌是怎么发表的呢?古代诗人的作品有这么几种发表途径:

    1、自我发表

    (1)演唱:古代的诗歌大多是能唱的,早期的词也是如此。诗人写出作品来,首先是自己演唱,别人觉得很好,跟着唱起来,也就流传开了。传唱的人多了,这诗人也就成名了。当年的柳永,每填一词,便被乐工拿去演唱,以致发展到凡有井水处便有歌柳词的盛况。《击壤歌》、《大风歌》、和《诗经》中的许多篇章等都是这样流传下来的。

    (2)赠别:亲人和朋友相别,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诚挚感人的离愁别绪,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从而得以流传。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陈师道的《送王君玉赴试》等就是此类作品。特别是王维的《渭城曲》被翻成乐曲《阳关三叠》,更是千古传唱不衰。

    (3)投剌:所谓诗词投剌,就是制作诗词名片,投给所仰慕的人,以期获得赏识和推荐。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自我推销,自我展示。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等就是属于这类诗。特别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的投剌故事,更是千古佳话,至今流传未衰。也正是白居易这一行动,才使得《赋得古原草》早早被人发现,白居易早早地露出头角来。如果按照现在某些先生们的说法,白居易只把他的诗收在囊中,自我欣赏,那么白居易的成名和《赋得古原草》被人们传诵,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4)鉴赏:诗人对音乐、歌舞和诗画的鉴赏题下的诗,这类作品大多是赠送给主人的。如杜甫的《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观公孙大娘舞剑》、《画鹰》李白的《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琴歌》,苏轼的《 水调歌头·昵喃儿女语》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都是此类作品。特别是后二者,在都说明是给一位善弹琵琶的演奏家。

    (5)赠诗:大多数是赠与亲朋好友,或者诗友互赠。如李白的《赠汪伦》,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赠李白》、孟浩然的《秋登南山寄张五》等就是此类作品。这类作品跟投剌不同,它不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推销,只是表现亲情和友情。朱庆余的《近试呈张水部》则属于请教的目的,介于投剌和赠诗之间。

    (6)题壁:这类诗属于旅游诗,作者在什么地方游玩之后提下的感想诗。大有现代的“某某到此一游”的意思,只不过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显得高雅一些而已。此类诗有杜甫的《游龙门奉先寺》、李白的《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白居易的《游静林寺题壁》、刘羽锡的《桃都观》、温庭筠的《苏武庙》、陈师道的《次韵郑彦能题端禅师丈室》等等。如果是著名诗人所题,主人便会保留下来以增加人文气息和提高知名度。

    (7)吊亡:这类诗是以诗的形式寄托对死者的悲伤。如李白的《哭宣城善酿纪叟》、《哭晁卿衡》杜甫的《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陈师道的《南丰先生挽词二首》、《胡士彦挽词二首》、《杨夫人挽词》等。

    (8)唱和:文朋诗友,同题而作,互相唱和。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李白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陈师道的《次韵答子实秦少章二首》、《次韵寇秀才寄下邳诸兄》苏轼的《次韵章质夫咏杨花》等。特别是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当时的著名诗人五人同登慈恩寺塔,写诗唱和,为一时之盛。此外各种文社和诗社,也组织同题唱和和品评。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对这类活动写之甚详。他所说的虽是大观园中事,难道不是现实生活中事么?

    (9)广告:诗广告古已有之。李白著名的“兰陵美酒郁金香”是为兰陵酒作的、杜甫的“大邑白瓷轻且坚”是为蜀中大邑县的白瓷作的、白居易的“胡麻饼样出京都”是为他在忠州任太守时为一个老婆婆的胡麻饼作的、苏轼的“黄州好猪肉”是为鼓励黄州人吃猪肉作的、陆游的“我得宛丘平易法”是为宛丘粥写的、晚清李静山的“诸公拭目分明认”是为著名的王麻子剪刀作的、近代名人康有为的“浅饮张裕葡萄酒”则是为张裕葡萄酒而作等。

    (10)自费出集:这自费有的是自己解囊,当然这一般是家境富裕者。而贫穷者出诗集,则不得不向亲友拉赞助了。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诗人作了过这样的工作,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没能流传下来。但如果没有这些诗人的工作,也许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诗集就会少得多了。

    综上所述,古代诗人并不是象某些大人先生所说的那样,要耐得住寂寞,不要追求名利。而恰恰相反,他们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张扬自己,推荐自己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当年王昌龄、高适和王之焕三人在旗亭饮酒,偷听歌女演唱,比谁的诗演唱得多,成为千古文坛佳话。三人所比的无非就是谁的知名度高而已。

    就当今来说,出书难是一个大问题,出诗集难更是一个大问题。对于广大诗友来说,可不象某些先生,可以凭借职务上的便利任意胡说八道一番,可以随意发表他自以为是的精品力作,可以挥舞手上的大棒对不符合自己趣味的东西除之而后快。他们要发一点东西多难,那怕能在自己所在的小诗社里发表一点东西,也足以让他们兴奋一阵子,把发表的诗刊珍贵地收藏起来。因此,对于各种诗赛、大典备受欢迎就不难理解了。我们不排出这些活动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可能有的只是为了经济利益,但这只是加强监管和规范的问题,而不是把他们扫荡殆尽。须知他们的活动对广大诗友的激励作用有多大。即使他们主观上是为了钱,但客观仍然有助于诗歌的创作活动。

    2、国家收集

    自夏商周以来,国家就有采集民间诗歌的传统,为的是从这些诗歌中了解政治的得失。通过诗歌的兴观群怨了解民风民情。《诗经》和《乐府》就是这类活动的产物。如果象某些大人先生们所说的那样,不要追求名利,把诗束之高阁孤芳自赏,那么我们现在就看不到那么多优美的诗歌了。

    3、出版发行

    这是一些书商所为,他们把一些古今名家的诗歌收集起来,集结出版发行。如果说是为了钱,他们才是为了钱。如今的出版社不也是这样的么?谁因为出版社追求了经济利益而责难他们?出版社不讲经济效益怎么生存下去?但并没有谁因为出版社追求了经济利益而要取缔它,也并没有谁因为作家投稿而名利双收而被责难。只有我们这些自命清高,不食人间烟火的先生们才想得出来!如果没有人做这样的编辑和发行工作,也许我们的社会还处在蛮荒时代。当然,出版发行在讲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该讲求社会效益。

    二、诗人贫困的问题

    近来有一种论调:“认为诗人就应该受穷”,似乎穷才能有成就,富了就写不出好的东西来。这是一种奇谈怪论。中国古代的诗人,贫困的确实很多,但富裕的也不在少数。就拿一些著名的大诗人来说:屈原尽管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但毕竟是楚国的王族,即使被流放也仍挂着三闾大夫的头衔,享受着不稼不穑的生活。建安的曺氏父子,都是帝王,其中以曹植的成就最大。他虽然一直坐冷板凳,但也是王,并不贫困。晋代的谢晀和谢灵运都是大官。南北朝的廋信虽然哀伤以身仕敌,但一直都是大官。就是格律诗的鼻祖沈约也是北齐的大官。唐朝的陈子昂、杜甫、李白等人官虽然不大,但总是官,比起贫民百姓不知好多那里去了。至于高适、岑参、韦应物、王维、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官还不小,杜审言、张说、韦庄等更是宰相。五代的李璟和李煜父子则是帝王。宋代的欧阳修、寇准、王安石、范仲淹、晏殊等人都是一品大员,苏轼、王安国、张先、宋祁等人的官也不小。这些人都不是贫者,但总的说来,他们在诗歌中的成就并不与他们的贫富程度成正比。相比之下,官作得太大,大约是太忙,或者被生活所限制,成不了顶尖的诗人;贫寒者忙于生计,也被生活所限,也成不顶尖的诗人。倒是那些不大不小的官,大而又受尽坎坷折磨的官的成绩大一些。“饱汉不知饿汉饥”,说这活的人不是穷人,欧阳修也不是。

     为什么中国历代有那么多贫困的诗人?这是由于虽然中国有“诗的王国”之称,但诗人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也就是说诗人的劳动并没有受到尊重,诗根本就不值钱(也许柳永例外一点)。从古似来,几乎没有一个诗人能靠写诗养活自己(也许新诗人有例外),他们除了写诗不得不干点别的营生以养家糊口。如果单靠写诗,他们就很难活下去,因此贾岛只能去当和尚,孟郊不得不靠别人周济过日子,陈师道也只能靠岳父养活妻儿。而现在的古体诗人如果没有别的养家糊口的工作,即使是国际级的,也只能吃低保了。以致不少有写诗能力的人,宁可去打牌消磨时光,也不愿意去从事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

     这一切本来是极不正常的事,而我们有的人却认为是天经地义。这是片面地理解了欧阳修的“诗穷者而后工”。他所谓诗人“达者少而多穷”,倒是不争的事实。但“非诗 之能穷人”则并不对,从事了不受社会真正尊重的职业焉能不穷?“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也并不符合事实。应该说富裕的诗人和穷困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生活,各自在诗歌领域取得了不同的成绩。

    应该怎么办?我认为:

    1、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一个是作好古典诗词的申遗工作。虽然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人从事这项工作,但由于缺少市场的支撑前景堪忧。二是对诗人给予政府补贴。政府应拿出国家级、省级和县级和桂冠诗人的评定标准和补贴标准。由各级政府分别给予补贴。同时也对其他诗词大赛活动予以支持和监管。

    2、各级诗词组织应该争取政府的支持,每年举行诗词大赛,由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放下那种不食人间的架子,积极走与市场结合的道路。目前有许多诗广告公司,但大多是新派诗所为,古典诗词也有自己的优势。当然,写广告诗也许对诗的成就没有多少帮助,但也不会有多少害处,至少可以扩大古典诗词的影响,不要使人误以为唐诗只是唐朝人写的诗。总而言之,古人能为,我们为什么不能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4 01:57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