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50|回复: 0

《黄心大师》中的诗词(刘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9 09: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刘凌 

   
    施蛰存先生于1930年代初,以擅写心理分析小说誉满文坛,独步大江南北,开创了中国新文学中影响深远的新感觉派。1937年3月,他以“近乎宋人词话文体”的“半文言半白话”撰写的《黄心大师》,成功地塑造了“尝为官妓”的恼娘,皈依佛门后成为不论僧俗众所钦仰的一代名尼“黄心大师”的生动形象,当即受到广大文坛爱好者,著名作家、学者许杰、朱光潜等,以至佛学宗师、一代高僧震华法师的高度评价。
   
    施蛰存在《黄心大师》中,叙述恼娘于南宋嘉定十二年四月八日在南昌城外妙住庵里披剃为尼,“其时琼琯紫清真人白王蟾方访道入浙,留滞南昌,闻知其事,大为叹美”,即书赠黄心方丈(恼娘甫出家,妙住庵方丈即授她法名“黄心”,并命她“继为当家师”)一首七律和一首《满江红》词:
   
    如今无用绣香囊,久已空王选佛场。
   
    生铁脊梁三事衲,冷灰心绪一炉香。
   
    庭前竹长真如翠,槛外花开般若香。
   
    万事到头都是梦,天倾三峡洗高唐。
   
    豆蔻丁香,待则甚、如今休也。争知道、本来面目,风光洒洒。底事到头惊凤侣,不如亸脱鸳鸯社。好说与几个正迷人,休嗟讶。纱窗外,梅花下。酒醒也,教人怕。把翠云剪却,缁衣披挂。柳翠已参弥勒了,赵州要勘台山话。想而今心似白芙蕖,无人画。
   
    《黄心大师》日后成为施蛰存小说创作系列中的名篇,其后也颇有施蛰存小说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以为《黄心大师》既为施蛰存的小说家言,那充满佛理禅机极为高妙的七言律诗和《满江红》词,实也应为施蛰存所代作,以致有研究者以此一诗一词作为施蛰存文学创作历程的思想资料。
   
    有此误解的研究者,可能忽略了施蛰存于1947年12月29日撰写的《一个永久的歉疚——对震华法师的忏悔》,此文于此年除夕刊于《申报》副刊《文学》第五期(亦收录于《施蛰存文集·北山散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施蛰存于此文起首即写道:
   
    民国二十六年二月间,我买到了一部明初臞仙刻本《白玉蟾集》,读了其中赠豫章尼黄心大师的一诗一词,不禁遐想。颇欲知道这黄心大师的详细事迹,可是找了一些书,也竟找不出来。但即从诗词的辞气看来,也可约略揣测其人了。既无载籍可求,何妨借它来作现成题材,演写我的小说。
   
    至于这篇小说里的故事,百分之百是虚构的。我在篇中曾经提起过在一个藏书家那里看到了无名氏著的《比丘尼传》十二卷的明初抄本残帙,以及明人小说《洪都雅致》二册,并且也曾引用了此二书中几段关于黄心尼记载,其实全出于伪造,正如莪相之诗与梅晴的《古文尚书》一样。
   
    据此可知,《黄心大师》此篇小说实为施蛰存的“小说家言”,但其中也有少许确凿的史料。而白玉蟾确为实有的宋代高士,此一诗一词也确为他所撰作和题赠黄心大师。
   
    不过施蛰存在《黄心大师》中也确为此篇中人物代作过半首词:“曾经有过一个年少风流的词人,给恼娘赋了一首《浣溪沙》,其句曰:‘明月哪堪容易缺,好花争奈不禁秋,恼娘心事古今愁。’恼娘一见此词,不觉破颜微笑。”
   
    爰作此文,以正误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05:36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