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77|回复: 0

[选刊] 探寻辛弃疾魂归江西之谜(洪怀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0 10: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洪怀峰 
  


  “辛弃疾家谱、辛弃疾画像和辛弃疾嫡孙墓志铭,惊现江西上饶铅山县,这3件文物均达国家二级以上文物,将为揭开辛弃疾800年前魂归江西提供珍贵材料,也为今年辛弃疾逝世800周年的祭日到来,献上了一份厚礼。”11日,江西上饶铅山博物馆对外发布这一消息。

  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一生留世600余首词,被后人誉为一代词圣。辛弃疾原本出生在山东,那么,辛弃疾800年前为什么选择隐居江西?

  11日,本报记者与江西师大江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小江一起特赴江西上饶,循着远去了的历史风尘,了解这位先贤壮志难酬终生悲怆的心路历程以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代词圣缘何选择隐居江西

  从南昌驱车3个多小时,记者来到了一代词圣辛弃疾隐居地江西上饶铅山,下车后,记者进入铅山的陈家寨村后,沿着杂草丛生的田间小路,步行约1公里,就到了阳源山。辛弃疾墓坐落在半山腰上,墓前有两根水泥柱,刻着一幅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忝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那么,一代词圣800年前缘何选择隐居江西,并最终魂归江西上饶?江西师大江右文化研究中心的郑小江教授,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秘密。

  据郑小江介绍,36岁那年,辛弃疾就与江西结缘。有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为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首写于南宋1176年,其时辛弃疾36岁,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并兼管农桑)时所写。

  郁孤台即现在江西赣州市西南处一著名景点,词中的清江就是现在的赣江。郑小江介绍了这首词的创作大致背景: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由于南宋小朝廷腐败无能,金兵趁机大举南侵。金兵兵分两路,一路下建康,陷临安,猛追高宗,直捣福建。另一路从湖北进军江西,紧追隆祐太后,隆祐由南昌仓猝南逃,直到赣州才得到喘息机会。

  当时辛弃疾在江西赣州任职,路过江西万安的造口,触景生情,由郁孤台下流过的悠悠赣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人民的血泪,想到沦陷的中原,禁不住产生了江山破碎却无法收复的悲痛。

  “辛弃疾的这种恢复河山,反对妥协投降与主张抗金的思想,贯穿他的一生,但由于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防抗金志士有如防贼,这注定了辛弃疾一生壮志难酬,难逃悲怆的生命结局。”郑小江为辛弃疾颇为感慨。

  在铅山鹅湖书院,辛弃疾展馆印证了郑小江的说法。据史料记载,辛弃疾出生时,北宋沦亡已13年。1161年金朝大主完颜亮征兵40万,亲自督师大举攻宋。当时沦陷区有很多人自发起来抗金。

  当时就有济南农民耿京等人,举义旗入东山,成为北方义军中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支。这时年仅22岁的辛弃疾,也聚众2000余人起义反金,随后率部加入耿京军队,并被任命为掌书记(掌管全军的书檄文告)。

  后来,金朝逐渐强大稳定,北方各地义军的处境日益艰难。此时辛弃疾向耿京献计,和南宋官军遥相配合抗击金朝,耿京接受了他的建议。

  于是1162年,耿京派23岁的辛弃疾,往宋廷“奉表归附”的使团前往接洽。义军使团受到南宋行朝的高度礼遇。辛弃疾一行到达的当天,宋高宗赵构即立时引见,并对辛弃疾等人授以官衔,让他们仍回山东去向耿京传达朝廷的旨意。

  但是此时的起义军内部由于出现了叛徒,虽辛弃疾把叛徒抓回并就地正法,但是义军已经溃散,无奈辛弃疾只能在南宋留了下来。

  辛弃疾南投宋廷时,还只有20出头,虽然在北方义军大营里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但起义南归后,却只是一个没有根基、未经科甲的“归正人”而已。

  这注定了辛弃疾壮志难酬,他先后写了大量的奏疏,主张收复河山,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

  这让辛弃疾愤懑不已,根据辛弃疾年表显示,36岁时辛弃疾正式来江西任职,但随后又到福建等地任职,那么辛弃疾最后为什么选择了隐居江西上饶呢?

  “除了与辛弃疾的老家山东济南沦陷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江西的山水吸引了辛弃疾。因为山东济南有72泉,是著名的泉城,而辛弃疾归隐江西时,在上饶发现了一泓清澈的泉水。”特从武汉前来拜祭辛弃疾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张三夕博士如此解释。

  辛弃疾发现的泉水,是一泓荡漾在前后两眼石潭之中的清泉,泉边天生一方大青石,平洁可人。1186年,辛弃疾发现此泉,即一见钟爱,流连忘返。于是,他将此泉及房屋商购门下,又因泉形似瓢而命名瓢泉。

  或许是心灵深处,辛弃疾还是忘不了山东济南那一弯弯的泉水,但那时的济南是沦陷区,辛弃疾有家不能回,这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悲情。与其说是江西的山水让辛弃疾留了下来,还不如说是上饶的瓢泉,勾起了辛弃疾对家乡无限的怀念与眷顾。

  词作缘何多在江西归隐后而作

  辛弃疾一生留世600余首词,被后人誉为一代词圣,其中在江西作词462篇,占辛词总数73%,那么辛弃疾在江西词作缘何多达400多首?

  这是辛弃疾的一种无奈与悲情。”张三夕博士认为,结合最新发现的辛弃疾家谱,可以找到其中答案。

  史料记载,辛弃疾隐居的瓢泉在江西上饶铅山县东二十五里。这里泉水清冽,风景优美。光宗绍熙五年(1194)七月,辛弃疾遭弹劾,被解除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的职务后,便来这里隐居。

  辛弃疾从43岁到63岁。这期间除了53岁至55岁一度去福建任职外,两次遭弹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过,是他一生被迫归隐时期。

  郑小江教授认为。因为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收复河山,但是南宋小朝廷根本没有这个打算,所以这注定了辛弃疾不可能得到重用,屡次得不到朝廷的赏识,还处处遭到投降派的打压排挤,让辛弃疾痛苦不已。

  “辛弃疾生命最后的20余年里,是被迫归隐的,无奈的他只能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在清冽的瓢泉与峻美的山水之间,排遣心中的苦闷,暗自舔拭受伤的心灵。”张三夕如此认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题为“夜行黄沙道中”的词,就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所写。

  张三夕教授认为,辛弃疾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景物,有明月、清风、小雨,有蝉声、蛙声,还有稻花的香气,在宁静的气氛中蕴含着一片生机,反映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恬静心情,是辛弃疾追幕陶渊明的一个例证。

  另外,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中,不乏有灵感翻飞的田园恬静之作。如“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等等。可以说是瓢泉给予了辛弃疾创作的灵感,是历史造就了辛弃疾的无奈与悲情,辛弃疾只能寄情山水,在山水之间抚慰伤痛与愤懑,找到了一条心灵归依之路。

  一代儒宗朱熹缘何爽约辛弃疾

  辛弃疾隐居上饶,曾留下一段历史悬案。那就是辛弃疾与南宋另一位著名词人陈亮,欲邀一代儒宗朱熹参加“鹅湖之会”。但是这次相会历史没有详细记载,加上朱熹的爽约,而没有实现,所以研究界关于朱熹这次没有前来的争议很多,但此次伴随着江西上饶发现了大量的辛弃疾家谱、辛弃疾画像和辛弃疾嫡孙墓志铭,这一历史悬案终有定论。

  据鹅湖书院资料记载,南宋淳熙二年(1175),当时的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渊陆九龄兄弟,曾聚会在这所寺院里,进行过一次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讨论,这就是“鹅湖之会”。

  13年后,辛弃疾与陈亮约朱熹,欲再次在鹅湖相会,但是辛弃疾与陈亮在鹅湖苦等朱熹10多天,也没有等到朱熹。那么朱熹为什么没有前来?张三夕博士为大家揭开了这个谜团。

  张三夕博士认为,朱熹这次爽约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朱熹不愿意卷入一场政治风波,因为辛弃疾当时已成为一位知名词人。辛弃疾在上饶隐居期间,也有一批与辛弃疾气味相投的文人士大夫,倒也并不寂寞。最为重要的是,辛弃疾一直主张收复中原,报仇雪恨,得到南宋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认同。这中间就有抗战派代表人物陈亮。

  张三夕博士认为,陈亮欲与辛弃疾一样,一生志在抗金复国,陈亮多次向孝宗上书献策:“应移都建业,而以荆襄为战略要地。”同时选择武将方面的“非常之人”,带领大家一同抗金,另外应建议:“东西驰骋以定祸乱不必专在武臣”,这就是需要文臣方面的“非常之人”了。当时的朱熹以其学术声望自是儒臣自豪,从这一点不难理解辛弃疾与陈亮苦等朱熹的到来。

  “显然这次会见具有更重大的背景和原委,不能仅仅局限在词坛唱酬之内,而是一次有可能影响南宋王朝历史进程的会见。”张三夕博士如此分析认为。

  张三夕的分析,在辛弃疾《祭陈同父文》中得到印证。辛弃疾在《祭陈同父文》特意点明:“与同父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这已透露出会见讨论抗金复国大计的政治性质。

  而当时朱熹深深明白,南宋小朝廷是不愿意抗金的。可以说朱熹对当时的形势洞若观火,所以朱熹为了不卷入一场政治风波,采取回避的态度。朱熹自己给陈亮和辛弃疾的来信中,解释了这次不能前往的理由。朱熹告诉辛弃疾与陈亮,自己家中新种了菊花菜,如果外出就吃不上菊花菜。

  “这明显是个牵强借口。”张三夕认为,朱熹当时也是一代名人,到那里都能吃上菊花菜,面对辛弃疾与陈亮的一再邀请,朱熹最后不得不摊出底牌,来信明确告诉辛弃疾与陈亮,一群文人坐到一起,干不了抗金复国的大事。后来的结果表明,朱熹的分析是正确的,但是这对辛弃疾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场遗憾。

  辛弃疾缘何深受后人尊崇

  开禧三年(1207),68岁的辛弃疾在瓢泉一病不起。当时,南宋朝廷北伐抗金失利,授以辛弃疾兵部侍郎等职任,望辛弃疾出山收拾残局。但是那时的辛弃疾已力不从心了。当诏命达到瓢泉时,68岁的辛弃疾“大呼杀贼数声”之后,于农历的9月10日离世而去。其墓葬于江西上饶瓢泉之西七都(今陈家寨)虎头阳原山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稼轩墓。

  1959年,辛弃疾墓被认定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炎黄子孙,前来凭吊这位先贤。如今济南的辛稼轩纪念祠、辛弃疾故居已对外开放;在江西铅山,辛稼轩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辛弃疾瓢泉故居所在八都乡命名为稼轩乡;在湖南长沙,他当年在此创建飞虎军的飞虎寨遗址业已恢复,辛弃疾广场、辛弃疾塑像相继建成……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800年后,辛弃疾无论是在故乡还是在异乡,都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崇?

  “辛弃疾这一文化名片应该重点打造,因为辛弃疾不仅属于江西,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郑小江如此评价,郑小江甚至认为,辛弃疾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反腐倡廉都有借鉴意义。

  因为据最新发现的辛弃疾家谱记载,辛弃疾死后“家无余财,仅遗诗词、奏议、杂著书集而已。”而这些在辛弃疾的一首词《最高楼》中得到印证。在这首词中,辛弃疾有一小段序:“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据词及小序可知,辛弃疾当时因为官场上的失意,打算辞官,但那不晓事的儿子极力反对,认为家中田地、房产还未购置齐全,子孙认为,辛弃疾应趁着在位,多利用职权,牟取财富。鉴于儿子们的这种想法,辛弃疾便作了这首词狠狠教训了子孙们一通。“辛弃疾这种高风亮节,到今天依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郑小江表示。

  今年的10月3日,是辛弃疾逝世800年的祭日。目前,江西省有关部门,正在为这一天的到来筹备相关活动,当地政府也把辛弃疾墓与辛弃疾广场的建设,列为招商项目。

  “我完全赞同郑小江教授的说法,辛弃疾不仅属于江西,更属于全中国,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现在我们努力把‘稼轩’打造成一张江西的文化名片。”临走,江西上饶的一位官员如是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9 03:3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